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好!最近我们围绕着“耶稣的真道”这个主题,学习了很多方面的内容,相信大家对此重要的真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我们还要沿着这个核心继续去研究,我们还要在信仰的生活中不断地去践行这些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获得更清楚、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同时圣经的很多耳熟能详的真理也会对我们发出更亮的光,我坚信必然是这样的。我们在学习《先祖与先知》这本书的同时,真的是看到主对我们的带领,也让我对于救赎的真理有了更清楚、更深刻的认识,再结合我们正在谈论的核心话题“耶稣的真道”,我们就发现了现代真理的亮光确实重新照耀在了古老的真理上,使古老的真理也发出更亮的光。
但是,所有的亮光都必须是以现代真理为根基的,最终都是回到同一个主题上,都要回到耶稣基督身上,这才是我们信仰的核心。所以,当我们对于现代真理的核心信仰有了正确而深刻的认识之后,当我们重新学习上帝在西奈山上将他的律法交给以色列人这一内容的时候,我们对于上帝的律法就会有比以往更清楚地认识了,这是自然的。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来学习上帝的律法,我们也不能肤浅的、一成不变的来认识十条诫命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末时代现代真理更亮的光进一步来理解上帝诫命的意义。我们的灵性要想突破现在的瓶颈,这是必然要有的认识和经验。
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守上帝的诫命。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看几段灵感的话语。在《基督比喻实训》第11章中有这样的话语:“救赎的真理得以不断地发展和扩充。这些真理虽然是古老的,却永远是新的,不断地向寻求它的人展示更大的荣耀和能力。”“在每一个世代中,真理都有新的发展。上帝有特别的信息传给那个世代的人。旧的真理是必不可少的,新的真理并不与旧的真理脱节,而是对旧真理的阐明。”“然而使旧真理得着荣耀的,乃是真理新启发的亮光。”
“在基督里面而又来自基督的真理是深不可测的。”“耶稣里的真理是可以体验却永不能充分理解的。它的长阔高深超过了我们的智力。我们尽力思考,也只能看见这不可解释之爱的轮廓。这爱虽然像天那样高,却达到地上,要将上帝的形像印在全人类的身上。”“当我们怀着谦卑的心查考圣经时,救赎的伟大真理就要向我们展开,供我们研究。我们越瞻仰这真理,它就越显光明。当我们渴望领会它时,就会更高更深地看到它。”
“我们的生命必须与基督的生命连接在一起。我们必须不断地从祂那里领受和分享那从天上降下来的生命之粮,并且就饮于那永远新鲜,不断涌流出丰富财宝的泉源。我们如果经常纪念主,向祂献上衷心的感谢和赞美,我们的宗教生活就会生机蓬勃。我们的祷告会采取与上帝谈话的方式,就像是与一位朋友谈心一样。祂要亲自把祂的奥秘告诉我们。”
“我们若吃基督的肉,喝基督的血,我们的传道工作就带着永生的气息。不再有陈词滥调,不再有平淡乏味的说教。古老的真理会呈现出新的光彩。人们对真理就会有新的认识,看到它清晰而有力。凡有机会听这种讲道的人,如果接受圣灵的感化,就能体验到一种新生命的活力。上帝的爱火会在他们的心中燃烧。他们的悟性会得到启发,看到真理的壮丽和威严。”
通过上面的这些话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经常所说所学习的真理,其核心应该都指向在耶稣基督里的真理,这是核心,也是信仰的根基。在耶稣里的真理也就是耶稣的真道,耶稣的真道也就是在耶稣基督里面所成就的经验,耶稣的神性首先解决了他所取人性中一切罪的问题,然后他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毫无瑕疵的、圣洁的品格形像和光辉人生。我们需要研究的就是这样的经验,就是我们人性一切的问题如何通过分享基督的神性而得到解决。这样的真理要成就在我们身上,成为一种救赎的经验。而我们要对这样的认识和经验越来越深,而这又取决于我们对耶稣基督里的真理认识的程度。
【启14:12】“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这是末时代真理的旗帜,我们已经对“耶稣的真道”有了准确而初步的认识,那也就是在耶稣基督里的真理和经验,就是耶稣里的神性是如何解决掉他所取我们那样人性的一切问题的,他是如何成为神人结合而不犯罪的人的,他是如何因为神人结合而顺从了上帝的诫命和律例、典章的,他是如何成为一个得胜试探的人的,他是如何保守己心在世上度圣洁无罪的生活的,这就是耶稣真道所表明的经验,就是在耶稣身上、在耶稣里面所成就的经验,这就是“耶稣的真道”。
这个旗帜向我们首先说明的是,这些末时代胜过兽印患难的圣徒,他们是有着“耶稣的真道”这个真理和认识的,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真理上建造根基的,他们就是因着实践这样的真理而成为圣徒的,使他们得胜的真理和秘诀就在这里。那么,因着“耶稣真道”这个真理,他们在实际经验中成为了什么样的人呢?就是“守上帝诫命”的人。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着重研究的话题。什么是“守上帝的诫命”?“守上帝的诫命”究竟包含什么样的经验和意义?这是我们需要明白的内容。
“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这节经文的意思是:首先他们是持守“耶稣真道”这个在耶稣基督里的真理和信仰的,对于这个真理和信仰我们已经学习很多了;然后这句话也进一步说到,他们也是因着持守这样的真理而成为守上帝诫命的人的。我们在这里思考:一个守上帝诫命的人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意味着他是因着耶稣的真道而发生改变的人,也就是在他身上也成就了在耶稣身上成就的经验。换句话说,在他身上获得了人性与神性联合的经验,他在耶稣基督里面不断地分享基督的神性,所以他是一个与神性有份的人;正是因为这样的属灵经验,使得他可以遵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一个守上帝诫命的人。
所以,守上帝的诫命,不仅是在说明一个结果,而同时也是在描述一个人内在的属灵经验,就是他里面获得了足以使他守上帝诫命的属灵经验,而这样的经验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性与神性有份、联合的经验。在《基督比喻实训》第24章中有这样话语:“撒但宣称人不可能遵守上帝的诫命。我们靠自己的力量,确实无法顺从诫命。但基督已带着人形降世,藉着祂完全的顺从,证明人性与神性相结合,就能顺从上帝的每一条典章。”耶稣基督之所以能够遵守上帝的诫命,是因为他里面神人结合的经验。同样,我们里面也必须具备这样的经验,才能使我们成为可以遵守上帝诫命的人。
所以,守上帝的诫命,不仅意味着是遵守上帝的诫命本身,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直在持守、在维持、在守住一种属灵的经验,那就是与神性有份,是人性与神性相结合的经验。同时他们也一直在持守“耶稣真道”这个真理的核心。所以,“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意味着他们持守着在耶稣里的核心真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直持守着、看守着、守护着一种属灵的经验,然后他们就成为一个顺从上帝诫命的人。
【启22:14】“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Blessed are they that do his commandments)!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也能从门进城。”
这节经文的前半句,在KJV版本的英文圣经中的意思,直译过来就是:那些遵守他的诫命的人有福了!当然在原文圣经中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有意思的是,几乎上所有的中文版本和英文版本的圣经,翻译的都是: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遵守上帝诫命与洗净自己属灵衣袍的经验是一样的;或者说,遵守上帝诫命也就意味着他们是洗净属灵衣袍的人,他们获得了属灵更新,他们的人性是与基督的神性有份的。
【启16:15】“看哪,我来像贼一样。那警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见他羞耻的有福了!”
通过以上的解释,我们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这里经文的意思了。这里说那些警醒看守衣服的人有福了!看守衣服意味着首先具备了洗净衣服的经验,所以才能看守衣服,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具备了属灵的美好经验之后,还要继续不断地守住这样的经验,就是持守这样的经验,这也就是看守的意思。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攻城”和“守城”的经验。所以,守上帝诫命也就必然意味着要持守一种属灵的经验,这就是遵守上帝诫命的人。
总之,守上帝的诫命,包含着持守我们与神性有份的属灵经验在里面,同时也包含着顺从上帝诫命的经验。这样,我们就要进一步思考上帝的诫命究竟包含着什么经验和意义呢?是不是只简单的理解为是上帝的十个条款,或者是上帝的十条规定呢?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肤浅。我们现在先来学习一下十条诫命究竟向我们说明了什么信息。
【罗3:20】“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for by the law is the knowledge of sin.)”
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经文,我们通常的理解都是,律法使我们知道我们犯了什么罪,使我们知道我们犯罪了,当然这也是没错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不止于此,大家看KJV版本的英文圣经,所表达的意思更清楚,直译过来就是:因为借着律法使我们认识有关罪的知识。所以,这不单单是使我们知道犯罪了的意思,更使我们理解什么是罪,罪的性质是什么,犯罪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这也就是说十条诫命首先教导了我们有关罪的问题,所以我们来看看十条诫命究竟是怎样向我们说明了罪的问题的。
【出20:2-3】“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这第一条诫命向我们展示了上帝是怎样的一位,为的是使我们认识独一的真神上帝,并且也强调我们不可敬拜别的神,我们只能敬拜上帝,因为上帝是我们的创造主和救赎主,敬拜上帝是我们作为被造物的本分。我们需要在正确认识这位上帝的品性和作为的基础上敬拜他。这也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犯罪,也就意味着我们对创造和救赎我们的这位上帝还没有真正的认识,我们不认识,所以也就不能敬畏他,所以也就不去敬拜他。所以,什么是罪呢?意味着我们对上帝还没有正确的认识。然而我们知道,只有真正的认识才能产生信赖,所以也就意味着我们对上帝还没有faith这样的信心,或者是失去了faith的信心,所以才会去犯罪。这也就是说,当我们去敬拜别神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仰,我们信仰的就是别神。
【出20:4-6】“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这第二条诫命向我们说明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侍奉上帝,这取决于我们对上帝认识的程度,也就是与第一条诫命是相连的内容。我们对上帝的认识不够,所以也就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仰,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遵循的是对别神信仰的观念和方式,所以当我们以别神当作王来敬拜的时候,我们也会带着同样的狭隘观念来敬拜上帝,这也就是以偶像崇拜的方式来敬拜上帝的意思。
简单的来说,当我们心中失去了上帝为王的位置的时候,我们信仰的就不是上帝了,而是别神。这样,我们就会让别神在我们心中处于王的位置。这相当于在我们与上帝之间插入了第三者,所以这就是属灵的奸淫。所以第二条诫命说上帝是“忌邪”的上帝,这个在英文中的单词是jealous,意思是“嫉妒的”、“吃醋的”。所以说,当我们将别神取代上帝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时,上帝就嫉妒和吃醋,这是以人的方式来作的表达,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里面让别神作王了,我们把第一爱归给了别神,而把第二爱归给了上帝。在这个立场上,也就意味着我们是“恨”上帝了,因为在圣经中“恨”上帝,也就意味着爱别神超过爱上帝的意思。
那么,我们心中的别神是谁呢?就是撒但,还有我们心中的自私、骄傲、嫉妒、野心等各种罪恶,当然具体形式表现在一切除上帝之外的其它任何具体的对象。但是,归根结底就是撒但和我们内心的罪。所以,我们敬拜偶像的罪,也就意味着我们是与撒但交往的罪,意味着我们是在侍奉自己心中的罪。
【撒上15:23】“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以上的内容所要表达的正确含义了。当第二条诫命说我们敬拜偶像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是与撒但联合的,我们是在行邪术,同时我们也是在滋养和侍奉我们心中的罪,那就是对上帝的顽梗悖逆。所以,罪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是在敬拜侍奉别神,意味着我们是在滋养我们心中的顽梗悖逆和自私、贪婪等,也意味着我们是与上帝为敌的,我们是对抗上帝的。
【出20:7】“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三条诫命意味着我们对上帝的不恭敬,也意味着我们里面充满了使我们不恭敬的成分和属性特征。当我们不认识上帝的时候,当我们对上帝不信的时候,当我们与上帝没有联合而是在联合撒但的时候,当我们在滋养和侍奉自己心中顽梗悖逆之罪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会失去上帝的形像,我们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恭敬的罪恶,都是在羞辱上帝,我们可能会表现出不节制、不忍耐、不虔敬的任何行为和方式,这些都是在羞辱上帝,也是在显明我们心中罪恶的真相。所以,罪也意味着我们内心隐藏着许多罪恶的嗜好、习惯和习性、倾向等,然后表现在外面,就是一切犯罪的罪行。
【出20:8-11】“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第四条诫命是在向我们说明一个检验标准,就是我们是否有罪或犯罪的一个检验标准,那就是我们要摸着我们的良心来思考,我们的良心是否会有自责,我们的良心是否会有罪责感,我们的良心是否会有不安,如果有不安,那就没有安息和平安在心里面。换句话说,我们里面是无助的、没有安全感的,因为我们与上帝是隔绝的状态,我们里面充满了“欠电”或“亏欠”的状态,也就是说良心亏欠了上帝,这就是罪恶的意思。
所以,当我们与上帝失去了和好的状态,当我们与上帝隔绝的时候,我们的道德机能就是黑暗和麻木的,我们是没有分辨力的,我们的道德机能就处在死亡、昏睡的状态中,所以我们全身一切其它的机能也都会相应的处于死亡的属灵光景中。所以,罪是什么呢?也就意味着我们的道德机能与上帝是隔绝的,我们的灵性是处于死亡的状态,所以我们心中不会有安息。
【出20:12-17】“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后六条诫命在前四条诫命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我们提出了检验我们是否有罪或在犯罪的标准,那就是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对待他人的相关方面是怎样的。如果我们对人没有尊敬和爱,我们就是处于罪的状态中,说明我们与上帝之间是分离的状态,那么我们也就不会获得上帝的爱来对待他人;在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更不会正确的去处理,而表现出来的都是自己内心自私和贪恋的状态。
特别是当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不管是否遇到任何问题,我们如果对他人的人格是不尊敬的态度,对他人本身是毫无基督化礼貌的状态,如果我们对他人的才干和恩赐是嫉妒的状态,如果我们对他人的财物是贪婪的状态,如果我们毁谤而陷害他人的名誉,这些都是在证明我们里面正是被罪恶的绳索牢牢地捆绑着,也是证明我们里面是不认识上帝的状态,也说明我们与上帝是隔绝的状态,更说明我们在属灵上和道德机能上都是死亡的状态。
总之,当我们失去爱弟兄和爱众人之心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自私和贪婪的状态中,我们自私的状态使我们没有上帝舍己为人的爱的品性,我们只能是以自私之心来对待他人和他人的一切物或名。这就是罪的明证。所以,罪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还不具备上帝的舍己之爱。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理解,上帝的诫命首先向我们指出了什么是罪,罪的性质是什么,有罪或犯罪意味着什么。总之,上帝的诫命使我们明白了罪的相关问题。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上帝的诫命也是在教导我们有关义的问题,就是何为义,义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义的品格和义的经验在我们里面意味着什么。这也是我们通过上帝的诫命需要去认识的问题。
【罗7:12】“这样看来,律法是圣洁的,诫命也是圣洁、公义、良善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上帝的诫命是圣洁、公义、良善的,也就是说上帝的诫命向我们显明了上帝义的品性和特征,十条诫命也向我们显明了一种义的经验,或者是成为义的经验和方法。总之,当上帝向我们要求遵守十条诫命的时候,也同时向我们显明了何为义,以及成为义的方法和经验是什么。
【出20:2-3】“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一条诫命向我们显明上帝是怎样的一位,就是义的一位,这是一个非常抽象而宏大的概念。具体来说,上帝是创造主,是真神上帝,是具有神性的一位,他的神性充满的一切特性,我们称之为圣洁的义的特性,而这样的特性显明了他无穷力量的权能,也显明了他那圣洁无罪的美德,也显明了他一切的作为和公义、慈爱的特征。当我们去认识这位上帝的时候,我们从耶稣基督的身上就看到了上帝,我们在耶稣的身上看到了上帝神性的那些义的特征,在耶稣的身上显明了上帝的义。所以,义是什么呢?义就是上帝,义就是拥有上帝那样的神性特征的经验,义就是我们获得了与上帝有份的、像上帝的特征。
【出20:4-6】“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第二条诫命是在向我们说明上帝必须在我们里面作王的经验,我们如果真正的认识了这位义的上帝,我们就会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他,我们会在真理和圣灵中去敬拜他,我们与上帝之间是联合、和谐的状态,我们把上帝放在我们心中的第一位,我们这就是获得了与上帝联合的经验,也就是与神性有份的经验,这就是义的状态和经验。所以,义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内心是与上帝联合的,是与神性有份的,我们是让上帝在我们里面作王的,我们的心灵是活跃的、与上帝可以联通的状态,这就是属灵的活着的状态。这就是义的状态和经验。
【出20:7】“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当我们真正的认识这位义的上帝,我们也与这位上帝联合,与他的神性有份的时候,我们心中一切罪恶的方面就会被扫除净尽,然后我们里面就完全是义的特性,然后我们对上帝就不会随意而不恭敬。我们里面充满的是属灵的义的特征和经验,这就是第三条诫命的经验。
【出20:8-11】“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当我们内心因为认识上帝,并与上帝联合而获得了义的品性特征的时候,我们里面就会因与上帝联合而获得安息的经验。所以,安息的经验意味着上帝在我们里面作王,上帝与我们是联合的经验,上帝义的品性在我们里面被培植进来了,然后我们的良心和道德的机能是与上帝相通的,我们的良心就不会觉得有什么欠缺之处,也不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也不会觉得孤独无助,这就是安息的原因和经验。这也就是义的经验和状态。
【出20:12-17】“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当我们个人与上帝之间获得了前四条诫命所表明的义的经验的时候,这样的经验就自然会显露出来,波及到周围一切的人和事上,会表现在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上,也会表现在我们处理事务的方式上,总之我们会以义的品性和经验来对待这一切。
第五条诫命说我们要孝敬父母,当然也包括尊敬上帝所看重、所拣选的人,也包括尊敬一切的长者,这是在描述一个义人对待他人的特征和经验,这是一种爱弟兄和爱众人的经验,因为一个尊重长者的人,也一定会以上帝的爱对待一切其他人和其他物。因为这就是一个具备了上帝义的属性特征之人的品性,因为具备上帝神性之人必然会有这样爱的特征。
这样爱的特征也就是义的特征和经验,这样的特征是与自私、贪婪、野心、嫉妒相反的,一个被上帝义的经验和品性所改变的人,这些自私的品性在他心中是没有位置的。所以,第十条诫命是在总结和对比说明:要以孝敬父母、尊敬长者、亲爱尊者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和他人一切所有的,也就不会有自私、贪婪地状态表现出来了。
他就不会“杀人”,就是不会去有损于这个人,他会亲切对待和照顾这个人,给予他尽可能的关怀和照顾,以便于促进他身体和心灵的健康;使这个人借着这些有利的条件可以认识上帝和他的义,然后他可以被上帝所吸引,然后他可以去认识上帝,并且与上帝联合,最终得救进入上帝的国度。这就是一个不“杀人”的人为使他人认识上帝和真理而做的服务的工作。所以,“不可杀人”这条诫命是在说明如何服务于人以及服务于人的宗旨,要看这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体,要以上帝的爱吸引他,使他认识上帝,这就是我们对待人的宗旨和目的,当我们这样来促进他的属灵的时候,就是在帮助他活下来,帮助他获得生命,就是在帮助他认识上帝,这就是“不可杀人”的举动。相反地,如果我们什么工都不做,我们没有救灵魂的心和爱,也就意味着在属灵上从事杀人的工作。
有了上帝义的经验的人,也不会去“奸淫”。“奸淫”意味着我们嫉妒和羡慕他人的妻子或美貌,这是最直接的含义。但实际上,这也是在强调嫉妒和觊觎他人的才干、恩赐、地位和身体、美貌的意思。就像一个人的美貌是一种上帝的恩赐一样,我们可以把这条诫命扩展到对待他人一切的才干、恩赐和地位上面。在学习第二条诫命的时候,我们提到拜偶像的时候,就是将别神放在心中上帝位置上的时候,那就是属灵的奸淫,圣经用“忌邪”这两个字来表达这一含义,就是嫉妒、吃醋的意思。当我们与撒但和别神联合的时候,上帝就会嫉妒和吃醋,这就是说明我们与撒但和罪恶在属灵上的奸淫。所以,奸淫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有了可以嫉妒的事发生了,意味着我们对他人才干和恩赐的嫉妒,就像路锡甫在天上嫉妒基督的恩赐、才干和地位那样,这就是顽梗悖逆的罪恶。所以,“不可奸淫”就是不可羡慕或嫉妒他人的才干和恩赐的意思。一个属灵的义人是会正确的看待他人所有的成就的,他们会为他人这样的成就和才干而感恩、高兴,并且他们还会想办法帮助他人获得相应的恩赐和才干,这就是爱弟兄和爱众人的表现。
当然,他们也不会去“偷盗”,“不可偷盗”这条诫命是在说明正确对待他人的财物上,看到他人拥有的钱财和物质,就非常嫉妒和不满,心中产生一种莫名的不愉悦、不快乐的情绪,这就是一种还没有让上帝在里面作王的心态,这是还没有与上帝联合的状态和经验。要知道,一个真正爱人的人,就会正确的看待他人一切所拥有的。非但如此,当他人没有这些必要的生活物资的时候,他们还会想方设法的去帮助他们、补足他们的所需,他们会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他们会帮补他们的弟兄。这就是“不可偷盗”这条诫命的正解。
最后,“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这条诫命是指一个真正有爱有义的特征的人,他们会特别爱护他人的名誉和名声,他们不会去毁谤他人,也不会去传播关于他人的谣言,他们更不会去故意陷害他人于危难之中。
总之,以上我们看到了上帝的诫命也同时教导了我们何为义,以及成为义的经验和方法。十条诫命不仅教导了我们何为罪,也同时向我们说明了何为义。成为罪的原因和经验,以及获得义的经验和方法,都包含在十条诫命中了。这就是上帝的诫命所要表达的全部核心内容。
所以,当我们去遵守十条诫命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明白上帝借着十条诫命对我们的教导,我们要通过十条诫命正确的认识罪和义的问题,我们从中也看到了解决罪的问题的方法,也认识到了成为义的经验和方法。当我们按照上帝的教导去行的时候,我们就会把目光转向救主耶稣基督身上,我们在他里面看到了义的经验和成为义的道路,我们也就认识了在耶稣基督里的真理,我们就是在关注耶稣的真道。当我们按照这样的经验去行的时候,上帝的灵就会在我们里面为我们逐步成就义的经验和品性。当我们内心获得与神性有份的经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遵守上帝的诫命了。
所以,“守上帝的诫命”,意味着我们具备了一种脱离世上从私欲来的败坏的经验,也意味着我们与上帝的神性有份了,也意味着我们正在经历持守与神性有份的经验,也就意味着我们要看守这成为洁净的衣服,这样的人是在生活中践行真理的人,他们绝对是顺从上帝诫命而生活的人。这样的人就是末时代的圣徒,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启14:12】,他们持守着耶稣的真道这个核心的真理,然后因着这个真理获得了可以遵守上帝诫命的经验,他们就成为了遵守上帝诫命的人。
所以,当我们说一个人是“守上帝诫命”之人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个人里面具备了成为上帝义的经验,也就意味着他们是与神性有份的人,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是顺从上帝全部诫命的人。也就是全部的经验在里面。所以当我们强调“守上帝诫命”的时候,那绝不是律法主义的内容。
【启12:17】“龙向妇人发怒,去与她其余的儿女争战,这儿女就是那守上帝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一个遵守上帝诫命的人,意味着经历了与基督联合的经验,是与神性有份的,所以他们就可以以自身的经历,为耶稣作见证。因为在他们里面也同样经历了在耶稣里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