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好!《善恶之争》这本书在原著中的书名是the Great Controversy,直译过来就是:大斗争。也就是基督与撒但之间的大斗争,就是善恶两大势力之间的大斗争。这样的斗争由来已久,从天上到地上,从基督降世之前到基督升天之后,历代的斗争都是源于这一场善恶的大斗争,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善恶大斗争的历史,整部教会的历史也就是善恶大斗争的历史。《善恶之争》这本书虽然是在讲述新约教会的历史,但是比起详细的叙述历史的每一个事件来说,预言之灵更主要的是揭露了历代善恶大斗争的本质;让我们看清楚基督和撒但双方不同的作为,以便于这末时代的百姓,在末后的善恶大斗争中能够站立得住!所以在现今的时期,我们学习《善恶之争》这本书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善恶之争》这本书的第27章:现代的奋兴

【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现代的奋兴”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现今时代宗教界中真正的宗教奋兴,以及虚假的宗教奋兴分别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真假宗教奋兴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检验真假宗教奋兴的标准有哪些?这是为了使我们建立属灵的分辨力,能够分辨得出真假属灵奋兴的经验。然后,在分辨真假宗教属灵奋兴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明白真正的属灵奋兴是什么样的,应该具备哪些经历,我们应该获得怎样的改变。所以,本章归根结底是为了向我们说明真正的属灵经验是什么,换句话说,也就是真正的因信称义的经验是什么。

什么是属灵的宗教奋兴呢?纵观本章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属灵的宗教奋兴,也就是灵性的复兴,就是内心的悔改和成圣,就是罪的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不再犯罪的经历。这也就是因信称义的经历,也就是永远的福音带给我们的福音经验。而永远的福音是三天使信息传播的核心内容和经验,三天使信息又是天上至圣所发出来的亮光。所以,圣所的道理是根基,圣所的道理向我们展示的是福音的体验,也就是因信称义的真理和经验,而三位天使的信息是圣所道理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些内容在经验上都是相通的,最终要带给我们的是真正属灵奋兴。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看到复临先贤们的经历,他们已经明白了圣所的道理,特别是天上至圣所的信息;然后他们也进一步明白了上帝律法的永恒性;然后他们也更进一步明白了安息日的重要性。当然,这都是至圣所的时代所发出来的亮光,那么他们领受这些亮光,是为了什么呢?就是要他们在内心中和生活行动中发生一场彻底的改变,借着这些亮光帮助他们获得改变,这也就是救赎。最终使他们因着上帝的恩典——就是圣所的道理所显明的恩典,成为遵守上帝诫命,并且获得安息日的经验的人。这也就是本章内容的主题意义,换句话说,那些复临先贤们在前面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明白了本章所显明的亮光,也就是他们明白了需要获得属灵的奋兴,需要经历因信称义的经验,需要结出悔改和成圣的果子。这就是本章所介绍的他们进一步领受的亮光。

既然本章是在讲述因信称义的全部经验,那么因信称义的全部经验是什么呢?结合本章内容,我们来作一些说明:

第一,因信称义的全部经验在本章是以“悔改”和“成圣”两个阶段的经历来说明的。当然,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是这两者本身也是代表因信称义经验的两个重要阶段,合在一起是完整的经验。实际上,因信称义的经验,也就是这两个阶段的经验。第一个阶段是走向悔改的经验;第二个阶段是走向成圣的经验。走向悔改的经验也就是获得重生的经验,这是因信称义开端的经验;走向成圣的经验是重生之后,继续在圣洁中成长的经验,也就是通过经历圣化的经验而走向成圣的结论。

第二,因信称义开端的经验,就是要我们解决“先前所犯的罪”,以便于经历悔改和重生的经验。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解决这样的罪呢?我们如何能够经历这样的经验呢?本章的第1段向我们作了重要经验的说明。我们一句一句来作分析:

无论何处,只要人忠心传讲上帝的话,就必有效果证明它是出于上帝的。上帝的灵常随着祂仆人所传的信息,因此,他们的‘话里有权柄’。罪人觉得自己的良心苏醒起来了。”这是在说明当上帝话语的亮光传来光照人心的时候,上帝的灵就开始感动人的良心,从而使人的良心得以唤醒,于是良心首先苏醒过来了。

那‘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光照亮了他们心灵深处的秘密,一切隐藏的事就都显明了。他们心中有了深切的感悟,为罪、为义、为将来的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他们感觉到耶和华的公义,以及自己犯罪和不洁的丑态,在那鉴察人心的主面前暴露出来是何等可怕。”当人的良心被唤醒的时候,圣灵就进一步作用于人的良心,于是人在圣灵所启示的是非标准的光照之下,就进一步看明上帝的公义和良善,以及自己犯罪和不洁的丑态;就连内心中隐藏很深的罪也都暴露出来了,人的心就对自己的罪有了深深的觉悟和罪责感,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人性的不洁。

他们在剧烈的精神痛苦中不禁呼喊说:‘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这是在说明“认罪”的经验之二,当人真正觉悟到自己的罪和自己人性的不洁之时,他的内心就会从深处发出一种呼求,就是对主的呼求,他在寻求救恩和帮助;同时在主面前也承认、告白自己的罪。这是一种“认罪”的经历。而“认罪”的第一方面的经历,就是上面的内容,当人真正觉悟到自己的罪和人性的不洁之时,这也是“认罪”的经验,也就是认识到罪的问题的经验。

当髑髅地的十字架及其为世人的罪所付上的无限牺牲显现出来时,他们就看出:除了基督的功劳之外,没有什么足以救他们脱离违犯律法的罪。惟有祂的功劳能使人类与上帝和好。他们就凭着信心和谦卑接受了那除去世人罪孽的上帝的羔羊。”当人带着这种真正认罪的精神来到主面前的时候,主的恩典就会进一步显明并光照他,他就会看到救赎之道只有在基督那里才能获得,于是他谦卑的屈膝在基督面前,承认自己的罪,呼求基督的义,并立志要与基督联合作新造的人。

藉着耶稣的宝血,他们‘先时所犯的罪’就得蒙赦免了。”面对这样的痛悔己心的认罪悔改,基督就立即应答了他的请求,于是他的罪,就是“先前所犯的罪”就得到了主的赦免,同时将圣灵赐给了他,到此为止他的罪就得到了主的饶恕,并且他在主面前得称为义了。这样他就经历了悔改、重生的经验。这就是因信称义的开端,第一步的经验。

第三,因信称义第二步的经验,就是要经历圣化而走向成圣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就是在继续维持重生的经验之时,同时要内心经历属灵的更新,旧的习性要不断地铲除,新的习性要不断地代替旧的习性,直到获得完全罪得涂抹的经验。在本章第2段中体现了这样的内容。

这些人结出了果子,与悔改的心相称。他们在相信之后就受了洗,并起来过一种新的生活──在基督耶稣里作新造的人;不是要效法从前那放纵私欲的样子,乃是藉着相信上帝的儿子而跟从祂的脚踪,反映祂的品德,并洁净自己,像祂洁净一样。他们一度憎恨的事,如今却喜爱了;从前所喜爱的事,如今却憎恨了。骄傲自恃的人变成心里柔和谦卑了。虚荣傲慢的人变成严肃慎重的了。亵渎变为恭敬,醉酒变为清醒,放荡变成纯洁了。世俗的虚荣和时髦都废除了。基督徒不追求‘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上帝面前是极宝贵的’(彼前3:3-4)。

第四,那些达到成圣经验的人,会在上帝的舍己之爱上变得非常成熟,他们爱的属性表现在外面,那就是在于与他人的关系上,他们是如何对待他人的,他们是如何服务于他人的,这就是成圣的具体表现之二,也就是体现在与他人的关系上;而上面一点是成圣的第一点表现,主要是自身的悔改程度。这一点表现在本章的第3段上。

属灵的奋兴使人深深地自省自卑。这些奋兴的特征是向罪人发出严肃恳切的劝导,向基督用宝血所换来的人表示怜爱之情。信徒都为罪人的得救问题向上帝代求,与祂“角力”。这种奋兴的结果使人们不至因克己和牺牲而退避,反因配为基督的缘故受羞辱和试炼而欢喜快乐。人们可以看出那些承认耶稣之名的人生活上有所改变。社会因他们的影响而获益。

这以上就是本章所显明的完整的因信称义的经历,如果我们经历了这样的经验,就会产生真正属灵的奋兴。本章第5段说到:“这就是上帝圣灵工作的结果。”“这就是早年宗教奋兴的果效。从这些结果上看来,它确是上帝所用来拯救生灵并提拔人类的。”48段也说到:“这就是圣经所显示悔改和成圣的果子。”这些经历都是上帝圣灵的工作。

在学习本章的时候,除了以上的这一个要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之外,还有另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要点是,我们需要明白现今教会中那些假的宗教奋兴究竟是怎样的?它们有哪些特征?假的宗教奋兴与真的宗教奋兴之间的区别有哪些?关于这个内容,本章从四个方面作了说明。具体内容,我们在这里不再一一概括了,这四点我在以下的“大纲结构”中已经作了简要说明,大家可以在下面关注。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10):讲述了真假宗教奋兴的检验标准之一: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真正的宗教奋兴不仅“先前所犯的罪”得到了赦免,而且罪的结果也都在实际的经历中发生改变,结出圣灵的果子;而假的宗教奋兴只是着重于感情上的刺激,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第二部分(11-23):讲述了真假宗教奋兴的检验标准之二:看他们是否重视和遵守上帝的律法。真正的宗教奋兴是非常重视上帝的律法的,他们不仅高举上帝的律法,还在实际生活中按照上帝的律法去生活;而假的宗教奋兴却是轻视上帝的律法,也就轻视罪恶;轻视上帝的公义,也就轻视上帝的恩典。

第三部分(24-35):讲述了真假宗教奋兴的检验标准之三:看他们是如何看待上帝的恩典,以及是如何看待信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真正的宗教奋兴是真正因上帝的恩典获得内心的改变,并努力在上帝的恩典中过克己牺牲的生活,他们也重视有行为的信心;而假的宗教奋兴将上帝的恩典作为廉价的赏赐品,并且高喊信心却忽略行为。

第四部分(36-50):讲述了真假宗教奋兴的检验标准之四:看他们所主张的成圣是否包含全人。真正的宗教奋兴是包含整个人的,就是灵、魂、身子三方面都要按照上帝的标准发生改变;而假的宗教奋兴是不重视任何一方面的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