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好!《善恶之争》这本书在原著中的书名是the Great Controversy,直译过来就是:大斗争。也就是基督与撒但之间的大斗争,就是善恶两大势力之间的大斗争。这样的斗争由来已久,从天上到地上,从基督降世之前到基督升天之后,历代的斗争都是源于这一场善恶的大斗争,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善恶大斗争的历史,整部教会的历史也就是善恶大斗争的历史。《善恶之争》这本书虽然是在讲述新约教会的历史,但是比起详细的叙述历史的每一个事件来说,预言之灵更主要的是揭露了历代善恶大斗争的本质;让我们看清楚基督和撒但双方不同的作为,以便于这末时代的百姓,在末后的善恶大斗争中能够站立得住!所以在现今的时期,我们学习《善恶之争》这本书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善恶之争》这本书的第24章:在至圣所中。
【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在至圣所中”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在1844年秋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那么,在1844年秋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第一,基督来到天上的至圣所中了;第二,基督来到天上的至圣所中去做什么了呢?这就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话又说回来,那么基督来到天上的至圣所中究竟要做什么工作呢?就是要为他的再来——到地上来接他的子民作预备的。所以,复临运动确实是涉及到基督的复临的,复临运动本来就是为要迎接基督的复临作预备的,但是由于地上的教会都没有预备好,基督在复临之前先要帮助他的教会得到属灵上的预备。这就是基督在至圣所中工作的总的目标。但具体来说,基督为要帮助他的子民得到预备,并且到地上来接他的子民进入到他的国度中去,他需要做成哪些工作呢?
他首先要承受他的国度;那么他要承受国度的话,也就意味着他国度的代表——新耶路撒冷圣城——国家的首都先要建成;而上帝国度的首都——新耶路撒冷圣城的建立,是由新约教会每个时期的代表组成的,比如圣殿的“房角石”就是基督,然后“根基石”就是12使徒,然后历世历代的改革家就是建造城墙的“活石”,最后的“殿顶石”就是最后的余民144000人。实际上“房角石”、“根基石”、“殿顶石”都是属于“活石”,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就有了相应的名称。
正如以上所说的那样,因为首都的完工必须要使末时代“殿顶石”——144000人出现,如果144000人不出现,就意味着这个首都无法完工,而首都无法预备好,那么基督就没有办法承受他的国度。而如果他的国度没有预备好,基督也没有承受他的国度,他就不能到地上来接他的子民回天家。
但是,我们进一步向前推,假如没有基督为人类作中保的工作,假如没有基督的恩典为人类赎罪的话,假如基督没有完成赎罪的工作,那么上帝的子民就不可能得到预备。进一步说,假如基督没有完成盖印的工作,那么最后的余民144000人也就不会经历涂抹罪的工作,上帝最后的子民也就不会接受永生上帝的印记,那么144000人也就不会成就。而需要完成以上的这些工作,还需要通过查案审判,所以查案审判的工作也必须要完成。
基督为了预备上帝的子民,为了成就最后的144000人,所做的以上的这些工作,都是为人类赎罪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也就是基督在至圣所中首先要完成的工作,他必须要一面进行救赎,一面进行审判。所以,我们经常说,基督在至圣所中既要作祭司来替我们赎罪,又要作审判的王,查验我们接受救恩获得救赎的程度如何。基督的这两种身份,最终是为了承受他的国度,然后也是为了基督复临到地上来接他的子民回天家。我们可以把基督在至圣所中所做的工作,简要概括为:赎罪——查案审判——承受国度——基督复临接国民。
那么,基督在至圣所中所做的赎罪工作,我们称之为什么呢?就是中保的工作。基督虽然在圣所中为我们作中保,但是他在至圣所中进行审判的同时,也要继续作中保。那么基督是为谁作中保的呢?就是为全人类作中保的,他给了全人类恩典的时期,也就是为全人类作中保的证明;等到他在天上至圣所的中保工作停止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全人类的恩典时期就结束了。正如本章中所说的那样:“藉着基督在至圣所中的中保工作,有赦罪的恩典赐给世人。”(17段)所以,中保工作与恩典时期是一致的,中保结束,恩典时期就结束;并且我们所说的恩典时期,是指基督给罪人赎罪的恩典时期;在恩典时期中,基督要赐下赎罪的恩典给那些愿意接受的人。
所以我们要说明的是,虽然基督是为全人类作中保的,但是只有那些愿意领受基督在至圣所中所赐下的亮光的人,并且愿意接受他的救恩获得救赎的人,才能得到他中保工作的帮助,也就是说基督的恩典才能在他的身上生效。而那些拒绝天上的亮光,并且不愿意接受他恩典的人,是得不到他中保工作的帮助的。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正如本章中所说的那样:“在耶稣执行赎罪的伟大工作时,只有本着信心仰望祂进行赎罪工作的人,才能领受祂为他们作中保的帮助;而那些拒绝这使他们明白此种服务工作之亮光的人,却得不到帮助。”(19段)就像基督时代的犹太人一样,当基督进入天上的圣所为人类作中保的时候,只有那些愿意接受这个亮光,并且愿意悔改的人才能获得基督中保的帮助;但是那些一再拒绝基督救恩的犹太人是得不到他中保工作的帮助的。
以上的这个问题也就涉及到圣经所说的“开门”和“关门”的问题。【启3:7-8】“你要写信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使者,说:‘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这是基督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信,复临运动时期的教会也就属于这个时期的教会。这里提到“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这个“敞开的门”是指什么呢?就是进入天上至圣所的门。
当基督进入到天上的至圣所开始供职的时候,天上至圣所的门就开始打开了,这也就意味着从天上至圣所中发出来的亮光丰丰富富的沛降下来了,这样的亮光既然已经发出来,那是不能被禁止的,就像至圣所的门是不能被关闭的。所以,这个“敞开的门”意味着天上至圣所的亮光发出来的意思。所以,这里所说的“开门”与“关门”的问题,只是涉及到真理亮光的问题,不是指救赎的经验被关闭了。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一千八百年以来,罪人藉以进到上帝面前的那一个盼望与恩典之门,这时虽然已经关闭,但另有一扇门敞开了,而且藉着基督在至圣所中的中保工作,有赦罪的恩典赐给世人。祂已结束了祂职务的一部分,而开始了另一部分。天上的圣所还有一扇‘敞开的门’。基督正在那里为罪人服务。”(17段)这里提到的“那一个盼望与恩典之门,这时虽然已经关闭”是指什么呢?就是进入天上圣所的门已经关闭了,虽然仇敌想要尽力打开圣所的门,但是基督是不能让他打开的,因为至圣所的门已经开启。换句话说,我们已经来到了至圣所的时代,更丰富的亮光已经赐给了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现在要跟随亮光进入到至圣所中,我们不能再停留在以前的亮光中了。这是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本章的一段话:“当耶稣升天,带着自己的血进入天上的圣所,为祂的门徒作中保求福的时候,犹太人却仍留在黑暗之中,继续进行他们那无用的献祭与供奉。那属于表号和影像的崇祀已经停止了。先前可以通到上帝面前的门也已关闭了。犹太人已经拒绝那寻见上帝的唯一方法,不肯藉天上圣所的崇祀去寻求祂,故此他们无法与上帝交通。对于他们,那门是关着的。他们既不承认基督为真正的牺牲和在上帝面前的唯一中保,他们便不能得到祂为他们作中保的帮助了。”(19段)
这里首先说到:“犹太人却仍留在黑暗之中,继续进行他们那无用的献祭与供奉。那属于表号和影像的崇祀已经停止了。先前可以通到上帝面前的门也已关闭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在初代教会的时期,基督进入到天上的圣所中,就意味着天上圣所的门打开了,但是同时基督也关闭了地上圣所外院的门,从此以后地上杀羊献祭的仪式都不需要了,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更进一步的亮光,他们需要把目光集中在这些亮光上。
这段话后面继续说到:“犹太人已经拒绝那寻见上帝的唯一方法,不肯藉天上圣所的崇祀去寻求祂,故此他们无法与上帝交通。对于他们,那门是关着的。”这里又说到“门是关着的”,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指天上圣所的门对于犹太人来说是关着的,因为他们拒绝了寻见上帝的唯一的方法,他们不接受基督的中保工作,他们就无法与上帝交通,所以他们就得不到基督中保的帮助,他们也就得不到基督的恩典,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基督恩典的门已经向他们关闭了。
由此可见,虽然基督在初代教会时期打开了天上圣所的门,但是对于那些拒绝基督所赐进一步亮光和恩典的人来说,他们的恩典时期已经结束了,他们的恩门——进入圣所的门已经关闭了。同样,对于末时代的人来说,基督虽然已经打开了天上至圣所的门,但是对于那些像犹太人一样拒绝基督所赐进一步亮光和恩典的人来说,他们的恩典时期已经结束了,他们的恩门——进入至圣所的门已经关闭了。这就是我们要明白的这个关系。这也意味着他们虽然活在地上,但是他们的心门也已经关闭了。
这就是我们需要理解的《马太福音》25章“十童女的比喻”所要表达的一个意义了。【太25:10-12】“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went in with him to the marriage.同他进入到婚礼之中),门就关了。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这里提到,这五个聪明的童女进去了,但是五个愚拙的童女却没有进去,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在复临运动时期,对于那些预备好接受天上至圣所亮光和恩典的人来说,他们进入天上至圣所的门是敞开的;但是对于那些没有预备好的人,他们就看不到天上的亮光和救恩,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恩典之门是关闭的,天上至圣所的门向他们是关闭的状态。
那我们如何确定这里所说的“门就关了”指的就是与天上的至圣所有关的“门”呢?是因为这个比喻说明了复临运动的经验,同时也说明了基督复临之前教会的经验。这里中文圣经所说的“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这里的“同他进去坐席”在中文圣经中翻译有点不明确,确切的意思应该是“同他进入到婚礼之中”,因为原文和KJV版本的圣经就是这样的意思“went in with him to the marriage.”
那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童女进到天上至圣所的门里面去,究竟是去做什么了呢?去参加婚礼,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这个婚礼是用来代表基督在天上的至圣所承受他的国度这个事情,基督就像是比喻中的“新郎”一样,他要迎娶的“新妇”是谁呢?本章引用了《启示录》最后的内容,说明了这个新妇就是圣城新耶路撒冷。
【启21:2】“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启21:9】“你到这里来,我要将新妇,就是羔羊的妻,指给你看。”这里我们看到,说到新妇是指圣城新耶路撒冷,就是上帝国度的首都,而这里说丈夫是谁呢?就是羔羊基督。所以,基督在天上的至圣所中承受他的国度,实际上就是预备圣城新耶路撒冷,当然这个是第一步的工作。而这样的经历,圣经的比喻中一般用基督“举行婚礼”来作说明。
这样说来,基督在天上的至圣所中承受国度的事,可以用“举行婚礼”来作说明。而《马太福音》25章“十童女的比喻”正是以这样的思想来说明基督在天上至圣所的工作经历的。所以,这些童女进入到至圣所的门里,并不是去参加筵席去了,而是去参加婚礼去了。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新郎的来临乃是在举行婚礼(the marriage)之前。这婚礼是代表基督承受祂国度的事。圣城新耶路撒冷乃是这国的首都与代表。”“在这里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新妇是代表圣城,那去迎接新郎的童女,则代表教会。《启示录》的预言称上帝的子民为婚姻筵席上的宾客。他们既是宾客,则自然不能也是新妇。先知但以理宣称,基督要从天上亘古常在者那里承受‘权柄、荣耀、国度’,并要承受这国度的首都新耶路撒冷。”(10段)
所以,这些童女既然不是基督要迎娶的对象,那就不是新妇,因为新妇是指圣城新耶路撒冷,而“童女”是代表教会。所以,当基督在天上的至圣所中为要承受他的国度,并为我们赎罪而工作的时候,他在地上的教会实际上并没有进入到天上的至圣所中去,还仍旧在地上,因为基督还没有降临到地上。那么,我们前面为什么又说她们与基督一起进入到天上至圣所的门里去了呢?这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和象征,这象征着他们接受了天上至圣所的亮光,就意味着与基督一起进入至圣所的时期中了。
那么,他们既然没有到天上去,还仍旧在地上,为什么说他们去参加婚礼了呢?他们是如何去参加婚礼的呢?这也就是属灵的含义了。只要他们接受了天上至圣所的亮光,并且愿意接受耶稣基督赎罪的救恩,愿意承认基督的中保工作,并且也确实获得了赎罪的经验,他们就是在参与基督所作的承受国度的工作,他们也就是在参加婚礼。
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比喻中说明:那些去参加婚礼的人都是提着灯并在器皿中预备油的。凡是拥有圣经真理的知识,并有上帝的圣灵和恩惠,又在惨重试炼的黑夜里忍耐等候,查考圣经,寻求更清明亮光的人,──结果都认识了有关天上圣所以及救主更换职务的真理。他们本着信心仰望祂在天上的圣所中供职。所以一切凭着圣经的见证而接受相同真理的人,又本着信心而仰望基督,看祂进到上帝面前执行祂末后的中保工作,并在这工作结束时承受祂的国度,──这一等人正可以说是去参加婚礼了。”(12段)这里就清楚的向我们说明了他们去参加婚礼的真实意义。
在圣经里面除了“十童女的比喻”,实际上还有其它的比喻,也说到了基督在天上至圣所中的工作,比如《马太福音》22章中“婚姻的比喻”,也说到了在举行婚礼之前,需要先查验宾客有没有穿礼服的问题。这个也是天上至圣所中基督所作的工作。比喻中查验宾客有没有穿礼服是在举行婚礼之前,这里的查验宾客代表着基督在至圣所中所做“查案审判”的工作。所以,查案审判的工作是在“举行婚礼”承受国度之前。
除此之外,在圣经中还有一个比喻,就是“警醒仆人的比喻”,这个比喻说到要时刻警醒,为基督的复临随时做好准备。【路12:35-36】“你们腰里要束上带,灯也要点着,自己好像仆人等候主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return from the wedding从婚礼上回来)。”我们看到这里的“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在KJV版本的英文圣经中实际上是“从婚礼上回来”。我们知道基督是在天上的至圣所举行婚礼的,所以基督从婚礼上回来,实际上是指他出离至圣所到地上来,就是基督复临的意思。所以,这就很清楚了,基督举行完婚礼之后,就要出离至圣所到地上来接他的子民回天家。
在本章中也有这样的话语:“他们并不是亲身去参加婚礼,因为那婚礼是在天上举行的,而他们却仍在地上。基督的信徒乃是要‘等候主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return from the wedding从婚礼上回来)’(路12:36)。然而他们却要明白祂的工作,并要本着信心跟随祂进到上帝面前。在这种形式之下,他们可以说是去参加那婚礼了。”(11段)这些话语就更加清楚连贯了。
到此为止,我们就明白了基督在天上的至圣所中所做的工作了,我们也明白我们自己的本分了,我们虽然在地上,我们也要趁着恩典时期,预备自己的内心,预备迎接基督的复临。
正如本章所说的那样:“当基督在天上的圣所中停止祂中保工作的时候,那些活在地上的人就要直接立在圣洁的上帝面前,而再没有中保了。他们的衣袍必须是无玷污的;他们的品性必须是被血弹过而纯洁无罪的。藉着上帝的恩典和他们自己的勤勉努力,他们必须与罪恶搏斗而得胜。当天上进行查案审判的时候,当悔改信徒的罪要从天上圣所被移除的时候,上帝在地上的子民之中也要进行一番特别的洁净和除罪的工作。这番工作在《启示录》第十四章的信息中讲得更为清楚。”(6段)
《启示录》14章的信息是什么呢?就是三位天使的信息,这三位天使的信息就是因信称义的信息,这是帮助我们做好赎罪工作的信息,这样的信息也就是从天上的至圣所中发出来的亮光,我们要达到因信称义最高的阶段,就是不再犯罪的阶段。这就是上帝赐给末时代的现代真理。当天上至圣所的门打开之后,《启示录》14章第三位天使的信息也就正式发出来了,也就是在1844年秋季开始发出来的。
由此看来,复临先贤们彻底明白了以上的内容,他们就欢喜快乐了,他们明白了圣所的道理,就明白了其它一切的真理亮光,因为这些真理亮光都是与圣所相互关联的内容。这样说来,圣所的道理实在像一把钥匙一样啊,它开启了一切解不开的奥秘,让我们把圣经所有的真理亮光都串联起来了,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明白了上帝的真理路线和我们的得救赎之路。所以,我们要明白这圣所的道理,因为这个是信仰的关键(the key钥匙)。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8):讲述了基督在1844年秋季不是来到了地上,而是来到了天上的至圣所中,圣经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基督的复临与基督来到至圣所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但是,基督来到至圣所也是为他的复临预备道路的。这是基督来到至圣所的终极目标。
第二部分(9-14):讲述了基督在至圣所中要完成的工作是“举行婚礼”——承受他的国度,在举行婚礼之前先要进行查案审判的工作。这是基督来到至圣所的主要目的。
第三部分(15-23):讲述了基督在至圣所中也是为了为人类作中保,进行赎罪的工作。但是只有那些愿意接受他所赐亮光的人,并且愿意因着他的救恩而悔改的人才能得到他中保的帮助。那些完成了赎罪工作的人,就可以通过查案审判,预备好基督的再来。这是基督来到至圣所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