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道者的故事(上)

7 月 27, 2024


亲爱的弟兄姊妹,大家好!非常感谢主带领我们学习《善恶之争》这本书,虽然现在我们只学到了第8章,但从中我们看到了那些宗教改革家们信仰建立起来的过程。虽然他们受当时代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他们最终都是以《圣经》为他们信仰的唯一标准。正因为如此,他们在面对当时代逼迫的风暴时,才表现出那种宁死不屈的气概。虽然他们的历史过去了这么多年,但他们当时的经历,当时对真理的选择和态度,都是现时代的我们必须效学的。

众所周知: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正处在兽印的患难临到的前夕,也就是说,上帝的教会正处在逼迫和殉道的风暴即将再度席卷而来的时代。

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教会最有效地向世界传扬真理的时代,正是在遭受逼迫、为真理殉道的时代,这是因为当人们目睹了殉道者为捍卫并高举真理,而不顾惜自己性命的美好品行时,许多人就会从属灵的沉睡中苏醒过来,带着迫切的心重新查考殉道者所呼喊的真理。

圣经启6:9-11预言到,揭开第五印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殉道者,并且直到殉道者的数目满足为止,所以,将来还会有其他的殉道者。启13:15-18预言到,末时不接受兽印,唯独遵守上帝诫命的真百姓,将会遭受患难、逼迫和死亡。

所以,殉道者的历史将会再次上演,有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逼迫和患难将会来到。那时,将人们从行将灭亡的睡梦中唤醒的大呼声,将会从世界各处传来。

因此,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来重新回顾以往殉道者的生涯,实属必要。他们之所以能欢喜勇敢地在殉道的时辰奔赴最后的路程,打那美好的仗,是因为上帝永不止息的大爱和圣灵无可抵挡的大能与他们同在。他们本是与我们一样带着软弱性情的人,他们至死忠诚的信仰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信仰。

从早期的基督教时代开始,到中世纪数百年的宗教黑暗时期,不计其数的忠诚于上帝的信实基督徒为了真理而流血牺牲。即使是在非常微小的事情上,他们也不会做出违背上帝旨意和诫命的事情。他们不仅冒着生命的危险,反对那些不符合《圣经》的谬道和教导,而且从不妥协于人数众多、大权在握的属世势力,为了坚守真理甘愿忍受严刑拷打、逼迫和死亡,他们“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这样的人就是殉道者。

上帝现今也正在世界各处寻找这样的人,上帝正在寻找那些比起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家人,比起自己的名誉和自己安逸的人生,比起世界的认证和世上的一切,更爱上帝、更爱《圣经》真理的人,上帝要在全宇宙面前高举并显出谁是不顾生命来爱上帝、忠诚于上帝的诫命和真理的真百姓。

现在我们就来讲述早期基督教时代所涌现出的殉道者的故事。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故事或许要成为我们的故事。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会蒙召殉道。

那么,他们遭受各种残酷可怕的严刑拷打和死亡也不屈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忠诚于上帝的动力是什么呢?是他们对上帝的爱,以及想要回报救主舍命之爱的热忱。此外,因为他们被圣灵的能力所充满,所以他们能以圣洁的勇气忍受一切惨无人道的酷刑,颂赞着上帝平安地殉身。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的信仰生活,注入鲜活的动力。

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都是以约翰·佛克塞的历史性证言和他的著作《殉道史》为基础来说明的。今天讲道的题目是:殉道者的故事。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约翰·佛克塞的生涯:约翰·佛克塞(1516年-1587年4月18日)为十六世纪英国爱德华六世玛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历史学家、新教徒牧师──致力于净化和改革英国国教的信仰者,亦是一位有着宗教改革精神的作家。佛克塞极力提倡谨慎、简朴、不妥协,并且完全遵守、顺服上帝的话语为最高的生活原则,质疑当时罗马天主教一切不符合《圣经》的旧有规范和僵化仪式。

约翰·佛克塞早年曾是一位严正的罗马天主教信徒,17岁时(1535年)入读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熟读拉丁语教父著作及经院派著作,取得硕士学位并在院内任教。与此同时,佛克塞转向支持新教,结果遇到宗教清洗,于1545年辞职。后来他曾在萨里伯爵家族里任家庭教师,因政治现实所累,只能深居简出,到爱德华六世国王(1547-1553年在位)期间才公开活动,搜集宗教迫害题材的资料。但天主教女王玛丽(1553-1558年在位)的登位,使得他流亡海外,到了欧洲大陆,先后住在斯特拉斯堡巴塞尔等地。《殉道史》便是佛克塞在流亡期间所编撰。

  使徒的生涯和殉道

耶稣升天之后,门徒们感到十分地孤独和悲伤,但为了完成耶稣交给他们的使命,将福音传到地极,他们便毅然决然地向前迈进。

虽然他们再也听不到心爱的救主亲切温柔的声音,但是他们相信主正在天上注视着他们,并且圣灵会一直与他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虽然新约《圣经》并没有说明使徒们活了多久,以及他们是怎样去世的,但是自基督升天之后,从古代作家和历史学家的著作中所看到的有关这些圣徒的故事,都在表明使徒们在传播福音的过程中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最终为道殉身。

1.雅各:又称“大雅各”,西庇太的儿子,使徒约翰的哥哥。他原先是加利利的渔夫,后来被呼召,与彼得和弟弟约翰组成了与耶稣最为亲密的“门徒三人组”,因性格暴烈,故有“雷子”之称。

雅各是使徒中第一位殉道的人。希律亚基帕被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任命为犹太国的总督后,就开始迫害基督徒,特别是将雅各视为第一个复仇目标。雅各被拉去刑场的时候,那个作假见证陷害他的人同他一起走到了刑场,这个人毫不怀疑地认为雅各的脸上一定会露出苍白、害怕的神色。但是,他看到雅各面无畏惧,露着喜乐的表情,就像是从一场大战役中凯旋的胜利者一样。这人看到此情此景深受感动,便因此确信:自己旁边这位被指控为凶手、将要受死的使徒所相信的救主,必然是真正的上帝;只有这样面临死亡的人,才能拥有像他一样的喜乐和勇气。所以,他也决意要成为基督徒。在两人一同被带往刑场的路上,他要求雅各原谅他,雅各回答说“平安归于你”,并亲吻了他,随后他们同时被斩首,这事发生在公元44年。

2.腓力:作为使徒,他热心地肩负着、被派往异邦国家传扬福音的重要任务,特别是亚细亚地区,他在小亚细亚的希拉波立时,当地的居民是敬拜大蛇为神的,腓力成功地带领当地许多信奉蛇神的人改信了基督教,并毁坏了许多蛇神的偶像,他的这一举动,激怒了当地的官员和以迷信牟利的祭司。于是,他们勃然大怒,将腓力下在监里,施以酷刑。公元52年,他的脚踝被铁钉刺穿,并被倒吊而死。

3.马太:蒙召前,在迦百农作税吏,这是当时的犹太人很看不起的职业,认为税吏都是仗势欺人,敲诈勒索的罪人。当马太被主呼召以后,立刻撇下一切,欢欢喜喜地跟从了主耶稣。基督升天以后,他继续在巴勒斯坦一带传道9年之久。为了传福音到外邦,他不得不选择离开,于是就用希伯来文写了《马太福音》留给犹太人。后来他曾到中东各地,走遍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并在那里建立教会,按立传道人,使很多人归主。而埃塞俄比亚也成了他的殉道之地,在公元60年,他被长矛刺穿在地,随后被斩首。

    4.马可:在和彼得一起传扬福音的事上助益很大,据说《马可福音》中的内容有很多是彼得所说的话。为了罗马改信基督教之人的益处,他用希腊语记录了福音书。他在亚历山大和利比亚传福音时,使很多人改信了基督教。后来他一回到亚历山大,几名对他的势力倍感嫉妒的埃及人决定要杀他,在他们的阴谋之下,马可被抓,双脚被绑在一起拖到街上,身上的伤口在肮脏的地方整夜流血,第二天他们用火将马可活活烧死。据说,基督徒们小心翼翼地收集好他的骸骨,并予以安葬。

5.雅各:亚勒腓的儿子,达太的哥哥,因与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同名,故常被称为“亚勒腓的儿子雅各”或“小雅各”。耶稣升天之后,他被选为耶路撒冷的总监,倾尽全力传扬福音。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对当时的基督徒大为愤怒,于是他们便决意报复雅各,他们煽动民众袭击他,将他打倒,并用石头将他打死。

6.安得烈: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在亚细亚的很多国家传扬了福音。当希腊帕特雷的地方总督听到安得烈在讲道时攻击自己所敬拜的偶像后,就威胁说要杀死他。但是,安得烈毫不动摇,不断地向人们传讲耶稣和福音。后来他被逮捕,并说要把他钉在由两块长度相同的木制的十字架上。为了折磨他,让他死得慢一点,没有用钉子将他钉住,而是用绳子紧紧地把他绑在了十字架上面。

面对使徒受刑时,视死如归、庄严而大无畏的勇气,一位作者是这样说的:“当安得烈看到为他准备的十字架时,他的面色和容貌没有丝毫的改变,他在完全不觉痛苦的情况中,喊着发自于内心,并充满火热爱意的话:‘哦,十字架!我几度敬慕地仰望你。现在,我以充满盼望的快乐心情来到你身边,成为曾经悬挂在这上面的那一位的门徒。我一直深爱着挂在十字架上的我的老师,我一直渴望拥抱那个十字架!哦,令人高兴的十字架!’”

三天之久,安得烈一直挂在十字架上承受着可怕的痛苦,但他自始至终都毫无惧色地向周围的人传讲基督的爱。那些被他在十字架上所表现的果敢无畏之英雄气概所感动的人,开始相信他的话,并请求总督把他从十字架上放下来。最终总督答应了这个请求,吩咐人把绳子割断,但是当绑在他身上的最后一根绳子掉落的时候,安得烈的身体也掉落在了地上,此时他已没有了气息。

    7.彼得:又称为西门、矶法,是加利利的渔夫,家住在迦百农,和哥哥安得烈是最早跟随耶稣的使徒。耶稣升天之后,犹太人不断地迫害基督徒,包含彼得在内的几名使徒被捕,并遭受了可怕的鞭刑。但是,他们以坚强的毅力忍受了刑罚,甚至高兴地认为,为了他们的救赎主而受苦是值得的。希律亚基帕在杀死雅各之后,看到犹太人为此欢喜,于是,他也想要杀掉彼得,就把他关在了监里。但是,彼得夜间在天使的帮助之下得到了释放,因此他便能继续地传福音。彼得在施行了很多的神迹传扬福音之后,就去了罗马,保罗也一同在那里。

当时的罗马皇帝尼禄把一座大城市纵火之后,将纵火的罪责转嫁于基督徒,并下令用残忍的方式杀害了数百名基督徒。有一位名叫西门的邪术师,自称能做到别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据说,有一天有很多人聚在一起,想要看他按照约定升到空中。彼得和保罗也在那群人中间,邪术师西门一开始确实展现出了惊人的特技,人们都被这特技所迷惑。

于是,彼得和保罗就屈膝跪在地上,向主祈求,让邪术师乱作一团,让他的行为一无是处。然后,西门就立刻摔在地上,折断了两条腿。因为尼禄皇帝非常喜欢邪术师西门,所以他对使徒们大为气愤,特别是当使徒们使他自己的几位家人也改信了基督教之后,就更为愤怒,于是将他们关在监狱里长达9个月之久。在狱中的这段日子里,他们又使看守长和其他47人改信了基督教。9个月的狱刑结束之后,彼得被拉到外面受鞭打,随后被钉在了十字架上。受刑前彼得对刑史要求说:“请把我倒过来钉在十字架上,我的主曾为我竖在十字架上,我不配像祂一样受死……”

8.犹大:又称达太,他是亚勒腓的儿子,小雅各的弟弟。《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称他为“达太”,而《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中则称其为“犹大”。达太曾被派遣到波斯传道,在那里施行了很多的神迹,使许多人改信基督教,致使当局不满,于公元72年被钉十字架而死。

9.多马:又名低土马,人们常称他为“多疑的多马”,起因就是他曾对主的复活非见不信。多马曾前往帕提亚和印度传福音,使很多人改信基督教后,惹怒了异教的祭司,被人投掷长枪刺死而殉道。

10.西门:在跟随主之前是奋锐党成员,是一个狂热的民族分子,也是个严格谨守摩西律法的人。西门曾到过毛里塔尼亚和亚细亚的很多地方传道,甚至也远至大不列颠群岛和邻近岛屿传福音。他使很多人改信基督教之后,于公元74年被外邦人钉在十字架上身亡。

11.约翰:使徒雅各的弟弟,与哥哥同有“雷子”之称,也是十二使徒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成为使徒那年24岁。约翰被认为是耶稣最心爱的门徒,他在希腊建立了很多的教会。在以弗所的时候,图密善皇帝下令将约翰带到罗马,把他扔到滚沸的油锅中。可是,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毫发未损。随后,他又被流放到拔摩海岛,在那里写下了惊人的《启示录》。约翰从拔摩海岛被释放出来后,仍继续在以弗所传福音,建教会,还把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接到以弗所照料。约翰晚年充满了爱心,带给弟兄们许多安慰。他年老不能走动时,还由人抬到聚会之处,每次讲道均提及:“小子们哪!你们要彼此相爱!”公元106年,他最后一次的讲道,也是这两句话。讲完之后,他便在讲台上安然离世。

12.保罗:犹太人,属于便雅悯支派。起初他迫害基督徒,后来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遇见了主,于是成为了耶稣热心忠诚的使徒。他在奇迹般地改信基督之后,就去耶路撒冷与彼得、雅各、约翰等门徒见面,并和巴拿巴一起投身于传福音的事工。他在传扬自己所遇见的基督时,在以哥念差点被愤怒的犹太人用石头打死,后来他又在路司得被扔石头,被人拖到城外,濒临死亡。在腓立比,他和西拉一起被投在了监狱,遭受鞭打,又在帖撒罗尼迦受到了很多的虐待。保罗后来在耶路撒冷被捕,被押送到了凯撒利亚,又被关在罗马监狱2年之久。后来保罗被释放出来,访问了希腊和罗马的教会,并在各处传道。他回到罗马后和彼得一起被关在监狱里9个月,最后在尼禄的命令之下被砍头殉道。

耶稣的使徒们全都遭受了殉道。或被刀杀、或被钉十字架、或被石头打死……他们之所以能如此勇敢而喜乐地为道殉身,是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对耶稣炽热、深沉的爱,他们借着参与耶稣的苦难、与耶稣同死,来报答那为他们挂在十字架上的救赎主、他们的夫子的厚爱,并借此为无上的光荣和特权!

二  罗马帝国的十次大迫害

1.第一次迫害,尼禄时代(公元64年)

历史上第一次对基督徒的大规模残酷迫害,发生在尼禄皇帝在位之时,也正是这位暴君尼禄皇帝下令杀害了使徒彼得和保罗。他是罗马帝国的第五任君主,保罗被控告时所上诉的正是这位凯撒皇帝。

尼禄在他邪恶的母亲阿格里皮娜的阴险诡计下,年仅17岁就登上了皇位。他的母亲毒死了自己的丈夫——当时的皇帝克劳狄乌斯,为和前夫所生的儿子尼禄铺平了登基的道路。尼禄的第一任皇后屋大维娅是先帝克劳狄乌斯的女儿,当年尼禄的母亲为了拉拢先帝亲自主持了两人的婚礼。亲政后的尼禄出于对母亲的厌恶,开始对皇后产生憎恨。然后,不仅将屋大维娅流放,之后又以通奸罪将她处死。而他的第二任皇后波比娅,更是被尼禄强娶回来的,当波比娅身怀六甲的时候,尼禄将她残忍地活活踢死。

尼禄不仅凶残成性,还经常做出异常的行为。他曾不顾皇帝的体面和威严,跳进当时流行的竞技场中,同斗士们一起竞技较量;他为了建立一座举世无双的名为“金宫”的豪华宫殿建筑群,动用了大量的黄金、宝石和华丽的装饰,尼禄为此强取豪夺了很多富人的钱财和性命。

公元64年,罗马城发生了史无前例的火灾,由于城内房屋密集加上大风呼啸,火焰整整烧了六天。在此期间,尼禄每日登高望远,看着哀嚎的人们,引吭高歌,歌颂这“美丽”的人间景色。按普遍说法,大火是尼禄皇帝为夺取城中富贵人家的财产并重建罗马城而放的,因为尼禄是一个热衷于建筑艺术的人,并且尼禄当时并不在罗马城内,加上这位皇帝平日里的所作所为,查着、查着,人们就怀疑到了尼禄头上。于是,皇帝纵火的言论传遍了整个罗马城,民众怨声载道,甚至要求尼禄退位。为求自保,加上当时基督教的普及已经威胁到了尼禄的统治,于是对基督教十分厌恶的尼禄,便将纵火的罪名嫁祸于基督徒身上,宣称基督徒放火的目的是为了烧死异教徒并控制罗马城。

这就是第一次迫害。尼禄对待基督徒惨无人道的狂野行为甚至激起了罗马人的同情。尼禄甚至不断地对残忍加以改进,极尽所能地为基督徒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惩罚。

(1)各种迫害的方法

当时的基督徒一旦被抓,就会被各种凶狠的方法处死。他们没有任何的罪过,只因他们是基督徒,所以就受到了残忍的对待。但是深爱着耶稣的他们,却甘愿为了舍命救赎他们的主、而忍受可怕的迫害、拷问,不惧死亡。

有些人被迫蒙上野兽皮,被在他们身后放出来的恶狗和野兽追赶,直到筋疲力竭而死。还有些人穿着蜡制的衬衫,固定在皇帝宫殿花园的高架上,被点燃以照亮花园。尼禄经常带着他的臣子们坐在露台上观看他的“火炬”,并乐在其中。

在训练有素、被称为“斗士”的武士们之间的较量,或是在俘虏、奴隶、囚犯与野兽之间的殊死搏斗,是罗马人所喜欢的娱乐。所以,能让他们多次欣赏这种血腥娱乐的皇帝,就成了他们眼中有娱乐创意的偶像。在这个没有屋顶,被称为“圆形剧场”的巨大石屋里面,举行了许多场暴力的比赛。圆形剧场的座位呈倾斜的阶梯式,足可容纳近10万的观众。人们为了观看那些凶残血腥的场面蜂拥而来。许多早期的基督徒因为信耶稣被带到这个血迹斑斑的竞技场中央,遭受了最残忍恐怖的死亡,或被饥饿难耐的狮子吞吃,或在十字架上被焚烧,或与凶猛的野兽搏斗而被撕碎等等。

(2)地下墓穴中的基督徒

在这个遭受逼迫的黑暗时代,基督徒没有教会,也不敢在显眼的地方聚集。他们不管逃到哪里,都会像猎物一样被追踪。所以,他们找到了一个可以不受干扰聚集的秘密场所,它位于罗马城外被称为地下墓穴的岩石中,是很久以前为了开采建设城市所用的石头而挖掘出来的迷宫一样的长廊。

地下墓穴成了基督徒藏身的安全之地。他们在这个地下避难所中埋葬了已死基督徒的尸体。当他们被怀疑、失去保护时,他们就隐居在这里自由地敬拜上帝,不用再害怕被喂狮子、被扔在火海里。他们每次聚集的时候,都会彼此讲述自己遭遇的痛苦和试炼,互相告白承认自己的罪过,见证因真诚的祈祷而蒙受的祝福。他们举行圣餐礼,记念他们救赎主的流血牺牲。当充满爱意的宴席结束之后,彼此祝福、亲吻离别。

在那一特殊的时代,每一位基督徒都是一名传道人。囚犯带领监狱的看守长来到了基督面前,女仆在她主母的耳边轻声述说着福音,年轻的妻子使自己的丈夫接受了福音……经历了信心和信仰之福乐的他们,期望将这份属天的喜乐告诉别人。他们倾尽了自己所有的努力,不畏惧逼迫、拷问和死亡的威胁,哪怕只是为了向一个人传扬天国的福音,他们也会竭尽全力。如此一来,基督徒的数量迅速增加。

罗马有一个相信上帝的秘密组织,这一传闻甚至扩散到了海外,这使统治者大为震惊。统治者认为,为了国家的安全需要敬拜诸神,所以,他下达命令极力反对那些不去敬拜国家的诸神,而唯独敬拜上帝的基督徒们,强行禁止了他们的秘密聚会。当发生各种灾难——鼠疫、火灾、饥荒、洪水的时候,政府便声称这是出于诸神的愤怒,并将其归咎在基督徒身上。但是无论逼迫的火焰是多么地猛烈,统治者都对日益增长的基督教信徒们束手无策。逼迫不但没有摧毁他们,反而使他们的信心更加纯洁坚固,因为对基督徒们来说,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永远幸福的开始。

(3)众位殉道者的故事

亚里达古:(徒27:2;西4:10)生在帖撒罗尼迦,因着使徒保罗成为了基督徒。他接受耶稣基督之后,曾跟随保罗到以弗所、希腊、亚细亚各地和犹太等地成功地传扬了福音。当以弗所城大乱时,他被投进戏园,受尽羞辱,但他毫无怨叹,反而以善报恶。后又跟随保罗一起前往罗马,用充满确信的讲道和真理使许多人改信了基督教。他对耶稣的火热信仰感化了很多的人。如此热心传道的他,最后护送保罗到罗马时,以基督徒的罪名被抓捕,在尼禄的命令下被斩首。

特罗非摩:(徒21:29)以弗所人,由保罗引领归主。他常随保罗游行各地传扬福音。他不分昼夜地努力传扬他所认识的主,最后因为信仰而被抓捕,被尼禄斩首。

以拉都:(徒19:22;罗16:24)在哥林多出生的公职人员以拉都,也是由保罗引导归主。他接受福音之后决心跟随使徒,辞去职务、舍弃家庭和所有的一切,致力于福音的传播。最后在腓立比,被外邦人虐待而死。

约瑟:(徒1:23)又称巴撒巴,一生竭力传扬福音。在补选使徒的时候,约瑟夫曾和马提亚一起被举荐。人常迫他饮下毒物,但未受害。他来往于犹太地方的许多地区,使很多人改信了基督教。他受到犹太人的多方侮辱,最后又遭犹太地的外邦人杀害。

亚拿尼亚:大马士革的信徒,曾按手在保罗身上,使他能看见。他是七十位门徒中的一位。最终在本城殉难。

许多基督徒仅仅只是因为是跟从基督的人,没有其它任何正当的理由,就无辜地遭受了种种逼迫和苦难。但是,严刑拷打、威胁和死亡都不能使他们与基督的爱隔绝,也无法将他们从基督手中夺走,使他们失去“基督徒”这一名副其实的称号。

2.第二次迫害,图密善时代(公元81年)

图密善皇帝是一位不亚于尼禄的残忍蛮横的暴君。他天生就有残暴的倾向,先是杀害了自己的兄弟,然后又对基督徒进行了第二次迫害。

在这邪恶君主的统治时期,为了迫害基督徒,信徒们遭受了各种莫须有的指控,这些凭空捏造的指控包括:基督徒毫无秩序、夜间聚会,有反叛粗暴的精神;基督徒是吃幼童的食人种族;致使罗马人受折磨的一切灾难——饥荒、鼠疫和地震,都是神明为了惩罚他们而降下的灾殃。基督徒中的这些迫害增加了控告者的数量,许多人为了牟利,成为了发誓要夺走无辜者的生命、助纣为虐的党羽。因此,那些承认自己不信奉异教的神明,而唯独信靠耶稣基督的基督徒们,就遭受了各式各样严酷的刑罚和死亡,如监禁、拷问、火刑、笞刑、被石头打死、被木杆吊死、从高处被扔下、被野牛的角撞死等等。他们被如此残忍地杀害之后,甚至连埋他们尸体的权力也被无情地剥夺了。

(1)高等法官的殉道

丢尼修(徒17:34)是雅典城中亚略巴古的高等法官,精通希腊文学。随后他前往埃及研究天文学,对发生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超自然的全日蚀进行了非常特别的观察。返雅典后,备受荣誉,升为议员。

他听保罗讲道后受感信主,在傲慢的外邦议员中成为了一名跟从基督的谦卑信徒。他言谈的圣洁和举止的纯洁使他深受广大基督徒的喜爱,因此他被任命为雅典教会的监督,为了福音和教会努力做工。他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是一位财富和声誉兼具的人;但是仅仅出于他是基督徒这一个理由,他就被斩首,借此戴上了永恒不朽的殉道冠冕。

(2)提摩太的故事

提摩太是使徒保罗著名的门徒、以弗所教会的总监。提摩太来往于哥林多、耶路撒冷、以弗所、帖撒罗尼迦、雅典之间,鼓励并照看那些受到迫害的基督徒。他访问了入狱的保罗后,回到以弗所,热心管理教会直到公元97年。在这一期间,在外邦人的庆典上,人们手中持杖,各戴面具,肩抬偶像,环街游行。提摩太迎见这列队伍的时候,严厉地谴责了他们荒谬的偶像崇拜,劝勉他们回头,离弃虚妄,敬拜真神。不听劝阻的人们恼羞成怒,群起而攻之,用棍杖狠狠地殴打乱击,导致他重伤。两天后,他在主里睡去。

(3)其他殉道者的故事

西缅:耶路撒冷教会的总监,是十分信实的基督徒。他勇敢地见证耶稣,最后被残忍地钉在了十字架上。

弗拉维娅:一位罗马参议员的女儿,出生于富裕的家庭中,养尊处优,不知何为艰辛劳苦。她因为是基督徒而被驱逐,身无分文,独自被赶到了荒岛。

尼歌米底:罗马城内著名的基督徒。大逼迫临到教会时,他服事受难的弟兄不遗余力,安慰贫穷的,探望被囚的,勉励动摇的,坚固信实的。因着他的善行,至终被捕,遭受毒打而死。

3.第三次迫害,图拉真时代(公元108年)

涅尔瓦继承了图密善的王位,之后是图拉真登基。图拉真皇帝一登基,针对基督徒的第三次迫害就开始了。由于迫害太严重,以至于外邦一位博学而著名的哲学家普林尼看到可悲的基督徒惨遭屠杀时表示同情,并写信给图拉真,恳请停止对基督徒的恶待,表明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基督徒被处死,其中没有人做过任何违反罗马法律的事,值得这样的迫害。然而他的恳求并没有得到允准。

(1)最英勇豪壮的殉道者

在这场迫害中,最具代表性、最为豪迈壮烈的殉道士便是伊格那丢。伊格那丢是第二世纪初叶安提阿的教会领袖,是一位十分纯朴、充满热情的传道人。“伊格那丢”意为“内心怀有上帝的人”或“为上帝所生的人”。当年主耶稣曾为一群小孩子祝福,据说,伊格那丢就是其中的一个。并且,主耶稣把他抱在了怀里。

伊格那丢被捕后,在图拉真皇帝面前受审,接着被押赴罗马,准备被抛入斗兽场处死,意在杀一儆百,震慑基督徒。从安提阿到罗马,要经过小亚细亚大片地区,这一带的教会尤为兴旺,所以伊格那丢沿途受到各地教会英雄般的欢迎和接待,许多人对他表示极大的同情和敬慕,也有教会,如罗马教会,要设法营救他,他在士每拿和特罗亚短暂停留的时候,小亚细亚各地教会的监督、长老都来看他,向他表示敬意,与他交通,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和鼓舞。

在士每拿,他受到士每拿监督波利卡普很好的接待和照顾。那时波利卡普还很年轻,才30多岁,伊格那丢从心底喜欢他。在写给波利卡普的书信中,他表达了自己对波利卡普的赞赏、劝勉和托付。这对于一个年轻的教会领袖而言,影响是巨大的。正是这种力量的支持,使得波利卡普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中,成功地带领并服事了那个时代的教会,以致最终追随伊格那丢的脚踪,为主壮烈殉道。

伊格那丢在写给各地教会的书信中,谢绝了某些教会的援救之意,表达了自己甘心乐意、义无反顾为主殉道的心志,许多段落读起来感人至深:

“大地万端和这世上的万国,都与我无益。我即使作全世界的大王,也不如在基督耶稣里殉道为好。我寻求、渴慕那为我们的缘故而死、又为我们而复活的基督。”

“最要紧的是应在耶稣基督里获得真生命。除祂以外,不要以任何一事为乐。我今在祂里面戴上锁链镣铐,这是属灵的珍珠。”

“请你们不要拦阻我,我甘心乐意为主而死。我恳求你们不要对我抱有不合神意的同情。就让野兽吞噬我吧,借此我就可以与上帝同在了。我是属上帝的麦子,要在野兽的牙齿里磨碎,这样我就可以成为纯洁的饼献给基督。让野兽们来作为我的坟墓吧!让我的肉身全然消失,当我沉睡后,就无须劳烦任何人去掩埋我了。当世人再也见不到我的肉体时,我就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的门徒了。”

“让一切都来吧!烈火呀,十字架呀,与野兽搏斗呀,以及粉身碎骨、撕肉断肢、血肉模糊、全身糜烂等残酷暴行都临到我吧。我只要得着耶稣基督。”

“我离开世界归向上帝,就如日落,是件美事。当我如日再升之时,就可以与上帝同在了。”

甚至当他最后被交给野兽的时候,何时他听到狮子的吼叫,何时他便说:“我是上帝的麦子,要在野兽的牙齿里磨碎。从此之后,我将变成一块纯净的面包。”

伊格那丢的事迹和书信,使历世历代的人受益匪浅,因为其中饱含信心、忍耐和见证。既反映出了图拉真迫害教会之残酷;也使我们看到,以伊格那丢为代表的众多殉道士,面对残酷逼迫的心志和态度。他们之所以能够视死如归,至少有两方面的原由:其一,他们借此就可以“真的是一个耶稣基督的门徒了”;其二,这样,“我就成了上帝的一个见证”。

(2)辛弗沙和她的七个儿子

辛弗沙是一位寡妇,皇帝命令她和她的七个儿子向偶像献祭,但他们都是信实的基督徒,因此谦和而清楚地拒绝了这一命令,于是皇帝勃然大怒,将她带到庙宇内,用她的发髻将她悬在梁上,重重鞭打后,再用大石击头,扔在河里淹死。她的七个儿子则被绑在七根木柱上,又用滑轮拉吊,四肢脱节。但是如此残忍的酷刑也没能改变他们的决心和对耶稣的爱。结果,长子被王破喉,次子被扎胸,三子被剖心,四子被破腹,五子被刺背,六子被斩腰,七子被锯碎,全家人一一为主殉道。如此惊人而勇敢的信仰,使很多基督徒深受感动。

(3)罗马将军的殉道

尤斯塔修斯是罗马著名的将军,曾创造了许多胜利的记录。他被皇帝命令要参加偶像崇拜的祭祀,来祝贺他的胜利。但是他对基督忠诚的信仰远远大于他的虚荣心,在基督与荣誉面前,他选择了前者,毅然地拒绝了偶像祭祀。忘恩负义的皇帝因为他的不服从而感到愤怒,忘记了过去他作为一名勇敢的将军所作的贡献,竟对他和他的全家下达了死刑的命令。将军毫不犹豫且毫无怨言地与家人一起愉快地为主殉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