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好!《善恶之争》这本书在原著中的书名是the Great Controversy,直译过来就是:大斗争。也就是基督与撒但之间的大斗争,就是善恶两大势力之间的大斗争。这样的斗争由来已久,从天上到地上,从基督降世之前到基督升天之后,历代的斗争都是源于这一场善恶的大斗争,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善恶大斗争的历史,整部教会的历史也就是善恶大斗争的历史。《善恶之争》这本书虽然是在讲述新约教会的历史,但是比起详细的叙述历史的每一个事件来说,预言之灵更主要的是揭露了历代善恶大斗争的本质;让我们看清楚基督和撒但双方不同的作为,以便于这末时代的百姓,在末后的善恶大斗争中能够站立得住!所以在现今的时期,我们学习《善恶之争》这本书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善恶之争》这本书的第6章:胡斯和耶罗米。
【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胡斯和耶罗米”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上帝在每一个世纪、在每一个时代中,是如何引导着真理之链继续前进的,虽然前面的改革家已经倒下了,但是上帝也必然在后来的时代兴起其他人继续传承和延续真理的火种,真理的链条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缺乏擎光者,这是我们从教会的历史中,从宗教改革的历史中,可以获得的认识,因为上帝和他的真理必不会失败。所以,在每一个时代中都会有真理的擎光者和见证人兴起来,并且在每一个重要的时期和节点上,上帝还会兴起更加大有能力的人被他所使用。
在本章中,我们除了要看明以上的内容之外,我们还要重点理解上帝在每一个时代中是如何预备、引导和训练他的擎光者和见证人的。换句话说,上帝是如何预备、引导和训练约翰·胡斯和耶罗米的,上帝从拣选人到使用人,再到这个人结束他的使命,这整个的过程都是上帝引导和训练他们的历史,虽然他们有许多重要的品质和才干是可以被上帝使用的,但是在此同时,上帝还要更加的引导和训练他的仆人在各方面达到醇熟的地步,所以上帝允许他的仆人在工作中和日常的经历中经历试炼和考验。这样的经历显明了上帝的智慧,既是为了上帝整个的圣工,也是有益于上帝所拣选的仆人们。我们应该从这些改革家的历史中看明这一点,我们如果曾经和正在经历这些经验,那我们就应该为此而向上帝感恩。
当然,我们在本章中要看到仇敌是如何仇恨、迫害和攻击上帝的真理和他的仆人的,但是比起这些,我们更应该看到上帝的仆人在这场斗争中是如何经历试炼和考验的,他们的忠贞和高尚作风,甚至他们的软弱之处,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只有我们明白这些问题,就能明白我们这有着同样性情的人应该如何行,就是应该如何看明自身的软弱,以及应该如何刚强起来,以及应该如何效法改革家的忠贞。我们在学习改革家的经历中,要得到属灵的力量和鼓舞,这才是我们学习本章乃至《善恶之争》中这些改革家历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那么,上帝是如何预备、引导和训练约翰·胡斯的?我们总是说,上帝预备一个人并不是非常突然地、单独的就这样预备一个人,上帝兴起一个人都是基于综合性的因素。我们经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原则,我们也清楚孟子的格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们也听过那些红色家族的故事,那些红军的后代从小都生活在红色精神的家族或地区的氛围和熏陶之下的。
同样,上帝预备一个人也不是无缘无故的,这个人的出现需要整个家庭或者是家族几代人,甚至是整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沉淀、属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这是一个综合因素造就的结果,并不是哪一个单独的因素。上帝在波希米亚预备约翰·胡斯的经历就是这样的。波希米亚现在属于捷克共和国的一部分,过去在胡斯的时代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小国,布拉格是其首都;而康斯坦茨是属于现今德国的一个重要城市,过去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但也是在德国境内。康斯坦茨在本章中翻译成“康士坦茨”,但是现在中文一般翻译使用“康斯坦茨”,为了使一般人都能理解,我们在本文以下内容中,均使用“康斯坦茨”这个译法。
上帝就是在波希米亚这个国家中兴起了约翰·胡斯,为什么呢?因为很早就有人来到波希米亚宣传真基督教信仰的原则,并斥责罗马教的腐败,并且也有过火刑柱在波希米亚树立起来企图熄灭坚守真理之人的声音。这些坚守真信仰的故事、经历和殉道事迹,在波希米亚潜移默化的熏染着整个的国家和民众,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生存长大的。
在本章中说到:“有许多瓦典西人(Waldenses瓦典西教会,瓦典西教派,华尔多派,韦尔多派——意大利)和阿比坚斯人(Albigenses阿比尔教派,阿尔比派,卡塔尔派——法国)这时因受逼迫而被驱逐离开法国和意大利的家乡,来到波希米亚。这些人虽然不敢公开传道,但他们却热心地秘密工作。真的信仰就如此一世纪一世纪地保持下来。”(1段)这里说有许多瓦典西人和阿比坚斯人很早就来到波希米亚,并且他们在这里秘密而热心的播下了真信仰的种子,并且真信仰的种子在这里成长开花结果经历了好几个世纪,这样的历史沉淀和潜移默化影响的大环境,是约翰·胡斯得到预备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
在这里我们作一点说明,瓦典西人来自于意大利;阿比坚斯人来自于法国,阿比坚斯教会也被称为阿比尔教派,或阿尔比派,或卡塔尔派。所以,后代的改革家兴起,其基础是来自于前代的改革家的工作,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这也就是传承,这也就是真理之链的延续。
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属灵的大环境,造就了约翰·胡斯这个家庭,约翰·胡斯虽出身卑微、早年丧父,但是他的母亲是非常敬虔的基督徒,她决定要把自己的孩子胡斯带到上帝面前,成为为上帝而活的人。首先是家庭的出身,使得胡斯从小就经历了生活上的磨炼,然后是他的母亲的信仰,从小就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这都是上帝预备改革家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所以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的磨炼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最有造就的。
然后,在布拉格大学的求学经历,他的聪敏好学,他在学校中所获得的成就,以及他后来在布拉格大学的任教,这一切都对于胡斯有着极大的学识上的造就,这一切也为他后来成为改革家奠定了身份、影响力、见识力、好名声方面的基础。人要做成上帝的工作是必须要与人接触的,所以人是需要有社交的能力的,胡斯在成为神父之前和之后的这些经历和成就,都是对他后来的工作大有益处的。本章用“他竟成了国人景仰,天下闻名的俊才”(4段)来形容他当时的成就,这样的影响力也是需要的。
当这一切都预备好了之后,上帝又进一步的引导胡斯在圣经和真信仰上继续深造。他在圣经真理的认识上也是逐步成长的,首先是他在布拉格的伯利恒堂对于自己方言的圣经有了认识,于是他开始更专注于圣经;后来耶罗米带来了威克里夫的作品,胡期读了这些作品,深感兴趣,他相信作者必是一个真诚的基督徒,他也大致上赞同威克里夫所提倡的改革,这是进一步对圣经真理的认识;再加上波希米亚的公主也大力提倡威克里夫作品的传播,这些都是对胡斯研究圣经的推动;后来两个学者来到布拉格所画的两幅画,这也给胡斯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是帮助胡斯在圣经的真理上更加认识和坚定的重要媒介。同时,胡斯对于罗马教廷的腐败越来越有认识,这些都推动了改革的发展。
胡斯的工作引起了罗马教的反对,就导致了罗马教对布拉格城的咒诅,然后布拉格人就对胡斯进一步施压,于是导致了胡斯退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样的经历使得胡斯有了安静思考的时间,他的思想上也不是没有经历一番争斗和挣扎的,他在现实的认识和过去所领受的大脑的认知之间产生了矛盾,在这样的矛盾中才能从主那里得到智慧和帮助,这就是上帝对胡斯的进一步引导,这些都是上帝训练他能承担更大之事的方法。终于,胡斯在自己心中确立了只以圣经和上帝的旨意为标准的信仰准则。这就是这个试炼所经历的得胜。
在这样的得胜之后,上帝进一步引导胡斯,不仅加给了他一个重要的同工,也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真理亮光,虽然不是全部,但是这就是上帝一步步地引导。就在此时他们又一次遭到了布拉格全城的攻击,于是胡斯结束了在布拉格的工作,上帝要进一步引导他在更大的据点上为主做工,那就是后来的康斯坦茨宗教议会。
诚然是这样的,因为布拉格城是在波希米亚这个小国家中的,但是康斯坦茨是在德国境内,隶属于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在当时是一个宗教议会的中心,由于当时欧洲许多的国家都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管辖。所以,当时参加康斯坦茨宗教议会的是来自于各个国家的各种教派和各种人士,而胡斯既然在康斯坦茨参加议会并且殉道,他就是站在一个更大的据点上为福音作了见证,播撒了真信仰的种子。
我们看到胡斯参加康斯坦茨议会之前和在议会上,以及在地牢的潮湿黑暗环境中所受的疾病和折磨,这些都是上帝给于他仆人的一种必要的训练。这样的经历不仅造就了胡斯,更是使那些看到的人能够感受到上帝的恩典和大能,他们就被吸引转向圣经和真信仰了。这就是上帝的智慧和美意。
在胡斯前去康斯坦茨议会的途中,我们看到胡斯的最后宣言和精神,以及他那丝毫不为自己考虑,而是只为坚固他人和帮助他人所作的宣言,以及他随时为死亡作好一切准备的心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也看到胡斯在康斯坦茨会议上的忠贞和坚稳,这些都是鼓舞后代人的力量。我们也看到在地牢的潮湿黑暗的环境中,胡斯虽经历疾病的折磨,但是却依然忠贞不屈的精神,这都值得我们思考。
因为在将来末时代的患难中,特别是兽印的患难中,我们也会面临胡斯所面临的,在肉体的吃喝、苦难、疾病、折磨这些方面的迫害,比起我们直接殉道失去性命,在经历肉体的艰难疼痛折磨中,在生不如死的痛苦经历中,我们才能感受到何为真正的逼迫、考验和艰难时期。在那时,我们就需要学习胡斯的信心,也就是耶稣的信心。
所以,看上帝一步步对胡斯的引导,我们看到了成为改革家,成为殉道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个是需要一辈子持守的功课。我们在逼迫时期突然之间遭受火刑死去很容易,但是我们如果没有在之前走在殉道的路上,我们如果没有在生活中持守殉道的经历,我们如果没有获得殉道的精神,也就是克己牺牲的精神,我们将来即便是死了,也不是为了义的缘故,也不叫殉道者。所以,殉道者是指一直长久的持守和行走在殉道和克己牺牲道路上的人。所以,现今我们健康改良吃简单的食物,我们攻克己身获得克己的精神,这些都是对我们有益的,也是为我们将来经历患难和死亡所作的准备。
实际上,殉道的那个结果并不是那么可怕,我们看胡斯和耶罗米殉道的经历,他们在殉道的时候一直唱着赞美诗,一直是非常喜乐的基调,这些都是我们不需要提前去忧虑的事 ,因为只要我们预备好身心灵了,将来上帝会加给我们胜过殉道的恐惧和痛苦,就像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在火窑中得到了主的帮助一样,晚雨圣灵在末时代也会加给那些殉道之人的力量,我们在晚雨的帮助之下,就能胜过那样的疼痛、艰难和患难。所以,不要为这个结果担心,要为我们现今是否获得真克己的精神而担心。
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在那样的艰难中,因自身肉体人性的软弱而退缩,我们会屈就于仇敌恶的势力,我们会为了自己而妥协,因为到那时我们都带着肉体和人性的软弱。就像本章所记载的耶罗米所经历的那样,耶罗米在第一次议会中经历了一次失败的经验,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一,是因为他自身的性格或本性的问题,因为他是一个有着非常优秀才干的人,他也感情丰富,易于受感,但是这样的人性特征使得他更容易感情冲动,他缺乏的是坚稳的品格力量,也就是自制力和意志力。而胡斯在坚稳的品格力量这一方面比耶罗米要坚强,所以当他们两个搭配做工的时候,是非常好的搭档,胡斯往往能帮助耶罗米抑制感情的冲动。但在康斯坦茨的议会上,孤身一人的耶罗米没有了帮手,就需要自己靠上帝刚强站立,很显然他因为缺乏坚定的品格力量而跌倒了。但是,上帝知道他的仆人,他知道他的动机,他虽然有人性的软弱,但是他会在试炼中站立起来的,他会因经历试炼和考验而刚强的,这就是上帝对他的训练。这也是上帝对我们的训练,假如现在我们不造就这样的品格力量,也不积累这样的经验,预言之灵说我们将来还要从头学起,就像耶罗米在最后的患难中还要学习这个功课。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到此为止,胡斯是单独工作的;如今有以前在英国接受威克里夫教导的耶罗米来参加改革的工作。从此二人活着携手同工,“死时也不分离”。在足以博得众人景仰的聪明,在口才和学识方面,耶罗米具有特长;在品行和人格的坚强方面(but in those qualities which constitute real strength of character但是在构成品格的真实力量那样的品质/特性方面),则胡斯较为伟大。他那稳重的判断力足以抑制耶罗米易受冲动的感情。耶罗米也看出胡斯的高贵品质,故能虚心接受他的劝告,在二人合作之下,宗教改革的工作就更迅速地展开了。”(15段)
第二,耶罗米的妥协也是由于他缺乏坚强的信心所导致的结果。我们想想,他在监狱里以不自然的姿势呆了几个月,然后又生病遭受将死的折磨,最后又把他放在黑暗潮湿的地牢里面长达一年之久,而且他每天只吃面包和清水,这样的艰难处境,对于一个本来就缺乏品格力量的人,就是非常不容易了,他面对这样的处境和议会的判决,由于信心软弱——因为身体软弱信心就软弱——是会有妥协的可能的。我们从自身的经历中是特别能理解他的。所以,现今我们训练自己,攻克己身人性的软弱,建立培养高尚品格的美德和力量是多么重要。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其实鉴于他所已经受的痛苦,如果在他初被监禁时就治死他,倒要算为善待他了。如今耶罗米衰弱的病体,监牢里的折磨,焦虑和悬念的摧残,又因与朋友的隔离,再想起胡斯的死亡,他就灰心了。他一时向仇敌屈服,表示愿意依从议会的决定。”(38段)
但是,无论如何,上帝知道他仆人的需要,他按照每一个人的情况来引导和训练每一个人,上帝是非常公义和慈爱的。他知道胡斯的经历、内心和处境,他知道胡斯的品质怎样,所以他按照胡斯的状况来引导他,并作了安排;同样他也知道耶罗米的品质、内心和经历,他也根据耶罗米自身的处境来引导和训练耶罗米,这就是上帝的智慧和能力。
我们看到胡斯和耶罗米虽然都是改革家,甚至都是同工,又是在同一个时代做着同一个事业的人,但是上帝引导和训练他们两个的方式和经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上帝不同的引导,这是我们需要明白的,在这些事情上我们不能强求什么,我们也更不能以一个人的经历去比较另一个人,也不能去论断什么,更不能发表什么评论。我们每一个人只能仰望上帝的引导。
上帝知道他的仆人耶罗米的内心,所以他虽然允许软弱的状况出现,但是也是为了引导并训练他,上帝为了使他从自身的软弱中,认识到自己的罪和不义,并看到胡斯和基督的状况,以此来激发他的信心和力量。最终,在第二次会议上,耶罗米在圣灵的带领之下大有能力的为上帝的福音作了美好的见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最后,他也唱着赞美诗走向了火刑柱。但是,比起胡斯,他经历了更多的磨难和内心中对主的愧疚和自身的罪责感。所以,我们如果能在现今的时期提前做好准备,也总不要等到那个时候再弥补这个缺乏,那个时候虽然能够得救,也是非常危机的。
总之,在本章中,我们看到了两位改革家的事迹和经历,我们从他们的经历中可以认识很多的属灵经验,以及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但愿我们不要忘记是上帝一直在引导着每一个时代的福音事业,也是上帝在引导和训练着我们每一个人,所以每一个环境都是上帝为了我们的益处进行精心安排的,我们要训练自己相信上帝的引导。我们现今也要在攻克己身和造就品格的力量方面不断地长进。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约翰·胡斯临终之前所发预言的意义。在本章最后一段说到:“波希米亚的圣徒坚守着福音,忍耐地度过逼迫的黑暗。就是在最黑暗的时候,他们仍举目展望到将来,如同守夜的等候天亮。“他们生在邪恶的时代中,但……他们没有忘记胡斯的话,后来又为耶罗米所重述,就是天亮之前必须再等一百年。胡斯派的信徒,对于这句预言的重视,有如古时在埃及地被奴役的以色列人重视约瑟的遗嘱。”
在这里我们看到胡斯最后的预言:“天亮之前必须再等一百年”。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一百年是什么时候呢?“天亮”是指什么呢?“天亮”是指宗教改革的正式开始,也就是马丁·路德引导的宗教改革的开始。那这一百年是虚数还是实数呢?是实数。
因为约翰·胡斯殉道的时间是1415年7月6日,而马丁路德开始宗教改革的时间是1517年10月31日,这中间相差几乎上一百年时间。如果更准确一点的话,那就是从耶罗米殉道开始算起,大概也就是整一百年的时间,因为1415年胡斯殉道之后,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耶罗米才殉道,因为耶罗米被囚禁总共有一年多时间,所以,那么,1415年7月6日再加一年多,大概也就到了1417年,这个也就距离1517年正好是一百年。这样的预言虽然不能作为重要的普遍性的预言,但这预言却构成了当时胡斯派信徒的指望,他们持守真理、等候天亮的信心就更加坚定了。
关于耶罗米被囚禁的时间,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他们将他关在牢狱里,用锁链把他锁住,使他保持一种不自然的姿势,叫他受到非常的痛苦。他所吃的只是面包和清水。过了几个月,耶罗米因监禁的痛苦积成严重的疾病,以致几乎丧命。他的仇敌恐怕他死去,就减轻了他的痛苦,此后他继续被监禁一年之久。”(37段)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18):讲述了上帝对约翰·胡斯的预备、引导和训练。上帝使他先在小的范围内,就是在布拉格传道,并经历福音、受训练的经验。
第二部分(19-36):讲述了上帝引导约翰·胡斯前去参加康斯坦茨宗教议会,以及在康斯坦茨议会之中,以及他的被囚在地牢中、他的被折磨和疾病的缠身所遭遇的经历,以及他两次在议会中坚定的维护圣经真理的立场,以及他最后走向殉道的终点时所表现的忠贞品质。
第三部分(37-54):讲述了上帝在康斯坦茨宗教议会中对耶罗米的引导、训练和帮助,重点讲述了耶罗米长达一年多在监狱和地牢中所经历的折磨,以及他在前一次议会中的软弱、屈服和妥协,直到后来对自己软弱的认识,然后又如何因着上帝的恩典得到鼓舞,重新站立起来;在后一次议会中,又是如何坚定地、大有能力地为圣经的真理和自己的信仰,以及为胡斯的信仰作见证的经历。最后,耶罗米也像胡斯一样,坦然地走向了火刑柱的经历,这些都是使我们备受鼓舞的经历。
第四部分(55-68):讲述了约翰·胡斯和耶罗米这两位改革家坚守真理直到殉道的意义,也讲述了这两位忠贞的改革家殉道之后所发挥的长远属灵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