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好!《善恶之争》这本书在原著中的书名是the Great Controversy,直译过来就是:大斗争。也就是基督与撒但之间的大斗争,就是善恶两大势力之间的大斗争。这样的斗争由来已久,从天上到地上,从基督降世之前到基督升天之后,历代的斗争都是源于这一场善恶的大斗争,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善恶大斗争的历史,整部教会的历史也就是善恶大斗争的历史。《善恶之争》这本书虽然是在讲述新约教会的历史,但是比起详细的叙述历史的每一个事件来说,预言之灵更主要的是揭露了历代善恶大斗争的本质;让我们看清楚基督和撒但双方不同的作为,以便于这末时代的百姓,在末后的善恶大斗争中能够站立得住!所以在现今的时期,我们学习《善恶之争》这本书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善恶之争》这本书的第1章:耶路撒冷的毁灭。
【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耶路撒冷的毁灭”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耶路撒冷毁灭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我们要透过这个历史事件本身,看到耶路撒冷毁灭究竟意味着什么,耶路撒冷的毁灭归根结底是人性的毁灭,归根结底是人的毁灭。这是我们要关注的重心。在前面《善恶之争》的导言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先知写作《善恶之争》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和用意,不在于更繁琐的叙述历史事件的本身,因为相关的内容在很多史料上都可以查找到,而是在于揭露历史事件背后的实质和一般意义。这样的一个解读《善恶之争》的原则我们必须要把握住,所以我们应该从“耶路撒冷的毁灭”这件事的本身看清它背后的真相。
我们可以这么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耶路撒冷的毁灭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而耶路撒冷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名城;但是耶路撒冷的建立是在预表人自身的相关问题的,耶路撒冷城的核心是耶路撒冷圣殿;圣殿内部有两层,就是圣所和至圣所;圣殿外部有一层,就是圣所的外院;也就是说与圣殿相连的,前后总共有三层,这就是耶路撒冷城的核心,这个核心部分由三个层面构成。
这整个合在一起就象征着整个全人的身心灵,我们的身体包裹着我们的大脑,我们的身体就是“身”,我们的大脑就是“心灵”,这个“心灵”是对我们大脑整体内在的称呼;大脑的心灵是我们全身的指挥中心,就像是司令部一样。我们大脑的“心灵”,或者是我们身体的总司令部,也可以分为三个区间,就像是具体划分的三个部门一样,各个部门分管不同的职责,但是都是在完成着同一个“心灵”的工作。
我们大脑的这三个区间,也就是我们人本性的三个层面,或者说我们的本性是三重的,分别是体力、智力和道德力。这三个层面也是级别各有不同的,最高级别的一层就是“道德力”,较高级别——即中间级别的一层就是“智力”,较低级别的一层就是“体力”。“体力”这个级别相当于就是圣所的外院一样,“智力”这个级别就相当于是圣所中间的一层一样,“道德力”这个级别就相当于是最核心的一层——至圣所一样;而我们的“身体”就相当于是整个耶路撒冷城一样。
所以,我们人类的身体包裹着大脑三个层面的机能,就好像整个耶路撒冷城包裹着圣殿的三个层面一样。正如圣殿的外院是与整个耶路撒冷城直接相连一样,我们大脑中最低层面的“体力”也与我们的身体是直接相连的,也是相关的。过去犹太教会规定外邦人只能来到圣殿的外院,不能进入圣殿中,这就向我们极形象的说明了我们的“身体”与“体力”之间的关系。
我讲这么多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要告诉大家,整个耶路撒冷城预表着我们的全人,而城里的圣殿预表着我们大脑的三个层面的本性,也就是我们身体的本部,这个身体的本部发挥着一定的功用和机能,这就是“本性”的意义。而且本部的决定直接影响着整个全身,所以本部怎样,全身就怎样。如果圣殿都被毁灭了,整个全城也就站立不住了;上帝的荣耀离开圣殿,也就是意味着上帝的灵离开了人心的殿,人心就完全黑暗了,人性就完全黑暗泯灭了;心灵的灯如果黑暗了,全身就黑暗了。
所以,耶路撒冷的毁灭意味着圣殿的毁灭,而圣殿的毁灭预表着人心和人性的毁灭,而人性的毁灭意味着全人的毁灭。这就是我们学习耶路撒冷的毁灭应该认识到的一个方面。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在圣殿被毁之后,不久全城就陷落于罗马人手中,犹太的领袖们放弃了他们那些牢不可破的堡垒。提多大将进去占领的时候发现它们都是空的。他惊异地望着这些防御工事,并宣称这是上帝将城交在他手中;因为这样雄伟的堡垒,原非任何猛烈的武器所能攻陷的。结果,全城和圣殿都被夷为平地,连根基也被挖出来了。至于圣所坐落的地基也‘被耕种像一块田’一样(耶26:18)。”(44段)这段话很好的说明了圣殿被毁与全城陷落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的人性完全黑暗了,上帝所赋予人性再强大的功能也就毫无作用了,就好像整个耶路撒冷全城再强大的防御工事都是毫无价值的。
所以,我们在本章中要着重关注的是,在耶路撒冷走向最后毁灭的经历中,犹太人的人性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当然,耶路撒冷的毁灭这个历史事件,不仅是在预表着人内心和全人的毁灭,同时也是在预表着世界最后的毁灭。就整个世界的格局来看,如果耶路撒冷代表着整个世界,那么耶路撒冷圣殿就是代表上帝的教会。所以圣殿是耶路撒冷城的中心,教会就是世界的中心,如果领受真理亮光的教会大部分专注于世界的事,那么教会整体上就都腐化而堕落了,这就是教会遭受毁灭的时候来到了;当教会都世俗化的时候,那就不要指望这个世界会在属灵上、在道德上好到哪里去,这样的状况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那就是世界遭受毁灭的时候要到来了。
所以,耶路撒冷的毁灭预表世界的毁灭,归根结底是指人性的毁灭、全人的毁灭。就是因为教会中自称领受真理亮光的人没有因真理而悔改,所以人性的败坏会越来越加重,人就会在错误的品格状态中越走越远,直到内心完全刚硬、黑暗,直到恶贯满盈的时候,上帝的审判就会临到,毁灭的时候就会来到。所以,先是人性的毁灭,再是全人的毁灭,再是教会的毁灭,再是城市和国家的毁灭,最后是世界的毁灭,这些都是相关的内容,但都源于人性的毁灭。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基督以耶路撒冷代表全世界,就是这在不信与叛逆之下顽梗刚愎,并即将遭受报应的世界。堕落的人类所要遭遇的祸患压在主的心上,从祂口中逼出极惨痛的呼喊。在人类的痛苦与血泪之中,祂看到罪恶的惨史。祂的心受到无穷之爱的激动,怜悯地上受苦受难的人。祂渴望要拯救他们每一个人。然而这时连祂的手也无法挽回人类祸患的狂澜;因为来向这唯一援助之源求助的人实在太少了。祂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将救恩带给他们。但是很少有人肯来就近祂,以便得到生命。”(12段)
所以,耶路撒冷的毁灭归根结底就是人性的毁灭。人性的毁灭就是本章的核心与重点部分。人性的毁灭是什么意思呢?上面我们已经讲到人的本性是三重的,也就是有三个部分,即体力、智力、道德力。体力是较低的机能,智力是较高的机能,道德力是最高的机能。
我们经常所说的人心黑暗、刚硬了,就是指人的良心黑暗、刚硬了,而人的良心是指哪里呢?就是我们人性最高的机能——道德力所在的部分,当我们的良心因为犯罪越来越黑暗、麻木、刚硬的时候,我们的道德机能就会黑暗、软弱了,而道德机能是我们人心最高级别的指挥中枢,如果这个总司令部都黑暗了,这就意味着我们人心较低的机能都会跟着出现黑暗、麻木的状态,低等机能就会更加败坏,人体如果在这样的司令部的带领之下,那就会整个都黑暗了,也就是人所行的都是错误的,都是违背上帝的旨意的,都是与道德法则和自然法则相违背的。
所以,圣经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6:22-23】这个比喻中的“眼睛”代表我们大脑中的总司令部,“全身”代表我们的全人。如果我们的总司令部——指挥中枢都出现了问题,都黑暗了,那全身就都黑暗了。这个“灯”是代表圣灵的工作,如果上帝的恩典不通过圣灵培植在我们里面,我们里面就不会有光,我们就在属灵上变得越来越黑暗,我们属灵的眼睛就会昏花,我们的良心就会麻木、刚硬,我们所行的就都会出现问题。
在耶路撒冷毁灭的事件中,我们看到犹太教会是领受大光的教会,是特蒙眷爱的教会,他们有着太多的恩典的机会和特权,但是他们却错用了这些机会和特权,他们败坏了自己所领受的亮光,他们的良心就会出现问题,就是辨别是非的标准逐渐模糊,善恶好坏的观念就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圣灵逐渐被他们拒绝,他们里面的灯光就逐渐的黑暗,他们就越来越听不到上帝的声音,也越来越看不清上帝真理的亮光,在属灵上就会变得昏花,他们属灵的分辨力就会丧失。
所以,当上帝一次又一次借着先知和各种方式来向他们发出警告和慈爱的责备之时,他们看不清上帝的旨意,于是就一一的拒绝,一再的违背上帝的旨意;直到最后,上帝又差遣他的儿子亲自来到他们中间,他们仍然看不清上帝的旨意,他们不认识基督身上的光,也不能明白基督所教导的真理,所以他们就更加的拒绝,然后就更加的昏暗,内心就更加的麻木,良心就更加的刚硬,直到把基督钉在十字架上,直到他们坚决的抗拒使徒所做的工作,上帝给犹太教会最后的恩典时期终于结束了。
所以,恩典时期结束,也就是恩门关闭,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指人内心能够领受圣灵感动的机能逐渐昏暗了、丧失了其功能,人心越来越良心麻木、道德腐化,若是继续执迷不悟,就会完全走向刚硬,与上帝对立,与恶者结盟。这就是说圣灵可以进入人心的门路给彻底封死了,上帝的恩典再也无法通过圣灵进入人心了,这就相当于是人的恩门关闭了,人的恩典时期结束了。上帝无法再赐予恩典和圣灵了,上帝赐圣灵的手逐渐收回了,这是作为个人来说。而作为整个教会来说,当教会到了完全抗拒真理和圣灵的地步,可以说这个教会的恩门就关闭了。即便是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即便是这个教会还在世上照常举行宗教仪式,但是也可能他们的恩典时期已经提前结束了。
基督时代的犹太领袖和犹太教会就是这样的情况,当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当他们在一步步与基督为敌的时候,当他们决定最后将基督置于死地的时候,当他们把基督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们的恩典时期就相当于结束了。虽然按照“70个7”的时间性的预言,在基督钉十字架的时候,上帝给犹太教会的恩典时期还有三年半的时间,但是他们犹太领袖作为个人和整个教会来说,恩典时期已经结束了。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然而这蒙眷爱的子民所有的历史,却是一篇退后与悖逆的记录。他们抗拒了上天的恩典,滥用了自己的特权,并轻看了自己的机会。”(4段)“这恩典的波涛,既被刚愎的心所抗拒,就再度以更热烈而无可形容的怜爱涌流回来。但以色列人已经离弃了他们最好的朋友与唯一的援助者。祂的爱心所发出的恳劝被人藐视了,祂的忠言被人拒绝了,祂的警告被人讥诮了。”(8段)“及至基督被挂在髑髅地十字架上的时候,以色列国蒙上帝恩眷与赐福的时日也就到了尽头。”(9段)
但是,在犹太人中还有许多底下的群众没有拒绝真光,以及犹太教会后代的儿女们还没有机会听到真光,也没有作出选择。所以为了他们的缘故,上帝在基督复活升天之后,仍然保留着耶路撒冷城和耶路撒冷圣殿,长达40年之久没有毁灭,这就是上帝的恩典,体现了上帝的公正、怜悯和慈爱。在这40年中,上帝仍然借着对耶路撒冷毁灭的预言和预兆发出警告,以便于那些听到这些预言和看到这些预兆的人,还能够有醒悟的机会,但是他们的表现表明他们不能再醒悟、已经完全恶贯满盈,毁灭自然的临到了。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上帝对于耶路撒冷城所存的忍耐只有增强了犹太人的顽固刚愎。他们既憎恶而又残害了耶稣的门徒,就拒绝了恩典的最后召请。因此,上帝便撤回祂所给予他们的保护,并收回那遏制撒但和他使者的能力,把全国交给他们所拣选的首领去管理。这个国家的人民已经弃绝了基督的恩典。这恩典本来可以帮助他们制服自己恶性的冲动,而今这些邪恶的冲动反而占了上风,胜过了他们。撒但鼓动人们心中最狂热与最卑鄙的情欲。那时人不再讲情理;他们已失去理性,被情感与盲目的狂怒所支配了。他们简直变成一群恶魔,极度残忍暴虐。在家庭里,在国家内,在富贵贫贱的各阶层中,都是猜疑、嫉妒、仇恨、纷争、叛逆、凶杀。到处没有平安。朋友亲属彼此出卖。父母杀儿女,儿女害父母。民间的官长连自己也无力控制。放荡不羁的情欲使他们横行霸道,无法无天。犹太人曾凭着假见证把上帝无辜的儿子定罪处死。这时他们自己的性命也因虚假的控告而得不到保障。他们早已用自己的行动声明:‘不要在我们面前,再提说以色列的圣者’(赛30:11)。这时他们的愿望果然实现了。敬畏上帝的心,再不拦阻他们了。撒但已在领导全国。国内政治与宗教的最高权威都已在他的统治之下了。”(29段)
可见,耶路撒冷的毁灭并不是上帝的旨意,也不是上帝的作为和手段。上帝为了拯救犹太人和耶路撒冷倾注了无限的恩典、特权和机会,但是所得到的回应却是忘恩负义,他们没有接受上帝的恩典而使自己的内心按照上帝的旨意发生改变;即便是这样,上帝仍然长久忍耐的给予补救和帮助,仍然要等候他们回转,但是他们一次次地选择拒绝,直到自己走向了完全对立和黑暗的不归之路。当他们选择背离上帝的时候,上帝就无法再赐福给他们,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是上帝施恩的手一点点收回了,然后撒但就一点一点来控制他们了,这就相当于上帝的审判临到了,也就相当于他们毁灭的时候就到了。所以,并不是上帝要毁灭他们,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是他们所撒的种子结出的果子。上帝的审判就是这个意思。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犹太人已经为自己铸成镣铐,并为自己盛满了忿怒之杯。这个国家所遭遇的毁灭,以及此后在困苦流离中所受的一切祸患,都不过是他们亲手所撒之种的收获而已。”“他们所受的灾难,往往被人看为是上帝所直接判决的刑罚。那个大骗子正在利用人的这种看法来掩饰他自己的工作。犹太人因为顽固地拒绝了上帝的慈爱与恩典,上帝就撤回祂保护的手,撒但便可任意管理他们了。在耶路撒冷遭毁灭的巨灾浩劫中,撒但在那些服从他管理之人身上所施用的毒辣手段,可见一斑。”(45段)
“上帝的慈悲与忍耐常遏制那恶者残忍恶毒的权势,这就是世上悖逆与忘恩之徒所应该感激上帝的地方。但何时人越过了上帝忍耐的限度,祂就要把约束的能力收回。上帝并不以执行审判者的姿态看待罪人;祂只是让那些拒绝祂恩典的人自食其果。人每一次拒绝一线光明,轻视或忽略一道警告,放纵一次情欲,干犯上帝的一条律法,就是撒了一粒种子,后来必要得到收获,毫厘不爽。上帝的灵若是一直被罪人拒绝,最后只好从他身上收回;此后这人就再没有能力控制自己心中的邪情恶欲,也没有保障使自己可以脱离撒但的凶恶与仇恨了。”(46段)
当上帝的灵从人身上彻底收回之后,人性败坏到什么样的地步了呢?这一点在耶路撒冷遭受毁灭的经历中我们可见一斑。大家看本章中记录的话语:“成千上万的人因饥荒和瘟疫而死亡。普通的天理人情似乎已经消失了。丈夫抢妻子,妻子抢丈夫。儿女从他们年老的父母的口中抢取食物。”(37段)这就向我们说明,当时的人性普遍的堕落、黑暗了,人性最基本的道德观念都丧失了,人不再会有舍己之爱,都是为自己自私的目的,这就是遭受毁灭之时的人性状况。
在本章最后说到:“这以往的记录──骚扰、斗争、革命、‘战士在乱杀之间所穿戴的盔甲,并那滚在血中的衣服,……’(赛9:5)等等,固然形成漫长的行列,但若与上帝约束之灵从罪人身上全部撤回,不再抑制人类情欲和撒但忿怒之时的恐怖状态相比,那真是算不得什么了!到那时,世人就要看到从来未曾见过的事,就是撒但统治的最后结果。”(47段)
所以,对于现今时代的我们来说,我们要如何为世界最后的毁灭做好准备呢?就是要做成内心得救的工夫,我们的人性要发生改变,我们要在正确的品格上得到建造,这是至关重要的。要知道我们每一天都是在为将来永恒的结局筑路,所以我们要每天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要专注于这个世界的事,不要让这个世界的事同化了我们的心,否则我们将来是无法逃脱这要来的灾难的。我们要像初代教会的那些门徒一样,时刻警醒的预备自己的内心,同时也要观察预言的应验和时兆的发生,并且留意重要的时刻和信号,以便于随时都可以逃避这一切的灾难。
“今日世人不相信那向现代所发的警告,正如昔日犹太人不接受救主论到耶路撒冷所发的警告一样。无论如何,上帝的大日早晚终必在恶人不知不觉之时临到。当人的生活照常进行的时候,当人专心于享乐,营业,经商,敛财的时候,当宗教领袖正在夸大世界的进步与文明,而众人却醉生梦死于一种虚伪之安全感中的时候,──那时,像半夜里的盗贼偷进没有防备的居所一样,突然的毁灭必要临到一切不警醒与不敬虔的人。”(50段)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13):讲述了耶路撒冷毁灭的原因。通过基督在橄榄山上的回顾与展望,向我们展示了毁灭临到耶路撒冷并不是上帝本来的旨意,而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上帝多么的不愿意这样的结果临到,于是基督为耶路撒冷哀哭,这就是上帝的心意。
第二部分(14-24):讲述了基督对耶路撒冷毁灭的预言。基督再次来到橄榄山上展望到耶路撒冷和全世界最后的结局,以便于那些听到这个预言的人能够逃离这一切要来的毁灭。
第三部分(25-35):讲述了耶路撒冷毁灭的预兆。本部分列举了诸多耶路撒冷毁灭的预兆,最关键的就是犹太领袖人心里逐渐黑暗的状况。
第四部分(36-46):讲述了耶路撒冷毁灭的经过和意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性在那个时候已经完全黑暗到何等的地步。
第五部分(47-50):讲述了耶路撒冷毁灭的预表,就是预示着世界末后最后的毁灭和结局,耶路撒冷的毁灭对我们发出了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