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好!在我们学习了讲解耶稣生平的《历代愿望》这本书之后,我们还要学习有关基督教导方面的书籍。而《基督比喻实训》是全面而系统的讲述基督的比喻所发表教训的书籍,也就是基督在传道的过程中所讲的那些实物教训。这本书在原著中的书名是:Highways to Heaven,就是“通向天国的高速公路”之意,简称“天路”。所以,本书的主题就是借着这些比喻,向我们展示基督徒品格的发展要素和经验路线图。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基督比喻实训》这本书的第24章:没有穿礼服

【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没有穿礼服”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在我们顺服上帝旨意去行的路上,我们具体需要经历什么样的经验,或者说,我们顺服上帝的旨意意味着我们会获得什么样的属灵经验;我们不顺服上帝的旨意也意味着我们有什么属灵经验。简单的概括来说,我们若顺服上帝的旨意,意味着我们会获得“穿上礼服”的经验;我们若不顺服上帝的旨意,就意味着我们会得到“没有穿礼服”的经验。那么,礼服、穿上礼服、没有穿上礼服,这都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章所要研究的内容。

本章内容按照我们以上的思路,就像是剥玉米一样,一一向我们细细展开,按照顺序,分别向我们讲述了“礼服”的意义是什么?“穿上礼服”的意义是什么?“没有穿上礼服”的意义是什么?这三个方面正是本章的三个部分,这就是本章的整体思路。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一一来作说明。

首先,“礼服”是什么意义呢?礼服,顾名思义,就是婚礼礼服的意思。本章所讲述的就是有关“婚礼礼服的比喻”。这个比喻所涉及到的大部分内容,基本上是我们所熟悉的内容,都是我们前面的比喻所讲过的,只不过是本比喻在此基础上又加增了一个内容,就是关于婚礼礼服的问题。这就是本章比喻所研究的核心部分。

【太22:2-7】“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made a marriage举行婚礼),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to the wedding来参加婚礼),他们却不肯来。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这个比喻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犹太教会拒绝基督救恩、拒绝与基督联合,后来又被弃绝的事。从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王两次打发仆人去邀请那“被召的”人来,这两次都是针对犹太教会的呼吁。第一次是指基督在世上的时候,他曾经亲自在犹太地传道,但他更是两次差派门徒去向他们传道,第一次是在他差派12使徒的事上,第二次是在他差派70个人的事上。但是犹太教会都拒绝了邀请。比喻中第二次打发仆人去邀请这些“被召的”犹太人,是在基督钉十字架升天之后,基督借着初代教会的这些使徒们,最后一次机会特别在犹太人中间传道三年半的时间,但是他们仍然是顽梗的拒绝了,他们有的人贪爱世俗的利益不愿意接受邀请,另一些人则迫害这些使徒,导致这些使徒的被害,司提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司提反的殉道正是福音开始传向外邦的标志,也就是给犹太教会最后的三年半的恩典时期也结束了。这就是有关“70个7”的时间性预言结束的时间。后来,到了公元70年,耶路撒冷圣城及圣殿被罗马兵丁毁灭了。这就是这个比喻中的“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所指的事件。

【太22:8-14】“于是对仆人说:‘喜筵(The wedding 婚礼)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to the marriage参加婚礼)。’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the wedding 婚礼上)就坐满了客。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a wedding garment婚礼礼服)的,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这个比喻的后半部分,主要涉及到福音传向外邦以后的历史时期,从初代教会一直到末时代查案审判的教会时期,这个跨度就是这么大。只有明白教会历史的人,才能清楚理解这个比喻究竟是在说明什么问题。当然这个比喻的后半部分并不是在讲述教会历史,而是在说明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基督在天上做什么工作。我们知道当基督复活升天之后,来到了天上的圣所中加冕典礼,登基作王,为他将要承受他的国度作准备和努力了。

基督在升天之前说到:“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14:2-3】这里基督要去预备的“地方”或“住处”是哪里呢?就是天上的圣城新耶路撒冷。所以基督升到天上圣所中实际上就是去预备住处,就是建造圣城新耶路撒冷去了。虽然圣城新耶路撒冷不需要建造,但是基督用这个来作为比方说明他在天上圣所中为教会所做的赎罪的工作。这样赎罪的工作就是用建造圣殿的方式作说明的,基督好比是圣殿的“房角石”;十二使徒好比是圣殿的“根基石”;历世历代的圣徒好比是建造城墙的“活石”;最后的144000人好比是“殿顶石”。基督在天上圣所中的赎罪工作,就是借着他作中保的工作,帮助教会预备好成为建造城墙和殿顶可使用的“活石”或“殿顶石”。这些预备好的人最终都归为同一个教会,就是归为同一座圣殿。

而天上的圣城新耶路撒冷圣殿正是基督国度的首都,而首都就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当圣城新耶路撒冷圣殿这样建造完毕之后,也就意味着基督可以承受他的国度了。换句话说,首都都出现了,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就建立起来了,那么相应的国民就顺其自然有了;敌人被打败了,国土也就有了。所以首都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基督可以承受他的国度了,这个相当于结局已经定了,基督胜利了,撒但失败了。

所以,基督从升天之后进入天上圣所,再到天上的至圣所,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建造”圣城新耶路撒冷。【启21:2】“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圣经把圣城新耶路撒冷比作了“新妇”,当圣城新耶路撒冷预备好之后,就好像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一样,所以圣经把基督在天上至圣所最后的工作比喻为“举行婚礼”。那么,在基督“举行婚礼”之前,一直在邀请人来参加他的“婚礼”,这些人就是从使徒时代一直到末时代的地上的教会,当然教会不可能直接到天上来参加“婚礼”,而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就是当教会愿意顺服上帝的呼召,那就意味着他们去参加“婚礼”了。

在整个新约教会的时期,基督借着福音和救恩为人所做的赎罪的工作,就是邀请人到他那里去接受救恩,并因着他的中保工作获得与基督联合的经验,以便基督的品格属性可以成就在这些人身上。这些听到呼召来到基督面前的人就是被邀请参加天上“婚礼”的宾客。在整个教会时期,基督一直这样在邀请人来参加婚礼,这就是婚礼礼服的比喻中所说的“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到了一定的时期,王就“进来观看宾客”,观看宾客就是查看宾客,这就是基督在天上的至圣所进行的“查案审判”的工作,这个工作是在“举行婚礼”之前。而前面已经说了“举行婚礼”就是基督要承受他的国度了。那么,就在基督承受他的国度之前,先要进行“查案审判”的工作,这就是今天学习的比喻中“王进来观看宾客”的意义和阶段。

那么,王进来观看宾客,究竟是要检查什么呢?就是检查我们是否穿上礼服了没有。所以,关于有没有穿上礼服的内容,就是本章所讲比喻的重点。总之,这个比喻讲述了基督在天上圣所和至圣所中所做的工作,这个涵盖了整个的新约教会时期。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基督在天上总共做了几项工作呢?第一,就是邀请宾客的工作;第二,就是查看宾客的工作;第三,就是承受他国度的工作。当然,我们把这整个的内容可以称为基督为教会赎罪的工作,当基督结束查案审判的工作之时,就是基督结束赎罪的工作之时。

基督在整个赎罪的时期中,一直在邀请人来接受他的救恩,一直在邀请人来仰望他的中保,并与他联合,获得人性与神性联合的经验。这一内容在比喻中是用宾客前去参加“婚礼”来作说明的。所以,大家可以发现,《马太福音》22章中所讲的这个比喻中的“筵席”在原文或者KJV版本的英文中,都是“婚礼”的意思,而没有“筵席”的意思。因为基督在天上的至圣所中将要“举行婚礼”了,就是迎娶圣城新耶路撒冷的婚礼。关于以上的内容,我们先看几段灵感的话语,在《善恶之争》这本书的第24章中有这样的几段话语:

在一八四四年的夏季秋季,发出了‘新郎来了’的呼声。聪明的童女和愚拙的童女所代表的两等人此时便显明出来了。有一等人欢喜仰望主的显现,他们曾经殷勤预备要迎见祂;还有一等人却出于畏惧的心理,或出于感情的冲动,只满足于真理的理论,而缺乏上帝的恩典。在比喻中,新郎来的时候,‘那预备好了的,同祂进去坐席。’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新郎的来临,乃是在举行婚礼之前。这婚礼是代表基督承受祂国度的事。这国的首都与代表,乃是圣城新耶路撒冷,也被称为‘新妇,就是羔羊的妻。’天使对约翰说,‘你到这里来,我要将新妇,就是羔羊的妻,指给你看。’先知说,‘我被圣灵感动,天使就带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将那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指示我。’(启21:9-10)在这里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新妇是代表圣城,那去迎接新郎的童女,则代表教会。启示录的预言称上帝的子民为婚姻筵席上的宾客。(见启19:9)他们既是宾客,则自然不能也是新妇。先知但以理宣称,基督要从天上亘古常在者那里承受‘权柄、荣耀、国度’,并要承受这国度的首都新耶路撒冷,因她‘预备好了,就如新妇装饰整齐,等候丈夫。’(但7:14;启21:2)在祂承受了国度之后,祂便要在荣耀中降临,作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来救赎祂的子民,使他们‘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太8:11,路22:30),共享羔羊的婚筵。

在一八四四年夏季所发出‘新郎来了’的呼声,引动了成千成万的人盼望主立即降临。到了预定的时候新郎来了,但却不是按照一般人所盼望的来到这个地上,而是来到天上亘古常在者的面前,举行婚礼,接受祂的国度。‘那预备好了的,同祂进去坐席,门就关了。’他们并不是亲身去参加婚礼,因为那婚礼是在天上举行的,而他们却仍在地上。基督的信徒乃是要‘等候主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路12:36)然而他们却要明白祂的工作,并要本着信心跟随祂进到上帝面前。在这种形式之下,他们可以说是去参加那婚礼了。

比喻中说明:那些去参加婚礼的人都是提着灯并在器皿中预备油的。凡是拥有《圣经》真理的知识,并有上帝的圣灵和恩惠,又在惨重试炼的黑夜里忍耐等候,查考《圣经》,寻求更清明亮光的人,——结果都认识了有关天上圣所以及救主更换职务的真理,他们本着信心仰望祂在天上的圣所中供职。所以一切凭着《圣经》的见证而接受相同真理的人,又本着信心而仰望基督,看祂进到上帝面前执行祂末后的中保工作,并在这工作结束时承受祂的国度,——这一等人正可以说是去参加婚礼了。

在马太福音二十二章中,也提到与此相同的婚姻比喻。这里很清楚地说明,查案审判是在婚礼之前举行的。在婚礼之前,王进来观看宾客(太22:11),要看这些人是否都穿着婚姻的礼服,是否具有那在羔羊的血中洗净洁白,毫无污秽的品格(启7:14)。凡没有穿这礼服的人必被赶逐出去,但那些在检查时身穿礼服的人,便要蒙上帝的悦纳,并被认为配得享受祂的国度,又要与祂一同坐在祂的宝座上。这种审查品格,并决定谁配进入上帝之国的工作,就是查案审判,也就是天上圣所中最后的工作。

之所以引用这么多话语,是因为这些话语帮助我们理解基督在天上圣所的整个工作,以及与“婚礼”有关的前前后后的相关内容,以便于大家更加清晰明白我们今天所学比喻的意义。当然以上灵感的话语涉及到了另外两个比喻,那就是“十童女的比喻”和“警醒仆人的比喻”,这些都是与本章的比喻相关的内容和事件。

“十童女的比喻”讲述了教会被邀请前去参加婚礼的内容,就是为参加婚礼做好准备的经验;“婚礼礼服的比喻”讲述了对那些去参加婚礼的宾客,基督还要先做审查的工作;审查完了之后,就是基督可以承受他国度的时候;当基督承受完他的国度,他就要从“婚礼上回来”,接他地上的子民回天家,这就是“警醒仆人的比喻”所表明的意义。

所以,很明显,以上的引文,除却里面所引用的中文圣经,全部是与“婚礼”有关的内容,没有一点“筵席”的意思。所以,有几处翻译成中文的圣经,就是“十童女的比喻”和“警醒仆人的比喻”里面的经文也应该更正如下:

【太25:10】“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to the marriage进入到婚礼中/去参加婚礼),门就关了。”中文圣经中的“同他进去坐席”,在KJV版本的英文圣经中是“同他进入到婚礼中”,或者是“同他去参加婚礼”。“十童女的比喻”就是在讲述那些去参加婚礼的人应该是具备了什么属灵经验的人。

【路12:36】“自己好象仆人等候主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return from the wedding从婚礼上回来)。他来到,叩门,就立刻给他开门。”中文圣经中的“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在KJV版本的英文圣经中是“从婚礼上回来”的意思。“警醒仆人的比喻”就是在讲述基督在至圣所中完成了“举行婚礼”的工作,也就是他已经承受了国度,之后就到地上来接他的子民回天家,实现基督升天之前对门徒的应许。

基督在天上圣所到至圣所中的赎罪工作,圣经借用婚姻比喻的形式来作了说明,用婚礼的角度概括说明基督工作的阶段,是这样的:首先他在天上圣所中“邀请人参加婚礼”;接着是“查看婚礼礼服”;最后他就要“举行婚礼”,首都被迎娶,承受国度。这个过程是单独的一个完整的系列,这个是基督在天上圣所中只针对圣城新耶路撒冷的预备和迎娶工作。这就是基督为他的子民预备的“住处”。

但是,基督与他的子民约定要婚娶他们,这是另一个对象,基督也将他的子民当作“新妇”,并约定要婚娶他们,这个是另一个对象和工作。这个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他在升天之前与他的子民“约定婚姻”,约定要去为他们预备“住处”,然后再来到地上接他们,迎娶新妇,那就是“新妇被请”(启19:7-9);最后基督与他的子民(新妇)一同进入到“羔羊之婚筵”(启19:9)的筵席中,那是在新天新地的时候。

我们今天学习的本章的比喻,讲述的阶段就是基督“邀请人参加婚礼”和“查看婚礼礼服”的阶段。也就是基督在天上迎娶圣城之前的查案审判的阶段。所以,我们需要理解的是,那些能够在查案审判的时候通过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具备什么样的经验呢?就是“穿上礼服”的经验,这样的人是有资格参加婚礼的人。所以穿上礼服和参加婚礼是密切相关的经验。因为邀请人去参加婚礼的是基督,将参加婚礼的礼服提供给人的也是基督。

换句话说,那些愿意去参加婚礼的人,基督会给他们提供礼服;而那些愿意穿着礼服去参加婚礼的人是基督所认可的人。所以,这个经验中,包含了邀请人并提供礼服,以及接受礼服的人愿意“看守”自己的礼服,这两个阶段的经验。也就是说,包含了基督赐给我们“义”,以及我们愿意持守“义”的两个阶段的经验。所以,本章的比喻所强调的是,那些愿意持守基督义的经验到底的人,是最终可以通过审判的人。

那么,“参加婚礼”是什么意思呢?“婚礼礼服”是什么意思呢?“穿上礼服”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本章的两段话语:“婚礼代表人与上帝之间的结合(By the marriage is represented the union of humanity with divinity)。婚宴的礼服代表一切蒙召参赴婚礼的人所应具备的品格。”(1段)这段话中的“婚礼代表人与上帝之间的结合”,在英文中实际上是“参加婚礼代表人性与神性的结合”,这就更加清楚了,就是说基督邀请我们去参加婚礼,实际上是邀请我们获得“人性与神性结合”的经验,就是他邀请我们去与他联合,就是获得与基督联合的经验,这就是我们经常学习的内容。这样的人会获得基督所提供的“礼服”,这里说这“礼服”代表参赴婚礼的人所应具备的品格,那就是基督的品格属性。因为这件“礼服”是基督向我们提供的,所以,他所提供的这个品格只能是耶稣基督那样的品格,也就是耶稣基督的义。

简单的来说,只要我们愿意去参加婚礼,我们就被提供了一件“礼服”。在实际的经验中就是,只要我们愿意与基督联合,就是获得人性与神性结合的经验,我们就可以因这样的结合获得耶稣基督义的品格属性,用公式就是:人性+神性=基督义的品格。这就是以上引用的本章这两句话的意思。所以,“穿上礼服”就意味着我们获得了与基督联合的经验,我们获得了耶稣基督义的品格。而且,这样的经验是需要持守的,就是到查案审判的时候,我们仍然具备的经验和特性。所以,“穿上礼服”也意味着我们经历持续穿上的经验,就是圣化的经验。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比喻中的礼服代表真正基督徒所具有纯洁无疵的品格。教会‘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启19:8;弗5:27)。圣经说,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基督的义,是祂自己无瑕疵的品德,要因信分给一切接受祂为个人救主的人。”(12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穿上礼服”呢?先看本章的相关话语:“这件衣袍是在天上的织机上织成的,丝毫不是出于人的设计。基督在人性中表现了完全的品格。祂要将这品格分给我们。”“当我们归顺基督时,我们就与祂心心相应。我们的意志就融入祂的意志。我们的心志就与祂合而为一。我们的思想就会顺从祂。我们就会过祂所过的生活。这就是穿上祂义袍的意义。”(17段)这就是说我们需要归顺基督,就是与基督联合,获得让基督的品格属性融合在我们里面的经验。

国王视察婚筵的宾客。只有遵照他的要求穿上礼服的人,才被接纳。”(18段)“要把真理栽培在心中。要让真理管理我们的思想,控制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整个品格都必须带着上帝圣言的印记。上帝话语的一点一画都应表现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21段)“凡与上帝的性情有分的人,必服从上帝公义的伟大标准,就是祂的圣律法。”(22段)这些话语告诉我们,我们要想获得耶稣基督的义,必须按照上帝的要求,将基督的话语培植在我们里面,我们就可以与上帝的神性有份,这样的结果就是耶稣基督义的品格。

那么,那些真正“穿上礼服”,拥有耶稣基督义的品格的人,具体表现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呢?就是可以自然的顺服上帝的律法和上帝的旨意。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我们靠自己的力量,确实无法顺从诫命。但基督已带着人形降世,藉着祂完全的顺从,证明人性与神性相结合,就能顺从上帝的每一条典章。”(24段)“当自称为上帝儿女的人在品格上变成基督的样式时,他们必顺从上帝的诫命。”(26段)这些话语很清楚的向我们说明,我们可以遵守上帝诫命的经验。

本章的最后一部分讲述了“没有穿礼服”的意义。没有穿上礼服意味着什么呢?第一,意味着我们没有获得与基督联合的经验,我们也就没有获得与此相关的经验,我们也不可能解决罪的问题,也不可能真正的获得改变。第二,也意味着我们在上帝审判的大日将会站立不住,我们在那个时候会后悔,但再也没有宽容的时期。

关于这个内容,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不穿礼服赴婚筵的人代表现今世上许多人的状况。他们自命为基督徒,认为自己有权享受福音的恩惠和权利;可是他们却没有感到需要品格的改变。他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悔罪,没有觉得需要基督,运用对祂的信心,没有克服自己先天和后天的犯罪倾向,却以为自己已经是够好的了。他们依靠自己的功劳,而不是信靠基督。他们只是听道的人,虽然来赴席,却没有穿上基督的义袍。”(27段)“许多自称是基督徒的人只是道德主义者。”(28段)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11):讲述了婚礼礼服的比喻中“婚礼”和“礼服”的相关意义。

第二部分(12-26):讲述了婚礼礼服的比喻中“穿上礼服”的相关意义和经验,也向我们说明了“穿上礼服”的方法和相应的表现。

第三部分(27-40):讲述了婚礼礼服的比喻中“没有穿礼服”的相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