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好!在我们学习了讲解耶稣生平的《历代愿望》这本书之后,我们还要学习有关基督教导方面的书籍。而《基督比喻实训》是全面而系统的讲述基督的比喻所发表教训的书籍,也就是基督在传道的过程中所讲的那些实物教训。这本书在原著中的书名是:Highways to Heaven,就是“通向天国的高速公路”之意,简称“天路”。所以,本书的主题就是借着这些比喻,向我们展示基督徒品格的发展要素和经验路线图。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基督比喻实训》这本书的第17章:今年且留着

【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今年且留着”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在我们成长悔改的道路中,我们一定要获得的一种经验与认识,那就是我们要时刻看到主给我们“延长了的宽容时期”(19段),这就是本章的标题和本章所讲述比喻的核心:“今年且留着”的真实意义,也就是主又附加给我们恩典宽容的时期,就是加增了的恩典宽容的时期,这也就是本章所说的“延长了的宽容时期”。什么是“延长了的宽容时期”呢?

只要我们还活着,就说明主给了我们延长了的宽容时期;我们的身体还算健康,最起码没有瘫痪在床不能动弹,或者是得了就要死的病,就说明主给了我们延长了的宽容时期;我们的体力、智力、道德力还在正常的向上运转,就说明主给了我们延长了的宽容时期;我们的大脑还没有得老年痴呆,我们的脑细胞还没有死去,我们还可以运用脑力理解和记忆主的话语,就说明主给了我们延长了的宽容时期;我们的良心还没有完全刚硬和麻木,我们还能感受到圣灵的感动,就说明主给了我们延长了的宽容时期;我们还活在和平的年代和环境中,我们还有光明的时光,还有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光阴和机会,就说明主给了我们延长了的宽容时期;我们还有平静的时间和机会可以学习、研究和探讨主的话语,就说明主给了我们延长了的宽容时期。

因为我们死了,或者是我们得了不能动的瘫痪病,或者是我们老年痴呆,或者是我们大脑损伤,或者是我们生活在战争的年代和环境中,或者是我们的体力、智力、道德力的某一方面不健全了,或者是我们再没有理解力和脑力可以认识基督了,或者是我们再没有精力为主所用受训练了,这些都相当于我们的恩典时期就结束了。但是,我们现在还活着,我们现在还有这些条件可以去学习话语,还有可以受训练为主做工的机会,还有可用的体力、智力、道德力发挥作用,还有这些有力的环境和机会,这些都是表明主给了我们附加的宽容时间。

基督之所以这样的恩待我们,并不是我们比别人多么好,也不是我们比别人更属灵、更有信心,或者是我们比别人更义,而是因为这些都是出于主的恩典。

我们与那些人一样错误的吃喝、随意的生活,但是我们现在仍然还没有得癌症,我们还拥有健康,而那些人却得了,这并不能说我们比别人更好,而是因为上帝的恩典多给了我们,是为了使我们更多一些悔改的机会和可能。假如我们这么早的得了癌症,或者是我们死了,我们就没有更好的内外的环境来学习话语、认识上帝、认识自己和更深的悔改了。

我们虽然领受了这么多亮光,但是我们每天都有失败的地方,我们很多的时候明知道却耽延着不悔改,但是第二天我们还活着,上帝也并没有以我们昨天的罪来待我们,还是给我们亮光和圣灵的感动,还没有使我们麻木,还让我们有机会为主所用,这些都并不能说明我们比别人更属灵,而是因为上帝延长了我们恩典的时期,他是为了使我们有更好的机会和条件获得改变。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不会轻易地死去或者沉睡,我们就会时刻处在一种警醒的状态中,最起码有一点一直在提醒我们,使我们看到每天主给了我们加增了的恩典,使我们充满感恩,使我们更加无怨无悔的向自我死,使我们更加紧密的愿意与基督联合,使我们更加理解基督对我们的宽容和饶恕之爱,使我们更加的学会依靠主。这就是我们在圣化成长的过程中应该获得的一种认识和经验,这也就是本章的主题所要表达的意义。

这个“延长了的宽容时期”在英文中就是:the period of added probation,直译过来就是:增添的检验期/附加的试验期/加增的缓刑期。因为added有“附加的、额外的、补充的、添加的、增加的”这样的意思;probation是“缓刑、见习期、试用期、检查、考查”的意思。这就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今年且留着”的真正意义了:一方面是向我们说明,上帝给了我们更多的悔改预备的恩典宽容的时期;另一方面也说明这加给我们的宽容时期,实际上就是上帝对我们的一个试验期,上帝要借着这个时期来试验我们,看我们究竟有没有感恩的心,有没有悔改的心,有没有愿意改变的心,我们究竟在这恩典时期做了什么,若是结果子就好,不然上帝的审判就临到我们,也就是再没有宽容的机会给我们了。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基督在祂的教训中,把施恩的邀请和审判的警告结合在一起。……不结实的无花果树的比喻,说明了祂恩典的使命与上帝的公正及审判之间的关系。”(1段)基督到世上来是为了救我们,而不是为了定罪于我们。所以,基督一切的作为,无论是他爱的教导和医治之能,还是他发出的责备与警告,都是为了爱的目的,都是为了救赎的目的。不结实的无花果树这个比喻就是在说明这样的道理,基督是借着不结实的无花果树来警告他那个时代的犹太人,也是为了警告我们每个时代的人,他最不想看到的是我们走向灭亡,他最想看到的是我们结出悔改的果子来。所以,他一再的为我们延长宽容的恩典时期,他向着天父为我们代求:“主啊,请饶恕他们吧,请你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吧,请看我为他们所流的血。”这就是基督代求所说的:“今年且留着”的含义。“若是这个试验期过了,还是看不到悔改的果子,你再来审判吧!”这就是基督救赎的使命与上帝的审判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个比喻不仅向我们指出一个宽容时期,同时也向我们说明一个试验期,这个试验期是为了呼召我们悔改,若我们悔改了还好;如果不悔改,上帝的审判就会临到我们。这就是基督所论述的主题:“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13:3】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如果基督给了我们延长了的宽容时期,我们若还是不悔改的话,都要像这些人一样遭受上帝最后定罪的审判。

基督在讲述“不结实的无花果树的比喻”之前,先有一个背景。【路13:1-5】“正当那时,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告诉耶稣。耶稣说;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这个背景就是在向我们说明,通过与那些死了的人作对比,我们现在还活着的人要认识到:我们现在之所以还活着,不是我们很幸运,也不是我们比那些人更属灵,并不是我们比那些人更好,而是上帝给了我们“延长了的宽容时期”;上帝要让我们在这个宽容时期,看到主的旨意和恩典,看到主的用意,如果我们抓住了主的这个宽容的时期,我们就通过了试验,我们就可以获得救赎,否则我们就要像那些死了的人一样灭亡。

这并不是说我们比那些人更义,或者是那些人比我们更有罪,我们现在活着,我们现在没有出事,我们现在还健康、有聪明和智慧,这些都是出于上帝的恩典。上帝允许少部分人出现不幸,是为了使我们大多数人警醒预备,是为了给我们提一个醒,是为了告诉我们上帝今天又为我们存留了另外的宽容时期,我们不可掉以轻心,随意度日。这就是“今年且留着”这个主题的意思,并不是说真的就是一年,而是说每一个时间段,无论是一日,还是一月,或是一年,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只要认识到我们这所有的机会,都是因为有一位救主在为我们代求,我们才如此亨通顺利。

所以,我们每日的生活起居真的不是我们一个人,我们的一切都有一位救主时刻在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牵扯到这位救主的内心。这样的认识就拉近了我们与基督的关系。既然知道我们与基督的关系竟然到了这份儿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和借口,我们还能随意犯罪堕落吗?所以,这个比喻实际上就是在向我们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们在过圣化的生活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经验,就是我们要有“今年且留着”这样的认识。

这样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活过来,能够一直激励和警告我们,不要使我们轻易的走向堕落的道路,不要使我们的心迷失在旷野之中。我们之所以总是反复的跌倒犯罪,我们总是随意的生活、随意的打算、随意的说话、随意的对待丈夫、随意的对待妻子儿女、随意的对待工作、随意的看待问题、随意的按照世俗的策略看问题,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与救主之间竟然如此之近,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认识到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基督的心,我们好与坏的行为他都有所反应。我们自认为在独处的时候没有人看到,或者是隐藏在内心中的罪没有人知道,实际上有一位一直在观察我们的主,就好像父母总是牵挂着儿女一样,儿女的那些小聪明、小心思、小打算,父母都看在眼里、放在心里,父母的心都为此而时松时紧,有时舒展开来,有时揪着一把。这就是基督的心,这就是救主对我们无声的关怀和爱。

我们人性的一个弱点就是,我们总认为自己很幸运,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而别人就是那个该领受责备的人,我们认为一切警告和责备的话都是对他人说的;我们也认为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或者是死亡,或者是痛苦,或者是灾难临到,这些都是那些人犯罪的后果,而我们没有遭遇这些,这说明我们比他们更蒙上帝悦纳,我们比他们更义。实际上这是人性的不足和软弱,我们要克服这样的罪性。基督借着这个比喻也是为了使我们认识到自己这样的罪性,并使我们看到我们确实没有义,若不是基督的恩典,我们对别人带来的都是伤害和苛刻,我们没有基督爱的属性,我们缺乏真正的敬虔。以此,基督使我们可以与他联合,好使我们可以克服这些罪性的问题。

我们要认识到比喻中的“园主”是代表天父上帝,“管园的人”是代表基督。虽然天父上帝看到我们的状况非常的伤痛,于是他伤心的说:“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路13:7】但是,天父的心意并不是要我们灭亡,他的心意是为了警告我们,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危机,他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结出果子来。而基督正是因为明白天父的心意,于是就凭着他的宝血在天父面前为我们代求:“主啊,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以后若结果子便罢,不然再把它砍了。”【路13:8-9】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我们是一个白占地土者,我们之所以仍然还在存留着,完全是因为上帝的爱和基督中保的代求。

那么,什么是“白占地土”呢?简单的来说,就是忘恩负义,就是只领受恩典却没有做出回报。上帝创造了我们,他给了我们体力、智力、道德力,这一切的机能和才干,他使我们借着这些去做“买卖”的,他要我们运用这些才干,一方面使自己的这些机能和才干得到发展,可以培养基督化的品格特性;另一方面为了使他人得益处。但是我们两方面都没有做到,我们只徒有虚名,我们只享受恩典,我们并没有内在的实质,这样的人就在审判案前显出了亏欠。

在《教会证言》卷四,第34章中有这样的话语:“有一等人被登记为白占地土者。当审判者锐利的目光看到这些人时,他们忽略责任之罪便清楚地显现出来。他们用苍白颤抖的嘴唇承认自己曾不忠于所受的圣托。他们得到过警告和特权,但他们却没有留意,也没有予以善用。他们此时能够看出自己错误地理解了上帝的慈悲。他们的确没有卑鄙下贱的败坏之徒要认的那种罪;但他们却象那无花果树一样受了咒诅,因为他们没有结出果子,没有善用授托给他们的才干。”这里说到,那些人之所以成为“白占地土者”,就是因为没有利用好上帝的宽容时期,也没有善用所托付给他们的才干。

那么,具体来说,这些白占地土者缺乏了什么样的福音经验呢?在《1888资料集》第189章中有这样的话语:“……他们虽然自称了解神圣的事物,却表显出与树干的脉络没有生命上的联系。结果人的智慧代替了上帝的智慧。

这等人的命运是最终与基督彻底分离,就像从葡萄树上分离的枯枝一般。他们在心中多年前就与基督分离了,成为不结果子的树。葡萄园主论到它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这里说是因为没有与基督联合,导致了他们的不结果。这个果子很显然是指圣灵的果子,他们缺乏了圣灵的果子,也就是没有基督的品格属性在里面,圣灵的果子第一个就是仁爱,他们缺乏了基督爱的属性也就缺乏了其它的几种果子的属性。

在本章中也有类似的话语:“这些耸人听闻的灾祸理应使人自卑悔改。风云已经密布,不久将有报应的暴雨倾降于一切没有藏身在基督里的人身上。”(5段)“基督时代的人比古代的犹太人有更敬虔的外貌,但是他们却更缺乏上帝圣灵的美德。”(10段)“你既然归在基督名下,外表上你也是祂教会的一员,那你就是祂身上的一个肢体。可是你与那满有爱心的主却没有活泼的联系。祂生命的洪流并没有通过你涌流出来。在你的生活中,看不出祂品格的美德,就是‘圣灵所结的果子’。”(16段)这里提到了“没有藏身在基督里”,这是什么经验呢?就是没有与基督联合的意思,也就是第16段中所说的“与那满有爱心的主却没有活泼的联系”,没有与基督联络的经验,基督生命的洪流就不会通过我们涌流出来,然后我们就结不出圣灵的果子,这样的人就成为白占地土者。

这个白占地土者也就是比喻中的“不结实的无花果树”,那么大家要思考一下,比喻中的“葡萄园”代表谁呢?“无花果树”又是代表谁呢?我们可能会想,在葡萄园中不应该是栽种葡萄树吗?为什么种了一棵无花果树呢?【赛5:7】“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祂所喜爱的树,就是犹大人。”这里向我们说明了,葡萄园是代表以色列家。但是本章继续说到:“救主时代的人被比作主葡萄园里的一棵无花果树,受到祂特别的眷顾和施恩。”(8段)这里说葡萄园的这棵“树”是代表基督时代的犹太教会。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本章的比喻:“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葡萄园里。”【路13:6】这里也明明的说到,一棵无花果树被栽到了葡萄园里。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在象征性的说明,犹太教会是受到上帝特别的眷顾和施恩的教会,本来以色列人是一个整体,以色列十二个支派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家族,但是由于历史上的一次分裂,北以色列国和南犹大国分开了。后来北以色列国亡国了,上帝仍然保留了南犹大国,这不是因为南犹大国比北以色列国更好,而是因为上帝为了要保存真光,也为了传承真理,并且基督弥赛亚必须从犹大支派中出生,所以他保留了南犹大国。后来南犹大国也被掳了,时间满了之后,上帝又使他们回国重建圣殿,结果就产生了后来的犹太教会。到了基督的时代,可以说犹太教会获得了那个时代的、相对于以前时代的更全备的亮光;并且基督就在犹太教会时期降生了,就是天国最大的福惠降在他们中间,他们确实是领受大光的教会,他们确实是特蒙上帝眷爱的教会。

相对于其它时代的以色列人,犹太教会确实是特别蒙上帝赐福的。这样的状况就用一棵被栽种在葡萄园中的“无花果树”来代表。所以,“无花果树”就是代表基督时代的犹太教会,而整个的“葡萄园”就是代表各个时代的以色列家,当然也是代表没有犹太教会那么多亮光的教会。这个用在末时代也就是,“无花果树”代表末时代领受最大亮光的基督复临安息日教会,而整个的“葡萄园”代表其他没有那么多亮光的教会。

但问题是,这棵无花果树并没有结出果子来。在基督时代的犹太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所托付给他们真理的意义,他们也没有真正接纳基督,他们没有获得基督的属性在里面,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彰显出基督之爱的果子。这些人虽然在拥有全备大光的教会中,但是他们却没有结出果子来。这对于我们现今领受末时代现代真理的人来说,也是一种警告,就是说我们虽然知道这么多亮光,却没有与基督联合的实际经验,这就导致了我们成为不结果子者,这就是白占地土者的经历。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不结果子的树也领受阳光、雨露和园丁的照料。它也从土壤中吸取养料。但是它那不结果子的枝条只能投下黑暗的阴影,使其它能结果子的树在其荫下不能繁茂起来。同样,上帝所倾注在你身上的恩典,也没有给世界带来福惠。你剥夺了他人的权利。要是没有你,这些权利本来属于他们的。”(17段)

各位亲爱的家人,愿我们在上帝现今所给我们的延长了的宽容时期中,时刻带着感恩的心,完全认识到主对我们的旨意,时刻与基督联合,时刻让圣灵内住在我们里面,时刻有圣灵所结的果子彰显出来。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6):提出了基督讲“不结实的无花果树的比喻”所要表达的观点: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这也就为我们引出了“今年且留着”这个主题的意义。就是说,我们虽然没有遭遇那些人的遭遇,并不是我们比他们更好,乃是因为上帝的眷顾和恩典,这是为了呼召我们警醒、悔改。

第二部分(7-15):讲述了“不结实的无花果树”这个比喻本身的意义,向我们传达了“今年且留着”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基督对犹太教会的忍耐和眷顾。

第三部分(16-22):讲述了“不结实的无花果树”这个比喻的现实意义,向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发出警告,使我们思考这个比喻所表明的犹太教会的遭遇,以此呼吁我们趁着“今年且留着”的宽容时期,赶快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