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海边重逢”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基督再次来到加利利海边,重新向他的门徒宣告他们将要担负的使命,并恢复在之前所交托给他们的工作责任,也使他们的身份、地位得到恢复,为此也重新赋予他们担负使命所必需的相关资格。本章就是围绕着这样的主题思想展开了相关内容。

基督在加利利海边对门徒所做的三件事情:重施打鱼的神迹、三问彼得爱的告白、两次对彼得的叮嘱,这就是本章的主要内容,这三件大事都是为了帮助门徒重新接受基督所交托给他们的使命和工作责任。

因为基督的死彻底打消了他们跟随基督的属世期望,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前途迷茫而担忧,他们对于基督已经失去了绝对的、单纯的信心;因为基督的死也使众门徒对基督的爱开始发生改变,他们都为了自身的安危而弃主逃亡,他们彼此之间也被不信任和互相猜疑所充满,所以就更不用说对待那些软弱犯错之人会有什么宽容饶恕之爱了;因为基督的死使众门徒开始充满惧怕和担忧,以至于他们先前扬言要积极献身于基督的心智和精神也开始变得冷淡了,所以他们失去了完全献身为主服务的精神。

正是在这样的惨淡事实面前,基督面对这样的境况,他如何能够呼召这些门徒重新担负他所交给他们的使命呢?他如何做才能激发他们为主服务的心志呢?他必须做点什么事,以便于可以重建他们对基督的信心和爱心,并恢复他们献身于基督的热诚精神。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就是使他们重新被呼召来为主服务,基督究竟做了哪些事呢?分别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基督与门徒约定再次来到加利利海边,就是他们第一次被主呼召献身为主服务的地方。只有到这里故地重游,他们才会想起基督曾经对他们宣告的献身为主服务的使命和呼召;当然,在加利利海边,他们也可以想起基督曾经所发表过的那些比喻所包含的教训,还有基督在那附近所行过的神迹,还有基督在加利利海上所彰显过的大能,这些都可以重新唤起他们对基督的信心、爱心和献身的心志。

第二,基督在加利利海上重施打鱼的神迹,就是为了重建门徒对基督的信心,让他们看到他们的信心只有投靠在基督那一边,他们的人生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基督在加利利海边,在众门徒面前三问彼得关于爱的保证和告白,就是为了重建门徒对基督的爱心,也重建他们彼此之间相爱的信任之心。

第四,基督在与彼得散步时,两次发出“你跟从我吧”这样的叮嘱,他实际上是向彼得讲述了献身的真正意义,基督这样做就是为了重新恢复门徒对基督献身的心志和精神。

以上基督在加利利海边所做的三件事,它们所起到的作用有什么重要性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呢?门徒对基督的信心建立了,这是门徒为基督服务的先决条件;而门徒对基督爱心的建立,这是门徒为基督服务的核心条件;此外,门徒对基督献身的心志和热诚,这是门徒为基督服务的必要条件。它们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信心是爱心和献身的首要前提;爱心是维持信心和献身的动力燃料;献身是喂养信心和爱心的发展养料。而这些条件构成了门徒可以担任教师工作的重要资格。

本章的标题在英文中实际上是By the Sea Once More,直译过来意思是:再次来到海边。这就是以上我们所讲述的主题的意义。就是说,基督为什么再次邀请门徒来到加利利海边呢?就是为了重新呼召他们,将先前所托付给他们的使命重新交付他们。但是,门徒们现在的境况是不适合接受基督所交托的责任和使命的,为了改变他们现在这种无信心、无爱心、无献身精神的“三无”现状,基督分别做了哪三件事呢?这就是本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所以,本章围绕着这样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1-8段,主要讲述了基督是如何帮助门徒重建他们对基督的信心的;第二部分是9-18段,主要讲述了基督是如何帮助门徒重建他们对基督的爱心和对灵魂的爱心的;第三部分是19-27段,主要讲述了基督是如何帮助门徒重新恢复他们对基督的献身心志和精神的。这三个部分里面都有很重要的内容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些重要内容。

在第一部分里面提到了基督重施打鱼的神迹,在这里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基督所说:“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就必得着。”【约21:6】这是什么意思呢?基督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基督的用意是什么呢?基督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了这样的话呢?

彼得他们是打鱼的能手,他们最知道在什么时候、在哪里会打到鱼,但为什么他们一夜劳碌,却一无所获呢?因为他们那个时候对基督的信心正在摇摆之中,他们虽然知道了基督已经复活了,但是他们也感觉到基督就要离开他们,他们在地上得尊荣的期望也被打消了;他们此时此刻正在迷茫之中想着自己的未来会怎么样,他们的前途该怎么办。他们看到自己跟随基督三年的时间,到现在为止在世上得到什么了呢?他们在世上一无所获——没有积蓄,没有房子和事业,甚至穿的和吃的都是很简朴的,而基督也要离开他们,他们感觉再跟随基督已经无望了,所以他们决定就重操旧业吧,最起码还能换取一些养生之物。

在本章的第4段中有这样的话语:“整夜的劳碌,一无所获。在那疲倦的几小时里,他们谈论到那离开了他们的主,并回忆他在海边讲道时,各人所看到的奇妙大事。同时对自己的未来提出问题,对前途忧虑愁闷起来。”虽然他们也回顾了过去基督大能的作为,以及他们跟随基督的时候那种辉煌的经历,但是他们现在却心灰意冷,感觉孤独备至,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充满了担忧,他们的着眼点放在了今生的物质和生活上。

基督知道他们的内心,基督知道他们所担忧的,基督知道他们的信心正在摇摆之中,所以就以一夜劳碌、却一无所获来试验他们,以便于使他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软弱和不足,也让他们看到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如果不与基督的能力配合,是不可能有收获的。在今生的物质上如此,在属灵的造诣上也同样如此。

如果他们能打开属灵的眼睛,如果他们能把自己的信心放在基督身上,他们就会看到他们自己那一夜并不是孤独的,因为基督一整夜都在岸上守望着他们、陪伴着他们,基督看到了他们整夜的劳苦和挣扎,基督也感受到他们信心的摇摆,基督也知道他们心里面的担忧和愁苦。所以,在天将亮的时候,基督就建议他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结果他们收获了153条鱼,因为都是大鱼,所以能数得清。结果他们信心的眼睛打开了,认出了是基督,于是他们的信心得到坚固,基督重建了他们对基督的信心。

那么,我们要思考的是,基督所说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对于我们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要知道船的右边正是基督当时所在的那一边。所以,基督实际上是告诉他们把网撒在基督所在的那一边,这个“撒”字在原文是指“投掷”的意思,这就好像我们平常投股或者是投资保险一样,也好像是我们选择押注一样,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把我们的人生押注在哪里呢?要投掷在、押注在基督那里,因为只有在基督那里,我们的人生才会有保障;我们的人生只有时刻投靠基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未来和前途才会充满光明。

看到基督所施打鱼的能力,以及他们一整夜的试炼,最终使得这些门徒认识到了自己的软弱和不信,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必须掌握在基督手里才会有保障,他们必须与基督的能力合作才会有成果。于是,他们的信心得到了重建和恢复。这就是基督引导他们有资格担负使命的方法。他们也明白了在以后从事基督的工作之时,他们也必须时刻与基督的神力合作才会有成效。

在第二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基督三问彼得“你爱我吗”的精彩内容。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基督三次问彼得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以及基督三次回答彼得的话语有什么不同?基督为什么要三问彼得呢?基督为什么要在众门徒面前三问彼得呢?我们接下来一一的来作说明。

基督三问彼得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实际上,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基督三问彼得的内容与彼得三次否认主的内容是相关的。基督就是借着这三问来剖析彼得的内心,以便于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软弱和不足在哪里,当然这也是为了其他门徒的缘故,因为其他门徒也与彼得有着同样的软弱,而彼得是门徒的代表,剖析彼得的心,就是在剖析众人的心,包括其他门徒,也包括我们。

基督三问彼得就是在无声的向彼得说明他否认基督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越挖越深刻,基督问得越来越尖锐,彼得认识的越来越深刻。实际上,基督是在显露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也是在显露我们每一个人的人性的不足,因为彼得的软弱实际上就是我们人性中软弱的某一个层面。

而且我们要知道,基督三次问彼得的问题,和他三次对彼得的答复和托付,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具体我们来作以下的说明。

第一,基督第一次是怎么问彼得的呢?【约21:15】“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基督是以与其他门徒对比的方式来问彼得的。为什么呢?因为彼得在否认基督之前,他人性的一个不足就是他总认为自己比别的门徒更强,他认为自己对基督的爱比别的门徒更多,他特别的自信和自以为义。他说了什么样的话呢?【太26:33】“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这就是他的自我评判,他说的话虽然是真心的,但是他却不认识自己人性的软弱。但是,此时,彼得是如何回答基督的呢?

【约21:15】“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彼得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主啊,别说了,提起来这个事真的很惭愧啊!我怎么会说了那样的话呢?我曾经怎么会那么自高啊?我现在知道了,我并不比别人强,我对你的爱并不比别人更多;我虽然愿意真心爱你,但是我无法胜过自己人性的软弱,我现在认识到我只是凭着人的感情来爱你,我靠自己只能达到我人性能做到的最高层面的爱,那就是弟兄和朋友之爱,我并不能靠自己制伏我人性的障碍和罪的势力,所以我达不到那种在危机情况下可以牺牲自己的舍己之爱,就是上帝的那种圣爱,我现在还没有,我认识到了。主啊,我是不足的,求你怜悯我!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希腊语中有四个表达爱的词。这四个希腊词用英文词表达分别是这样的:第一个是Agape(阿戈配),这个词是指上帝的舍己之爱、圣爱。这是一种神圣和无私的爱,它是超越人性的情感和欲望层面上的爱;第二个是Philia(非利亚儿),这个词是指兄弟之爱、或朋友之爱。这是一种在人性的人的层面上能够达到的最高层面上的爱;第三个是Storge(使多决),这个词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就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联系。第四个是Eros(爱偌斯),这是指男女之间的情感之爱、性爱。这四个词,在圣经里面只出现过前面两个词,一个是上帝之爱,一个是兄弟朋友之爱。

大家看原文圣经就可以知道,在基督第一次问彼得的时候,基督所使用的“爱”这个词是Agape(阿戈配),也就是上帝的舍己之爱;但是在彼得回复基督的时候,他所使用的“爱”是Philia(非利亚儿),就是弟兄之爱、朋友之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彼得真的感受到自己并不比其他门徒更有对基督的爱;而且他也认识到了自身人性的软弱使得他没有对基督的舍己之爱,因为他无法超越自己人性的软弱层面。

然后,基督回答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lambs)”【约21:15】在这里,基督所使用的“小羊”这个词,在原文和英文中是指小羊羔,就是那些在灵性上、在德行和信心上都比较幼小的人,就是那些比较迟钝,对于圣经真理的认识比较模糊的人。但是,实际上,这不是指哪一类人,而是指人类的人性中普遍的软弱性。在人性的软弱中有一个弱点,就是我们都有某个领域和层面上的局限性,我们也会有某种程度上的迟钝和缓慢,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会有人性的愚昧,就是都有比别人软弱、不足的那些方面。

所以,当彼得开始认识到自己人性的软弱,当他开始看自己不比别人更强的时候,他就在这一点上预备好了,基督看到他真正的谦卑了,于是就托付给他喂养主的小羊的工作责任。就是对待那些在某个方面比较软弱的人,我们要理解他们,我们要有慈爱和耐心、信心和恒心,我们要慢慢地引导他们,因为我们要想到我们也有某种方面的软弱。

关于这一点,在本章的第15段中有这样的解释:“基督恢复彼得作传福音的执事时,所委托他的第一件工作,是喂养他的小羊。对这项工作,彼得还没多少经验。这需要很慈爱,很细心的照应,也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恒心。他必须为那些在信德上还幼小的人服务,教训愚昧的人,向他们解释圣经,并要训练他们在基督的工作上成为有用的工人。在以前,彼得还不配作这种工作,甚至还不明白其重要性。但这是耶稣现在呼召他去作的工作。他自己受苦和悔改的经历,已为他作这项工作准备了条件。

第二,基督第二次是怎么问彼得的呢?【约21:16】“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这次基督没有以与他人对比的方式来问彼得,他是直接问的。这次基督所使用的“爱”仍然是Agape(阿戈配),也就是上帝的舍己之爱。而彼得的回答仍然是Philia(非利亚儿),就是弟兄之爱、朋友之爱,他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

基督的问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彼得,你以上帝舍己之圣爱来爱我吗?”或者是:“彼得,你有爱我的舍己之爱吗?”也或者是:“彼得,你是否具有对我的舍己之心呢?你是否爱我超过你自己的性命呢?”

基督为什么再次向彼得强调,问他有没有以上帝的舍己之圣爱来爱他呢?当基督这样问的时候,实际上彼得心里面是特别有感触的,因为他心里面对否认基督的事正是心如刀割,他正在深切的悔恨之中,而基督是知道他的内心的,基督问他也不过是为了让众门徒看到彼得内心的悔改,这是为了给众门徒显露彼得的悔改才这么做的。

所以,当基督以有没有对基督的舍己之爱来问他的时候,他的心好像腾得被割了一下一样,因为他深切的感悟到自己并没有对基督的舍己之爱。虽然他口上可以宣称他总不会否认基督,但是当危机真正临到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首先要保全自己,可见他是没有对基督的舍己之爱的。而他所有的也只不过是出于人类最真挚感情的兄弟之爱或朋友之爱。所以,彼得就忍着内心对基督亏欠的痛楚说到:“主啊,是的,我没有对基督的舍己之爱,我在危机的环境中,为了保全自己,我甚至否认了你。我真的太亏欠了。”

基督与彼得的对话只有他们两位能够听得懂,一切好像是在不言中,因为基督太清楚彼得的内心了;而由于彼得一直沉浸在他否认基督的悔恨中,所以基督的每一个问话,他都非常清楚基督在讲什么。有的时候他越是害怕被基督指出的事,反而基督越是指出来了。

所以,基督第二次问话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彼得人性的另一个弱点的,这也是我们人类普遍人性的弱点。那就是:我们很容易在大环境的压力之下,忘记我们曾经信誓旦旦的宣言;我们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很容易随从大多数人的主张和立场;我们很容易看环境,很容易被环境所左右,而改变我们原有的主张和立场;我们很容易在罪恶的环境中与罪恶妥协;我们很容易在不信的环境中被不信的气氛所影响;我们很容易在撒但的试探面前被试探所牵引;我们人性的弱点本身就是很容易倾向罪恶。

这是什么意思呢?一句话,就是我们人性中都有一种从众的特性,都有一种盲从的特性,都有一种随大流、人云亦云的特性,我们都害怕自己搞“特殊”而被别人笑话,实际上就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这都是人性的普遍弱点。我们从内心深处应该可以理解这一点,所以大家都应该知道我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彼得与众门徒都有这样的弱点。所以,彼得在基督受审的时候,他为了保全自己,为了不被别人认出来,就使自己混杂在那些捉拿基督的人群之中,也同那些人说一些嘲笑的话。因为彼得把自己置身于仇敌的势力范围之内,以至于他成为了撒但试探的目标。所以,当大环境都是不信的言论和氛围的时候,彼得出于压力和维护自我,就否认了基督。他没有选择舍去自己的利益而承认基督,所以很明显他没有对基督的舍己之爱。

基督就是针对彼得这个软弱,第二次来问彼得的。而彼得也是知道基督所问的是什么意思,所以他看到基督对他的内心了如指掌,基督甚至挖到了他的内心深处,他对此非常悔恨,他在主面前没有什么可夸的,他的自卑悔改更加彻底的表明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基督再一次交托给他更多的工作责任:“你牧养我的羊(sheep)”【约21:16】基督这次所使用的“羊”这个词,与第一次所使用的是不同的。这次这个词(sheep)在英文中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绵羊的意思;根据绵羊的特性,这个词也往往象征那些像绵羊一样很容易受别人摆布、很容易放弃自己的主张和立场,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的人。所以,这个词(sheep)除了“绵羊”的意思,还有“从众者、盲从者、胆小鬼、易受人摆布的人、缺乏主见或轻易盲从的人”这样的意思。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大家就应该知道基督为什么对彼得托付了这样的牧养责任了。

这里的“羊(sheep)”实际上也并不是代表哪一类人,而是代表我们人性普遍软弱中的另一个侧面,那就是我们所有人的人性中都会有这种盲目跟风的特性,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的特性,只不过每个人在程度上多少不同而已,也可能在形式上不同而已,我们从内心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当彼得真的认识到自己这个人性的弱点之后,基督就将帮助人性的这样的一个弱点托付给了他,因为从自身的失败经验中,就可以理解他人了,他也可以以基督爱他的爱来帮助有这些不足的人了。就像基督那样对待他一样,他也可以正确对待别人了。

第三,基督第三次又是怎么问彼得的呢?【约21:17】“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在原文圣经和KJV版本的英文圣经中,基督所使用的“爱”的这个词发生了变化,他采用了Philia(非利亚儿)这个词,就是弟兄之爱、朋友之爱。基督的意思是:“彼得,你两次都说你是以弟兄之爱,或朋友之爱来爱我,请问你真的有这样的爱吗?”我们看到基督真的是问得非常的尖锐,基督的问话就像是一把利剑一样,深深的刺入了他本来就伤痛的心怀。

由于基督第三次问他,甚至是以他有没有朋友之爱来质问他,就是以他前两次的回答来质问他,他就开始忧愁;因为他知道基督所要表达的意思,他也知道基督所说的是什么,那是指他第三次否认基督的时候所说的话。彼得为了向周围的人表明自己不是基督一伙的,就用加利利人最粗鲁的言语来否认基督,就是以加利利人那种最粗鲁的、咒骂起誓的方式否认了基督。加利利人有他们的地方话,非常土、很粗鲁。为什么?因为那是渔夫生活的地区,罗马人也经常光顾,所以加利利人说话有点粗鲁。彼得就是用当地非常粗鲁的话,以辱骂的语调否认了基督。

所以,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约21:17】彼得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主啊!你说的真对,你是无所不知的,我内心也正在为这个而非常伤痛,我真的是太惭愧了,我真的认识到我甚至连人类层面中可以达到的最贵重的朋友之爱都没有,因为我不但否认了你,我甚至以咒骂起誓的方式否认了你,这是连朋友之情都没有的人啊!我真的不敢再在你面前自夸什么了。但是,求主察看我的内心,因为你是无所不知的,虽然我很不足,虽然我没有上帝的舍己之爱,虽然我曾经失败了,但是我现在愿意以人性层面上最贵重的朋友之爱来爱你,至少这个是真实的。”彼得这个时候向主敞开心扉的告白自己的罪,并请求主的饶恕和怜悯。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以前彼得是凭着外貌认识基督,像现在许多人认识他一样,但是如今他对主的认识,将不再是这样有限的了。他从前的认识是仅仅在人性上与耶稣来往,但现在不同了。他从前以基督为一个人,一个从天上差来的教师而爱他,如今则要以基督为上帝而爱他。他已经学会一个教训:对他来说,基督就是一切。”(21段)正因为彼得以前是以一个人来看待基督,所以他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爱基督的,但是就是连一个朋友的爱,他都没有维持住。

所以,我们看到基督第三次是针对彼得哪一方面的人性弱点来问他的呢?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试炼来到的时候,就选择见利忘义的立场;甚至连自己最亲爱的知己朋友都能背信弃义;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保全自身,连一般的人在人性的层面上都无法采用的方式,就是一般的人在人的层面上都无法做的事,就是以最不被人类看好、最羞辱、最难堪、最不体面的方式来背信弃义的对待朋友。这样的弱点也是人类本性中的一个软弱点。

我们各自从内心深处都可以承认这一点。只不过这样的弱点一般情况下、一般的人还是做不出来的,这样的弱点在罪恶越深重的情况下才会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越是到了末时代最末了的时候越是非常普遍。这就是使徒保罗所说的末时的人性特点:“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上帝,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后3:2-5】这样的人性弱点将会越来越成为普遍,人类的罪恶才会满盈。

基督也说过:“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太10:36】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反映了在末时代兽印的患难临到的时候,人性背信弃义的弱点会成为人性的一种强大的势力,它会左右人的选择,它会使人在自身的利益面前,勇敢的、似乎非常合理合法的背信弃义,不光是自己的朋友,就是自己家里的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教会的同工都会被他们以似乎合理的借口出卖掉。

这就是基督第三次问话彼得的意义,基督是针对彼得人性中背信弃义的弱点来说的,他要让彼得认识到自己的这一弱点。实际上,不光是彼得,这也是对其他的门徒说的,当然也是对我们说的。【太26:35】“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不只是彼得宣称自己对基督的爱,其他门徒都是这样说的。也就是说,彼得的弱点也是其他门徒的弱点,所以在基督被捕的时候,其他门徒也都弃主逃跑了。但是,为什么后来他们都指责彼得呢?因为彼得是众门徒的代表;也是因为众人都有一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选择怪罪于朋友的弱点。这就是我们以上所说的这一对待朋友的弱点,就是在利益面前我可以对朋友背信弃义的弱点。

人很容易在平安稳妥的时候,宣称我们有共同的信仰和立场而聚在一起,我们也可以信誓旦旦的在一起发誓对主效忠,我们可以发誓要一辈子作朋友、作知己。但是,当危急之秋临到的时候,当试炼和考验时期临到的时候,一般的人都会选择各奔东西,谁还记得曾经的兄弟盟约、朋友知己?谁还记得自己曾经的信誓旦旦和共同信仰?所以,真正的朋友是患难朋友,在患难之中才能考验真情。

这就是“绵羊”的特点,绵羊本身非常温顺,合群性也非常强,平时也好管理、好牧养。但是,当突然遭到惊吓时,它们就会两耳竖起、眼睛睁大、四处乱跑,这样就会引起“炸群”;而且绵羊的合群性也是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夏季牧草丰茂的时候,绵羊合群性强,但是在冬、春季节,由于牧草缺少,它们为了争食枯草、树叶等,合群性往往就会比较差。所以,一个牧人对待这样的人性的软弱特性,要以极大的智慧和见识来正确的、耐心的引导,否则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基督第三次对彼得的托付是什么呢?就是:“你喂养我的羊(sheep)。”【约21:17】基督这么托付彼得,就是针对以上彼得所表现的人性的软弱来说的,由于彼得在这一点上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悔改的凭据,他就有资格来牧养像他一样有这样软弱点的人了。所以,基督在这里所使用的“羊”在原文圣经中,同样是被翻译成“绵羊”的这个词。这也就是基督取了绵羊的另外一个特性,就是在顺利的时候合群性极强,但是在试炼时期,合群性极差的特性。这就是我们人性的特点,尤其是那些自称信基督的人,平时表现的也非常的不错,似乎非常合一相爱,但是考验临到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分崩离析,各为自身利益而奔跑。

以上我们非常详细的说明了基督三问彼得的内容具体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出,基督三次对彼得的发问,都是针对彼得和众人人性某一个普遍的弱点的,而且基督每一次在彼得认识到自己的弱点而表示悔改的凭据之后,所交托给他牧养群羊的责任,都是与他所问的内容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某一个弱点而悔改了,我们有了这样的深刻经历,我们才能在牧养羊群的时候,帮助到羊群某一方面的弱点。所以,基督三次对彼得的托付,并不是指哪一类人,而是指人性的哪一个普遍存在的弱点,这三个方面的弱点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弱点。

彼得由于真正认识到了自己人性的弱点而悔改了,就有资格牧养羊群了。因为他也亲身经历了基督是如何以上帝的舍己之爱忍耐的对待他的,他也就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其他一样有软弱的人了。所以,他对基督的爱和对灵魂的爱心,因着基督的三次问话而得到了恢复,基督重建了彼得对基督的爱。基督对彼得托付牧养羊群的责任,就实现了基督曾经对他所发出的应许。

【路22:31-32】“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象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基督为什么应许彼得说他回头之后要坚固他的弟兄呢?正是因为彼得的跌倒,以及他后来的真诚悔改,这一经历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弱点是什么,这样的弱点使他也能谦卑的理解他人,也能很好的引导他人了。

其他的门徒就在旁边听着、看着,他们看到彼得公开的犯罪已经在他们面前公开的承认了,他们看到基督的三问是一步步深入彼得的内心深处的,他们看到如此尖锐的问题,他们也看到彼得在如此的质问和灵魂的拷问之中,他都表现的那么真诚、谦卑,他真的彻底降卑而悔改了。他们看到了彼得悔改的凭据,他们这个时候也恢复了对彼得的信任。

他们同时也看到了基督对待犯错误的人是如何的宽容饶恕,又是如何的以爱来一步步引导,最终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被基督的爱深深的吸引了,他们在听彼得与基督的对话之时,他们自身也在深深的自我省察,他们此时也悔改了。他们爱基督、爱弟兄的心也被唤醒了。所以,基督以这样的方式重建了门徒们对基督的爱,以及对灵魂的爱,这就是他们担任教师、负起使命最重要的资格。

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重点,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基督两次对彼得强调“你跟从我吧”这样的叮嘱语?

【约21:18-22】“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上帝。)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彼得转过来,看见耶稣所爱的那门徒跟着,(就是在晚饭的时候,靠着耶稣胸膛说:‘主啊,卖你的是谁?’的那门徒。)彼得看见他,就问耶稣说:‘主啊,这人将来如何?’耶稣对他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

从这里我们看到基督两次说到“你跟从我吧!”这实际上是对门徒完全献身于基督的呼召,由于众门徒现在的心对基督产生了动摇,他们的心有偏离基督、专注于世俗或其他方面的危险,所以基督一再强调他们要把心收回来专注于基督,这就是要他们跟随基督的意义。

当基督第一次告诉彼得“你跟从我吧”的时候,基督向彼得预言到了他将来死的样式。我们知道彼得后来也是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殉道的,但是实际上基督不但是在告诉彼得将要在他死的样式跟从基督,而是在叮嘱彼得要在他人生的每一步中都要行走在克己牺牲的十字架的道路上,直到最终走向十字架。就像基督自身在世上活在自我牺牲的十字架的道路上一样。所以,这是在强调要彼得专注于基督克己牺牲的样式,只有这样才能完全献身于基督。

另外一点是,彼得天生是心直口快的人,他容易受感情的冲动行事,虽然彼得悔改了,但是他要靠基督时刻提防这些弱点,他必须时刻跟在基督的后面行事,他不能跑到基督的前面去了。也就是说他必须按照基督的计划和指导方针行事,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主的工作。所以,基督告诉彼得要时刻专注于基督的计划和指导方针、工作方法。

当基督第二次向彼得说“你跟从我吧”这样的话的时候,是因为彼得想知道约翰将来的情况之时。所以,基督这一次的叮嘱是在告诉彼得,他要时刻专注于基督所给他自己的本分,不要去过分思虑分派给别人的工作,也不要总是对别人的事情极感兴趣,很想知道别人的本分,而忽略了自己本分。因为他的工作就是要仰望基督并跟从他。我们只有专注于基督所分派给我们的本分,我们才能在主的工作中完全献身于基督。

同时,基督所说的这个话也是指,我们作为人并没有权柄来审判别人的事。彼得并没有得到作教会之首的尊荣,我们也没有被赋予评断他人的尊荣,因为惟有基督是教会之首,我们都是作仆人的。我们在别人的生活上,总能看到些错误,在别人的品格上,总能看到一些缺点。血肉之躯,难免有软弱;只有在基督里才能找到完美。仰望基督,我们就能变成他的样式。基督这是在教导彼得要专注于基督所给予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不要越权。因为仆人有仆人的位置,丈夫和妻子也各有自己的位置。

总之,以上我们结合本章第三部分的内容,简要说明了一下“你跟从我吧”四个方面的含义:就是要专注于基督的样式、要专注于基督的计划和方法、要专注于基督所给我们的本分、要专注于基督所给予我们的位置。只有经常专注于这四个方面,我们才能正确的一直跟随基督,我们才能完全献身于基督。因为我们献身的就是把自己的心给献上的意思。因为我们经常专注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我们经常专注什么也说明我们的财宝在哪里。

基督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加利利海边与门徒再次见面,将他的使命重新托付给了这些门徒。为了使他们更有资格担负这一责任,基督就借着三件事情来坚固他们,使他们有资格来从事主的工作。基督重建了他们对基督的信心、爱心和完全献身的精神。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8):讲述了基督是如何帮助门徒重建他们对基督的信心的。就是借着在加利利海上重施打鱼的神迹来做成这个工作。

第二部分(9-18):讲述了基督是如何帮助门徒重建他们对基督的爱心和彼此之间的信任之心的。就是借着在加利利海边上三问彼得关于爱的告白和保证来做成这个工作。

第三部分(19-27):讲述了基督是如何帮助门徒重新恢复他们对基督的献身心志和精神的。就是通过两次向彼得发出“你跟从我吧”的叮嘱来做成这个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