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在亚那和该亚法面前”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基督被犹太当局半夜捉拿之后,紧接着面对着一次接一次的受审、受苦(被侮辱、被讥诮)、被定罪的经历。基督的受审有两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在犹太宗教当局面前受宗教的审问;第二阶段是在彼拉多和希律面前受民事的审问。而本章所讲述的就是基督所面对的第一阶段的宗教审问经历。

在这一阶段的宗教审问中,基督首先经历了两次预审,或者是两次私下的审问:一次是在大祭司亚那的公馆里面,只在亚那面前受审;另一次是在大祭司该亚法的公馆里面,在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面前受审。然后,基督经历了两次提审,也就是在犹太公会面前的审问:第一次是在天亮之前(在黑夜),第二次是在天亮之后(在白天)。

在本章第3段中有这样的话语:“基督应当在犹太公会前正式受审,但这时却先要在亚那面前预审。”这里提到了“正式受审”和“预审”的问题。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识和内容。以上我们谈到了基督在祭司和犹太公会面前各受审两次,总共是四次。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结合本章看到,基督在犹太当局面前三次被定罪、三次被侮辱。

在本章里面有这样的话语:“这样,犹太当局第三次定了耶稣的死罪。”(51段)这说明本章提到基督有三次被犹太当局定罪。再来看“基督受的第三次侮辱和戏弄,甚至比以前在无知的暴徒手下所受的更难堪。”(52段)这说明基督有三次在犹太当局面前被侮辱和被戏弄。

基督三次被定罪是指哪三次呢?第一次是在大祭司亚那的公馆受审的时候,虽然,他们并没有找到定罪于基督的把柄和理由,但是他们还是以被定罪之人的身份,将基督捆绑起来了。在本章有这样的话语:“基督虽然没有给控告他的人留下口实,但仍被绑着,表明他是被定了罪的人。”(12段)基督第二次被定罪是在犹太公会面前夜审的时候,该亚法和公会议员定了基督犯了亵渎上帝的罪。“于是该亚法便撕开他的衣袍,不让众人看穿他掩饰不住的恐惧,并示意不必再行审问就可以定这个人犯了亵渎的罪。……于是众人定了他的罪。”(27段)第三次被定罪是基督在天亮接受犹太公会日审的时候,他们同样是以基督犯了亵渎的罪为借口,定了基督的罪。

当然,我们学习本章,不仅要清楚基督受审的准确次序和时间,更要思考基督在受审的时候,他的表现和态度,他是如何应对这些审问的?他表现的品格精神属性是怎样的,这是我们特别需要学习的,毕竟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会面对这样的事情。基督在审判厅里的表现,正是走向十字架的基督所具备的品格属性。他是如何对待那些审问他的人的?他是如何对待他的门徒的?他是如何对待他自己的?尤其是基督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被侮辱、被讥诮的待遇时,他的心是怎样的?他在被人无辜定罪、被冤屈却无处可诉之时,他的心是怎样的?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点。

在我们继续学习之前,我们先要把基督从半夜被捉拿,到早晨被带到彼拉多那里之前,他在犹太当局面前受审的各时间点,按照顺序罗列一下,以便于我们更加清晰基督受审的相关内容,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将四福音书中,关于基督在犹太当局受审的内容按照顺序正确排开。我们先来看看圣经里面关于时间的一节经文:

【可13:35】“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来,或晚上,或半夜,或鸡叫,或早晨。”这里提到的四个时间段,实际上是犹太历中计算时间的四个更次。晚上,指的是一更天,从太阳落山之后开始,也就是晚上6-9点钟;半夜,指的是二更天,也就是晚上9-12点钟;鸡叫,指的是三更天,也就是凌晨12-3点钟;早晨,指的是四更天,也就是凌晨3-6点钟,就是到太阳出来的时候,也就是直到6点钟。

值得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更次,与我们中国计时法中所采用的更次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只能按照圣经观点来认识这些时间。当然,这里所提到的四个时间段,更加突出的是每个时间段的最后那个时间点。所以,“晚上”更主要体现在9点钟这个点儿上;“半夜”更主要体现在12点钟这个时间点儿上;“鸡叫”更主要体现在凌晨3点这个时间点儿上;而“早晨”更主要体现在早晨6点钟这个时间点儿上。

这样看来,如果英文中的morning一词是指早晨6点钟及以后的时间,那么early morning这个英文词汇就是“早晨”的前半部分3-4点钟,也就是黎明的时候。所以,“鸡叫”的时间更主要是指凌晨3点开始鸡叫,凌晨3点钟只是鸡叫的开始。这也意味着在天亮之前,鸡叫还会再有。

在这样对时间认识的基础之上,我们结合本章内容,按照次序来看看,基督在不同的时间点受审(宗教审问)的时间:

第一,基督被捉拿是在半夜的时候,大概是半夜12点左右;当他被带到大祭司亚那那里的时候,大概是凌晨12-1点钟左右。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暴徒在半夜(midnight)捉拿耶稣,又在他没有被定罪,甚至还没有被控告之前就施以嘲笑和凌辱。”(5段) “暴徒急急忙忙带着耶稣渡过汲沦溪,经由果园,穿出橄榄树林,进到城里,人们皆已入睡。此时半夜已过,街道寂静;但跟着他的暴徒发出的叫嚣声惊破了深夜的沉寂。”(1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基督半夜被捉拿之后,那些暴徒把基督带到城里的时候,已经过了半夜12点钟。

第二,基督第一次在大祭司亚那的公馆里受审的时间,大概是凌晨1-2点左右。这是我们通过以上的时间,可以推断出来的,基督在祭司亚那那里受审的时间只能是落在凌晨1-2点之间。

第三,基督第二次在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那里受审的时间,大概是凌晨2-3点左右。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这时已是清晨(early morning黎明、拂晓),但天色还未大亮(very dark非常黑);一群武装士兵点着灯笼火把,将他们的囚犯解到大祭司那里去。当公会议员正集合时,亚那和该亚法在这里又重新审问耶稣一次,但也没有问出什么头绪来。”(12段)这里可以看出,在黎明的时候,基督在犹太公会接受“夜审”。那么,在黎明之前,也就是在3点之前,基督是在两位祭司面前受审。

第四,基督第一次在犹太公会面前受审的时间,大概是凌晨3-4点钟左右。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这时天将破晓(being just before the dawn),是夜里最冷的时候,所以院子里生着火。有一群人围着烤火,彼得也大胆地同他们挤在那里。”(37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基督被带到公会面前夜审的时候,也就是彼得也一起跟着进入院子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夜里最冷的时候,也就是凌晨3-4点钟左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黎明时刻。

参考以上“鸡叫”的时间,我们可以知道,当基督第一次在犹太公会前受审的时候,同时在外面的院子中发生了彼得三次否认主的事件。我们根据圣经和本章内容可以知道,当彼得第一次否认主之后,鸡叫了第一次;当彼得第三次否认主之后,鸡叫了第二次。根据圣经和本章内容,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两次鸡叫之间间隔大约是1个小时,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基督第一次在犹太公会面前受审的时间大概也是1个小时,或者是1个小时多一点。

【可14:30】“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就在今天夜里,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可14:68】“彼得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于是出来,到了前院,鸡就叫了。

【路22:59】“约过了一小时,又有一个人极力的说:‘他实在是同那人一伙的,因为他也是加利利人。’

【可14:71-72】“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立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对他所说的话:‘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思想起来,就哭了。

第五,基督在卫兵室等候正式审问的时间,大概是凌晨4-5点钟之内。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虽然如此,这时他们却把救主当作已经定了罪案的囚犯,交给下流卑鄙的人去侮辱并虐待。大祭司的公馆四面有露天的院子,那里有士兵和民众聚集。耶稣被带出来,经过这院子直到卫兵室,在各方面他都遇到人拿他自称是上帝儿子的话来讥诮他。”“当他在卫兵室等候正式审问时,他一点也没有受到保护。”(34段)基督是在结束犹太公会夜审之后到卫兵室等候再提审的,所以,在夜审之后的4点左右到天亮日审的5点左右,基督只能是在这个时间段之间等候在卫兵室。

第六,基督第二次在全体犹太公会面前被提审的时间,大概是凌晨5-6点钟左右。

在本章中有这样的话语:“一到天亮(As soon as it was day),犹太公会就召集会议,耶稣又被带到会议室中。”(48段)

【路22:66】“天一亮(as soon as it was day),民间的众长老连祭司长带文士都聚会,把耶稣带到他们的公会里。”这两处使用的“一到天亮”在英文中都是一样的用词,这是在说明太阳出来,天刚刚大亮的时候,犹太当局就迫不及待的要召集会议来审问基督,这个时候可以看出还是在早晨6点之前。

【太27:1-2】“到了早晨,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大家商议要治死耶稣。就把他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这里提到“早晨”的时候,基督被带到彼拉多那里受审,这里的早晨英文使用的是“the morning”这是指早晨工作日的开始一直到中午12点之前。就是上午6点以后,工作日时间正式开始了。这与基督在犹太公会受“日审”的时间是不一样,在犹太公会“日审”的时间,圣经和预言之灵都翻译成“天一亮”,就是太阳刚刚出来,天刚刚大亮的时间,这个是早于早晨6点钟的,是在犹太人白日正式做工的工作日之前。

在以上我们按照时间顺序,看到了基督在犹太当局面前四次受审、三次被定罪、三次被侮辱的相关内容。接下来我们要重点思考基督在犹太当局面前受审的时候,他所表现的智慧、他的精神面貌、他的品性作风、他的态度精神、他的动机思想,这些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基督,这是我们需要清楚理解的内容。

我们先来看基督在大祭司亚那面前受审时候的智慧和品性。当大祭司想要基督说一些话来证明他是破坏社会治安和扇动叛乱的,因为他正在地上建立一个新国度的秘密组织。面对大祭司这样的诬告和歪曲,基督是如何应对的呢?他说:“我从来是明明的对世人说话。我常在会堂和殿里,就是犹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训人;我在暗地里并没有说什么。你为什么问我呢?可以问那听见的人,我对他们说的是什么;我所说的,他们都知道。”【约18:20-21】

基督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他这是在与大祭司争辩吗?不是的,他是在向在座的人说明他的使命是什么,以及他来要完成的使命,并且基于他的使命所发表的教训都是没有隐藏的,他是明明的对世人说的。而且他的使命是在人心里面建立上帝的国,而不是在地上建立一个属世的王国。所以,大祭司所诬告他的罪名并不存在。

基督为什么要这样应对呢?因为这涉及到了他在地上的使命,他为了向人显明他的使命,所以才出来作见证,所以这不是一种争辩。基督每次发言所说的话都是为了上帝的荣耀,也是为了人的益处,他是为了让人更好的认识他及他所做的工作,他并没有因为一己私利为自己的缘故去争论什么。他丝毫不为自己考虑什么,他并不考虑自己的处境怎样。当然,基督这么说,也是显明了犹太当局与基督不同的作风。犹太当局都是偷偷地、秘密地、污蔑的、不实的、阴谋的来行事的,而基督却不然。

在这样的时候,大祭司被问的哑口无言,于是他的一个差役打了基督的脸,这对基督明明的、不公的羞辱和虐待,基督是怎么应对的呢?他的反应是什么呢?在本章有这样的记载:“基督很镇静地回答说:‘我若说得不是,你可以指证那不是;我若说得是,你为什么打我呢?’他没有一句激烈或报复的话。他镇静的回答,是从他那一颗无罪、忍耐、温和、不轻易发怒的心发出来的。”(8段)基督并没有说一句激烈或报复的话,他的情绪非常镇静,这都是因为基督有一颗被上天爱的属性所充满的心,他爱的属性使他不忍心说那些伤人害物的话,他不想羞辱上帝的荣耀,他也不想给撒但以借口。

虽然如此,基督在这样表现和选择的时候,他并不是没有经过一番挣扎的。因为基督也是人,他也取了我们一样的人性,他也会面对想要报复或者想要为自己争取利益的试探和软弱,但是他内心强大的爱的属性和力量,使他胜过了人性的一切软弱,于是他得了胜。

那么,基督面对的试探是什么呢?这试探有没有我们所面临的更强烈呢?是的,比我们所面临的试探更强烈。因为他同时是具有神性的神能的,所以当他在人性上遭受虐待和羞辱的时候,当他明明的有能力可以制伏这些狡猾的仇敌之时,他却不能这么做;当他无罪忌邪的心,就是对罪恶非常敏锐的心听到那些丑陋邪恶的嘴脸所发出的不实、欺诈、诬告和无理取闹的狡辩之时,他想要用自己的神能来证明他们的不是,并且一下子让现在的情形翻转过来,狠狠地给那些恶人当头一棒来教训他们一下,但是基督却不能使用自己的神能这样做。所以,这样的试探在基督心头是非常强烈的。而且越是圣洁无罪的心,越是恨恶罪恶的心,越是对这些人的这样的愚顽、狡诈的作为越是反感,那么他所遭受的这样的试探也就越是强烈,这是成正比例的。

所以,我们可想而知基督当时在受审的时候所面对的痛苦是多么大,他的处境是多么危机,他的选择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而他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上帝是否得荣耀、人类是否还有被救赎的希望。所以,为了上帝和人类,基督必须甘愿选择在人性上受苦,他必须选择得胜这个试探,虽然非常难受,他也必须这么做。他不能使用自己的神能和天使对他的帮助。因为基督在人性上受苦是上帝救赎计划的一部分。而且,他只有这么做,才能为人类作榜样。

在本章第9段中有这样的话语:“基督在虐待和侮辱之下深感痛苦。”“而且他所受的痛苦,是与他的完全圣洁和对罪恶的恨恶成正比例的。”“他也知道,只要他一显神威,就能在片刻之间使那些残酷地虐待他的人仆倒在地。想到这一切,他的磨炼就愈加难以忍受了。”这就是说基督嫉恶如仇的内心越是圣洁无罪,他所感受到的试探的痛苦就越是强大,因为对罪恶越敏锐的心,他越见不得一点邪恶,也就越是痛苦,而他又不能为此做什么,所以他的试探越强烈,他面对的争战也就越大。相反,那些陷在罪中的人,就不会有这样的痛苦和争战。

在本章第10-11段中也有这样的话语:“所以当基督受到侮辱的待遇时,就有强烈的试探临到他,要他显示自己的神性。只要他说一句话,或用眼睛一看,就能迫使那些逼迫他的人承认他为超乎君王、首领、祭司和圣殿之上的主。但要保持他所自己选择,作人类一分子的地位,这确是他很难做到的。”“那能置仇敌于死地的救主,反而甘愿忍受他们的虐待。他对天父的爱,以及他在创世之前所立替世人担当罪孽的誓约,使他毫无怨言地忍受着他要拯救之人的粗暴待遇。在人性上忍受世人堆在他头上的一切咒骂和侮辱,原是他使命的一部分。人类的唯一生路就在于基督忍受世人毒辣的手和残忍的心所加在他身上的一切痛苦。”这也就是基督所受的苦,以及基督必须得胜试探的原因。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一点:我们将来所要忍受的一切苦难是要我们的人性去面对的。所以,我们的人性不能越来越堕落,不能越来越软弱,我们的人性要在向上的这一方向上变得越来越强大起来。我们要不断地与我们人性的种种软弱和不足、以及人性向下的成分较力争战;我们要培养和发展我们人性中那些优良的、可以帮助我们与主和谐的那些特性;我们也要不断地依靠基督恩典的能力,培养和发展我们人性机能中的自制力、意志力和道德力,使我们在感受罪恶、辨别是非、抵抗试探和诱惑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得到加强。所以,现在我们经常讲要培养和发展我们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力,其意义也就在此。说的具体一点,也就是我们要通过与基督联合,通过主的话语,使我们的感受力、自制力、思维能力、辨识力、意志力、抵抗力、道德力都要得到加强。这样,我们将来在面对患难的时候,才能扛得住那样的患难,而站立得住。

当然,我们还要简单来看一下,当基督在犹太公会面前夜审的时候,他是如何应对的,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但是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我们不可能那么详细来作说明。但基本的意义都在上面的解说中提到了。我们要具备基督的智慧,静默有时、说话有时。基督是怎么运用这一法则的呢?他为什么有时静默、有时说话呢?其目的都是为了荣耀上帝、也是为了帮助在座的人。如果不是在显明这样的旨意,如果不是为了完成他在地上的使命,他是不会轻易发言的。如果只是在歪曲他的话,在侮辱他自己,他是不会为自己争辩的,因为他纯洁无罪的品性从他里面自然的散发出来,就可以让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得到。

我们看看本章的相关记载:“大家的情绪很紧张,惟有耶稣从容不迫,态度镇定。就是他周围的气氛,似乎也弥漫着一种圣洁的感化力。”(13段)“但这时该亚法望着他的囚犯,不禁为他高贵和威严的风度所感动,不由得感悟到这个人的确很像上帝。但是这念头在他心中只是昙花一现。他立刻用讥诮傲慢的声调吩咐耶稣在他们面前行一件奇事;救主像没有听见似的,默不作声。众人心里都将亚那和该亚法那种激动、凶恶的态度与耶稣镇定、庄严的风度作了对比。连这些硬着心肠的民众心中也发生一个问题:难道这么像上帝的人能被当作囚犯而定罪吗?”(14段)

我们看到基督自然显露的圣洁风度,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就连该亚法一时都被感动了。但是,基督在面对该亚法对他的挑衅,要他行一件奇事的时候,他是默不作声的,为什么呢?他不会给那些已经看到过他的神迹、却心里刚硬而拒绝的人再一次机会了,因为他们即便再看一次也不会接受的了,况且基督不会给撒但的挑衅以可乘之机,他绝不会进入撒但的试探。

还有,当那些假见证人来歪曲基督曾经说过的话之时,基督也是静默不言的,为什么呢?因为对于这些歪曲的话语,他们自身的见证都是自相矛盾的,而且在场的人都知道基督究竟说过什么话,也都知道那些人的见证是不可信的。“耶稣忍耐地听着这些自相矛盾的见证,没有为自己申辩半句。最后那些控告的人困惑、混乱、发狂了。这一场审问并没有头绪,他们的计谋看来是失败了,弄得该亚法无计可施。”(18段)基督这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他无声的面对仇敌的攻击,反而使这些人失败了。因为往往说得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而静默往往是更有力量的。正如智慧人的箴言所说的那样:“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10:19】

但是,最后当该亚法向天举起右手,用严肃起誓的方式对耶稣说:“我指着永生上帝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上帝的儿子基督不是?”【太26:63】时,基督开口发言了。为什么呢?因为这要求是由全国所公认为最高的权威,且是奉至高者的名而发的。基督必须对律法表示应有的尊敬。更重要的是,这也涉及他自己与天父的关系。他必须清楚地声明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所以,为了这样的缘故,基督开口了。这就是基督的智慧。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人类的益处,基督即便是知道要面临死亡,他也要那样做。这就是一条不变的原则。

但是,那使基督心碎的、更残酷的痛苦和加在身上最沉重的打击,还不是仇敌的手能给他的。当基督在该亚法面前遭受非法审讯时,他自己的一个门徒竟否认了他。彼得为什么会否认基督呢?而且第三次还是发咒起誓的否认了基督,为什么呢?为什么约翰并没有成为撒但试探的对象呢?

因为门徒约翰进入审判厅时,没有想隐瞒他是跟从基督的人;他也没有杂在那些辱骂他夫子的人群当中。别人也没有质问他,因为他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使别人猜疑他。他找到一个僻静的墙角,是暴徒注意不到的地方,这就是他可能离基督最近的地方了。

但是彼得却不希望别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就置身于仇敌的势力范围之中,成为容易受试探的目标。假使要他为夫子争战的话,他必是个勇敢的战士;但当一只藐视人的手指着他时,他却显得是个懦夫了。许多不怕为他们的主积极争战的人,常因讥诮而否认了他们的信仰。他们与应该避免的人为伍,就自处于试探之中。这无异于请仇敌来试探他们,使他们在言语和行为上犯一些在其他情况之下决不至犯的错误。今日的基督徒因为怕受痛苦或怕受侮辱而隐瞒自己的信仰,否认了主,这与在审判厅里的彼得没啥区别。

但是,面对三次否认他的彼得,基督是如何对待他的呢?基督在彼得第三次否认他的时候,他随即就从审判厅里转过身来看院子里的彼得。这说明基督虽然身在审判厅,但是他的心却在彼得那里,就是此时此刻最软弱的一个门徒是他特别牵挂的。他早都知道彼得的软弱,所以提前告知了他,但是当事情真正成就的时候,他还在想着如何能坚固他这个门徒的心。也正是因为他的转身,使得基督又遭受了一次被打的虐待,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基督在我们犯罪跌倒的时候,他是在为我们同受苦难的。当我们能够理解这一层意义的时候,我们真的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软弱无知。

当彼得看到基督憔悴而又疲惫发白的脸上,充满了忧伤而怜悯、宽容、饶恕之爱的面容时,他的内心顿时感受到了一种属天的温和、理解和饶恕的爱意,他感受到基督似乎是在向他说到:“彼得,还记得我在几个小时之前对你说过的话吗?现在你看到了自己的软弱吧?我真的为你的否认主而深感忧伤,但我也真的在为你祈求,我相信靠着基督的恩典,你是可以得胜这些软弱的,请刚强起来吧,请抓住主的能力吧,不要怕,只要你愿意悔改过来,你就仍然会获得主的认证和喜悦!”他似乎透过基督的眼神,听到了基督向他说话的声音,他听到了基督对他的期望之声。

当那低劣的咒语还在彼得口里,那尖锐的鸡鸣还在他耳中时,救主从横眉怒目的审判官前转过身来,正面望着这个可怜的门徒。同时彼得的眼睛也恰好看到了他的夫子。在基督那温和的面貌上,彼得看出深切的慈悲和忧伤,却没带一点怒容。

彼得一看到主的青灰、痛苦的面容,痉挛发颤的嘴唇和那慈悲宽恕的神色,犹如万箭钻心。他的良心觉醒了,记忆力恢复了。彼得想起在短短的几小时之前,他还扬言和他的主一同坐牢,一同舍命。他想起当救主在楼房里告诉他,今天夜里他要三次不认主时,他心中是何等的不服。彼得刚才声明他不认识基督,可是现在他在极度悲痛中看出他的主是如何认识他的为人,如何正确地洞悉他的内心,而他竟不知道自己的虚伪。

彼得的思潮翻腾起来,救主的亲切怜悯,他的仁爱宽容,以及他对犯错误的门徒所有的温柔的忍耐,这一切他都想起来了。他回忆起来了。他回忆救主的警戒:“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路22:31-32)又想到自己的忘恩负义、背信弃义,就非常自怨自恨。于是他再向他的夫子望了望,只见一只亵慢的手举起来打夫子的脸。他再也看不下去了,他的心碎了,他从审判厅冲出去了。

我们知道,彼得在不知不觉中跑到了客西马尼园,他在那里深深的悔改了!这样的结果完全是由于基督在审判厅里的一个美丽的转身,也是由于基督爱灵魂的心,他知道每个人的软弱,他正在为我们受苦,他也正在为我们牵挂而祈祷。

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基督从吃了逾越节的筵席之后,他一直到此时都是把心放在门徒身上,他也在思考他的使命,以及如何完成他的使命的事,他直到此时还没有喝过一口水,他还不断地教导门徒最后的话,也为他们祷告,更重要的是他经历了客西马尼园特别消耗体力的挣扎,他又从客西马尼园半夜被捉拿,被带到亚那那里受审,又被拖到该亚法那里,直到此时,他已经不停地劳力有10个小时左右了。

他只在犹太公会受审的审判厅里就站立了大概一个小时之多,而且还面对着周围那些包围着他的恶人的挑衅、狂妄、教唆、虐待、讥诮和种种非难的待遇,大家可想而知,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忍耐啊,这是需要多么大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力的消耗啊!但就是这样,基督的心却一直心系他的门徒,就是软弱中的彼得,而且基督的思维非常的清晰有力,因为他应对仇敌游刃有余,并且他并没有忘记时间,他知道鸡叫两遍的时候,就是彼得三次否认主的时候。于是,他在非常恰当的时间,转过身来看彼得。此时,在基督眼里只有彼得。当我们想到这一切,我们不禁会感叹,这对我们是多么大的鼓舞啊!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11):讲述了基督第一次在大祭司亚那面前受审的经历。

第二部分(12):讲述了基督第二次在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面前受审的经历。

第三部分(13-34):讲述了基督第一次在犹太公会面前受审的经历。这是基督在犹太公会面前的夜审,这个是不合法的做法,当时只有部分犹太公会议员参加。

第四部分(35-47):讲述了当基督第一次在犹太公会受审的时候,在审判厅的院子里,门徒彼得三次否认基督的经历。

第五部分(48-56):讲述了基督第二次在犹太公会面前受审的经历。这是基督在犹太公会面前的日审,这是由全体犹太公会议员参加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