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诘难”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基督揭露了犹太教会假宗教本质上的缺乏是什么。他们缺乏的就是在基督里面的爱的生命属性特征,而爱的生命属性特征是什么呢?总体上来说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督的品格特征,另一个是基督的能力特征。这两者都是犹太教会的假宗教所缺乏的核心本质。
他们一波一波的人上前来质问基督,以为难基督,目的是给基督难堪,并且想方设法要找到基督的把柄,为要控告他,并定他的罪。他们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显明了他们的缺乏,他们长期以来所宣称的宗教信仰,实质上是一种不认识上帝的信仰,他们对上帝的认识是狭隘的、是不完整的,所以他们的品格也是狭隘的,充满了人性的罪恶成分,他们没有真正对人的爱,他们也没有体验过上帝的能力在他们身上,所以他们也彰显不出上帝爱的能力。于是,他们的做法总是充满了对人的暗算和阴谋,充满了对人的敌意和攻击,充满了对人的定罪和为难情绪。他们对人的动机总是歪曲的,他们所选择的做法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活着完全是为了自己。
基督借着回答他们提问的机会,就趁机揭露了他们信仰的真面目,基督这样做,并不是故意给他们难堪。基督一方面要向人说明他们所提这些具体的问题,应该按照什么原则来处理;另一方面基督还要让大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犹太公会他们的这些做法显露了他们的实质精神是什么,而这精神就是他们错误信仰的实质导致的。最终,基督就是为了向他们众人说明上帝的审判为什么临到他们,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注定遭劫的百姓,他们为什么会临到现在这个地步。
因为基督在讲这个内容的同一天,也就是这些人向基督提问来为难基督的同一天,就是前面,基督已经讲述了三个比喻,这三个比喻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些都是在说明审判要临到犹太人了,基督要做洁净的工作了。那么,接下来本章所发生的事,就是基督借着这个机会,向众人揭示他们之所以遭到审判的原因。
这原因就是本章的主题,也就是他们长期以来持守的都是错误的、假的宗教。他们所信宗教的实质是偏离上帝旨意的,他们并不明白圣经,他们也不认识上帝的属性和上帝的大能,他们自身也没有经历过上帝的大能,他们的品格中也彰显不出上帝爱的能力,他们对待上帝是虚假的,对待同胞也是虚假的,对待外邦人更不用说,完全看不在眼里。这就是本章的主题。本章内容借着犹太教会的虚假本质,也是为了警戒我们这末时代的人和教会,不要重蹈犹太人的覆辙,我们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明白圣经、认识上帝的大能。
我们先来看基督面临的诘难之一:就是该不该纳税给凯撒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基督的做法是非常有智慧的,既没有让法利赛人找到控告的把柄,又说明了处理地上的本分与上帝的本分的正确原则。基督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路20:25】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地上生存,作为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总体上都有两方面的责任,一方面我们有应对上帝尽的本分,另一方面我们有应对地上的同胞、组织和政府尽的本分。这两种本分我们都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来尽本分,但是我们对地上人类的本分所实行的原则,不能与对上帝所尽的本分所实行的原则有冲突;也要时刻牢记我们对上帝应尽的本分是第一要务。
我们看本章相关内容:“基督的回答并不是回避,而是对这个问题的明确的答复。他手中拿着铸有该撒名号和肖像的罗马钱币,说明他们既然处于罗马帝国的保护之下,只要这义务不与更高的义务有冲突,就当缴纳这政权的摊派。不过,当他们安分守己地服从国家的律法时,应时时不忘以尽忠上帝为第一要务。”(6段)
但是,基督的话不单是指明了我们当尽本分的原则问题,也揭露和责备了法利赛人的假冒伪善。本章有这样的话:“基督责备了他们的伪善和自恃,同时指明一个伟大的原则,这原则将人对地上政府的本分,与对上帝的本分,清楚地划分出来了。于是许多人心中的难题得到解决,从此他们就坚守这个正确的原则。”(8段)这也就说明了基督答复这个提问的用意。基督这样说,实质上是在告诉他们,他们如果没有尽到对上帝当履行的本分,所以,他们就遭到了上帝的审判。只不过上帝的审判是借着让罗马人来统治他们,使他们在苦难中学会顺服的功课,学会认识上帝、转向上帝、顺服上帝。
但是,他们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并没有认识到上帝的旨意,他们没有学习顺服的功课,他们对于地上应尽的本分没有尽,也不愿意尽,就是表明他们没有学习顺服的功课。而他们这种不顺服的精神,根本原因还是他们不认识上帝,他们也没有顺服上帝;他们不顺服地上的本分,也就表明他们不顺服上帝;因为让他们顺服罗马人也是上帝的旨意,他们不顺服罗马人,就表明他们不愿意顺服上帝。所以,他们对上帝的爱是虚假的,他们对上帝的顺服和尽本分都是虚假的,是假冒伪善的,他们内在的实质是不情愿这样做的。
所以,这与遵守十条诫命所表现的原则是一样的,如果内心没有对上帝的爱,也就不会爱上帝、爱人,也就不会尽到前四条对上帝的本分,和后六条对人的本分。所以,如果我们不在两方面尽到我们的本分,就表明我们里面没有实质的基督之爱的属性,我们就是假冒伪善的,我们就是自私的,就像是法利赛人一样。所以,本部分内容在表现法利赛人的时候,最重要突出的就是他们这种假冒伪善、缺乏基督爱的属性品格的特征。
我们看【路20:20-21】“于是窥探耶稣,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他的话上得把柄,好将他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奸细就问耶稣说:夫子,我们晓得你所讲所传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诚诚实实传上帝的道。”这里所记载的内容,充分的表明了他们伪装的真面目。一方面,他们去向基督提问的动机是不纯的,另一方面他们向基督提问的方式是伪装的,他们说的话也是伪装的,他们说的话里有关基督的描述更反衬出他们是以外貌取人,并且不是诚诚实实的。而“耶稣看出他们的诡诈。”【路20:23】基督对他们的内心是了如指掌。虽然他们装的很虔诚,但是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基督都知道,于是基督就揭露了他们的假冒伪善的精神。
我们再来看基督面临的诘难之二:就是撒都该人就有关复活的问题向基督提问。在这个问题上,基督说明了将来世界的真相,也说明了上帝是活人的上帝这样的结论。最终,基督也揭露了撒都该人信仰的虚假本质,那就是他们不明白圣经,也不认识上帝的大能。
撒都该人与法利赛人的信仰有着明显的区别,法利赛人最大的特征是墨守成规和遗传,特别注重表面的礼节,所以他们的信仰表现的形式主义特别强烈;而撒都该人最大的特征是不明白圣经、不认识上帝的大能。因为他们看圣经和认识上帝的出发点、视角、立场就是错误的,他们总喜欢凭自己的理智去理解圣经,他们总认为凡是看不到的就不存在,凡是用人的有限理智理解不了的就不存在,凡是在实验室里面实验不出来的东西就不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立场。
所以,他们只相信眼睛可以看得到的东西,只相信人的有限思维可以理解的东西。总之,他们不相信灵界的存在,他们没有靠圣灵来参透上帝的旨意,所以他们没有经历过圣灵的大能,他们也就不晓得圣灵的能力。所以,他们就不承认会有圣灵存在来帮助人理解圣经、认识上帝、获得内心的改变和更新;这样也就使得他们不相信天使的存在,也不相信复活,也不相信会有来生和来生的赏善罚恶,等等,这些他们靠自己的理智所无法想到的内容。这一类人就相当于是我们现在的无神论者,以及在自称信的人中那些靠自己的理智和功劳信仰的人。
所以,撒都该人的这种信仰,使得他们对上帝的观念是非常狭隘而错误的,他们这样的观念使得他们不能明白圣经,也使得他们根本不认识上帝的大能,这就是基督对他们的揭露和责备:“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上帝的大能。”【太22:29】因为他们对上帝的认知是错误的,所以他们不能明白圣经,也不能经历上帝的大能;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上帝的大能,所以他们也不能明白圣经,他们也就更不能认识上帝。
所以,他们的信仰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从来没有彰显出上帝的能力,没有圣灵的能力在他们身上显示过。所以,他们的内心是没有改变的,他们里面没有圣灵,所以也没有圣灵所浇灌的上帝爱的属性在里面,他们里面既没有上帝爱的能力,也就不能有上帝爱的品格。所以,他们对待人也是非常冷漠、自私的。他们活着就只是为了自己,因为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靠自己都会得到救赎,所以他们不需要去帮助那些需要怜悯的人。所以,他们的爱心是非常狭隘的,他们同情的范围也是非常狭窄的。
基督最后点明了这个问题的一个结论,既回答了关于复活的问题,又责备了撒都该人的信仰最核心的缺乏是什么。【路20:38】“上帝原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因为在他那里(那里:或作看来),人都是活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上帝是那些将来能够复活进天国之人的上帝,为什么呢?因为在上帝看来,这些人即使现在经历了第一次的死,躺在坟墓中,但是他们里面是有上帝那样的生命的,他们里面是“活的”,因为上帝的生命是永活的生命,是永生的生命,是不死的生命,是不朽坏的生命。他们里面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属性特征,所以他们即便是暂时死了,也是活着的;因为肉体是无益的,这些是外在的,是犯罪带来的后果,这些必要被上帝的生命所吞没,这些都最终要败坏,但是唯有培植在我们里面的上帝的生命属性是永久不朽坏的、是活的。
所以,这节经文里面强调的是“活的”这个词,而在原文圣经中,“上帝原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这句话直译过来是这样的:“上帝原不是死的上帝,乃是活的上帝。”这是在强调在上帝里面有生命的大能,不是属于这世界的,也不是这世界的思维能够理解和领受的。这样的生命大能与肉体是相对的两个存在,它会进入我们里面吞没我们朽坏的肉体,它会帮助我们制伏一切堕落本性的要素。而撒都该人正是不明白这样的大能,也没有经历过,所以他们里面没有改变,他们仍然是凭着自私的本性信仰着。
“那唯一能使我们明白一切奥秘的秘诀,是承认自然界中有上帝能力的存在。世人必须承认上帝是创造全宇宙的主,是指挥并掌管万有的真神。他们必须放宽自己的眼界,去探索他的品格和他能力的奥秘。”(18段)
我们再来看基督面临的诘难之三:就是关于文士提问十条诫命中最大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基督的回答说明了律法所包含的原则,那就是爱的原则。所以,在十条诫命中,每一条都是一样重要的,没有哪一个更比哪一个重要,十条诫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在律法之中最大的那就是上帝的爱。因为十条诫命必须与基督联结在一起,十条诫命是在描述基督的,但是若不与基督联系在一起,我们就不会正确的看待十条诫命的每一条,我们可能会重这个轻那个,我们不会把前四条对上帝的本分,与后六条对人的本分和谐起来。
“十条诫命既然包括在爱上帝和爱人这两个大原则之内,谁犯了其中的一条,就是违犯了这个原则。于是基督教导他的听众说,上帝的律法不是许多单个条文;不能说其中哪一些极其重要,而另一些是次要的,可置之不顾而不至受罚。我们的主明说,前四条诫命和后六条诫命是个神圣的整体。他教训人,爱上帝的心要表现在服从他全部诫命的行为上。”(25段)
“十条诫命的头四条,包含在‘你要尽心爱主你的上帝’这一条总纲之内;后六条则包含在‘你要爱邻舍如同自己’之内。这两条都显示爱的原则。人不能守第一条而犯第二条,也不能守第二条而犯第一条。当上帝在我们心中作王时,我们就必让我们的邻舍得占他应有的地位,就必爱他如同爱自己。我们惟有以爱上帝为至上,才有不偏不倚地爱邻舍的可能。”(24段)
所以,十条诫命本身向我们显明了基督爱的属性品格,但是十条诫命也要求我们看到基督,让我们与基督联合起来,在基督里面使我们经历基督爱的大能,经历基督的属性在我们里面被培植的经验。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行义的能力,我们才能活出十条诫命所描述的基督的属性。这样看来,“律法所包括的原则与福音所显明的原则本是一个。律法指明人的本分,并指出人的过犯,但人若要蒙赦免并得着能力去完成律法所命令的事,就必须仰望基督。”(29段)
向基督提问的这个文士,他听到基督的回答之后,他不胜惊奇,他对基督非常感佩,他非常认可基督对律法的相关见解,所以他也在众人面前承认基督的所说的话。他说:“夫子说,上帝是一位,实在不错;除了他以外,再没有别的上帝;并且尽心、尽智、尽力爱他,又爱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样祭祀好的多。”【可12:32-33】文士的话实质上是对基督话语的重复和赞成,在这里,我们看到他说“尽心、尽智、尽力爱他”,这个在原文中更完整:是“尽心、尽智、尽性、尽力爱他”。
文士所说的话与基督所讲的很相似,但是又不完全一样。【可12:29-30】“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基督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而文士所说的是:“夫子说,上帝是一位,实在不错;除了他以外,再没有别的上帝。”这两句话实质上是不一样的,这说明文士没有完全领会基督的意思。
基督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在基督里面联合于基督的大能和属性,因为在他里面有着与圣父和圣灵和谐一致的属性,他里面的品格特征和能力与圣父和圣灵是一致的,就是上帝的神性。因为“独一的主”是指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上帝是一个组合,是合一的,他们在属性和能力上是一致的。所以,基督在这里强调的是要文士认识这样合一的上帝,要他与这样的上帝联合,就可以联合于基督的属性和能力,这样就可以“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和爱人了。但是,文士理解主的话语是指上帝只有一位,除了天父上帝以外,再没有别的上帝。他并没有领会基督这个话的意思。
但是,他理解了基督后半句话的意思,他理解了基督所说“爱”的属性品格和精神是超过外表的礼节的。所以,他表示对基督的话认可。但是,他没有领会基督所说要他认识基督神圣的品格,并靠基督的能力获得爱的属性,才能去爱上帝、爱人如己的内容。所以,基督继续补充说:“你离上帝的国不远了。”【可12:34】“上帝的国”就是上帝的属性品格和能力。他虽然明白了要有上帝爱的品格,但是他并不认识上帝的大能,因为他并不认识基督,以及基督里面的能力。所以,基督说他离上帝的国不远了,但是他还是缺少对基督的认识。他还需要获得认识基督的经验。
“这位文士离上帝的国不远,是因为他认识到公义的行为比一切燔祭和各样祭祀更能蒙上帝悦纳。不过他还需要认识基督神圣的品格,并因信靠他而领受行义的能力。一切仪文的礼节,若不因活泼的信心而与基督结合起来,就毫无价值。即使是道德的法律,人若不明白它与救主的关系,也必失去它的效用。基督再三说明,他天父的律法不限于几条权威性的命令,其意义实更深远。”(29段)所以,本部分内容依然强调的是,要在认识基督的能力和属性之下来遵守诫命的问题。也就是要认识基督爱的属性,这是律法所包含的原则。
至于基督说:“尽心、尽性、尽意、尽力”是指在我们认识基督属性的基础之上,在我们与基督联合的基础之上,我们要用我们全部的身、心、灵的机能来荣耀上帝、服务同胞。
最后,我们看到基督对他们的提问:“文士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可12:35】基督为什么是大卫的子孙呢?从两方面我们可以理解:第一,在旧约圣经里面,预言到弥赛亚——基督是以大卫的子孙身份出生的,意味着基督道成肉身到世上来,带着人类堕落之后的本性出生。第二,“大卫的子孙”这是一个专用名词,是特别用在基督身上的,是特别在强调基督作为“王”的身份,基督虽然道成肉身到世上来,但是在基督里面却仍然有着作为“王”的基因属性,也就是基督的神性特征;在圣经里面,“子孙”、“后裔”、“儿子”都是同一个词,这是在强调基督就是上帝的儿子,因为他里面有着上帝一样的属性特征,也就是上帝作为“王”的神性特征。
“可是许多称耶稣为大卫的子孙的人,还没认明他的神性。他们还不明白大卫的子孙就是上帝的儿子。”(30段)
所以,基督为什么是大卫的子孙呢?因为这意味着基督的身份,就是他取了肉身的身份,就是他神人二性的身份和属性特征。犹太人正是不认识基督这样的属性和身份,所以他们拒绝了基督,也就是拒绝了基督爱的属性和生命的能力,所以他们的信仰缺乏这样的精神属性品质。他们缺乏这样的特征,他们的为人就会出问题,于是审判就会临到他们。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8):讲述了对基督的诘难之一:法利赛人联合希律党人,向基督提出该不该纳税给凯撒的问题。基督在这件事上很有智慧的做法,既说明了处理这类事的原则,也谴责了法利赛人假冒伪善的精神和形式主义的信仰。
第二部分(9-20):讲述了对基督的诘难之二:撒都该人继续来试探基督,向基督提出有关复活的相关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基督的回答,既揭开了来生的事实真相,以及上帝具有活的生命属性,又谴责了撒都该人信念上的错误,就是他们既不明白圣经,又不认识上帝的大能;所以,他们的爱是非常狭隘的,他们的品格充满了人性自私的成分。
第三部分(21-29):讲述了对基督的诘难之三:法利赛人怂恿一个有学问的文士,向基督提问在十条诫命中哪一条是最大的问题。基督准确的回答,既说明了诫命中最大的就是基督之爱的原则,至于具体的、单个的条目不是单独存在的,每一条都很重要,且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同时,基督又谴责了法利赛人不认识基督神圣的品格属性,也没有行义的能力,也就是缺乏基督之爱的能力,就是诫命中最大的原则。
第四部分(30-31):讲述了基督对众人的提问:大卫的子孙是谁?他们却不知道,说明他们不认识基督就是上帝的儿子,他们不认识基督的身份。所以,他们没有基督里面的属性成分,没有基督里面上帝之爱的生命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