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良善的撒玛利亚人”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真宗教的本质是什么。正如本章第1段所讲的那样:“真的宗教信仰,不在乎制度、信条或仪式,乃在于仁爱的行为,在于为他人谋最大的幸福,在于纯正的良善。”这里向我们说明了两点:

第一,真宗教不在乎制度、信条或仪式。这是在说明真宗教不会分门别类的去看待人和对待人,真宗教不看种族、宗派、肤色或阶层的不同,真宗教所表明的爱不分门别类。第二,真宗教在于仁爱的行为和纯正的良善。这是在说明真宗教需要的是内心具有完全纯正的动机,就是上帝爱的属性要内住在我们里面,我们里面的特性自然会在我们的行为上表明出来,那就是为他人谋最大幸福的仁爱。

所以,本章所强调的“良善”是指两个方面:第一,我们对人的爱不要被外在的条件所限制,就是不要受阶层、种族、宗派的观念所限制。第二,我们对人的爱要出于一颗具有纯正动机的内心,就是被圣灵所改变而丢弃自私的丑态和罪恶的内心,这样的爱表现在行为上成为一种强有力量的属灵特质。

由此可以看来,这样的爱不是出自于人类,而是出自于上帝,是发源于基督的心。这样的爱集中体现在故事中的良善的撒玛利亚人身上,而这个良善的撒玛利亚人以及他的举动,代表的就是基督和基督的使命。这样的爱是以爱上帝为至上,进而也爱邻舍如同自己,因为心中存有上帝的爱和对上帝的爱,才会将这样的爱流露出来,延及他人。所以,这样的爱是一种舍己之爱,就是没有自我的爱,就是解除心中的自私和自我的爱,完全纯正的爱,完全为他人的需要着想的爱。有了这样的爱就可以完全上帝的律法了,就可以遵守诫命了。这就是律法的根本和本质,律法的核心原则或总纲就是上帝之爱;这也是真宗教的本质和根本特征;这也是基督到世上来的根本使命,所以基督为此而钉在十字架上,基督的十字架显明了这真宗教的根本实质,并且达到了舍己的最顶峰。

所以,如何践行基督的十字架呢?就是要明白这样的爱,并将这样的爱贯彻在我们的内心和生命中,并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表明出来、实行出来。贯彻在我们的内心中,就意味着我们要舍去我们里面的自我和自私的本性,让基督之爱的属性流淌在我们里面;在我们的实际的生活中实行出来,就意味着我们要付出牺牲和代价去帮助别人、去对待别人,为了他人的需要作出改变和行动。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从基督最后离开加利利到修殿节,再从修殿节到约旦河外的比利亚地,这是基督最后离开加利利之后的主要行程路线。在这段行程路线中,基督所讲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应该是在基督没有离开修殿节的时候,在耶路撒冷讲的。因为他面对着来试探他、找他把柄控告他的祭司和法利赛人,所以这个内容应该是在修殿节这个阶段发生的事。

我们会同基督离开加利利经过撒玛利亚村庄,再到耶路撒冷过修殿节的这段经历,可以看到,首先发生的事是基督在撒玛利亚的村庄请人接待他,然后撒玛利亚人由于偏见没有接待他,然后他的门徒向撒玛利亚人表示仇恨,然后是基督责备门徒并说明基督到世上来,是要救人的性命而不是要灭人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基督没有强迫人去接待他,也没有向人表示仇恨,而是以上帝之爱的心理解了这些撒玛利亚人,也以上帝之爱的心教导和说明了他的使命就是要彰显上帝的爱,就是要实行上帝的爱,这就充分显露了真宗教的本质。

预言之灵在上一章记载说,由于基督这样仁爱的行动,使得撒玛利亚人深受感动,他们被基督之爱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就悔改了,所以基督在修殿节所讲述的故事也侧面的称赞了撒玛利亚人的悔改表现。并以此故事来教导律法师,更是在向门徒说明真宗教的实质。告诉他们如何践行十字架呢?就是要认识基督所表明的真宗教的实质,被上帝舍己之爱的精神所驱使而向邻舍表明出来。

所以,在理解本章的核心主题上,需要明白两个问题,也就是律法师所提出的两个问题:第一,谁是我的邻舍?第二,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一个是谁的问题,一个是该怎么做的问题。但实质上,这两个问题,在基督所讲的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中,一并作了回答。因为这两个问题所涉及的经验是不可分割的,明白了一个才能明白第二个,而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自然就会解决第二个问题。所以,在律法师问谁是我的邻舍的时候,实际上也包含我应该如何对待我的邻舍的问题,换句话说,我应该如何看待我的邻舍的问题。

这个问题实际上对于基督来说,是一个非常挑衅的问题,是一个带着攻击性和目的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与否都可以使人抓住基督的把柄而使他被定罪,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那些祭司所设定的为要控告基督、定罪于基督的一个陷阱。因为基督如果说我们的邻舍既包括外邦人也包括撒玛利亚人,那么一般的犹太人就会否认基督,那些祭司就可以找到定罪于基督的把柄了;如果基督直接回答说要像爱犹太人一样去爱这些外邦人和撒玛利亚人,他们肯定就会控告基督废弃了上帝的律法、不遵守上帝的诫命了,实质上是破坏了他们的信条和遗传的制度。因为他们的信条和制度是那些外邦人和撒玛利亚人是不应该接受他们的仁爱的。

但是,基督并没有把自己陷入到这个漩涡之中,而是用一个形象而生动感人的故事来作说明。“耶稣还是不让人把祂拖入辩论的旋涡中。他没有谴责那些窥伺祂并要定祂罪的人执拗。祂只用一个简单的故事,便使听众看到一幅流露着由天上而来的慈爱的图景,以感动听众的心,而那律法师也不得不承认其中的真理了。”(8段)我们在此也可以学习到一种智慧的方法,就是解决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的时候,不要试图去说明和解释问题的本身,而要用一种实际而鲜活的例证作说明。

因为一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往往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先入之见,但是这些问题最容易使人不求甚解、肤浅则止的,人们很容易想当然的去那样接受,因为大家都是这么理解的,因为历来教会都是这么遗传下来的。但往往越是这样的问题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有些观点只不过是人们经常那样说而已,所以大家想当然的认为那就是真理,那就是权威。所以,对于这样的问题,要慎重的去回答。为了既不违背真理的原则,又不使自己和上帝受到攻击,又要让人明白事情的真相,那就需要用一些实际的鲜活的例证来作说明,这就是基督所给我们的智慧。

因为“驱散黑暗的方法是透进光明;打击谬见的上策是表彰真理。惟有上帝之爱的启示,才能暴露自私的心中所有的丑态和罪恶。”(9段)于是,基督通过讲述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将两等人所表明的两种不同的信仰立场鲜活的呈现在人的眼前,使人们眼前一亮,分明的看清楚了真宗教与假宗教之间的区别,也使人清楚地明白了谁是我的邻舍?应该如何对待我的邻舍?真宗教的本质赫然流露无遗。

最终,众人包括律法师在内,得出的结论就是:“‘谁是我的邻舍呢?’这个问题从此就永远解决了。基督已经说明,我们的邻舍不单是我们同一个教会或同一个信仰的人。邻舍是不论种族,肤色或阶级的。凡需要我们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凡被仇敌蹂躏打伤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每一个属于上帝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19段)当我们明白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了准确的认识的时候,就说明我们的内心真正开始脱离自我的自私、狭隘和排外的心理了,我们里面已经开始被基督的舍己之爱所充满,我们里面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因为我们发现爱的范围已经从自身扩大到了他人,甚至那些仇敌。这就是爱上帝为至上并且爱人如己的核心所在。所以,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邻舍呢?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律法师向耶稣所发的问题是‘我该作什么?’耶稣承认爱上帝和爱人为公义的总纲,所以说:‘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那撒玛利亚人服从了慈悲仁爱之心的驱使,这就证明他是一个遵行律法的人。基督吩咐律法师说:‘你去照样行吧。’可见所求于上帝儿女的,乃是实行而不是空谈。”(21段)如何去做呢?就是要对邻舍实行怜悯仁爱,就像那撒玛利亚人一样。所以,同样的问题是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呢?就是说我该做什么呢?就是认识到没有分门别类的邻舍是谁,内心被上帝的爱所充满,以此来慈悲待人,就可以使我们与上帝永生的属性有份,这样的人就可以获得永生。所以,基督说:“你去照样行吧!”

由此看来,基于以上的主题认识,我们来看看几处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圣经重要经文的意义:

【路10:29】“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要想理解这节经文的意义,就需要了解律法师向基督发问的一个心理背景。因为基督所说的话:“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他因基督这锐利的言语自觉有罪了;他自称明白律法的义,但没有实行;他没有向他的同胞显出爱心。所以,他认为基督责备了他,显明了他没有义,但是他并没有接受,因为他并不服气。

于是,他为了证明自己有义,就向基督继续发问题。可见,他所发的问题正是在为自己辩解的内容,他的问题包含着对基督的挑衅和攻击,也包含着他所认为的邻舍是谁,并且他已经按照犹太教会教导的方式对待了他的邻舍。他认为这就是他为义的表现。

所以,这个经文真实的意义,最通俗的方式表达是这样的:“那人要证明自己为义,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当如何对待我的邻舍呢?’”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问谁是邻舍的问题,另一方面在问如何对待邻舍的问题。这两个内容在原文的表达中是融合在一起的,因为这两个问题的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对邻舍的认识是狭隘的对象,那么我们对待人的爱就是狭隘的;如果对邻舍的认识是宽广的人群,那么我们对待人的爱也是宽广的。

这样看来,本节经文对于基督来说就是一个挑战,是为了陷基督于争论的漩涡之中,最终要找把柄来定罪于基督。面对这样的两难之间,基督非常智慧的绕开这个问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借着一个实例摆在众人面前,让众人去判断,谁是我的邻舍?我应该如何帮助邻舍?所以,我们来看下面的经文:

【路10:36】“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这个经文也是非常微妙的内容,里面也包含了两个方面的问题,既是在说明谁是邻舍的问题,又是在问当如何对待邻舍的问题,这两个内容也同样是融合在一起的。因为基督通过这个故事显明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所以,基督就针对律法师的发问,同样的来反问他,他要让律法师通过这个故事,自己来回答他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所以,这节经文用通俗的话语翻译就是:“你思考这三个场景,或者是这三个画面,当如何对待我们的邻舍——落在强盗手中的人呢?”当然,故事中三个人需要帮助的对象——落在强盗手中的人——很明显就是他们的邻舍,这个邻舍是谁的问题已经不言自明。所以,基督着重向律法师提问:“当如何对待这个邻舍”的问题。在原文中,“落在强盗手中的人”被放在了这节经文的最后,就是基督在强调像落在强盗手中的这个人一样的人,就是我们的邻舍。于是,律法师就有了以下的答复:

【路10:37】“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这个经文中的“是”与后半句基督话中的“行”在原文是同一个词。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律法师在这里回答的正是基督以上提问中的应该如何做的问题。律法师说:“当怜悯他”,或者是“当行怜悯他的事”。于是,基督回答说:“你去照样行吧。”基督也告诉律法师要他也去怜悯他的邻舍,不要对邻舍分门别类,只管按照他人的需要帮助他、爱他。

如何爱邻舍、怜悯邻舍呢?故事中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做法给了我们极好的榜样,他一系列的做法真是教科书式的来教导我们基督为我们所做的工作。正如20段所说的那样:“耶稣用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来描述祂自己和祂的使命。人已经受了撒但的欺骗、伤害、强掠、败坏,丢在路旁,任其死亡。但救主对于我们可怜的景况动了慈心。祂放弃了祂的荣耀来拯救我们。祂看见我们将要死亡,就自愿为我们的生命负责。祂医治了我们的创伤,用祂的义袍遮盖我们,为我们开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亲自付出代价为我们安排一切。祂舍去生命救赎我们。”良善的撒玛利亚人动了慈心,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这一切的做法与以上的内容一一对应。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7):讲述了基督讲述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的意义和原因。

本部分第1段首先交代了良善的撒玛利亚人所表明的意义,之后又讲述了律法师所提的两个问题引出了基督所讲的故事。换句话说,基督所讲的故事正是在回答律法师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谁是我的邻舍?另一个是如何对待我的邻舍?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结合在了良善的撒玛利亚人身上,而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所显明的精神就是真宗教的本质——就是不分宗派、种族、阶层和信条、制度、教义,以完全纯正仁爱的精神和行为去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便为他人谋求最大的幸福。

第二部分(8-16):讲述了基督所讲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完整故事和其中的一些意义,通过对比良善的撒玛利亚人与祭司和利未人的不同表现,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宗教所表明的两种不同的宗教本质。因为驱散黑暗的方法是透进光明,打击谬见的上策是表彰真理。

撒玛利亚人所代表的真宗教的实质流露着由天上而来的慈爱;他看见那受伤的人,就动了慈心;他没有问那陌生人是犹太人或是外邦人,只看见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受苦而需要救助的人,于是就非常细心的去照料他。

而祭司和利未人所代表的假宗教的实质是终身在仪式之内兜圈子、实行自洁,但是内心人性自私的罪恶和丑态无法解决,反而在不断膨胀发展。他们都担任圣职,并自认是熟悉圣经的;却对同胞分门别类,没有恻隐之心,没有在实际生活上表现出上帝之爱;没有领他们明白上帝对于人类的大爱。他们既受了民族偏见的教育,就养成了自私、狭窄和排外的心理。

第三部分(17-25):讲述了良善的撒玛利亚人这个故事所表明的深刻的意义,并通过这个故事,基督答复了律法师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谁是我的邻舍?另一个是我们应该如何行去对待我的邻舍?

谁是我的邻舍呢?就是像落在强盗手中的这个人一样,是我们需要帮助的人,是在急难当中需要救治的人。如何帮助这样的人呢?帮助这样的人不问他的种族和阶层,而要看到他的需要;以怜悯仁爱的精神和行为去帮助他。这样行就是在效法基督的榜样和精神,因为良善的撒玛利亚人所代表的就是基督,基督的品格属性在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身上完全彰显出来了。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精神属性去行,就是在遵守上帝的律法,因为先知和律法的总纲就是爱,以爱上帝为至上,且要爱邻舍如同自己的爱成为了驱使我们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