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消除种族的歧视”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基督救赎的恩典是不受国界或风俗限制的,人与人之间的界限等级是上帝所憎恨的。任何此类人为的划分,他都不承认。在他眼中,人人的生命都一样可贵。不分年龄、级别、国籍或宗教方面的特权,人人都被请到基督那里得生命。因为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罪的问题和人性的问题,每一个人都需要解决这些问题,那就需要获得基督的生命。而要获得这样的生命,就必须获得基督的救恩,只有基督的恩典才能解决我们人心的问题,才能帮助我们得生命。

而要想获得基督的生命,就必须仰望基督的十字架所成就的救恩,必须通过基督的十字架来认识上帝的爱,认识上帝究竟为我们做了什么;也要认识到在上帝眼中看来,世上所有的生灵,其价值都是非常宝贵的,其生命是非常贵重的;假如他们就这样在罪中灭亡,假如他们没有认识上帝救恩的机会,那将会多么的可惜。所以,基督的十字架让我们认识到上帝对人类的爱,也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身在上帝眼中的价值,更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因罪的缘故——因罪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并需要因基督的恩典得到救赎——基督才为我们钉在十字架上。

在基督的眼中,我们每个人只是一个需要被拯救的生命,他的十字架高高的举起来是为了每一个人,凡是认识到自身价值和罪恶现状的人,凡是被上帝的爱所吸引的人,凡是渴望获得救恩的人,都可以到基督那里去,在那里饱尝他救恩的能力。所以,基督的救恩是不受民族或风俗或国界限制的。基督的十字架就是一个证据,基督的道成肉身所作的牺牲就是一个证据,基督在世上所讲论的救恩和真理就是一个证据,基督的生活就是一个证据,证明每个人都需要福音,每个人都需要内心的更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基督的十字架打破了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隔墙,但何止是这个隔墙呢?就是这世上人和人之间的隔墙也可以被打破,人为划分的各种界限、等级,他都可以打破。这也就是本章主题的核心内容。基督的十字架所成就的救恩,不分任何等级、界限的进入人的内心中,就可以解决人心中一切的问题,就是人心中一切的障碍和隔墙都要被解除,所有的问题都要被解决。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人心的问题,造成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隔墙”的也是因为人心的问题。所以,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心的问题,最重要的“隔墙”或“障碍”也是人心里的。基督的恩典就是要解决这一切的问题。

所以,本章的用意,实际上是要把人的眼目转向基督的十字架。从本章开始,基督开始了从公开传道到退隐时期的传道阶段了。这一阶段是基督从离开加利利到耶路撒冷去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基督要做成什么工作呢?就是预备门徒做好准备,就是一切心理和灵性各方面的准备,迎接基督的十字架。从公元30年的这个逾越节到31年的逾越节,基督同样用一整年的时间来特别预备门徒,看到基督的用心使我们深受感动。所以,基督要讲明与他的十字架有关的一切内容,让门徒对他的十字架有充分的认识。

本章虽然没有明明的说明这样的问题,但是本章提到:“及至耶稣的死,把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隔墙拆除后,这教训和其它说明福音工作不受风俗或国界限制的教训,在指导基督代表们的工作上都发挥强大的影响力。”(13段)这是我们常常学习的内容。但是,基督从这个时候就开始向门徒教导这样的内容,使他们在思想上开始对此有所认识,使他们的思想要发生转变。现在是开始,等基督真正钉到十字架上之后就完全成就了这样的工作。

本章的标题“消除种族的歧视”实际上在英文中是“解除障碍”或“解除屏障”或“解除隔墙”。在本章中,这些字眼都反复出现过。所以,从本章的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基督之所以到腓尼基边境去的原因,我们也可以看出基督之所以就近迦南妇人的原因,我们也可以看出基督之所以试验迦南妇人的信心给门徒看的原因,这一切的原因都是为了使门徒们认识到基督到世上来的使命。

基督的使命是要把解决人心中一切问题的救恩带给人类,为要让人得到基督的生命。所以,基督看到的只是人内心的需要,基督没有被人为划分的界限所限制,他对凡需要救恩的人表同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督到世上来的使命是要打破一切人为的划分和界限,就是要解除人心中一切的障碍和隔墙。这也是门徒们在世上要完成的使命,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在世上要完成的使命。

所以,我们既可以说本章的内容是在说明基督的使命,也是在说明门徒和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我们都既要认识到基督的恩典所要拯救的对象,福音所要涉及的范围,也要我们认识到基督的救恩是要做成什么样的工作,就是要解除人内心中的障碍和隔墙,就是要让基督的救恩进入个人心中,与基督和谐,以至于人与人之间都能和谐。我们也可以说,本章的内容是在讲述基督的十字架所带来的救恩要成就的工作,也就是基督借着钉十字架所要完成的使命,这使命就是要解决人心里的问题,解除人心里的障碍,也要解除人与人之间的隔墙。所以,基督的十字架,或者基督的死,解除了隔墙和障碍。这也就是本章内容所要表达的意义。

通过本章的标题“解除障碍”或“解除隔墙”,就可以看到基督的使命,或者是基督钉十字架的意义。所以,从本章开始,在基督退隐传道的这几个月中,基督所有讲论和行事的主题都是围绕着基督的十字架,或基督钉十字架,或者是我们要经历的十字架的意义这类内容展开。基督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用意的,因为基督接下来就要走向耶路撒冷去,到那里去钉十字架了,基督试图让门徒们的眼目转向这件大事。基督也试图使他们对十字架的意义充分认识,以便于在基督钉十字架的时候,他们能忍受得住,他们可以理解而不至于失了信心。

所以,本章的内容,就是基督为门徒的缘故,而有意作的安排。基督为要使门徒认识到他使命的意义,也认识到他们自身所要完成的使命,也要让他们认识到十字架的意义,于是就带领门徒退隐到腓尼基的边境,在那信奉邪教的异邦人中,学习功课。

正如本章所反复提述的那样:“耶稣当前的工作是预备门徒担负他们的使命。他到这边境地区来,希望得到在伯赛大未能得到的休息。但这还不是他这次旅行唯一目的。”(1段)这里说基督要预备门徒担负他们的使命。所以,门徒们必须要先明白他们的使命是什么,以及基督的使命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以上所讲的内容。

透过解除她的忧患,他就能将他想给人的教训作个活的说明。他把门徒带到这一带,就是为此:要他们看看,以色列邻近地带的城乡中愚昧无知的状况。那曾有很多机会明白真理的以色列民,不知道周围人群的需要,也不出力帮助在黑暗里的生灵。犹太人的骄傲造成的隔墙,使门徒也不同情异邦人。这种族的歧视必须消除。”(3段)门徒们要担负自己的使命,就要先认识到异邦人的需要,他们必须设身处地的感知异邦人的需要;同时,他们也要看到犹太人造成的隔墙必须要解除,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理解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他们后来才明白,这是提醒他们他常告诉他们的话——他到世上来,就是为了拯救凡愿意接受他的人。”(5段)也就是说,基督看到的是有需要的人,是那些迫切需要救恩的个人,而不是人为划分的界限和等级。这就是基督和门徒的使命。

他要解除那妇人的痛苦,同时也要借着向一个被鄙视之民族的妇人施恩,给门徒留下一个榜样,以便将来他不与他们同在时,帮助他们。他要引导他们除去犹太人的排外心理,而乐意为外族人民服务。”(9段)基督以自己对待迦南妇人的举动,给门徒留下一个传福音给外邦人的榜样。

这件事,使门徒更清楚地认识到那摆在他们面前的外邦人的工作。他们看出,在犹太地以外,有广大的工作园地。并看到有众多人背负着不为本国蒙恩者所知悉的忧患。门徒素来所鄙视的外邦人中,有许多渴望获得大医师帮助的人,他们极渴慕上帝所给予犹太人的丰富的真理之光。”(12段)门徒们只有认识到异邦人的现状和需要,才能生出怜悯之心去帮助他们。他们只有带着爱灵魂的心才能完成他们的使命。

及至耶稣的死,把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隔墙拆除后,这教训和其它说明福音工作不受风俗或国界限制的教训,在指导基督代表们的工作上都发挥强大的影响力。”(13段)当基督钉在十字架上之后,门徒们就更加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回顾基督这次带领他们在腓尼基边境上的经历,使他们备受鼓舞,他们看到基督的榜样,就更加坚定了自己传福音给外邦人的使命。

我们最后来看看迦南妇人的信心。迦南妇人是如何得到帮助的?基督是如何解除她的痛苦的?这些经验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的。换句话说,迦南妇人是如何冲破那罩在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隔墙的?她是如何打破隔墙抓住主的救恩的?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经验。

第一,迦南妇人是一个“没有民族或宗教的偏见,没有骄傲来影响她的行动”的人,“她当即承认耶稣为救赎主,并相信他能成全她一切所求的。”基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这个迦南妇人正是基督所说的“以色列家迷失的羊”,因为她是以色列家需要拯救的对象,她也是一只实实在在的“羊”,就是拥有基督那样信心和品性特征的人,只不过暂时“迷失”了,没有人去帮助她,她需要有人将救恩之门为她打开,领她到基督那里去。所以,以色列家迷失的羊,是指心中带着对基督的单纯的信心,渴慕基督的救恩,并且没有任何偏见的人。

第二,迦南妇人首先是听别人讲说基督的大能,并且听说基督一视同仁的医治病人,这些使她认识基督的品性和能力,基督的爱使她对基督的信心得到振奋,于是她决定抓住这唯一的希望;当救主试验她的信心的时候,她并没有灰心失望,也没有放弃,并且她正在这样的试验中观察基督的为人和品性。她看出基督表面上虽在拒绝,但内心的慈悲却隐藏不住。所以,这就更加坚定了她对基督的信心。我们看到每一次信心的加强,都是源于她对基督慈爱品性的认识。她立时接受基督神圣的感化,并笃信他能应允她的要求。基督看出这妇人的信心,于是就医治了她的女儿。

第三,从此以后,这个迦南妇人就成为了上帝的儿女,成了上帝家里的人,开始享受作为上帝儿女的特权了。这个妇人的信心使她不看人为划分的界限和限制,使她也没有任何民族的偏见,她只看到基督的品性和能力,她一感受到基督神圣的感化,就立即接受基督为救主,并笃信基督必定能应允并帮助她。所以,她只看基督和他的恩典,他不看任何环境和人的势力,这就是她的信心,这样的信心使她打破了心里的障碍,也打破了犹太人所制造的隔墙。

那时在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造成隔墙的精神,现今依然存在。骄傲和偏见筑起坚固的壁垒,把不同阶层的人隔开了。”但“世人或撒但制造的任何屏障,没有不能被信心攻破的。”“那腓尼基妇人抱着信心,向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所堆积的障碍猛扑过去。她不气馁,不怀疑,一心信靠救主的爱。基督要我们也像她这样笃信不疑。救恩的福惠是赐给每一个人的。借着福音在基督里所应许的福,若不是人自己不想要,就没有什么能拦阻人来分享的。

这就是我们应有的经验,我们需要迦南妇人那样的信心来打破一切拦阻我们到基督那里去的障碍,我们需要这样的信心来打破人心里的障碍,人与人之间的隔墙也需要这样的信心才能解除。当我们只看基督对我们所表示的慈爱,我们就可以获得这样的信心。基督的使命正是要我们获得这样的经验。这就是本章向我们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8):讲述了基督医治迦南妇人女儿的经历。但是,基督在医治之前先试验了迦南妇人的信心,当基督对迦南妇人表示满意了之后,才应答了她得医治的呼求。

这一方面是为了解除妇人的痛苦,为了训练和坚固妇人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门徒亲自感受异邦人的信心,妇人对救恩的信心是如此恳切,以至于门徒们就会加深一种印象和认识:就是异邦人中也有大有信心的人,也有感受到自己的罪恶而迫切感受到自己的需要的人,他们感受到自己对救恩的需要。甚至这样的经验,在先领受亮光的犹太人中都不多。

而且基督因着妇人这样的信心,应答了她的呼求,解除了她的痛苦。这就使门徒通过实际的经历,认识到了基督的救恩也是要传给异邦人的,在异邦人中有很多他们需要做的工作,也有很多他们需要帮助的人。

第二部分(9-16):讲述了基督此行行了唯一一件神迹,在推罗、西顿的边境——异教信仰的地区,之所以行这样神迹的原因。一方面是他知道迦南妇人的信心,为了表彰和加强她这样的信心,于是就到那里去就近她,解除她的痛苦。另一方面基督也知道在信奉异教的地区,也有很多像迦南妇人这样有信心的人,他们正在寻求基督的帮助和基督的救恩,需要门徒们去帮助这些人。但是,在门徒这样的工作之前,他们首先要认识到传福音给异邦人的使命和责任,竖在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隔墙必须被打破,他们心里面的障碍必须要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