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弟兄姊妹,大家好!最近走访了个别地方,也了解了一些弟兄姊妹的信仰状况,再结合我们最近总是围绕末后的真理在学习,让我不得不再次想强调一下圣经中的一句话:【赛30:15】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你们竟自不肯。这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里面却包含着我们得救和得力的经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节经文,虽然这节经文大家非常熟悉,但这节经文中的二个关键词“归回安息”,“平静安稳”翻译得不太准确,正确翻译应当是:“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回转与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与信靠。你们竟不肯。”这样一来,在这句话中,其实有四个关键词,即“回转、安息、平静、信靠”。下面,我们对这四个关键词进行一些解析。为此我们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归回安息,平静安稳。
一 回转
我们来分享第一个关键词“回转”。在其它中文译本中,“回转”这个词,也被翻译为“悔改”。意思是,当你发觉自己走错了路、做错了事或是犯了罪的时候,就要立即回头、转身,改变方向。这就好比,在你开车时,如果不小心走错了路,那么,你应当怎么做呢?立即调头,不能再继续前进了,不然的话,只会越走越远,越陷越深。一般地,任何一个明智的司机,在发觉自己走错了路的时候,都会立即调头,而不是狠踩油门,一条道跑到黑!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是: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却还要一意孤行,偏执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自我”太强大了。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我们需要去面对它。虽然我们没有把自己当作神,但却总是以为,自己的方法要比上帝的计划和指引,更加明智,更为有效!正因此,我们才不愿意跪下来承认自己的无知。我们只希望上天能为我们的计划服务,来帮助我们达成心中的目标,而不是让他来为我们定计划,来主宰我们。直到有一天,我们失败了、碰壁了、出乱子了;我们枉费了光阴、一事无成,还把原本美好的生活和身心搞得一团糟,在这种身心俱疲的时候,方才意识到,依靠自己是多么愚蠢、多么悖逆,多么可怕!这就是人依靠自己的必然结果!
也许暂时,你觉得它还不至于那么糟,甚至觉得还挺好。但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如果你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追逐自己的目标,而不是顺从上天的指引,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比你想像得还要糟糕!
世间,最令人痛苦的事,莫过于,你爬到梯子的顶端,才发现它靠错了墙!虽然有时,一个人在知道做错了之后,若真心悔改,就还有机会。但有些事情,它的后果,是改变不了的,对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是永远收不回来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对此,我们不妨看看犹大国的历史。他们因为不肯听从先知耶利米的劝告,一意孤行,以致招来了灭国之灾。之后,纵然他们在巴比伦为奴之地的河边,把琴挂在柳树上,“一追想锡安就哭了。”但事已至此,覆水难收。他们的悔改,并没有使他们重新拥有独立的国家和平静的生活。
要知道,任何错行,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时,也许你的过错会得到赦免,但主不会抹去过错所造成的某种后果。也许,主会原谅你的暴饮暴食,但往往不会再赐给你一个健康的胃。切记:罪可赦,祸不免;伤口虽愈合,疤痕伴一生。
所以,无论是面对生活,还是面对圣工,我们都不要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计划!“听命胜于献祭。”当你相信自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判断去行事为人时,就如同一只蚂蚁过马路,你使劲儿地抬头,东看看、西瞅瞅,自以为看得清、看得远、判断无误,然后就信心满满地匆匆上路。但事实上,这种鼠目寸光般的自信,甚至连一秒钟的平安,都保证不了。
弟兄姊妹们哪,我真的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了。看看今日的世界,【马太24章】的末世征兆都在眼前。那么,面对这一切,你应当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呢?来看看主给我们的警告:【路17:31-36】当那日,人在房上,器具在屋里,不要下来拿;人在田里,也不要回家。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我对你们说:当那一夜,两个人在一个床上,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人在田里,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什么叫“两个人在一个床上,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床,是睡觉的地方,经上称人死如睡觉。所以,这话的意是:在末日,凡睡在坟墓里的,有的人,将复活得生,有的人,将复活定罪!什么叫“两个个女人推磨,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女人代表教会。所以,当他再来的时候,在教会中作工的人,有的人会蒙悦纳、得奖赏,有的人会被弃绝、入沉沦。什么叫“两个人在田地,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田地代表世界。在末时,世人当中,有的人会因为顺从良心的指引、信从福音而得救,有的人会因为追随世界、拒绝悔改而灭亡。
那么,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有没有仔细想过:到那时,你会是哪一等人呢?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并不是由宇宙的主宰抽签决定的,圣经说:“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可见,你今日的选择、你今日所走的道路、你今日的行为,决定了你的永生或永死。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面对今日世界此起彼伏、日益增多的征兆,我们真的不能再浑浑噩噩地度日了,我们再不要像没有信仰的人一样生活了。我们需要尽早地安静下来,用所学的真理来审视自己的脚步和内心;然后,借着主的灵,使你意识到,自己灵命上的危险和信仰上的危机,使你看到自己的罪;然后,请在为时已晚之前,立即回转、认罪、祈求主的赦免,寻求他的恩典和大能的帮助。这样,就还有得救的指望!
弟兄姊妹,其实,最可怕的,并不是我们走错了路,而是我们明明知道自己错了,明明他已经应许,只要我们愿意,他就会赐给我们力量脱离罪的权势,但你却不愿意!他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吧!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结33:11)这话不只是写给古以色列人的,也是写给今日我们的!
二 安息
现在我们来谈第二个关键词“安息”。【太11:28】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这里给了我们一个保证:“凡”是劳苦担重担的,都可以在主里面获得安息。可以说,世上所有的人都面临着罪的重担,只不过,有的人感受重一些,有的人感受轻一些,有的人体会多一些,有的人体会少一些。所以,救主邀请所有劳苦担重担的人到他那里得安息。所以,不管是我们的罪担,还是因为我们罪的缘故、所导致的我们心中一切的忧虑、悲伤、愁烦、空虚、怀疑、恐惧和意志的消沉等等,我们都可以在主里面得到释放。
大家知道:每个人犯罪,我们内心都带着巨大的罪责感,良心都会非常恐惧、不安。我们就会感受到罪像沉重的担子一样压着我们,我们自已无法挑起这个重担。但是这正是我们来到主面前的时机,这正是我们回转的机会。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看清罪的本质,就能觉悟自己的罪。然后,我们就会来到主面前向主屈服,谦卑地承认自己的罪,并求得到主的饶恕,这就是圣灵在我们心中动工,让我们认罪的经验。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经验之后,这个时候,经上的应许就会成就在我们心里。圣经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样,我们的罪担就会被卸下;随之而来的,我们心中一切的恐惧、不安、悲伤等等,就会全部消失。这就是“重担”得卸除的方法。
另外,我们对自己所犯的罪有了认识的同时,我们对自身本性的软弱也会逐渐有了认识,因为我们感受到自身没有能力悔改这个罪,我们自身也没有能力不犯罪,我们越是想去努力“行善”的时候,我们就越会感受到我们无力做到,我们总是面对失败。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上帝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罗7:21-23)这就是我们自身的性质,这也是我们的罪担。
这个时候,在我们日常所有的生活中,会时刻感受到这个罪担总是牵拉着、捆绑着我们,使我们无法自拔。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时刻处在一种忧愁和痛苦之中。这个时候,人势必会发出这样的呐喊: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7:24)那么,陷入这种重担之中,唯一的出路是什么呢?来到基督面前与他联合,经上说:感谢上帝,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罗7:25)
所以,凡是真正认识到我们自身所担的重担的人,凡是认识到自身已犯的罪的性质的人,凡是真实的愿意抛弃罪的人;凡是真正认识和感悟到我们人性软弱的人,这样的人,就会感受到自己的需要,就会谦卑下来,看到自己需要一位救主。然后,就会来到救主基督面前,向他认罪悔改,求得他的饶恕和怜悯。这样,基督就会赦免我们的罪,也会加给我们得胜人性软弱的力量,这样,我们就会从罪的罪责感中得到释放,就会从人性的罪的势力中得到释放,这就是得“安息”,这就是得救。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们获得了重生、悔改、称义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基督在这里用了一个词作了表达,那就是“安息”的经验。所以,“得安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从罪的重担中得到了释放,就是我们有了称义的经验。这样,我们就从“担重担”的痛苦经历中,获得了“得安息”的经验。
现在我们再细致、再具体点来说:就本性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私、都是捍卫自我的人。那么,如何治死自我?就拿发火为例,很多时候,人发火不外乎二个原因:一个是感到自我受到了冒犯,另一个是错行败露、恼羞成怒。前者是,你发觉自己不被人认可、不被人接纳,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别人不听你的,不信你的,不理你、不爱你、不懂你,不把你当回事儿,或让你的利益受损,你就会发火,以此来捍卫自我的存在。而后者是,当你发觉自己错了,自己没理,自己的错行、心思、隐藏的罪恶,有被人揭穿、被人批评的危险时,就会以发怒,暴跳如雷,来掩饰内心的虚弱。
所以,人之所以没有心灵的安息,是因为你一直在试图捍卫自我,你以为,“自我”若倒下,我就完了,就失去了在世上活着的动力,甚至是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世人常说:“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如果从世人的角度看,你的自我形象若是倒塌了,你的自我利益若是丧失了,若是没有人爱你,没有人在乎你,那么,你活着,就真没什么意思了。所以,当人心中意识到这种“自我”赖以存在的根基,有被动摇的危险时,就会感到不安、恐惧、狂躁、抑郁、焦虑,然后就是不惜撒谎、动怒、起誓、咒骂,甚至是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捍卫自我的存在。
那么,怎么解决呢?主说:我知道你们的痛苦和煎熬,你们是被自我的本性捆锁的奴隶。所以,请到我这里来,我爱你,我体恤你,我会赐福给你,眷顾你,我会改变你,给你一颗新的心。只要你愿意。有我就够了!
弟兄姊妹,魔鬼最怕什么?他最怕你向上仰望,最怕你真的认识主!因为主的爱,能将你的整个心思夺回,让你得到无比的满足。他能让你看到自己的污秽和卑微,并赐你力量度全新的、圣洁的、蒙福的生活!而这是魔鬼所不能容忍的。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只要心中稍微数算一下他的恩典,他对你一路的引导,心中就涌出无限的感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软弱变为刚强,这就是主牺牲之爱的力量!
所以,只有你的心被这种爱所充满时,你才会知道,什么叫满足的喜乐与平安。然后,你才会变得温柔。也许在世上,没有人理解你,没有人同情你,没有人尊重你,没有人喜欢你,没有人懂你、欣赏你,但没有关系,你只要有主就够了,他全然爱你。
如果此刻,你正经历着某种煎熬,心中正烦乱不已。那么,我真诚地邀请你,试着安静地跪下来,把你一切的心事,你的烦恼、你的忧愁、你的顾虑、你的困惑,你无法对任何人说的话,毫不保留地说给他听。我相信,伴随着你的倾心吐意,平安和喜乐将会照亮你心中的幽暗;你心头的一切阴霾,都会在他的应许和他灵的同在下,烟销云散!
因此,你要勇敢地,将你的事说给他听,来倚靠他,并且等候他来为你成就。当然,这并不是说,你自己什么都不做,而是说,你要按照他的引导去做。有时,他的方式和方法,会和你想的完全不同,甚至根本不是一回事儿。但你若愿意按他指引的去做,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好的,因为只有他知道未来,掌管未来。
所以,我们要想得到心灵的安息,就要先花时间思想他,亲近他,读他,求他,靠他,与他对话并住在他里面。你要仰望他的救恩,数算他的恩典,这样,你就会被他的爱和灵所充满。然后,你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活出他的样式,你就会以他的心、他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并看待周围的人。你将真正地看清环境,看清世界,看清未来。一切从前纠结的,都会豁然开朗。这时,你才能学会去理解他人,爱他人,同情、忍耐、宽容他人。也只有这时,你才会发现,从前你爱不起来的人,竟然那么可爱;从前你不理解的人,现在是多么同情他们,多么理解他们,多么渴望帮助他们。此时,对于世上的一切,不该爱的,你不爱了,该爱的,你有力量去爱了!而你的心,也渐渐地变得柔软温慈起来,因为你的心中满了他的爱,你已经因为他的爱而得了饱足,也就不再期待人给你什么了。
这时,你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讨他的喜悦,就是为了让人借着认识你而认识他。你的快乐,就在于让他人得益处,这就是他的每个追随者当有的心态和精神。经上说:“我们爱,因为他先爱我们。”当他成为你心中的榜样时,你再去爱他人,就会容易得多。从前,我们爱,是因为我们需要人的爱。所以,人若没有满足我们,我们就会恼火。但是现在,你有了主的爱,人对你怎样,就无关紧要了,因为你真正的变得柔和温慈、可以去爱所有的人了,包括你从前最讨厌、最无法忍受的人,因为你已经以他的心为心了。
我曾经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因此摔过许多跟头,出过很多丑。但是这些失败的经历,并不能让我的自我死去。所以,不论是痛苦的经历,还是人生的阅历,都只能在外表上让一个人变得更加“精致圆滑”,它不能改变人心。所以,若要治死自我,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得找一个已经治死自我的人,来作你的榜样。比如,倘若你的某一位同工是一个谦卑的人,那么你就容易学习谦卑;如果你妈是一个温柔的人,你就容易学习温柔。所以,只有不断思想那位放弃千千万万天使的敬拜、离开光明尊贵的天庭,屈尊降卑生在破烂污秽的马槽里、为了给罪人带来幸福和平安而甘愿被钉死的主时,我的心才能发生转变。我经常在心中反复思想他在世上时,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我在想,当他说这句话时,是什么语气?说那句话时,是什么表情?他又是如何面对每个人,包括出卖他、捉拿他、钉死他的那些人的?这样的阅读和思考,时常让我的内心得到洁净,得到光照,并且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义,污秽,罪恶和自私。
所以,我们都需要花时间去思想他的生平,花时间去研读他的话语,花时间思考他对你的叮嘱和期待。你心中要每时每刻都有他,你要在心灵中时不时地和他聊天。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想一想,如果是他,他会怎么做。然后,你就会发生变化,你就会被他的爱充满,你就会开始厌弃自我,渴望活出他的样子。然后,你就会逐渐反照他的形象。
还记得“撒该”这个人吗?最初,他的愿望只是要爬上一棵桑树,好看一看夫子的形象,除此之外,他并没有什么别的计划。可是,当撒该听到夫子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时,激动得从树上跳下来;随后下来与夫子同行,这时,他又听到周围的人,因为夫子和他这样的一个罪人同行,就讥诮、指责、议论夫子,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这时,撒该的心中,就升起了另一个愿望,他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
那么,弟兄姊妹,撒该的这个想法,它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他看到圣洁的夫子,因为爱他这个被人讨厌、憎恶、斥为叛徒的罪人,而遭受了不当受羞辱时,他被感动了。他看到,是自己的罪让夫子蒙羞受辱。于是他决定要离弃罪、重新作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的夫子!结果,一夜之间,撒该从家财万贯的税吏长,成了一贫如洗的穷人,因为他决定拿一半分给穷人,剩下的一半,以四倍的比例,偿还讹诈所得。
你想,他还能剩下什么?从前,人们是因为他的罪、因为他讹诈人,而议论他,厌恶他;但现在,人们会因为他做了如此荒唐的决定,因为他放弃了自己的财富、地位,和大好的“钱程”而嘲笑他,讥诮他,说他是傻子!这就是一个要过全新生活的人、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但现在撒该根本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他快乐无比,因为他已经在主的爱中,治死了自我,治死了罪,他有了全新的人生!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愿意心灵得安息吗?你愿意经历重生吗?请仰望主吧!如果你能带着祈祷,借着读经,一门心思地思想他,亲近他,仰望他,效仿他的品格。那么,你就会像撒该一样,活出自己从前连想都不敢想的新生命!
三 平静
现在我们来谈第三个关键词“平静”。弟兄姊妹,我们刚学习完《历》第35章“住了吧,静了吧”,这里对什么是“平静”说得很清楚;同时也给我们说明了怎样拥有这种平静的经验。简单点说,在基督徒人生经历当中,会遭遇许多的风浪,会遇到种种的攻击、责难、逼迫、嘲笑、轻蔑、苛责、排斥等,在这样的处境中,仍然能够忍耐,仍然能够保持心里平静如水的态度,不记恨,不报复,这个就叫“平静”,《圣经》将这种品行也称为“温柔”。
相反,魔鬼时刻要让我们无法保持平静。当然,使人失去平静的情况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我们前面讲到的,太关注自我。但接下来,我要重点讲一讲有关“患难”和“恐惧”,让人无法平静的问题。
约伯在面对患难时,曾说:“我未曾吃饭,就发出叹息;我唉哼的声音涌出如水。因我所恐惧的临到我身,我所惧怕的迎我而来。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静,也不得安息,却有患难来到。”(伯3:24-26)当人面对患难、或是预见到患难将要临到时,心中就会失去平静,甚至如约伯所说,面对一桌子可口的饭菜,却没有任何胃口,因为一想到患难,就满心叹息!
这里说:“我唉哼的声音涌出如水,因我所恐惧的临到我身;我所惧怕的迎我而来。”约伯经历了在一日之间,死了十个儿女,产业被人抢夺一空,自己又身染毒疮!这还不说,连最亲密的爱人,也不体恤他,最要好的朋友,也不同情他。所以,约伯心中一时失去了平静,他被困惑和不安团团围住。
然而,宇宙的主宰又是如何安慰他的呢?他有没有对约伯说:“来,约伯,我给你解释解释,为什么你会遭遇这些事!”他没有这么做。相反,他向约伯提问:“谁为雨水分道?谁为雷电开路?…你能系住昴星的结吗?能解开参星的带吗?……你能按时领出十二宫吗?能引导北斗和随它的众星吗?……马的大力是你所赐的吗?……大鹰上腾,在高处搭窝,岂是听你的吩咐吗?”(伯38:25-39:30)
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向约伯发问,而不是直接回答约伯的问题呢?他的目的是要让约伯认识到,他是谁,他的能力和智慧是何等广大无边。他的意思是在说:“约伯啊,请想一想,我如何创造世间万物的?我是如何用手托住宇宙穹苍的?我所做的这一切,你既然不能明白其中的奥秘,又为什么“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为什么以你有限的智慧,来论断我的作为呢?”这时,约伯顿悟,并深觉羞愧,他说:“我实在是太无知了!你如此伟大,如此智慧,如此令人敬畏,我在你面前不过是尘土,又怎能明白你旨意中的智慧、你行动中的原理呢?现在我知道,我根本不需要明白、不需要懂。我只要知道你是天地的主,你是我的父,你造了我,你爱我,你的旨意是美好的,就够了!”
想一想,太阳为什么不对造它的那位说:“干嘛让我在天上一圈一圈地绕个没完?明天我想晚点出来,我想从北边升起,走到一半儿,然后掉头,再从北边落下!”水为什么不对造它的那位说:“干嘛让我在百度沸腾,零度结冰呢?我明天偏要百度结冰,零度沸腾!”天地之主所做的一切,皆因他的智慧,且有他的道理。万物皆有秩序,都在“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惟独恶天使和堕落的人类,不守规矩,还满腹怨言。
所以,约伯既感到上帝的伟大和智慧令人生畏,就再无怨言,他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只有顺服,并且感恩!所以,当你相信他的爱和大能时,从前那些让你感到困惑、恐惧、担忧的事情就不存在了。因为你知道,他就是爱,他允许临到我们的,都是为了我们的益处。你只要行在他所引导的道路上,就没有任何事情值得恐惧或担忧,也没有什么事,能令你感到困惑。因为本质上讲,那不是你的事,是他的事。所以,只要你确信他的应许,那么,你的整个人,就会变得坚强、沉着、冷静、智慧。你会从对许多事情感到恐惧、困惑,转为深深的自省,全然的交托。正如约伯所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我厌恶我的言语),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42:5-6)
我曾听过一个见证。当年,在日本人围困长春时,有位本会的牧师,家中的食物已经吃尽,正面临饥饿的折磨。然而就在这时,日本人的飞机从头顶飞过,并投下一袋面粉,不偏不倚地落到他家的院子当中。他们特别害怕,担心里面藏是炸弹或是掺了什么毒药。可是后来,实在太饿了,就吃了那面粉。最终,正是这袋面粉,让他们平安地活到了长春城的解放!直到今日,他们也不知道敌人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给他们家投一袋面粉。但很显然,天上的父知道答案。所以,弟兄姊妹,一心仰望我们在天上的父,不仅能让我们慌乱、恐惧、困惑的心归于平静,还能卸去我们对日用饮食的担忧。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26-33)这是多么美好的应许啊!他说:你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至于吃喝的问题,他是知道了,他要亲自赐给你。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不管你此刻正经历着怎样的环境,还是正在为什么事情担忧;也许在你的眼前是一片绝望的沙漠,但不要害怕,你的父早已经为你预备了沙漠中的绿洲。正中一首诗歌中所唱的:有许多未来的事情,我现在不能识透,但我知谁管着明天,我也知谁牵我手!只要你愿意跪下求告他的名,寻求他智慧的指引。那么,他就能赐你出人意外的平安。所以,信他、仰望他,爱他、亲近他,听他的话,顺从他的命令,你就会有平安。
四 信靠
最后分享的关键词是“信靠”。很有意思的是,这个词的希伯来文很特别,它的词源竟然同时含有“信任”、“躲避”双重含义。那么,信任与躲避,二者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你若信任一个人,在你遇到麻烦时,就会想到他,就会去他那里寻求庇护,这样就能躲避临到你身上的患难和灾殃。
圣经中可能记载最多的篇章就是犹太人的遭遇了。为什么犹太人会拒绝上天的保护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处于末世的我们,会不会重蹈犹太人的覆辙?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请你最好不要轻易说“我绝不会那样做!”除非你知道犹太人的问题出在哪里,并且知道如何做才能不犯他们那样的错,否则必然会像他们那样。
他们问题出在哪里?犹太人不相信经上的话,他们高举人的遗传过于真理,这是他们灭亡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不信经上的话,于是就编造出一套荒谬至级的理论,来欺骗自己和他人,使人活在一种完全幻想的假平安之中!明明毁灭已经临近,丧钟已经敲响,却还在幻想弥赛亚要来登上大卫的宝座,以奇异的方式拯救他们!如果他们能用心研究经上赐下的预言,能用心研究经上发出的明确教训和警告,能借着律法,看明自己的污秽和罪恶,那么,他们就必痛悔认罪,并得蒙眷顾和赐福。但他们没有那样做。
第五诫命说:“当孝敬父母!”他们倒说:“纳了各耳板(向圣殿奉献),就可以不孝敬父母了!”够荒唐吧!但他们就是这么信的,也是这么做的。
那么,今天不也是一样吗?列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人们废掉第四诫中的安息日,用七日的第一日代替第七日的安息日,说那是为了纪念主的复活。但是,你在经上找不到任何这样的教导。可是人们却举双手欢呼接受,并奉为真理。谁质疑,就说是异端,疏不知,自己才是最大的异端。其实不能说是这些人无知,更恰当地说,是因为他们弃绝了上帝的话,他们将有上百节圣言支持的明确吩咐弃绝,却抱定毫无根据的、人的遗传奉为真理。谁反对就跟谁急,甚至要除之后快!这和当年钉死他们的主,是同样的精神。无疑地,在七日的第一日敬拜,是错的,是在亵渎神!
那么,弟兄姊妹,你相信经上的一切话吗?你每天花了多少时间,去研究他的话语?你是否曾用心研究过但以理和启示录这两卷有关人类历史走向的预言书?你是否知道什么是兽、什么是兽像、什么是兽印?你是否知道哈米吉多顿之战是怎么一回事?你是否知道什么人能在七大灾中幸存,144000人的标志是什么?你是否知道启示中的第二次复活和第二次的死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蒙爱的约翰警告我们说:“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约一2:4)你真的认识主吗?你里面有真理吗?如果你相信自己信的是真理,却不肯遵守他的诫命,那么约翰说,你是那“说谎话的”,你里面其实并没有真理!你也不能成为144000人,因为144000人的口中是“察不出谎言”的。
并且,启示录书,一开篇怎么说呢?“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启1:3)如果你不念这书的预言,不遵守其中所记载的,你就不可能逃过末日的厄运!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那行将临到这个世界的大事到底是什么,又怎么可能知道要如何面对!启示录又说:他要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给我们。如果你不明白这卷书中所揭示的“必要快成的事”,又凭什么说,自己可以在末世时能够得救!
你可以思考一下:你的信心是基于幻想,还是基于真理和预言?弟兄姊妹,我说这些,不是吓唬你。一个不用心研究圣言,却还自认为是信靠主的人,这种状态和罗马时期的犹太人没有任何的区别。犹太人自称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却因为不信经上的话而钉死了弥赛亚。今天,如果我们自称是他的儿女,却不认可他的圣言,不明白他的真理,不遵守他的诫命,只追随人的教训,又怎么能说自己不会遭遇犹太人同样的厄运呢?
信心是什么呢?我们不能信这句,而不信那句,只要有一句不信,就是全然不信!并且,撒但会利用你不信的那句话,来摧毁你对其它一切话语的确信。所以今天,我们需要透彻而全面地学习主的话语,并在每件事上,照他的话去行去做。这样, 信心就会不断加增,灵命就会有保障,因为主的话语,没有一句不带着能力!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雅4:4】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他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他为敌了。事实上,承认这句话很容易。但是愿意用这句话来衡量自己、审查自己,却是另一回事。请问,你是否正在与世俗为友?在你的心中,是否还恋慕着世界?如果你至今还恋慕着罪中之乐,那么根据这处圣经,你就不是他的儿女,而是他的仇敌。那么,你愿意承认这一点吗?如果你真的相信这句话,承认自己现今仍是他的仇敌,那么,你就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个真的不用教,其实回转并不难,对吧?难的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愿意悔改,不愿意改变,这样,就注定会灭亡。更可怕的是,还活在一种虚假的平安之中。所以,保罗劝免我们:应当趁着今日“恐惧战兢,作成得救的工夫。”
所以,弟兄姊妹,纵然有一千个假牧人宣称:你已经得救了;但只要经上的话语指明,你还活在罪中。那么,就请你不要自欺。一个人若不肯顺服主的律法,不肯以主的全部圣言为标准去生活,就不可能有永生。因为主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作为福音的号角,保罗的话掷地有声:“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他的国。”
弟兄姊妹,想一想,这些话语,有哪一句,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是,你真心相信这些话语中所显明的真理吗?还是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只是听听而矣?犹太人的灭亡,是因为他们不甘心听从劝勉和警戒的话。所以,将严肃的警告抛诸脑后,却还相信自己能够得救,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早期著作》 第4章:许多恶人在遭受七大灾的结果时,就发怒如狂。那真是可怕痛苦的一幕景象。父母在那里沉痛地责怪自己的儿女,儿女也责怪父母,兄弟责怪姊妹,姊妹责怪兄弟。处处可以听到悲惨的大声哀号。“拦阻我接受那足以救我脱离这个可怕时辰的真理的就是你。”众人转而苦毒地憎恨并责怪他们的传道人,说:“你们没有警告我们。你们告诉我们说,全世界都要悔改信主,你们喊叫说,平安了,平安了,以安抚人们心中所生的每一恐惧。你们没有告诉我们关于现今的时辰;你们还说那些警告我们这时辰的人都是狂热主义者和会败坏我们的恶人。”……那些传道人绝不能逃脱上帝的忿怒。他们所受的痛苦,比众人所受的重十倍。”
虽然在末日,假牧人将要受的刑罚,比众人重十倍。但是任何人的灭亡,都要由自己负责。因为你明明手中捧着圣经,明明有足够的机会和精力去研读,明明有足够的智慧和悟性明白那些关乎永恒命运的直白真理。但你不信那些话,你只从那些话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将之编在一起,来欺骗自己,安慰自己,寻求虚假的平安。所以,当患难临到时,这样的人将无处藏身。要知道,我们真正的保障,与其说是天上的能力,不如说是相信他的圣言。信是什么?就是相信他的话,并照着去行。这样,就必得救。
最后,我们来做个总结:一个人如果想在末时得蒙保守,得以站立,就要立即“回转”,放下自我,靠主的能力,离弃并得胜罪恶;在主里面得享“安息”;面对任何逼迫和患难,都一心仰望,保持内心的“平静”;并全然“信靠”他的圣言,行在其中!这就是得力与得救的秘诀。甚愿我们众人,都能在迫近的末日危机中,因“回转安息,平静信靠”,而得蒙保守,满有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