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想】
本章围绕着“上帝的仆人”这个主题,主要讲述了作为上帝的仆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做才能成为上帝的仆人?最重要的也花了大量的篇幅说明了如何维持成为“上帝的仆人”这个状态的经验。所以,第一部分讲述了上帝的仆人以及如何成为上帝的仆人这个内容。第二部分讲述了如何维持成为上帝仆人的经验,那就是通过大有信心的祷告与上帝交通的经验。
我们经常说到“上帝的仆人”,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要成为为上帝而分别为圣的人,就是专门为上帝所用的人,就是上帝的属性和品格特性在他里面已经保存的人,就是时刻保持一种与上帝联络、交通的人,就是随时准备奉上帝差遣的人,就是时刻保持一种“请说,仆人敬听”(撒上3:10)这样姿态的人。
所以,上帝的仆人就是随时聆听上帝的声音而思想揣摩上帝的旨意,并随时准备奉差遣的人。这样的人完全相信和依靠上帝的声音和旨意,因为他们非常重视上帝的声音和旨意,上帝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他们深思默想的主题,上帝的每一个声音他们都非常重视、视为至宝,非常真诚的对待。以至于他们的思想和大脑完全被上帝的旨意所充满,上帝的属性特征就是这样通过他们信赖、默想和揣摩、祷告而刻在了他们的心版上,上帝的意念成为他们的意念,上帝的思想成为他们的思想,上帝的意志成为他们的意志,上帝的情感成为他们的情感,上帝就在他们里面彰显出来了。这就是上帝的仆人。
在本章中说到,上帝的仆人就是上帝在地上的擎光者,就是在地上保存他圣名的人(1段),就是“有宝贝放在瓦器里”(林后4:7)的人(18段),就是属上帝的人(24段),就是与上帝紧密联系的人(7段),就是上帝派往人间的使者(6段),就是上帝藉着他将光传给世界的人(1段),就是代表基督、替基督说话的人(2段)。所以,上帝的仆人也是大有能力时刻向上帝祈祷的人,因为他时刻能感受到人性的需要,感受到人性的软弱需要神性的帮助和力量,当然他也完全信赖上帝的应许,他相信他的祷告能够接通和托起基督为他们的代求,而只有基督的代求才能使他完成他的责任和使命。
本章第一部分(1-15段)讲述了“上帝的仆人”这个概念,以及如何成为“上帝的仆人”这个经验。首先借着亚伯拉罕的例证,说明了上帝的仆人应该就像亚伯拉罕一样,能够被上帝所使用的人。但是,这里重点强调了亚伯拉罕与原先结交的人分开的经验,以及他信心和倚靠上帝的经验这两个内容。然后,这里进一步论述这些经验正是上帝今日的使者所需要的。那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这一部分强调“在被上帝使用之前,亚伯拉罕必须和他原先结交的人分开,以致不受人的影响力所左右,或信赖人的帮助。”“因他们都是拜偶像者。”(3段)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对我们来说重点不是我们要离开一个环境而搬到另一个环境中居住的问题,而是因为他原先结交的人都是拜偶像者。所以这是在说明:
第一,我们要完全与我们原先所犯的罪分离,我们不能带着罪与上帝交往,我们不能带着罪被上帝使用做主的工作。如果是那样,那就不是上帝的仆人了。
第二,我们要时刻感受到需要与上帝联络的重要性,要感受到我们人是多么的软弱和有限,我们不能受人的影响所左右,我们多么的需要上帝的帮助,我们必须以上帝的眼光来看问题,不能以人的眼光来看问题。
第三,当我们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我们会自然与原先结交的人交往的少了,甚至完全分开了,因为讨厌他们所犯的罪了,因为与他们的想法都不一样了,于是就谈论不到一起了,也不想受他们想法的影响了,于是就自然分开了。
所以,也只有有了这样的经验,才能成为上帝的仆人,也才能被上帝所使用。这实际上就是我们认罪悔改、重生称义的开端。
第3段继续说到:“他既与上帝联系上了,从此就必须居住在陌生人中间。他的品格必须与全世界的人迥然有别。”上帝为什么要他的仆人居住在陌生人中间呢?
第一,因为他们经历了认罪悔改、重生称义的经验,就开始与上帝联系上了,他们有了保守他们免受试探的屏障,他们开始获得了属灵的“免疫力”,他们可以居住在那些世人中间了,他们不会轻易的受周围恶的影响。
第二,因为他们的品格与全世界的人迥然有别,也必须迥然有别,他们才能成为世上的光和盐,他们的品格所返照出的基督之义的光辉可以照亮黑暗、驱散黑暗、医治人心;他们品格的属性具有强大的基督的能力,使他们就像“盐”一样非但不受坏的影响,还可以发挥“防腐”的功效,可以时刻的激励和鞭策世人,使他们受着基督之义的感化和影响,不至于被恶所胜。
第三,这里强调他们必须居住在陌生人中间,这是因为人性的一种普遍特性,就是因为感情的原因,人很容易受熟人坏的影响,是很容易妥协熟人的;所以,熟人是很难说服熟人,使熟人接受一种需要克己牺牲和做出改变的事情的。而居住在陌生人中间,上帝的仆人才不会轻易受亲朋好友恶的影响;相反,上帝的仆人还可以时刻提高一种警觉心,而且也可以成为吸引和帮助陌生人的光和盐。因为人性的普遍特性是人们不愿意向熟悉的人显露自己内心的软弱和丑恶的一面,而在陌生人面前就可以放下自己的虚荣接受福音了。所以,这就印证了耶稣的话:“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约4:44】
我们以上讲到在亚伯拉罕的经验中除了要与旧交分开之外,还要有信心和倚靠上帝的经验,这是什么意思呢?亚伯拉罕在听到上帝的声音之后,他就遵命顺从主的旨意而去行动,这是他内心完全信靠上帝的“信心”的表现。我们看似很简单的听到就去顺从这样的描述,但是,实际上在亚伯拉罕的心中,是有着一种抉择的经验在里面的。
亚伯拉罕的信心是从何而来呢?就是从上帝的话语而来,他看上帝的应许和上帝的声音,就像是我们看圣经的话语、听上帝在其中的声音一样,当他听到的时候,他是完全沉浸在上帝的这个应许中的,他不断地思想揣摩这个声音所发出的应许,他细细地咀嚼上帝的话语,他就发现上帝的话语中所包含的美妙的题旨,他的思想也被上帝的题旨提高了,他的认识和观念开始发生改变,于是他变得喜乐了,他的眼光变得更加的深邃而看得长远了,他看到了摆在前面的喜乐,他的心把握住了未见之事的确据,这就是他的信心,上帝的话语将这样的信心放在了他的里面,他现在充满了一种属天的力量,有一种使命、呼召和责任挂在他的心上,激发着他去顺从上帝的旨意,抛弃一切的罪恶和偶像,愿意为主所用而分别为圣。
对于亚伯拉罕,上帝的话语和应许不再是一种大脑中的认知和理论,不再是一种毫无生命力的遥远的想象,而是真实的了,似乎就在眼前,似乎清晰可见,上帝的应许成了一种改变人心的能力,让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一种翻天覆地的改变,他的心充满了上帝属天的爱的属性和感化人心的活力,他现在真的成为了一个有上帝的宝贝放在瓦器里的人了,他成为了一个在内心真正保存上帝圣名的人了,因为上帝的圣名就是上帝的品格属性。这就是上帝的仆人。
同样,上帝现今的仆人也应该具备亚伯拉罕那样信心的经验,就像本章所说的那样:“福音的传道人应该以上帝的真理为研究、默想和交谈的主题。凡是仔细思考上帝向人启示之旨意的人,必在真理上变得坚强。凡是抱着诚恳的愿望,为了寻求神圣亮光而研读圣经的人,不论是不是传道人,不久就会发现圣经里面存在的美好与和谐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给予他们灵感与辩才,有力量叫人认罪悔改。”所以,上帝的仆人一定要充分感受到真理感化人心的能力,软化人心的上帝爱的属性一定要在他里面存留,使他真正能够像基督一样柔和谦卑,他就能发出基督的声音,可以完成拯救灵魂的责任和使命。
这样的信心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信心,是一种能够生发仁爱的信心,是一种随时准备行动的信心,所以。听上帝的声音,思想上帝的旨意,然后获得一种在基督里的活泼的信心,就可以化成我们的行动。因为在基督里面的活泼的信心成为了一种内在的原动力。而我们在行动中又在边经历、边思想上帝的旨意,又在听上帝再一次的声音,就会使我们的信心不断地得到加强,这就是“活泼的信心”。这样的信心使我们更加的获得基督之爱的属性,生发仁爱。这就是“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雅2:26】所表明的含义。因为在“信”与“行”的过程中,这里面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信心是行动的原动力,而行动又是信心的加强剂。这就是让信心一直保持活泼不死的方法。
就像亚伯拉罕在听到上帝的声音之后,他不断地思想和揣摩上帝的旨意,当他获得了一种活泼的信心之后,他就开始行动,首先他离开了吾珥来到哈兰,过了一定的时间之后,他又从哈兰搬到了上帝应许之地。我想在他搬到哈兰的过程中,他是一直在思想揣摩上帝的旨意的,他的行动配合思考,他更加明白了上帝的旨意,有更清晰的光进入了,于是他的信心再一次加强,使他更有勇气愿意离开哈兰,前往上帝应许之地。
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思想揣摩上帝的旨意加上诚恳的行动是很重要的。正如诗人所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我何等爱慕祢的律法,终日不住的思想。”“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为要思想祢的话语。”【诗1:2;119:97,148】
所以,本章围绕着“上帝的仆人”这个内容,首先讲述了“上帝的仆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带着什么样的属性,他们有着什么样的信心,他们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对待上帝的声音和旨意的。以及如何才能成为上帝的仆人。然后,本章又讲述了如何保持成为“上帝的仆人”这样的经验,那就是要成为大有信心通过祷告与上帝联络的人。所以,本章之后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了上帝的仆人是大有能力向上帝祷告的人。
本章为什么强调上帝的仆人要成为一个祷告的人呢?因为“上帝的仆人”这个概念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我们不是用一个模型制作了一个“上帝的仆人”这个产品,就使他永远定格在那个状态中了;而是说上帝的仆人是一个活着的人,是一个随时在发生变化的人,是一个随时随在面对着内外的试探和软弱的人,所以他随时都在作出选择,他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性的软弱和撒但的试探所胜而失去上帝仆人的状态,所以上帝的仆人需要通过祷告来持住上帝的能力,这就是说人性不断的需要神性养料的供应(17段);当然,上帝的仆人即便一直处在正确的立场上,他也需要不断地从主来的供应而维持他分别为圣的品格(6段),并且他所具有的属性和经验也要不断的发展壮大,直到完全的稳固在主里面。所以,基于以上的原因,上帝的仆人必须要不断地祷告,他要成为一个大有信心不断祷告的人。
这就像是一颗葡萄树,当这棵葡萄树刚长出小葡萄的时候,我们说这个是“葡萄”、“葡萄长出来了”,但是这个长出来的葡萄还需要成长,还需要经过风吹日晒,它还需要经过种种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葡萄会在考验中一个个掉落在地,这样的葡萄就不再是葡萄了,只有那些经历了考验而最终存留下来的才能成为葡萄供人食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葡萄都是时刻与枝子和葡萄树连接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离的,这就意味着这些葡萄是在不断地从葡萄树吸取他所需要的养料的,持续不断,不断维持这样的经验,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所以,上帝的仆人也是一个时刻通过祷告与上帝联络的人,是一个时刻从上帝得到供应的人,这也就是始终能够保持“上帝的仆人”这个经验的方法。在成为和维持“上帝的仆人”这个经验中,基督的属性成分是一个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第二部分(16-31段)为了向我们说明在拯救生灵的过程中热切祷告的需要,首先向我们列举了耶稣基督祷告的榜样,并向我们说明了几点关于祷告的重要意义:
第一,无罪的耶稣需要祷告,表明人性需要所能得到的神性一切的支持,以便预备好履行责任和经受考验。因为耶稣不是为自己祷告,而是为祂来到世上所要拯救的人祷告。祂既成了一个恳求者,从祂父的手中寻求新鲜的能力供应,并且得到振作和鼓舞做人类的替身,就将自己与受苦的人类视同一体。
第二,祷告也是为了明白上帝的旨意、求得基督与我们同在的保证。基督藉着祂的灵与我们同在的应许已经授权给祂的仆人们,只要他们以切心和百折不回的信心祈求,上帝就必坚固他们,加给他们力量去尽本分和受考验,又用从坛上取下来的红炭沾他们的口,使之圣洁,好向众人宣讲上帝的话。他们就知道怎样向人说明上帝的救恩。
第三,祷告也是为了扶住基督为我们代求的手、撼动全能者的膀臂。因为基督已经保证为我们代求,基督的代求就是我们的安慰,在最需要的时候,当灰心泄气要压倒心灵的时候,当人的支持失败时,耶稣就来帮助我们,祂的来临驱散黑暗,赶走忧愁。因为世界的救赎主祷告的果效是非常大的。
然后,第二部分也借用摩西祷告的例子向我们说明祷告的重要性。在摩西的例子中,摩西的祷告既是说明了上帝的仆人在拯救生灵中祷告的重要性,又说明了我们依靠基督为我们代求的重要性。
第一,在与亚玛力人争战的例子中,摩西为以色列人的代求,说明了祷告的重要意义:祷告是因为上帝才是我们得胜的力量,我们应该仰赖上帝;同时也说明了我们在祷告的同时,人也需要付出行动和努力尽力来完成上帝所托付的使命和责任,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上帝才会为我们施行大事。
除此之外,摩西的代求也是在象征性的说明基督在天上为我们代求的重要保证。而忠心的亚伦和户珥用信心和祷告扶住摩西的手,这是在象征说明上帝的仆人所要做的工作,上帝的仆人必须要通过祷告来托住基督的祷告,基督的祷告才会生效,如果上帝的仆人不付出行动,基督的祷告就不会临到我们。所以,上帝仆人的祷告要连接基督的祷告才能升达到上帝面前,才会具有功效。
在《基督比喻实训》,第14章中有这样的话语:“上帝的儿女并没有被弃在孤独无助之中。祈祷能够撼动(moves移动)全能者的臂膀。祈祷曾“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灭了烈火的猛势,……打退外邦的全军”(来11:33,34)。当我们听到古代为信仰而牺牲之殉道士的故事时,我们必明白这些话的意义。”因为上帝仆人的祷告与基督的祷告连接在一起,于是祷告就会大有功效。
当然,忠心的亚伦和户珥用信心和祷告扶住摩西的手,也是在说明教会的信徒也要为上帝的仆人祷告,使他们可以不断地获得上帝的能力,来完成上帝的工作。
在《教会证言》卷五,第14章中有这样的话语:“弟兄姐妹们,你们忘了吗?你们的祷告应该象锐利的镰刀一样,与工人们一同到伟大的收割园地去。当年轻人前去传讲真理时,你们应该有为他们祷告的时辰。祈求上帝亲自与他们联络,赐他们智慧、恩典和知识,保护他们脱离撒但的网罗,保守他们有清洁的思想和纯洁的心。我恳劝你们敬畏上帝的人,不要浪费光阴作无益的谈话或不必要的事去满足骄傲或放纵食欲。要把这些时间花在为你们的传道人与上帝较力上。要扶住他们的手,象亚伦和户珥曾扶住摩西的手一样。”这是我们教会联合祷告的力量。
第二,在以色列人拜金牛犊犯罪之后,摩西再次为以色列人代求,这一代求的经历,使我们看到上帝的仆人应该具备不断通过祷告与上帝更加亲密的经验,就像朋友面对面可以说话一样。长久的与上帝交往的经验,最终会使我们内心与上帝完全和谐,会使我们从里到外都会彰显出一种圣洁的影响力,这样的经验是上帝保证与我们同在的经验,也是我们面对面可以见到上帝荣耀的经验,也是我们认识上帝并他的旨意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可以保守我们的内心一直处在上帝的仆人这样的经验中。摩西再三的祷告祈求,一次比一次进深,一次比一次亲近上帝,这是我们值得思考和揣摩的经验,如果展开的话将会是非常重要而丰富的内容和经验。
第三部分(32-43段)从反面说明了祷告的经验,也是说明了维持上帝的仆人应有的经验。为什么我们的祷告总是得不到上帝的应答呢?也就是我们无法维持上帝的仆人的经验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因为我们的祷告是徒具形式的祷告,没有以真诚的心敞开心怀;也没有真诚地自觉极其软弱和不配的经验,这样的祷告就不会连接耶稣的祷告升达上帝面前。因为只有相同的经验才能产生共鸣互相连接。
第二,因为我们没有至为诚恳、热切、为罪痛苦的祈祷的经验;也就是没有为自己的罪或别人的罪角力般祷告的精神。
第三,因为我们的祷告没有伴随着真悔改的经验和表现。真正的祷告是使用心灵之力,影响整个的人生。但是,我们的祷告却没有热切的虔诚、基督的简朴和恳切的献身来配合,却仅满足于悔改的最初几步,在悔改的属灵经验中没有进深的经验。
第四,因为我们不注重内心的工夫,而更愿意积极工作,更乐于从事外表的宗教礼拜。默想和祈祷因匆忙和炫耀而被忽略了。特别是我们工作的稳定进展,和我们不断增加的设施,使我们许多人的心思意念充斥着自满和骄傲,我们担心这会在心中取代上帝的爱。甚至在上帝的工作中,忙碌而机械性的活动也会取代内心真正的良善、温柔和谦卑。往往我们的热心只是“耶户的热心”(王下10:16)。但是真宗教必须开始于内心的倒空和净化,也必须藉每日的祷告来滋养。
[附加:关于“耶户的热心”意义:
在《教会证言》卷六,第49章中有这样的话语:“应当用神圣的机智、优雅和温柔来讲述真理。它应当出自一个已经变得柔和并且富有同情的心。我们需要与上帝有亲密的交往,免得自我兴起,就像它曾在耶户里面兴起来一样,我们就滔滔不绝地讲出不合宜的话来,不象滋润的露水,也不象使枯萎的植物得以复苏的甘霖。当我们努力得人时,说话应该温和文雅。凡向神圣的源头祈求智慧的人,上帝必赐给他智慧。我们应当在各方面寻找机会,儆醒祷告,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讲出我们心中盼望的缘由。”
在《文稿汇编》卷五,第343号中有这样的话语:“许多人像耶户那样过度热心,在重大的事情上卤莽匆促地作出决定,而他们自己却不与上帝联系。他们应该谦卑真诚地寻求把他们放在岗位上之主的智慧。要非常谦虚地负起责任。他们还应该把事情摆在他们的区会会长面前,与他商量。”
在《教会证言》卷二,第21章中有这样的话语:“这里所提到的一等人,他们在信仰上自以为高,他们有祈祷的习惯,并乐意行各样宗教的礼节;但他们还有一种缺欠。他们知道自己的祈祷不蒙应允,他们的热忱及切心努力,也未得上天的注意,因此他们便迫切求问说,为什么主不理会他们。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在上帝方面有什么忽略之处,症结还是在于人的身上。这等人一面自称敬虔,一面却没有结出果子来荣耀上帝;他们的行为不是他们所应有的。他们的生活忽略了积极的本分。除非他们履行这些本分,上帝就不能照着自己的荣耀而应允他们的祈祷。关于为F姐妹献上祷告的事,意见有很大的分歧。有些人是热狂的,凭冲动行事。他们虽有热心,却不是按着真知识。有些人希望在这场病上有奇迹出现,并在尚未得到胜利之前,便开始夸耀。他们所表现的很象耶户的精神,‘你和我同去,看我为耶和华怎样热心’(王下10:16)。其实他们应当丢弃这种自信的心,而存谦卑和不靠自己的精神,并要伤心痛悔,把这事呈到上帝的面前。”]
第五,因为我们在工作中没有以属灵的武器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而是以人的凡火,用一种不圣洁的方式做工。比如,公开指责其它宗派,实际上这不是最好的方法,这样的工作方式所发出的祷告是上帝不能垂听的。
第六,因为我们没有尽心竭力为了生灵的得救问题而在圣工中挑担子的经验。所以,我们的祷告是没有力量的。比如,我们没能探访和熟悉那些显出了兴趣,夜复一夜来听圣经讲解的人。适时与这些人交谈宗教题目,并与他们一起恳切祷告,会使许多人选择正确的方向。
【结构大纲】
第一部分(1-15):讲述了上帝的仆人意味着什么经验,以及如何成为上帝的仆人所具备的经验。本部分通过亚伯拉罕的例证,主要讲述了上帝的仆人应该具备的信心的经验所具有的意义。
第二部分(16-31):讲述了如何维持成为上帝的仆人的方法和经验,就是通过不断地祷告保持与上帝的交往,并且为了灵魂的得救的问题不断献上自己的经验。
第三部分(32-43):讲述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祷告始终得不到应允呢?换句话说,为什么有很多人无法保持成为“上帝的仆人”的经验呢?这里讲述了六点有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