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慈爱圣洁的天父,今天是属于我们在你面前敬拜受教的时间,求你帮助我们忘掉世俗的事情,也帮助我们胜过环境,使我们的心能够沉思默想你的话语,让我们都能够通过圣经知道自己内心的问题,通过圣经知道我们当如何在基督那里得到救赎,求你与我们以下的时间同在,奉耶稣圣名求,阿们!

我们看一下出埃及记第20章,在上一堂课当中,我们着重说明了人的道德机能,也说明了罪的嗜好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我们现在要讨论一下,这个罪的嗜好有先天与后天的问题。

【出20:5】“……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上帝诫命的内容,对吧?十诫里面,大家是不是都知道第二条诫命,这是十条诫命里的内容,这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是什么意思?这个是指父亲犯罪,儿子也一同受刑罚吗?是这个意思吗?父亲犯罪了,儿子也要一同受刑罚,还要三四代都一起受刑罚?你觉得是这个意思吗?是不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十条诫命里面的内容,但是就是十条诫命的内容,我们甚至都没有真正理解!这堂课我们就要看这个经文。

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是父亲的罪,儿子也要一同受刑罚吗?大家要理解,上帝并不是不公平的一位。父亲犯罪,儿子只要不是同案,只要没有在他父亲的罪上有份,他也不至于因为父亲的罪而受刑罚。这就是国家法律的常理,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不对?父亲偷盗了,连儿子一起抓吗?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大家想一想,不管怎么样,以西结书里面是不是说过:父亲就是父亲的罪,儿子就是儿子的罪,不会因为父亲的罪使儿子受刑罚。以西结书里面是不是讲过?(参见以西结书18章20节)上帝说:我有什么不公平吗?如果你过去是作恶的,你现在悔改、行义,你必得活;如果你过去行义,现在你作恶不悔改,你必受祸。父亲的罪不会牵连儿子,儿子必因自己的罪受罚。以西结书把这个讲得很清楚。

所以这里说“追讨他的罪”不是刑罚,不是报复,不是一些叫“株连”的意思,不是连累的意思。这里面有另一层含义,有很重要的含义在里面,是什么意思?遗传的影响,遗传是先天的,榜样是后天的。现在大家这样想一想,父母在怀这个孩子的时候,最开始这个孩子百分之九十几都是水,对不对?胎儿,然后这个胎儿在母腹里面逐渐地长成。事实上,怀这个孩子的母亲吃什么,这个孩子就跟着吃什么,对不对?这个孩子无条件地因着父母的选择而选择,实际上,这个孩子长大是母亲吃什么他就跟着吃什么。你喝酒,他也受酒的影响,你抽烟,他受烟的影响;你吃肉,他受肉的影响;你吃素食,他受素食的影响,是不是这样的?是。那父母在犯罪的时候,在培养各种罪的嗜好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有没有影响?那么对这个母腹里的胎儿有没有影响?必然的影响!

我们说遗传啊,不要单单的只是考虑身体的影响,是不是有些人生来就是眼瞎、耳聋、腿瘸,残疾,对不对?一大部分要追究父母的责任,父母抽烟喝酒的时候怀的孩子,不只是对这个孩子的身体会造成损伤,对这个孩子的心灵、思想一样会造成损伤,而这个是大家常常忽略的问题!

这里说,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这个父亲犯了这个罪,这个孩子慢慢长大以后,怎么很容易、很自然而然的就和父亲一样了,所以人们就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这样的俗话,就说:“你看,变得和你父亲一个样子了!”就是在这个坏的、恶劣的方面变得一个样子了。

这由两方面导致的:一个是后天的榜样,这个孩子生下来生活在那样的家庭当中,父母给他榜样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个是遗传的时候就开始发生影响,这个孩子成胎的时候就开始受到影响,这像身体会受到遗传的影响一样。比如说:父亲有传染病,没有很好地治,是不是往往会传染给下一代?下一代可以去治,治好了就不会再传给下一代了,但是如果你没有治好,如果你没去治,那是不是父亲给儿子、儿子还继续给孙子……这是肯定的!就是父亲替这个孩子作了选择。虽然对这个孩子来说,是天生的,是无辜的,但是要追讨他父亲的责任!父母在怀孕生子的时候,没有注意这些,把自己堕落的食欲也传给了下一代,把暴躁的性情也传给了下一代,把这个不健康的血液也传给了下一代,把身体的残疾传给了下一代,把堕落的品格也传给了下一代,把这个罪恶的嗜好也传给了下一代,然后把这个不良的错误的倾向也传给了下一代……

不仅是性情要传给下一代,身体也影响了下一代,这是必然的,灵、智、体,这些都是一样的,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人的大脑机能。在母腹里,胎儿在成胎的时候,这个大脑的机能就会受到父母的影响。

假如父母是重生的人,是胜过这一切罪的嗜好的捆绑的人,他们是有道德和良知,被圣灵所引导,然后是用理智去支配自己的感情、欲望和食欲的人,他们的食欲、性情都是符合上帝的,都是归正的,都是属灵的,那么,这个孩子在母腹里就会一同接受上帝恩典的影响!就像父母吃好的,他也跟着吃好的;父母吃坏的,他也跟着吃坏的。父母被罪的嗜好控制着,这个孩子也一同受影响。但是父母悔改,接受主的恩典,那么这个恩典同样就会影响到她腹中的胎儿,对不对?所以,我们的孩子可以指望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圣灵的塑造。

假如说,这里的“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只是指的肉身的软弱,只是指肉体、身体这方面的情况,那么问题就不大,对不对?比如说:有个人,生来眼睛是瞎的,这是不是他的罪呢?是不是父母的罪呢?可能父母在这个问题上有责任,但是这只是身体上的问题,只是肉体上的问题,这不是罪!眼睛看不见,不是罪,舌头说话打结不是罪,生来腿是瘸的也不是罪。虽然这个身体的残疾可能追溯到他的母亲负有责任,但是上帝没有把这个身体上的问题看成是罪,理解吧?

头发白了,这也不是罪;记忆力很差,可以得到训练;这个视力好坏,这不产生罪的差异,对不对?所以,即使生来眼睛是瞎的,可能父母这个遗传对他身体的软弱有责任,但是这个本身,上帝不看为是罪。为什么呢?因为上帝看罪只看人的内心,对不对?不看人的外表,只看人的内心。这个孩子生下来再漂亮、再健康那又怎么样?这个孩子生下来长得不好看,皮肤也很黑,那又怎么样?这产生差异了吗?没有产生差异。上帝不看人的外表,只看人的内心,也就是只看你的思想的机能——是正确的,还是堕落的?是高级机能被圣灵所引导而统管低级欲望的人,还是道德机能紊乱的人?是有罪的嗜好的人呢,还是没有这些不良嗜好的人?上帝只看人的内心。

所以,说到这个罪的嗜好,大家一定要理解——遗传重大的影响。是不是有些人,生下来就脾气很急躁,他长大了脾气也很急躁,他就说:“我天生就是这样。”这是借口吗?可能是一个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但是这绝对不能作为借口说这不是罪的问题,说:“我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你就把它合理化,这是不对的!与生俱来的就都是对的吗?难道我们有与生俱来的圣洁吗?难道我们一生下来就是圣洁的吗?没有与生俱来的圣洁!我们要正视——我们生下来因为遗传而继承了罪的嗜好,这和你后天培养的是不是一回事啊?是不是一回事?其实是一回事!比如说:后天培养的抽烟的习惯,是不是人强制地加到自己的身体是面去的?那么,你作为胎儿的时候,父母抽烟是不是强制地把这个加到你身体里面去了?父母的选择和后来自己的选择,只不过是途径不一样,但是结果是不是一样的?性质是不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这个罪的嗜好就种植到了人的肉体里面去了。大家听懂了没有?

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是在讲两个方面:一个就是父母的罪,通过遗传怎样影响了下一代;第二,通过榜样怎样影响了下一代。所以这个人出生的时候他就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先天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后天的问题。父母在遗传给下一代的时候,单单只是对身体的遗传吗?肯定不是,灵、智、体——各个方面都会受影响。

现在大家这样想一想这个诫命,假如父母是好是坏对后一代的影响不是问题,不会产生什么区别,那上帝为什么这里说“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有必要讲这个话吗?就没必要讲了,是不是?有人说:“这里遗传的只是我们肉体的软弱。”那么这个肉体的软弱是不是世世代代的人都有的?耶稣也有,对不对?这和“三四代”没有关系,肉体的软弱,我们都是一样的身体,这个从亚当的后代开始,一直到最后的人都是一样的,和这里所说的话没有关系,这里只是说到父母影响到三四代,这是指各人各有不同的,就是父母对自己儿女的影响。

还有,我再问大家:参孙在出生的时候,上帝给他的父母什么指示?不洁净的东西是不是不能吃啊?淡酒浓酒都不可喝,对不对?就这样吩咐的父母。假如父母的生活对孩子没有影响的话,那这样吩咐有没有必要呢?没有必要了!那么这样吩咐仅仅是让参孙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吗?不仅是这个,对不对?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堕落的食欲、不节制的情欲、急躁的脾气、各种自私的欲望——这些罪的嗜好,父母培养的这些罪的嗜好,都会影响到下一代。下一代一生下来这个内心就是一个被污染的内心。

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是外貌吗?是内心,对不对?上帝只看内心。然后上帝说“我的国……”要在哪里啊?在人的心里。上帝的国在人的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说“我要把你和你后裔心里的污秽除掉”,把心里的污秽除掉。什么叫“心里的污秽”呢?是不是心里面不断发出来的恶念呢?所以马太福音15章就说:“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这才能污秽人。对不对?所以,心里面的恶念是污秽人的。那么,心里的恶念包括什么概念呢?有自私、有嫉妒、有骄傲、有仇恨,是不是也包括这些罪的嗜好?一种不良的嗜好,一种堕落的欲望,这些私欲都种植在人的心里面,这些私欲既有先天遗传的,也有后天培养的。这些都是人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家很不理解,就是我们一生下来就带着这个罪的污染,对这一点是不是有一些不理解啊?我现在给大家讲一讲,我们人类作为亚当的后代出生,我们有没有在亚当夏娃犯罪的这个罪行上有份呢?就是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违背了上帝的命令,这件事情,我们有没有参与?没有参与是吧。父母去偷盗,儿女没有参与,那么儿女有没有在这个罪上一同受到罪责呢?没有,对不对?

但是原罪论认为我们都在亚当夏娃的里面,就跟着亚当夏娃一起犯罪了,所以生下来就是被判了罪的刑罚的罪人,这是原罪论。第二,原罪论认为:我们这个肉体是问题——就是这个肉体必然地要去满足这些自私的欲望,所以,只要这个肉体在,这个自私的欲望就解决不了,但是这一点正确吗?这一点不正确!

因为我们知道,并不是这个胃出了问题,也不是嘴出了问题,而是脑子里面的这种欲望出了问题,你是可以用你的大脑来支配这个肉体的,对不对?这个肉体本身没有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说:我们这只手,我叫它这样动,它是不是就这样动?我们的这个肉体只不过是一个肢体——你可以献给罪,作罪的奴仆;也可以献给义,作义的奴仆。这个肉体本身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而原罪论就把这个肉体说成是有决定性的作用,不认为人是通过人的道德机能去支配身体的,理解吧?这是原罪论的第二个错误。

第三,原罪论认为我们与生俱来的罪的嗜好克服不了,后天培养的这个罪的欲望在肉体里面也都克服不了。就好像人得了传染病,这个癌细胞就在你身体里面,他认为是治不好的。原罪论不认为我们靠上帝的恩典可以洁净,把这个罪和肉体就完全划了等号,理解吧?

还有,原罪论认为:我们犯罪以后不只是品格堕落了,人的意志力也没有了,人没有选择权了,就是你已经别无选择了,你根本就没法选择,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人有没有选择权呢?不管你怎么堕落,不管你怎么被罪的习惯所捆绑,你仍然还有选择权!——你可以选择接受耶稣的拯救!你还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罪中!这是你的选择权。所以,原罪论否定了人的选择权。大家理解吗?所以原罪论是错误的!

但是我们在讲:罪的嗜好是罪的根源,这是正确的。听懂了吗?这个罪的嗜好,有后天培养的,也有先天遗传的,这是来源不同,但是其结果和性质是一样的。

大家仔细去看,对于“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你看《先祖与先知》是怎么解释的。还有,参孙,上帝吩咐他的父母时,你看《先知与先知》那里有很长一段是怎么解释的,说到父母那些堕落的品格会遗传给他的孩子。但是,不管你是先天遗传的,还是从后天培养的,上帝都是可以除掉的!

大家看——【申30:6】耶和华你上帝必将你心里和你后裔心里的污秽除掉,好叫你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的上帝,使你可以存活。这里是不是说到“你心里和你后裔心里的污秽”,为什么连在一起说呢?我们再来看诗篇51篇。上帝的救赎就是把心里的污秽除掉,让我们脱离罪的嗜好的捆绑,这是从里面得到洁净,里面的根要拔除。【诗51:5】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这里上半句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后来就进一步说,什么是叫“在罪孽里生的”呢?我母亲在罪中孕育了我,结果呢?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受到了罪的污染,大家理解吗?但是,当一个悔改的人发现自己心里面罪孽的根源,同时认识到这个罪的遗传的影响的时候,大卫照样说——10节: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或作:坚定)的灵。“清洁的心”,是不是把污秽除掉?这个“正直的灵”,是不是指恢复人正确的道德机能?圣灵要重新来支配人的良心,要通过人的理智和意志来支配人归正了的食欲、感情和愿望,那些堕落的感情和欲望必须铲除!那些罪的嗜好必须断绝!然后要重新来掌管人的道德机能,然后带着一个清洁的心去抗拒外界来的试探,这就是人的得救,也是人的重生,这也是人的得胜。

我们学这个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大家是不是经常感觉到:突然受到什么试探就犯罪跌倒了,然后就悔改,悔改之后呢,下一次,又遇见这个试探,又跌倒了,然后人们就常常感觉到——这怎么老是犯罪跌倒呢?事实上,我们要想——不要在行为上犯罪跌倒,你就要一开始就知道罪是如何发展的这个过程,这个罪是如何发展的呢?先在里面有隐而未现的过犯,然后才可能去任意妄为;先在里面有罪的开端,然后才会有罪的发展,行为上的发展。先在心里面已经有了恶的东西,有了这种罪恶的思想,然后才会有罪恶的行为。

我们是不是先讨厌一个人,然后才跟他说话的时候起口角,对不对呢?说话的时候突然就说毛了,是不是先在心里面已经很反感他了?你仔细去揣摩一下,是不是提前在心里面有讨厌他的想法?然后才听他说话的时候就开始误解,就开始容易起争执,对不对?是我们在里面对这个人没有爱的时候,然后才表现出一种不耐烦,是不是?才表现出一种否定和排斥。

大家想一想,朋友邀请你去抽烟喝酒或者去吃肉,你去吃了,是不是先有怀抱的——在身体里面有这个对肉食的嗜好,是不是有这个根,才有这样的事情。那些去犯第七条诫命的人是突然去犯的吗?你根本没想到,啊!这个异性突然出现,然后突然犯这样的罪,是这样的吗?根本就不是!而是先在心里面已经怀藏了——这个贪欲的心。

这个贪欲的心是怎么在心里面怀藏出来的呢?也许你一直就有,从来就没有铲除过,也就是说,你也许没有经历过重生。这个私欲一直在你心里面就有的,所以你只是表面、外在的行为上在信着基督,最后呢,这种试探来了,你犯罪了,你还吓一跳,实际上,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之前,就在心里面一直有怀藏的私欲。

但是也有一种可能是你重生以后你不警醒,然后试探又重新进来了,又点燃你心里这种欲望,你怀抱它了,然后心里面就开始在酝酿着这种贪恋的东西。所以因为你先在心里面有了这种贪念,然后到时候魔鬼就会为你布置陷阱,试探来了,一跃而起,你就跌倒了。

大家一定要注意:上帝只看我们的内心,他不看你表面上的行为,他不看你犯罪的行为,他要追溯你犯罪的根源;他也不看你表面上——没有犯罪的这种表面上的行为,他要鉴察你心里面是不是有污秽。心里面的污秽才是真正的污秽,心里面的罪的嗜好,才是犯罪的开端,才是所有的恶言恶行的根源。

大家看一下,【太15:19】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这都是什么?污秽人的。所以,上帝不看外在的行为,他看内心里面是不是有恶,在污秽人。再看,【太12:34】毒蛇的种类!你们既是恶人,怎能说出好话来呢?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这里是不是说到:说坏话的行为,是开始于心里怀藏着坏的思想。35节,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对不对?所以上帝是看人心里面的善与恶。

大家现在想一想,我们表面上遵守着诫命,但是上帝只看人的内心,心里面有没有自私?有没有骄傲?有没有对别人的不饶恕?有没有埋怨?有没有排斥?有没有讨厌?有没有背后的诽谤?有没有背后的谤讟、论断?有没有传言说事非?论断有没有呢?这些一直是让人陷在罪中,没有得到洁净,并且一直是造成教会软弱无力的根源,使守诫命的教会仍然是那么冷淡,仍然是那么缺乏爱,仍然是那么软弱无力,大家就全部被这种罪所污染。所以大家有没有看到,我们一定要理解:上帝看我们的内心。这个心是什么?上帝要除掉我们心中的污秽,这个污秽究竟是什么?

我们要明白,罪的嗜好,这是犯罪的根源,既有先天遗传的,也有后天培养的,但是这些都必须铲除,私欲都必须铲除!这些私欲在人的心里,它就会表现出行为上的罪。不是说受试探的问题,而是里面怀抱的这个罪根没有拔除的问题。所以很多人都是表面上信着真理。有些人是不是不把这个里面的私欲当成是罪呢?他们就说:“唉呀,这个人说我,我肯定会不高兴。”然后呢,“这个人冤屈了我,我肯定会非常讨厌他。”然后呢,相信各种传言,然后就定这个人的罪,还说这是维护真理的动机。很多人不了解自己心中的这种恶,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那样的事情,人们很少去鉴察自己的内心,人们都是看外表,也就是听这个人口上怎么说,看那个人表面上怎么讲,看这个人外在上是个什么样的行为。

现在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信仰转到内心的省察上面来!上帝只看人的内心!人和人的差异就是思想。里面是不是怀抱着私欲?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看一下诗篇19篇,【诗19:7】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8节,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这里说,上帝的律法是要苏醒人的心,上帝的律法要光照人的内心,使人在心里面能够去省悟罪的性质,然后产生一种悔改的回应。10节,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况且你的仆人因此受警戒,守着这些便有大赏。我问大家:这里说“比金子可羡慕,比蜜甘甜”是指什么?是指耶和华的律法,对吧?这里说,上帝的仆人“因此受警戒”,这个“因此”的“此”是指什么?也是律法对吧?“守着这些便有大赏”,“这些”是指什么呢?律法。律法可以让我们受警戒,然后可以使我们守着有大赏。

但是12节上半句说:“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的错失,我们是能知道还是不能知道?“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经常被人理解成:“我们的错失,我们不知道。”也经常被人理解成:“我的错失或者是别人不知道。”都不是这个意思!我再问大家:上面是不是说到“耶和华的律法苏醒人心”,是不是说到“耶和华的律法比金子可羡慕,比蜜甘甜”,是不是说到我们应该“因此受警戒”,是不是也说到我们可以“守着这些便有大赏”?这里不是分明说耶和华的律法可以鉴察错失和罪恶吗?对不对?那么接下来说,“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有几个人去接受律法,有几个人把律法作为镜子照自己,有几个人接受律法来定自己的罪呢?有几个人按着上帝的律法来使自己的心苏醒过来,认识到了自己的罪呢?所以,诗人是在表达这种感叹!因为诗人通过自己悔改的经历,他看到了诫命太宝贵了!十诫命太正义了!“如果我一生当中都没有违背诫命该多好啊!”

但是,他看到更多的人是在罪中不知道,不愿意承认诫命,也不愿意承认这是罪,他们没有受警戒,他们不愿意去守着这些,有几个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失呢?他是盼望大家能够认识到,但是他就感叹——真的没有几个人认识到自己的错失了!大家把自私当成是罪吗?有没有把背后论断别人当成是罪呢?有没有把嫉妒、定罪当成是罪呢?有没有把不饶恕、排斥当成是罪呢?他们说私欲是罪吗?他们把这当成是罪吗?把心中的恶念当成是罪吗?很多人说:“我没有行出来就不是罪!”所以诗人在这里说——有几个人愿意来鉴察自己啊!有几个人愿意来自省呢?有几个人想认识到自己的错呢!

耶稣分明地讲:心中的恶念就是罪!耶稣分明地讲:那种罪的嗜好——哪怕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后天培养的,那就是罪的根源!但是没有几个人愿意这样来鉴察自己。

大家有没有从心里面去揣摩一下:我们有没有遵守诫命?难道只是行为上违背了才叫违背吗?诫命是在行为上遵守了就叫遵守了吗?如果不是出自一个洁净了的内心,一个被圣灵所充满的内心,你所行出来的一切都是表面的。去传道也是带着自私的目的,带着自私的目的去传道,就想收别人的奉献捐,就想得人气,就想聚集属于自己的人。如果带着一种骄傲去传福音,就会分门别类,就会说:“啊,天国在这里,天国在那里。”但是唯独不能够把自己里面的施舍给人,因为耶稣说——天国在人的心里。

所以,诗人作了这种警戒之后,接下来就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我们来看12节下半句: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不容这罪辖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啊,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现在大家看这个上下文,“求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那么这个“隐而未现的过错”是什么意思?就是心里面怀藏着恶的东西,但是还没有发展成行为和言语上,是这个意思吗?是不是?是指“我犯了,但是我不知道”,是这样吗?不是。或者说“只有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是这样吗?不是。这个“隐而未现”是什么意思呢?是相对于下文所说的“任意妄为”而言的,这个“隐而未现的过错”,就是心里面怀藏着恶,怀藏着私欲,但是怎么样?还没有表现出来。一旦你一直怀藏这个,隐而未现,虽然隐藏在心里面,这叫隐恶。诗篇90篇就讲到“隐恶”,这些隐恶,上帝也都鉴察,上帝看我们的内心,就像看我们的外表是一样的,因为他造了我们的思想机能,上帝看我们是赤露敞开的,所以这些隐恶也都在耶和华的面光之中。但是,现在还没有行出来,所以叫“隐而未现的过错”。

我们若要得胜罪,在这个罪的开端就要得胜,把私欲必须铲除,不让试探再进到我们里面来激起这个私欲怀藏。所以,这里说“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大家想,这个“赦免”是什么意思?“赦免”这个词的含义和“饶恕”有没有区别?假如我们得罪了一个弟兄,然后向这个弟兄道歉、认错,那个弟兄的本分就是给我们饶恕,对不对?人和人之间能不能给予饶恕?可以的,饶恕是不是就是原谅的意思?但是说“我赦免你的罪”,可以这样说吗?不行,那就说明:只有上帝才能赦罪,对不对?上帝的饶恕和人的饶恕有点不一样,上帝的饶恕进一步地有赦罪,那么,赦罪是什么意思呢?“你的罪赦了”,是不是指“你犯了罪,我不计较,也不刑罚你,把你放回去,不当回事”,是这意思吗?那赦罪是什么意思?用经文来回答。约翰一书1章9节怎么说的?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所以,赦罪是不是洗净的意思?所以,耶稣赦我们罪的时候,是要洗净我们心中的污秽,这就是上帝的恩典去成就的。

大家想一想,当我们有吃肉的欲望时,我们到上帝面前来,我们的理智是不是看到了圣经的话语说“肉不能吃”,然后我们的良心是不是回应上帝的一种感动,我们表示愿意悔改,愿意悔改的时候,我们就做出一个决定:“主啊,我不愿意再这样了,你改变我的生活。”这个时候是不是就有奇迹和恩典改变了我们的口味?我们的口味一下子就归正了,对不对?归正了的。什么叫“归正了的”?在这个不良嗜好的放纵的道路上回来了,然后重新有一个健康的、合理的食欲了,并且这个合理的食欲从此以后是由理智来掌管的,这就叫归正了,大家理解吗?

那么同样,我们对人的仇恨可不可以拿到上帝面前来把它舍弃?不是你外在的行为,而是说内心里面的东西。我们讨厌一个人,这种事情可不可以带到耶稣面前来求他洁净我们?我们心中暗暗地有一些恶的想法,有一些不平、不满,有一些私心,有一些对别人的讨厌,有一些不给予饶恕或者一些淫欲,那么这些我们可以拿到上帝面前来求他赦免不?可不可以?只要你愿意做出这样一个决定,那么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悔改,然后恩典就会临到你。

所以这里说“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所以,要避免犯罪的行为,先就要战胜罪的开端,在心里面要战胜各种恶的萌芽,在心里面要铲除与生俱来的罪的嗜好,在心里面要铲除后天培养的罪的嗜好,然后时刻地要抑制这种试探的入侵,这就是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

然后,接下来13节说,“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任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假如心中有隐而未现的私欲,那么我就随着这个私欲的牵引就去走了,这是不是叫任意啊?不按理智,不按良知,然后就按着这个堕落的罪的嗜好去走,这就叫任意,对不对?什么叫“妄为”?妄为就是很狂妄地行出来了,对不对?“为”是不是“作为”?作为就行出来了。一旦心中有隐而未现的过错,接下来就会任意被这个牵引,然后虚妄地、狂妄地去行出来,这就是叫任意妄为的罪。

那么接下来就说,“不容这罪辖制我”,“这罪辖制我”是什么意思呢?形成了一个更强的习惯,对不对?我们不是刚才已经举例子了吗?人去犯罪的时候,不管犯哪条诫命,第一次去犯的时候,是不是心里很紧张?第二次犯的时候,是不是心中就不那么紧张了?第三次是不是就开始在享受了,是不是?第四次是不是开始爱上了?然后是不是主动地就去找这个罪了?这就是人一步一步地犯罪的开始。

心里面有了罪根,然后去任意妄为,一次两次三次以后,这就成了一个绳索捆住你了!能脱离出来吗?不是那么容易了!一步一步越陷越深,但是,不管到哪一步,你还有希望!只要你愿意呼求上帝的拯救。大家理解这个意思吗?

呼求上帝的拯救,上帝还是可以斩断罪在你身上的捆绑的,是可以铲除罪的嗜好的,也是可以洁净你的内心!但是最终你要记住:悔改不止是外在的行为上归正了,心里面的罪根有没有拔除?对这个罪有没有内在的一种厌恶?还是,不当回事?只是规避了这个罪的结果而已呢?

所以,犯罪是有个过程的,从心里面到行为,到更大的一种势力控制着你。悔改也是一样的,只脱离这个罪的习惯,只在行为上不要去犯,最终要有内心的洁净。大家理解吗?如果对这个罪本身,从心里面没有厌恶的话,你迟早还会去犯的。

【诗19:12-13】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不容这罪辖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

这里描写了一个犯罪的路线图,也描写了悔改的一个秘诀。犯罪的路线图是这么堕落下去的;悔改的路是往回这么走的。最后,得胜的秘诀是在心里面要解决,这个根源要铲除!所以,人需要警醒就在这里。

我现在要把这个问题区分一下:重生之前的人和重生以后的人是不一样的。重生以前的人,心里面本来就有私欲,所以这个私欲就促使他去寻找……试探就一直像鱼钩一样钩着他;这个私欲已经在里面,所以犯罪就是成了一个自然的事情。但是重生以后的人,这个私欲被铲除了,魔鬼已经不能再去牵动他了,不会把他牵着走了,因为他里面根本就没有这个鱼钩可以钩的东西了;但是,试探还会来,试探再来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它,那是一瞬间的一个反应,你拒绝就行了,那是非常容易的!如果心里面怀藏私欲,你很不容易摆脱试探,并且非常容易去生出罪来;但是内心里面把这个罪根斩除了,拒绝是很容易的。

我打个比方:你烟瘾没有了,那么别人叫你抽烟是不是很容易拒绝?但是烟瘾如果在你身上,别人叫你抽烟是不是很容易就去抽了?就这么简单。大家理解吗?所以一定要理解这个内在的根源。重生的人遇见试探是怎么回事呢?就像手碰这个东西–“有电!”是不是立即就弹回来了?然后你弹了几次了,下次是不是就有经验了?下次见这个东西就根本不会去碰了,对不对?你对这个罪很厌恶,对这些罪诱惑你的途径已经熟悉了,你后来对魔鬼就能够设防了,对这个试探非常讨厌,这些就再也不能改变你、动摇你了,以后就基本上不能进入你的眼睛里了。在你心里面所冒出来的、怂恿出来的那种意念和情感,也很快就会被压制下去,然后就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容易。

大家经常会感觉到试探,这说明心里面可能有点问题。为什么这对你总是一个试探呢?别人在看电视,这是试探吗?你在电脑里上网,那里有很多很多的链接,那对你会是试探吗?你使用手机,手机里面很多游戏,这些对你会是试探吗?这些书摊、书报亭和书店里面有好多书,里面也有很多不好的书,那些书,那些画面,那些内容对你会是试探吗?可能大家是不一样,反应的情况不一样。对心里面有问题的人,那些就会经常是试探;对内心已经洁净的人,这些真的不算什么。如果这种小伎俩还能够污秽你的话,那说明你属灵的成长就是太弱了。大家能理解吗?

所以我们一定要求主赦免我们隐而未现的过错,我们要有一种内心的省察,自我的省察,然后要有里面的洁净,这是非常重要的。在省察我们里面的洁净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你有什么样的罪的嗜好在捆绑着你?总是不愿意饶恕人、讨厌人的这种习惯呢?还是对某种不良的东西的一个强烈的欲望呢?是不是大家都有喜欢看电视的习惯?那个电视连续剧看了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就是一直不断的,有没有?一上网的时候,就有很多东西来干扰你的视线,然后你就到处去点击,会不会这样?这都是私欲在里面怀藏着,然后就牵引着你。内心里面不解决,人是不可能得胜的,上帝也是不可能悦纳你外在的行为的,所做出来的都是被污染了的。

我们继续看诗篇19篇,这里13节说:“我便完全”。请问这个“完全”是什么意思呢?用圣经的上下文来看,“我便完全”这个“完全”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完全是什么意思?心里的意念蒙上帝悦纳,这就是完全。

我们是不是经常讲,叫人悔改,先是行为上要归正,然后要注意言语上归正,最后内心的心思意念也要洁净,是不是经常这样去讲啊?这是把事情颠倒过来了,这是错误的福音,这叫本末倒置了,这样就产生了很多表面上的基督徒,这就是律法主义的根源。心里面没有圣灵的洁净,所以还是表面上遵守着诫命,这就是律法主义的根源;内心里面没有爱,结果还表面上遵行着宗教的仪式,这就是形式主义的根源;内心里面还有自我,但是仍然在传道,仍然在做教会工作,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宗派主义的根源。宗派主义!律法主义、形式主义、宗派主义,他们喊出来的声音是什么呢?“看哪,在这里!”而那些人喊出来的声音是:“看哪,在那里!”这都是误导人的声音。

但是,耶稣强调:“天国在你们心里。”上帝要洁除我们心中的污秽,圣灵要来主管我们的内心,要铲除这些不洁的嗜好–种植在我们里面的;然后要使我们的道德机能归正,这就是重建我们的道德,重建我们的品格。

建立品格是什么呢?思想要开始被约束,心思要开始被约束,不再是一个发散的心思。比如我以上举例子说,人的眼睛到处看,为什么?他的注意力是分散的。为什么是分散的啊?因为他里面的欲望总是在驱使着这些感官去寻找那些刺激的东西,对不对?所以,里面洁净以后,心思就聚拢来了!这个心思就不会再是发散的了。你不会一下子被电视干扰,一下子被世人的谈话干扰,一下子又被小说去干扰……你就不会了;因为你的内心是洁净的,心思就聚集到圣灵的事情上面来了。人的良心总是在去接受圣灵的感动,总是去揣摩天上的事情,圣经上的话语就源源不断地通过圣灵启迪你的良知,你的心智就越来越明白天上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就运用意志力,运用信心,然后去得胜。这个信心越用越强,这个意志力越用越强,结果这个高级机能终于重新在人里面占了统治地位。

耶稣基督通过人的高级机能在人的心中坐宝座,掌权,占了统治地位,然后来控制着人的情感、人的食欲、人的愿望,所有堕落的事情都得到归正了,这就是洁净,这也就是重生,这也就是耶稣基督的拯救。

洁净我们的内心–这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这是道德机能的归正,通过话语去做成的,通过圣灵去做成的。圣灵不是说从你耳朵里进去,圣灵也不是让你的腿突然有什么感觉;圣灵是通过你的大脑为媒介,来支配你,是希望通过感动你的良心来引导你,最终是要透过你的意志力做出选择来支配你,这是圣灵的工作,这也就是品格的概念,这也就是心,我们所说的心,包括的这些概念。

所以,我们的意念要在上帝面前蒙悦纳,我们的心思要得到保守。犯罪是从内心开始的,我们要得胜罪,必须要从洁除心中的污秽开始。大家要知道:心中的恶念是根本的问题;第二,与生俱来的和后天培养的罪的嗜好是根本的问题。

祷告:慈爱圣洁的天父,我们虽然不能够完全明白圣经当中所有的知识,但是主啊,我们必须明白关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应有的一种认识。主啊,你鉴察我们的思想、意念,你看我们的里面就像我们人看人的外表。主啊,求你使我们的里面能够归正,洁净我们一切的恶念,也除掉我们与生俱来和后天培养的各种罪的习惯和嗜好。主啊,求你使我们真正从里面能够得到拯救。虽然我们衰老,虽然我们可能也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你仍然可以来主管我们的内心,因为每一天都是从我们的心中发出来影响、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和言语。主,我们愿意把我们的心交给你来鉴察和洁净,我们愿意接受圣灵和你的话语的感动来鉴察,使我们认识到自己里面的隐恶。主,求你使我们活在你的面前,因为我们在你的面前都是赤露敞开的。主,求你使我们能够带着坦白的内心,带着信心,时刻接受圣灵的引导来生活。求你使站立在你面前的每一位父老乡亲、弟兄姊妹,都能够明白这至关重要的福音,让我们能够经历,让我们能够脱离罪,得到洁净,让我们能够活到天国在我们心中。奉耶稣圣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