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谷书讲解

4 月 3, 2022


哈巴谷书的时代背景和主旨,在《先知与君王》有说明……但先知书的话语越过当时代展望到将来、或者说过去的事件预示着将来的意义,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哈巴谷书和启示录三天使信息的内容相似。

1:1,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作者。“哈巴谷”有抱着、抱住的意思。

【1:2-4,他说:耶和华啊!我呼求你,你不应允,要到几时呢?我因强暴哀求你,你还不拯救。3 你为何使我看见罪孽?你为何看着奸恶而不理呢?毁灭和强暴在我面前,又起了争端和相斗的事。4 因此律法放松,公理也不显明;恶人围困义人,所以公理显然颠倒。】

强暴争端,律法放松,善恶颠倒,这是说明教会堕落的状况,所以先知祈求上帝的干预。这表达了忠心之人心中的重负和焦虑。这里说“律法放松”,和马太福音5:17-19对照: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

这里“废掉”、“废去”一词原文有几个不同的表达,一个单词是“删除、废除”、一个单词是“(使)失效、无效”、一个单词是“放松、松懈”。人们公然废除上帝的律法,或者使上帝的律法失效,或者放松律法的要求,这就是堕落。

教会的堕落招致上帝的审判,那就是巴比伦的势力要来攻击,【1:12b,耶和华啊,你派定他为要刑罚人;磐石啊,你设立他为要惩治人。】这里的“他”是指谁呢?

【1:5-11,耶和华说:你们要向列国中观看,大大惊奇;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6 我必兴起迦勒底人,就是那残忍暴躁之民,通行遍地,占据那不属自己的住处。7 他威武可畏,判断和势力都任意发出。8 他的马比豹更快,比晚上的豺狼更猛。马兵踊跃争先,都从远方而来;他们飞跑如鹰抓食,9 都为行强暴而来,定住脸面向前,将掳掠的人聚集,多如尘沙。10 他们讥诮君王,笑话首领,嗤笑一切保障,筑垒攻取。11 他以自己的势力为神,像风猛然扫过,显为有罪。】

兴起迦勒底人,通行遍地,猛然扫过。这是上帝的手段。同样,末时代,教会的离道反教为兽像的逼迫打开了进路。这也是上帝所许可的。

这时,先知仍然表达了对上帝的信心,即使在这样可怕的刑罚中,上帝对于他子民的旨意终必有实现的一天。【1:12a,耶和华我的上帝、我的圣者啊,你不是从亘古而有吗?我们必不致死。】“我们必不致死”,这是充满信心的宣言,俯首顺从耶和华所显示的旨意,将自己的境遇都交托在慈悲的上帝手里了。

我们固然知道这是你“刑罚”、“惩治”的手段,不致让我们死,但要到几时为止呢?先知表达了一个疑问,【2:1,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楼上观看,看耶和华对我说什么话,我可用什么话向他诉冤(向他诉冤:或作回答所疑问的)。】这个疑问在下文有表达,【2:6,迦勒底人,你增添不属自己的财物,多多取人的当头,要到几时为止呢?】在上文也有表达,【1:13-17,你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行诡诈的,你为何看着不理呢?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你为何静默不语呢?14 你为何使人如海中的鱼,又如没有管辖的爬物呢?15 他用钩钩住,用网捕获,用拉网聚集他们;因此,他欢喜快乐,16 就向网献祭,向网烧香,因他由此得肥美的份和富裕的食物。17 他岂可屡次倒空网罗,将列国的人时常杀戮,毫不顾惜呢?】 

也就是说,你“静默不语”容让这样的逼迫“屡次”“时常”发生,会多久呢?逼迫将带来试验和洁净,上帝会掌握时间和火候。但是我们还是会发问:“要到几时为止呢?”大家想想,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和但以理书当中的的问话意思一样?“这施行毁坏的罪过和践踏的异象要到几时呢?”(但8:13)“这奇异的事要到几时呢?什么时候才是结局啊?”(但12:6,8)那么,上帝的回答是什么呢?

【2:2-3,他对我说:将这默示明明地写在版上,使读的人容易读(或作:随跑随读)。3 因为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应验,并不虚谎。虽然迟延,还要等候;因为必然临到,不再迟延。】

往往会“迟延”而超出我们所急切期望的,结果继续“等候”就需要信心。最后,“结局是怎样呢?”(但12:8)

2:4-20,有重要的内容,分为两部分:2:4-14,2:15-20。如果说2:4节前面的内容,在以往的历史中也应用过,那么,从这里开始之后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应用在现今的末时代,我们需要很好理解一下:

【2:4-5,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义人因信得生。5 迦勒底人因酒诡诈、狂傲,不住在家中,扩充心欲好像阴间。他如死不能知足,聚集万国,堆积万民都归自己。】

巴比伦“自高自大”、“诡诈狂傲”,“以自己的势力为神”(1:11),这和但以理书、帖撒罗尼迦后书对教皇权的描述是一致的,“他用权术成就手中的诡计,心里自高自大,在人坦然无备的时候,毁灭多人”(但8:25);“王必任意而行,自高自大,超过所有的神,又用奇异的话攻击万神之神。”(但11:36)“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称是上帝。”(帖后2:4)

而且,在末后复辟时,巴比伦势力将“扩充”全世界,“聚集万国,堆积万民都归自己”(2:5)。一方面是财富的积累,在2:4-14这一部分有说明,【2:6,增添不属自己的财物,多多取人的当头,】【2:8,抢夺许多的国,】【2:9,为本家积蓄不义之财。】

另一方面是谬道的欺骗,在2:15-20这一部分有说明,【2:15,给人酒喝,又加上毒物,使他喝醉】,【2:18-19,雕刻的偶像,人将它刻出来,……铸造的偶像,就是虚谎的师傅。制造者倚靠这哑巴偶像……19 对木偶说:醒起!对哑巴石像说:起来!】

当说到巴比伦势力“积蓄不义之财”时,是不是和启示录的话语一样呢,启18:3,“地上的客商因她奢华太过就发了财”。

但是,这里又说,【2:13,众民所劳碌得来的被火焚烧;列国由劳乏而得的归于虚空,不都是出于万军之耶和华吗?】这和启示录18:8-19的内容一致,“她又要被火烧尽了,因为审判她的主上帝大有能力……巴比伦哪,你所贪爱的果子离开了你;你一切的珍馐美味和华美的物件也从你中间毁灭,决不能再见了。……哀哉!哀哉!……一时之间,这么大的富厚就归于无有了。……哀哉!哀哉!……她在一时之间就成了荒场。”

【2:9,为本家积蓄不义之财、在高处搭窝、指望免灾的有祸了!】【2:12,以人血建城、以罪孽立邑的有祸了!】这里“有祸了!”“有祸了!”同启示录18章“哀哉!哀哉!”

现代巴比伦势力对世界财富的控制是通过“诡诈”(2:5)、“抢夺许多的国”(2:8),表现出“不能知足”的贪欲(2:5)。但“审判她的主上帝大有能力”(启18:8),当巴比伦的财富“被火焚烧”“归于虚空”之时,人们就会认识到“不都是出于万军之耶和华吗?”(2:13)这个时候,【2:14,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这个时候,“地就因他的荣耀发光。”(启18:1)

上帝对巴比伦的审判伴随着晚雨圣灵大呼喊。那些“各国剩下的民”(2:8),他们就是上帝的余民,他们将兴起“扰害”巴比伦(2:7),但11:44“但从东方和北方必有消息扰乱他”。并且,他们作为义人“因信得生”(2:4)。这对应启示录哪里的话呢,启14:6-7,“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他大声说:应当敬畏上帝,将荣耀归给他,因他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13-14)。

上帝的审判也要针对巴比伦的谬道。

【2:15-16,给人酒喝,又加上毒物,使他喝醉,好看见他下体的有祸了!你满受羞辱,不得荣耀;你也喝吧,显出是未受割礼的。耶和华右手的杯必传到你那里,你的荣耀就变为大大的羞辱。】

在启示录中是不是有同样的话语呢,启14:8,“又有第二位天使接着说:叫万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启18:6-8,“她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她,按她所行的加倍地报应她;用她调酒的杯加倍地调给她喝。她怎样荣耀自己,怎样奢华,也当叫她照样痛苦悲哀,因她心里说:我坐了皇后的位,并不是寡妇,决不至于悲哀。所以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就是死亡、悲哀、饥荒。她又要被火烧尽了,因为审判她的主上帝大有能力。”意思完全一样。

【2:18-19,雕刻的偶像,人将它刻出来,有什么益处呢?铸造的偶像,就是虚谎的师傅。制造者倚靠这哑巴偶像有什么益处呢?19 对木偶说:醒起!对哑巴石像说:起来!那人有祸了!这个还能教训人吗?看哪,是包裹金银的,其中毫无气息。

雕刻的偶像、铸造的偶像、虚谎的师傅,对应末后伪安息日的虚假崇拜、拜兽和兽像的运动。启14:9-11,“又有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和兽像,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这人也必喝上帝大怒的酒,此酒斟在上帝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那些拜兽和兽像,受它名之印记的,昼夜不得安宁。”

但义人仰望天上至圣所中的中保基督,坚守全备的亮光。【2:20,惟耶和华在他的圣殿中,全地的人都当在他面前肃敬静默。】启14:12,“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这两处圣经正是对应的。

2:4“惟义人因信得生”,和2:20“惟耶和华在他的圣殿中,全地的人都当在他面前肃敬静默”,这首尾呼应的两句话有内在的联系,是什么意思呢?上帝要结束最后的中保工作之时,有对活人的审判,那些向谬道妥协的人要“满受羞辱,不得荣耀”(2:16),而那些遵守诫命的义人“因信得生”,罪被涂抹、充满圣灵,接受“永生上帝的印记”。这里不是说“因信称义”,而是说“因信得生”,这不仅是“称义”,而是罪的涂抹,末时代圣徒的经历,144000人的经历。他们得以预备好迎接耶稣再来!

【3:1,先知哈巴谷的祷告,调用流离歌。】3章是先知的祷告,一首流离歌,描述了144000人在七大灾中的经历和仰望基督再来的祷告。

【3:2,耶和华啊,我听见你的名声(或作:言语)就惧怕。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发怒的时候”,就是降灾的时候,“以怜悯为念”,天使保护144000人。上帝的子民被仇敌所围困,但他们所感到的愁苦,乃是怕因自己品格上的缺点使上帝的圣名受到羞辱。他们感到深切的焦虑、恐惧和窘迫,但他们仍不停止祈祷,他们在上帝面前刻苦己心,指出自己过去怎样为许多罪恶悔改,他们持住上帝的能力。他们从心中发出一种迫切的渴望,祈求上帝早日结束世人的叛道、立即终止恶人的罪恶。

【3:8-12,8 耶和华啊,你乘在马上,坐在得胜的车上,岂是不喜悦江河、向江河发怒气、向洋海发愤恨吗?……12 你发忿恨通行大地,发怒气责打列国,如同打粮。】在启示录中有同样的话,启19:11-15,“我观看,见天开了。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诚信真实,他审判、争战都按着公义……有利剑从他口中出来,可以击杀列国。他必用铁杖辖管(辖管:原文作牧)他们,并要踹全能上帝烈怒的酒醡。”

【3:11,因你的箭射出发光,你的枪闪出光耀,日月都在本宫停住。】“日月都在本宫停住”,基督再来时的特别现象。太24:29,“天势都要震动。”

3:3-15,这一段是最后上帝的余民在地上展望到基督再来的场面、并盼望基督快来施行拯救,【3:13,你出来要拯救你的百姓,拯救你的受膏者,打破恶人家长的头,露出他的脚(原文作根基),直到颈项(细拉)。】

【3:16,我听见耶和华的声音,身体战兢,嘴唇发颤,骨中朽烂;我在所立之处战兢。我只可安静等候灾难之日临到,犯境之民上来。】“耶和华的”这几个字不必添加,3:16是指恶人的围攻,即启示录16章“哈米吉多顿”,上帝的余民经历雅各大患难。耶30:5-7,“耶和华如此说:我们听见声音,是战抖惧怕而不平安的声音。……脸面都变青了呢?哀哉!那日为大,无日可比;这是雅各遭难的时候,但他必被救出来。”

【3:17-19,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18 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上帝喜乐。19 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

在恶人死亡的威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当中,他们持守对上帝拯救的信心。对比以赛亚书的经文,赛33:16,“他必居高处;他的保障是磐石的坚垒;他的粮必不缺乏(原文作赐给);他的水必不断绝。”还有,赛58:13-14,“你若在安息日掉转(或作:谨慎)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以操作为喜乐,称安息日为可喜乐的,称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这日,不办自己的私事,不随自己的私意,不说自己的私话,你就以耶和华为乐。耶和华要使你乘驾地的高处,又以你祖雅各的产业养育你。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那时,那些遵守安息日的人将理解“乘驾地的高处”或“稳行在高处”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