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生平学习——四福音合参
三、在犹太的传道时期(公元28年的第一次逾越节—公元29年的第二次逾越节)
我们继续学习耶稣生平的第三部分:在犹太的传道时期。耶稣知道,以色列的领袖们要不遗余力地造成他的门徒与约翰门徒的分裂。他为了避免一切足以引起误会和纷争的事,就悄悄地停止工作,退往加利利去了。
27、从犹太退往加利利,同撒玛利亚妇人谈道及在叙加传播福音(约4:1-42)(历19)
【约4:1-42,1 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他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2 (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他的门徒施洗,)3 他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4 必须经过撒玛利亚,5 于是到了撒玛利亚的一座城,名叫叙加,靠近雅各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6 在那里有雅各井;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时约有午正。
7 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8 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9 撒玛利亚的妇人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10 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上帝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11 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哪里得活水呢?12 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13 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14 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15 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16 耶稣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17 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18 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19 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20 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21 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22 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23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24 上帝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25 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26 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
27 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什么?”或说:“你为什么和她说话?”28 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说:29 “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30 众人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
31 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32 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33 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他吃吗?”34 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35 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原文作发白),可以收割了。36 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37 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38 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
39 那城里有好些撒玛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他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40 于是撒玛利亚人来见耶稣,求他在他们那里住下,他便在那里住了两天。41 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42 便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
1700年的古井,把列祖和他们所期望的弥赛亚联系起来,见证了上帝何等信实!基督就是世界的需要,惟有他所赐的神恩像活水一般,能净化、振奋并滋润心灵。我们若要正确地事奉上帝,就必须由圣灵而生。这才足以清洁我们的心,更新我们的灵,并赐我们新的能力来认识上帝,热爱上帝,使我们生发顺从上帝一切要求的心。这才是真正的敬拜,是圣灵运行的结果。
妇人开始不懂基督的话,但感觉其中含有严肃的意义,她那轻松闲散的态度开始改变了。耶稣一提到活水,妇人就希奇地望着他,有了兴趣和期望。当耶稣突然改变话题,洞察她平生秘密时,她发抖了,也想起永生和将来的审判,她的良心就觉悟过来了。但她想镇抚良心的自责,就将话题转到宗教的争论上去。耶稣将这个妇人的思想从虚浮的形式和争论的问题上提升一步,说明重生和真敬拜的原理。她就感觉到自己迫切的需要。她深信耶稣洞察自己生平的秘密,同时又觉得耶稣是一位怜恤、爱护自己的朋友。虽然耶稣纯洁的圣颜已使她自知有罪,但耶稣并没有说什么谴责的话,反将更新心灵的恩典告诉了她。妇人对耶稣的品德有了一点认识,并接受了他奇妙的宣告和崇高的启示。她曾研究圣经,极愿明白关于救主预言的意义,她的心敏于领悟,这时,真光射入心中,生命之水已经开始在她心中流淌了!她脸上显出新的神态,容貌完全改变了,她心中盈溢着喜乐,她的话也打动了众人的心。她是一个在基督里有实际信心而做工的人。
耶稣超脱了肉体的饥渴困倦,妇人也忘记了打水的目的或给耶稣水喝,“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当时是什么时候呢?像叙加这样的地方谷物一般在四月或五月收割,那么现在的时间可能是十二月或一月。两次逾越节之间发生的事。)
耶稣在雅各井旁开始的传道,不仅是拆毁种族隔断的墙,为门徒将来传道工作树立榜样;而且是无论对何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给人多人少,都热诚恳切传道的光辉范例。五旬节圣灵下降之后,他们就想起了救主对待被藐视的外邦人的眼神、话语,及尊重、慈祥的态度。所以彼得在撒玛利亚传道时,也在工作中表现这同样的精神。约翰被请到以弗所和士每拿去时,也回忆到在示剑谷的经历。
28、到了迦拿,医好迦百农大臣的儿子(约4:43-54)(历20)
【约4:43-54,43 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44 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45 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见他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
46 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47 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到了加利利,就来见他,求他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48 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49 那大臣说:“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50 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51 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52 他就问什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53 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54 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是他从犹太回去以后行的。】
耶稣往迦拿去的时候,没有取道拿撒勒,因为拿撒勒的居民仍不相信他。一般眼光短浅、心思庸俗的人,就根据基督卑微的出身、俭朴的服装和平日的劳作来评定他。至于他的纯洁无瑕、毫无罪恶的心灵,他们就不重视了。
迦百农的那位贵族父亲,多少还算有点儿信心,所以来求耶稣去医治他垂死的儿子。耶稣知道他偏要以耶稣答应他的请求作为信服的条件这种半信半疑。于是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这话不仅是与撒玛利亚人淳朴的信心作个对比,而且犹如闪电,照透了他的心,暴露了他那飘忽不定的信心和寻求耶稣的自私动机。这样,耶稣让他看到自己灵性上的疾病,让他感觉自己需要神恩的帮助,并坚信基督是救赎主,从而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哀求,耶稣不但要医治他的孩子,还要使他和全家都享受救恩的福气。
同样,当我们为今生的好处而请求时,救主可能迟迟不答应我们的恳求,为要指出我们心中的罪恶,并使我们明白自己是何等需要他的恩典,最终将超过我们所求的福惠赐给我们。
我们若抱着信心来到他面前,我们的每一恳求必进入他的心。然后我们就当克尽自己的本分,确信上帝会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将福惠赐给我们。
29、第二次逾越节:安息日医好毕士大池旁三十八年瘫子(约5:1-18)(历21)
【约5:1-18,1 这事以后,到了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作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3 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动;4 因为有天使按时下池子搅动那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害什么病就痊愈了。)5 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6 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吗?”7 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8 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9 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
10 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11 他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12 他们问他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什么人?”13 那医好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那里的人多,耶稣已经躲开了。14 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厉害。”15 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16 所以犹太人逼迫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作了这事。17 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18 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上帝为他的父,将自己和上帝当作平等。】
耶稣又来到耶路撒冷。他一边行走,一边默想祈祷,就到了毕士大池旁。当然,人们相信是超自然的能力导致池子里的水有时会动,然后谁先下去,无论患什么病就痊愈了,这种传闻没有任何事实的根据。耶稣看见那些可怜的病人,守候着他们认为唯一能痊愈的机会。他渴望行使他的医治之能,使每个受苦者得到痊愈。然而那天恰是安息日,耶稣知道在这时医病,势必引起犹太人的偏见。
毕士大池旁的景象是这个黑暗世界的生动写照。但耶稣行使医治之能使三十八年的病者瘫子痊愈,我们也能藉这同样的信心,得到灵性上的医治。要使你的意志顺服基督,要立志侍奉他,照他的话去行,你就必获得能力。无论什么罪恶的习惯,就是那由于长期放纵情欲而束缚你身心的行为,基督都能并切望把你解救出来。他必将生命赐给那“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人(弗2:1)。他必释放那被软弱、不幸和罪恶的锁链所捆绑的俘虏。
但犹太人对这伟大的福音视而不看,却以维护律法的名义施行逼迫的计划。哀哉!以色列的领袖们竟成了撒但对救主作战的工具。
耶稣被带到犹太公会前,要为犯安息日的罪受审。如果当时犹太是个独立国,这一罪名就足以让他们处死耶稣。但因犹太国隶属罗马,他们不能这么作。犹太人没有判人死刑的权柄,况且他们若告耶稣犯安息日的罪名,这在罗马法庭上是不能成立的。但他们还是想达到维护自己的权势、破坏耶稣的影响的目的。
上帝的律法固然禁止人在安息日从事属世的工作。那谋求生计的辛劳必须停止,凡是追求世俗娱乐或利益的事,在这一天都是不合法的。人当摆脱日常的业务,专在这成圣的光阴作有助健康的休息,敬拜上帝,从事圣工。
但是安息日并非偷安懒惰和无所事事的日子。生活的必须还要维持,病患不得不照料,急需救援的人要得到帮助。仁慈的行为是符合其宗旨的,也不可停止行善。
30、向犹太公会宣布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约5:19-47)
【约5:19,19 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子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惟有看见父所作的,子才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样作。】
这话有什么教训呢?圣所、诫命都显明了品格的典型——基督,也启示了上帝对人的品格所有的光辉理想。我们当成为“上帝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看自己与天父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在品性、意念和宗旨上都与他一致,依靠他的能力和智慧,接受他的计划,使我们的人生全然实现上帝的旨意。
【约5:20-30,20 父爱子,将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给他看,还要将比这更大的事指给他看,叫你们希奇。21 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着,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22 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23 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24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25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上帝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26 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27 并且因为他是人子,就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28 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29 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30 我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我怎么听见,就怎么审判。我的审判也是公平的;因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
这里说什么呢?基督赐生命之灵,就是“他复活的大能”,足以使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人脱离罪和死的律,他打破罪恶的权势,并保守我们脱离罪恶,而且将来使我们身体从死里复活。这就是基督的救赎。
基督是世界的救赎主,也是全地的审判者。他将光和生命赐给一切人,各人要按自己所得光的多少受审判。因为他是人子,必以公正仁慈来施行审判。基督的使命是救人,但作恶不信的人必被定罪。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
【约5:31-40,31 我若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就不真。32 另有一位给我作见证,我也知道他给我作的见证是真的。33 你们曾差人到约翰那里,他为真理作过见证。34 其实我所受的见证不是从人来的;然而我说这些话,为要叫你们得救。35 约翰是点着的明灯,你们情愿暂时喜欢他的光。36 但我有比约翰更大的见证;因为父交给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作的事,这便见证我是父所差来的。37 差我来的父也为我作过见证。你们从来没有听见他的声音,也没有看见他的形像。38 你们并没有他的道存在心里;因为他所差来的,你们不信。39 你们查考圣经(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40 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
什么意思呢?他们心地刚硬,不明白圣经,先拒绝了圣经里的基督,随后又拒绝了基督本身。他们的研究不是出于寻求真理的诚意,只是想从中搜求证据来支撑自己的奢望。
【约5:41-47,41 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42 但我知道你们心里没有上帝的爱。43 我奉我父的名来,你们并不接待我;若有别人奉自己的名来,你们倒要接待他。44 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上帝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45 不要想我在父面前要告你们;有一位告你们的,就是你们所仰赖的摩西。46 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着我写的话。47 你们若不信他的书,怎能信我的话呢?”】
耶稣一语道破,凡求自己荣耀的人,也必引起别人心中自高的欲望。假师傅奉承他们,助长他们的骄傲,赞成他们的私见和遗传。可是基督的教训不迎合他们的心理,教人要自我牺牲,所以他们不肯领受。
31、约翰被囚,耶稣从犹太退到加利利(太4:12,可1:14,路3:19-20)(历22)
【太4:12,12 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
可1:14,14 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上帝的福音。
路3:19-20,19 只是分封的王希律,因他兄弟之妻希罗底的缘故,并因他所行的一切恶事,受了约翰的责备;20 又另外添了一件,就是把约翰收在监里。】
施洗约翰是第一个宣布基督之国降临,也是第一个为基督受苦的人。
耶稣没有出来拯救他的仆人,因知道约翰经得起这种考验。救主固然极愿到约翰那里,使幽暗的监狱因他的莅临得到光明;但他不能置身于仇敌手中而危及自己的使命。
犹太公会已经拒绝了基督的信息,并决意要置他于死地。所以耶稣就离开耶路撒冷,离开祭司、圣殿、宗教领袖们和受过律法教育的民众,到另一等人中间去宣传他的信息,并拣选那些将来要传福音到各国去的人。
世界的光、世界的生命,如何被基督时代的宗教权威所拒绝,以后的每个世代也照样拒绝了他。基督退出犹太地的历史,已经一次次重演。弟兄姊妹,现在难道不是这样呢?犹太公会的顽梗是发人深省的。
弟兄姊妹,我们要跟从谁呢?耶稣以洁净圣殿的行动来开始并说明了弥赛亚的工作,然后,和尼哥底母谈重生,和撒玛利亚妇人谈活水,回应迦百农大臣的恳求,又医好了三十八年瘫子。从中都可以看出,圣灵根据人心的愿望来引导人,通过光照并感动人心来显明神能的运行,而人内心的悔改与哀求、或拒绝与刚硬,都是在一念之差。确实,以上这些内容所有的教训都归结到了一句话:“你若知道上帝的恩赐,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