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弟兄姊妹,大家好!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出生之后,他的生命必然要成长,不成长的话,就是畸形的,就是死的。同样,在认识上帝的事上,也需要成长。我们因为认识上帝,所以品格会成长,这是理所当然的。【来6:章】也说到,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那么,长大成人是什么意思呢?怎样知道自己是否在成人的状态中呢?为此,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关于在认识上帝的事上,我们需要成长。今天分享的题目是:长大成人。
一 、什么是长大成人的状态?
【林前13:9-13】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这里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就是说,直到耶稣再来那日为止,我们一直都是需要信心的。但是,我们升天之后呢?需要信心吗?不再需要信心了。为什么?因为见到上帝,见到天使,见到新耶路撒冷城,见到伊甸园了。
在这里,我需要详细说明一下:当耶稣再来的时候,我们与耶稣一起升到天上,与耶稣一同生活一千年;然后再回到地上来,地球要变得和以前的伊甸园一样,成为新天新地。有人可能会问:“我听你这样讲,心里有一点失落,难道我们就在天上一千年吗?然后,我们还要回到这个地上?这也太失落了。”所以我想对这样的信徒说明一下:以前的伊甸园暂时移到了天上,还要再次降下来,那个时候就是新天新地。
但是,当我们到天上后,就不再需要信心了,因为一切都能亲眼目睹,都是实实在在的。在见到实际事物之前,我们需要信心;但将来一切都在眼前,所以,不再需要信心。
那么,“望”呢,我们现在需要盼望,而在以后都能成就,就不再需要盼望了。信心不再需要,盼望也不再需要了。然而,其中“最大的是爱”,这是永远长存的。
使徒保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爱是属于长大之人的,那个时候,我们都是成人了。当然,长大之人所拥有的爱,是来自于对上帝的认识。《圣经》说:“认识上帝,并且认识他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永生就是认识上帝,得救就是认识上帝。
但是有时候,我们做事是很不成熟的,这是因为我们对上帝的认识不足造成的。我发现呀,因为自己不够认识上帝,所以总是不成熟。所以,每当我看到自己不诚实的一面时,就想到是自己不认识上帝造成的;我们人格的不足,是因为对上帝人格的理解不足造成的。所以,上面经文说我们是孩子,正因为“作孩子”,所以“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所以闹别扭、争吵、分裂,又互相猜忌,嫉妒、心里藏着憎恨久久不肯悔改,这就是小孩子在闹。有趣的是,其实小孩子有时候比大人好,他们能立刻忘记之前的事,立刻就能和好如初,对吧?
然而,“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这里说“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这句话是保罗那个时代说的,但放在现代就不对了,因为以前的镜子,是将铜融化铸造而成的,通过反光照射,所以照着是模糊的。
这里又接着说:“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当我们面对面见到主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和主是一样的。当然,只有真正认识主的人,才能面对面见到主。“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到那时,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就变得像主那样,也就是进入了神的领域。当然,不是说我们变得和上帝一样,而是与神性有份。
但是现在呢?现在作孩子。那么,孩子的特征是什么?出生的孩子总是哭闹,乱弹琴,人们看见后会说:“这孩子,一出生就这样自私”,孩子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但不能对孩子说:“你不能这样自私,不能以自己为中心!”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孩子。孩子如果不这样自私,他就不能活下来了,如果孩子尿布全湿了,却说:“妈妈太辛苦了,妈妈太累了,妈妈先休息吧,我没事的。”如果孩子是这样的,他能活下来吗?孩子肚子饿了,半夜折腾爸爸妈妈,这样磨人,孩子才能活下去。如果孩子说:“爸爸妈妈辛苦了,你们睡觉吧,我等到明天再说。”那么,孩子就会死掉。大家理解我的意思吧?
所以,当我读到这里的话语时,我心想:“啊,我们一开始如同出生的孩子,那就不能说孩子是自私的,因为孩子就是孩子。”所以,一个刚认识上帝,刚重生的人,许多情况下,也以自己为中心。他在教会里希望人人都关心自己,将视线放在自己身上,因为他是孩子;有时候别人对待自己不周时,即使自己悔改了、受洗了,但立刻就闹别扭了。所以,对那些刚接受主、刚进入教会的人,要像对孩子那样照看他们。
到此为止,以上所讲的,我们都能理解,对吧?但问题是,过了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依然是孩子,这就是问题了!正如六个月、一岁、两岁时,孩子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是七岁、八岁、十岁,到了二十岁,依然是孩子的行为,这就是问题了!所以,我们理解“成了人”的意思是很重要的!
什么是“成了人”呢?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领悟、除了自己以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存在。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明白别人关心我、帮助我的同时,别人也需要我的帮助和关心。
假设,我一岁半时,弟弟出生了,我会怎样?会变得很拧。同样,我们在属灵上也是这样的,也会拧,这就是孩子的行为。但是长大后会怎样呢?“妈妈,弟弟还没吃,先给弟弟吃吧!”这是长大的标志。长大后就开始明白,除了自己、还有其他人的存在;再成长后会发现,还有其他家庭的存在。以前只知道我、我爸爸妈妈、我弟弟、我的家庭,现在长大了,就知道还有其他家庭的存在;再过不久,会发现除了我们地区之外,还有其他地区,除了我们国家,还有其他国家,除了地球,还有天使和其他诸世界。这样,我们的心会越来越宽,会看到更多的国家、更大的世界,最后看到宇宙的存在;这样,就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开始成长,最后发展成什么样?不再以自己为中心而活,而是以宇宙的中心上帝而活。如果是这样发展,那就是“成了人!”这就是“成了人”的意思!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祷告和生活方式,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就是中心,我的病要好,我家人要好,我孩子要接受好的教育,我!我!我!总是我!那么,如果我家庭出了问题,那我信仰就会出问题,是不是呢?我家人生病去世了,我的信仰就出现问题,“上帝啊,为什么偏偏是我?别人没有这种问题,为什么是我?”这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思维,所以是孩子的行为。
小孩子的行为,总是考虑自我。举个例子:假设有两队运动员要比赛,他们商量着如何能获胜,然后一起祷告,那上帝该听哪一队的祷告呢?上帝多难啊!世上到处是这样为难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上帝无法垂听我们的祷告,因为若是听了我们的祷告,就会破坏秩序、和谐和公理。如果垂听了我们那以自己为中心的祷告,那么世上所有与我们献上同样祷告的人,他们的祈祷上帝也都必须垂听。所以,有时上帝没有让人的疾病得到痊愈,而是让他死去,这是主的旨意,这样才是合理的。
所以,当我们认识上帝时,我们的祷告会改变,生活在世上的观念会改变,一切都会改变。但是祈福信仰呢,就不一样,所谓祈福信仰就是祈求福气临到的信仰,祈福信仰的意思就是,必须要有我的幸福、平安和祝福为依据,这样才信上帝,这种信仰更多关心并且强调的是,因为信上帝,所以就有幸福和平安。这样的信仰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不会以上帝为中心而活。
所以,圣化指的是产生为其他人而活的意识。圣化就是产生一种义务感、一种社会责任感。在我们初信时,所能达到的程度、也许就是感恩上帝爱我,拯救我的恩典,这是属灵的孩子;接下来信仰越变越宽,最终生发这样的感想:“啊,上帝多难啊!此时我能为主做些什么呢?”正如曾经缠着爸爸妈妈的孩子,长大后就明白:“爸爸妈妈曾经多么不容易啊!我该为我父母做些什么?”这是长大成人的孩子,我们对上帝也是如此!
当我这样说的时候,也许有人说:“哎呀,我们算什么啊!我们还敢为上帝着想,想着为上帝做些什么,我们不过是像尘土一样的罪人。”不是的,上帝如果没有我们,会活不下去;正如父母如果没有儿女,活不下去一样。所以,以上帝为中心,为上帝而活的人生,才是长大之人的人生!
二 、怎样才能长大成人?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长大成人呢?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对夫妻,他们的儿子三天没去学校,他说去上学了,但是没有去学校。一开始父母不知道,后来老师来电话才知道。老师说:“您儿子怎么最近没上学?”“什么?他一大早就带着书包上学去了。”“没有,这三天都没来学校啊!”后来他们发现儿子和一些不好的朋友在一起,三天没有去学校。
晚上儿子回来了,父亲握住儿子的手责备他,责备他之后,作为惩罚,让他去睡阁楼。晚上,父亲在床上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这个时候,妻子问:“丈夫,你怎么了?”“我睡不着!”不久,他就拿着被子和枕头、上了阁楼,父亲悄悄打开门,到阁楼上,铺好被子,和受罚的儿子睡在了一起。第二天晚上,父亲依然睡不着,又拿着被子和枕头上阁楼了。第三天晚上,父亲还是睡不着,依然和受罚的儿子睡在一起。
这不就是耶稣的故事吗?我们犯罪了,就要接受刑罚。如果是容忍罪人犯罪,不管罪人,就违背了律法;而且罪也会永远存在。但是耶稣来到地上,与受罚的罪人同在,他从天上拿来被子和枕头,在地上和罪人同睡。
当我们领悟这些后、开始过的人生,就是出生的小孩子的生活。但是之前,儿子因为爸爸惩罚自己,让他睡阁楼,到学校就说自己的爸爸是坏人。但是,当他经历了那几夜,理解爸爸的心情时,儿子会怎样?会经历成长的经验,“哦,父亲不是我想的那样的一位”,所以,我们认识上帝时,就能成为长大的人。
小时候,我们会因为父母没有给够零花钱、而抱怨父母,在别人面前说父母。但是,以后知道家庭许多地方都需要用钱,并且当知道父母在其他地方都需要用钱的情况下,还给自己零花钱是多么的不易时,孩子就会长大。所以,我们认识上帝,就会长大成人。
那么,我们怎样来认识上帝呢?
【来5:12-14】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上帝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有时候,我们没有分辨力;有时候,我们吃不了硬的真理的食物,要吃奶。吃奶,是因为自己吃不了,只好躺在那里,奶瓶贴着嘴,吸着吃奶,这是小孩子的行为,不能自己做饭,不能自己坐在那里,咀嚼吃饭。同样,在属灵上,那些不能自己领悟话语,不能自己研究话语,不能领受属灵粮食的人,就是小孩子。
【来6:1-2】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上帝、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
这里告诉我们,在认识上帝的事上要进到完全的地步,因为认识上帝的完全的知识,会让我们成为长大的人。当然,不要只是理智上知道那些普通的《圣经》教理、基础知识,而是要在真正认识上帝的知识上,进到完全的地步。
【来6:3-6】上帝若许我们,我们必如此行。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份,并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重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上帝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不是在说明,有许多曾经拥有认识上帝的知识,然后堕落了的人。而是在说,如果是那些曾经真的认识上帝,并且接受了能进到完全地步的亮光的人,他们若是堕落的话,就再也没希望了,没有饶恕了,没有悔改了。所以,深深认识上帝的人,若是退后,那他的恩典时期就结束了。
当然,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我认识主,在信仰生活中若是有一次犯错,或是犯罪,那我就永远灭亡了,恩典时期就结束了。”这里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意思是,“真正认识上帝,并进入长大成人状态中的人,若是退后,他就真的拒绝了上帝,再也没有认识上帝的亮光了,还有什么亮光能感动他呢?这样,他的恩典时期就结束了,最终的选择就决定了。”
【来10:26-27】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这里也是同样的意思。我们接受真理的知识后,我们真正知道却犯罪的话,就没有赎罪的祭了。这是什么意思?拥有认识上帝的成熟的知识后,就不会故意在主里犯罪了,因为我接受了认识上帝的最亮的光,所以不会再违背上帝、去犯罪了。
这就像什么呢?就像小时候,孩子甚至会说爸爸妈妈的不是,会折磨父母、会叛逆父母。但长大后就不会这样了,是不可能这样做的。这里的经文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意思。
三 、长大成人的祷告、观念和生活是怎样的?
长大成人的祷告
【太6:7-13】和【太6:25-34】是我们很熟悉的话语。其中这里告诉我们,祷告时“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的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这就是“成了人”。
在这世上,长大的人常常会对父母说:“爸妈,我和你们说过了,记得一定要去,一定要把这个给我。”因为人都有健忘症,所以总是这么强调;但上帝没有健忘症,我们祈求一次,他就记得了,甚至有时候我们不求,他也给我们,因为他已经知道了。
而我们往往求什么呢?我们想一想吧!希望疾病得医治的祷告,为吃喝、钱财的祷告,为工作的祷告,为儿女的祷告,为自己伤心之事的祷告,因孤独或要得安慰的祷告,希望能管住别人的祷告,等等等等,我们是不是百分之九十八的祷告,是关于爱这世上日常事情的祷告呢?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献上“尊上帝的名为圣”的祷告呢?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献上祷告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呢?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献上祷告说“愿主的名得到荣耀”呢?嗯,也许我们的人生还在以自己为中心,不以上帝为中心,我们还没有成人,因为通过我们祷告的内容,就知道了。
长大成人的信心和生活
【来11:32-38】我又何必再说呢?若要一一细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候就不够了。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这里是使徒保罗在说明长大之人的信心,这种信心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是以上帝、以真理为中心而生活。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凭着信心为上帝而活;即使受穷乏、患难、苦害、在旷野、飘流无定地活着,依然没有不平,没有离开主。
【来11:39-40】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因为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
这里说,上帝给我们预备了一个更美的事,叫那些信心的先祖们与我们同得。那么,末时代的教会、末时代的百姓、末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在长大的身量中、过信心的生活,会怎样呢?这些凭着“长大的信心”生活的先祖们,参与了代代相传的、一棒一棒的接力棒,现在到了我们手里;如果没有我们,他们就不能完全。这是多么惊人的话语啊!上帝多么期待我们现在能够凭着信心,战胜一切的艰难苦楚,能快点长大成人啊!
【太6:27-34】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这都是没有父亲的孤儿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我们在教育孩子、在教育别人、或者在教育初信徒时,我们是怎样教育的呢?“上帝是创造主,是大能的一位,是爱我们,关心我们,祝福我们的一位,所以只要我们在主里,一切都必亨通,一切疾病都会得到医治,一切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所以一定要对主有信心,你们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往往是因为你们不信。”这听起来说的多好啊!但是,恕我直言,这是孩子的行为,不是长大的信心。
如果在这样的讲解基础上,再进一步会怎样?我们来打个比方:富有家庭的孩子开着好车,对其他人说:“没了这辆车,我爸妈还会给我买另一辆,没什么可担心的。没钱,要就有!生病了吗?去医院豪华病房,马上给你治好,有什么可忧愁的?”我们称这种行为是什么?孩子的行为。但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我们也是这样的,而且我们还自豪地称之为信心。凭心而论,我们是不是这样呢?这哪是信心?这是孩子的行为。大家说,我说的对吗?
弟兄姊妹,我们怎样祷告呢?我们祷告说:“上帝就是爱,他能赐给我们一切,也愿意赐给我们一切。”但有时上帝不会按照我们的祷告给我们,有时候不赐给我们反而更好。有时我们生病了,让我们疼痛受苦,这是主的旨意。而我们呢?一旦遇到艰难,就说:“啊!上帝啊,为什么啊?”我们立刻就灰心、后退了,这是孩子的行为。所以,我们要以上帝为中心生活,病痛也好,健康也好,贫穷也好,富裕也好,都与我们无关,即使主今天没听我的祷告,我也相信,这是主为我的人生做的最好的安排!这就是成人。
但是,太多的基督徒不是这样的,他们总是不理解,总是想:“何必给我这些障碍呢?”所以都是孩子。所以,我们信的都是什么呢?都是为了满足自己欲望的自私。若是自己的祈祷不蒙垂听,就灰心,万念俱灰,这样的人太多了!
所以《圣经》记录了《约伯记》,为了让生活在罪恶世上的我们,领悟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所以最先记录了《约伯记》。所以《圣经》说:“末时代的圣徒是遵守上帝的诫命和有耶稣信心的人。”耶稣以这样的信心度过了一生,耶稣在这地上难道不是过了苦难、受逼迫的人生吗?世上还有像耶稣一样经历苦难的人吗?这不就是长大之人的人生吗?从某层意义来讲,一直没有蒙垂听的祷告、倒使我们成了没有信心的人。
我们如果这样教育孩子:“如果我们对主有确实的信心,一切都会顺利,一切都健康,都可以得到祝福。”这样会使孩子始终是孩子。当他长大后,无论怎样祷告,都不蒙垂听时,会想:“看来上帝不爱我,看来我信仰和信心有问题。”
所以,我们要这样教育:“我经历艰难时,当然要忍耐这些艰难。生病,那就生病吧!我们不节制肯定会生病的。有时候游泳还得了艾滋病呢,但我依然赞美上帝,为什么?艾滋病好了就不会死了吗?还会死。癌症好了之后还会死。所以,挣钱再多,日子过的再好,房子再豪华,接下来呢?好幸福啊!接下来呢?难道不会老吗?会老的,难道不会死了吗?会死的。《传道书》不是说:“日光之下的一切都是虚空的,虚空的虚空。”当然,这里的虚空是站在信仰的角度来说的。但在我们看来,许多东西并不虚空,这就是孩子。所以,我们在地上活着,意味着什么?是上帝为了赐给我们永生,让我们发现真理,发现上帝的机会。所以,无论我们是瞎子出生,是残疾出生,都没关系,只要我们出生后能运用大脑发现上帝,能得到机会获得使自己达到完全的认识上帝的知识,这就是最大的祝福。所以《圣经》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
所以,是为我自己活,还是为上帝活,谁是中心,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真的快到了听不到上帝回应我们的时候了;即使我们再怎样祷告,上帝似乎根本不回应,似乎抛弃我们的时候就要到了。耶稣在客西马尼园,在十字架上,一直经历着被抛弃的心情,“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能理解耶稣那种心情和痛苦的患难即将要来了。
那个时候,我们该拥有怎样的信心呢?我们现在也许会说:“因为我们信主,所以一切都是可能的!”这听起来是很大的信心,但这是孩子般的信心。所以,我们必须再上一层台阶,就是在似乎听不到上帝回应的时候,仍凭着成人的信心站立得住。我们知道:小孩子总是哭闹,磨人,他们可以这样。大人抱他们,换尿布,给他们洗澡,这是当然的,孩子他只需要这些;但是长大后需要的就不止这些了。我们的要求会变多,小时候不会要求妈妈给自己十万块钱,长大了可能就要十万。所以,大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长大后对上帝的要求也变得多了,我们长大后会产生许多小时候不知道的要求。有了孩子后,要求多几百倍;有了孙子后,要求更多。所以,现在必须学习、以上帝为中心生活的信心了!
【路23:43】今日我实在告诉你,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这是主耶稣在牺牲的当天,对十字架一边的强盗所说的应许。
可能有人说:“这个强盗真好,虽然被十字架钉死,但是很简单就得救了。一生尽情生活,最后死的时候说:‘主啊,你得国的时候求你记念我。’就这一句话,然后就得救了,多好啊!多简单!”所以,很多人也就说:“等我死之前再信,然后得救。”但这样的人,在临死之前都不会悔改,因为悔改不是突然的。所以,一个人要不断接受圣灵的感动,经历挣扎,被主钉十字架的品格感动,因圣灵而接受耶稣。
而这个强盗呢,法利赛人,律法师,祭司长,全教会都在嘲笑耶稣,拥有《圣经》和预言的全教会、在十字架下面嘲笑耶稣。而这个强盗却拥有信心,接受这个罪犯就是上帝的儿子。你想,这个强盗的信心是小信心吗?这不是普通的信心,不是简单的信心。所以,大家误解了。
头戴荆棘冠冕的耶稣,他的血从额头流下了,流到胡须;因为脱水、饥饿,他的脸颊和眼睛都凹陷进去了。尽管他毫无力气,肋骨也突出来了,但他仍然为别人祷告,为别人哀哭。强盗看到这样的耶稣,看到耶稣如此的品格,就领悟到:“啊,他不是一般人,他是上帝!这是上帝的品格!”强盗领悟了,所以他说:“主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说:“即使我现在看起来似乎救不了你,即使我的门徒都弃我而逃,即使我在孤独中死去,即使我在无力面对死亡的立场上,看起来根本无法帮助你;但是我此时实在告诉你,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大家会相信吗?如果我们挂在那里,也许很难相信,自己都要死了居然说“我要和你同在乐园里”,如何能信呢?这是长大之人的信心。所以,我并不认为十字架旁边得救的强盗的信心是简单的。在那样的环境中,这个强盗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带自己一同到乐园的弥赛亚。
但是,另一边的强盗却在咒诅,在谩骂:“耶稣啊,如果你是上帝的儿子,你救你自己,也救我们吧!若是救我脱离这样的痛苦,我就相信你!”今天,很多基督徒岂不也在说这同样的话吗?“上帝啊,如果你医治我的疾病,如果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给我五十万,如果解决我家里的问题,那我就信!你救我脱离我的痛苦,你也救你自己,那我就信你,跟从你!”但是,拥有长大之信心的强盗呢?他看到耶稣这样悲惨而憔悴的模样,他看到耶稣似乎也没有救他脱离当时十字架的痛苦,而且他似乎感觉到耶稣也在无法帮助自己的立场上。但他仍然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路23:42)对于这样的人,耶稣对他们的应许就是:“今日我实在告诉你,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有时候,我们的祷告没有蒙垂听,甚至到了这种程度:认为上帝是一位没法帮助自己,没有能力的一位。但这个时候,我们仍然祷告说:“主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我现在所经历的都是因为我的罪,你知道什么对我是最好的。主啊,即使你不救我脱离痛苦,但是我也信!”那时,耶稣会对我们说:“今日我和你立约,你要同我在乐园里!”
恳切希望我们能学习并领悟长大之人的信心,并且也能去正解地教导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