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想】
本章以“迦百农的百夫长”为主题,讲述了基督到世上来的使命。这是基督第二次巡回加利利的内容,基督从迦百农开始他的巡回布道工作,这是第二次巡回加利利开始的标志性地点。基督在第二次巡回加利利的开头就重申了他到世上来的使命,因为第二次巡回加利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门徒,所以,为了这个目的起见,基督需要更加细致的、以实际的体验的方式,向他们介绍他的使命,以及成就使命的方法。
本章为了讲述基督的使命,借着迦百农百夫长仆人的得医治,和拿因寡妇儿子的复活这两个故事,重点突出了“福音的精神”这一核心,以及相应的“福音的能力”这一体现。这两个方面就构成了基督在地上使命的全部内容。
所以,基督的使命包含两个大方面:第一,他要向人类彰显福音的精神。他谦卑屈膝、道成肉身、生活在我们中间,又以代求者的身份向人类表同情、施怜悯,这就是基督所带给世人的品格精神,也就是福音的精神。第二,他也将福音的能力带给世人。他向那些愿意被他的福音的精神所吸引的人——那些愿意来到他面前谦卑屈膝的人,赐下莫大的福音的能力,使他们能得到医治和救赎。
通过基督使拿因寡妇的儿子复活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基督在世上使命的缩影,也就是包含着以上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基督从高原居高临下,俯瞰宽广的耶斯列平原,看到拿因的村庄,在这个村庄里面正发生着一件事——拿因寡妇的儿子死了,全村的人都在为死者哀悼,都在安慰悲伤的家属,所以都处在哀痛之中,这是一幅令人忧伤的画面和景象,当耶稣看到这情景的时候,他心中产生了同情和怜悯之心。他为了让人从绝望中看到希望,让他们的忧伤变为喜乐,他说了温慈、同情的话语,并且也借着他话语的能力,使这个拿因寡妇的儿子从死里得以复活。
这就是基督到地上来所要完成的使命:一方面是对人类怜悯、同情、温慈福音的精神,另一方面带给人类的是一种希望的能力,是一种权威的能力,是一种能够战胜死亡的福音的大能。他带给人的不仅是肉体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属灵的生命,让人能够从死亡的阴影之下脱离魔鬼的辖制,这就是基督的使命。通过拿因寡妇的儿子复活的经历,看到了基督救赎计划的缩影。
而这一切又通过迦百农百夫长的经历,表现了这个主题的另一个层面。迦百农百夫长的经历,一方面暗含了,或者是代表了基督使命的缩影。因为迦百农的百夫长是为了自己的仆人,也就是为了别人而去求基督,这就好像是基督为了别人的益处而去代求。百夫长带着对仆人的慈爱之心、决心要救治仆人的心来求耶稣,这就是福音的精神,当他这样求的时候,基督福音的能力就彰显出来了,医治了仆人。这就是对基督使命的代表。
另一方面,迦百农的百夫长也是代表一个祈求得主医治之人应有的经验和样式。百夫长表现了对基督十分的信心,但又带着谦卑、感觉自己不配见基督的心,又敢于到主面前求的心,这就是他的信心,这也就是福音的真精神。这样的人就能获得主的赞许,就能得到主的能力的帮助。这也就是一个罪人到主面前得救赎的经验。
总之,本章向我们介绍了基督的使命,更主要的是谈及了福音的精神。而福音的精神就是基督的精神,那些真的被这样的精神所感召的人,就会带着这样的精神走向救主,就会获得基督的能力和帮助。相反,那些心高气傲、自以为义的人,就无法获得帮助,也就不会有基督的精神。
【大纲结构】
第一部分(1-9):讲述了迦百农百夫长的信心使仆人得医治的经历。这也就是在暗指基督的使命,以及到主面前来的人当有的福音的精神是什么。
[要点摘要:1段:可是那来见他的百夫长的信心竟使耶稣感到惊奇。百夫长对救主的能力毫无怀疑,甚至没有求他亲自去行神迹;2段:根据他所见的,他已在基督的教训中看出了能满足心灵需要的真理。于是他心中所有的属灵意识都响应了救主的教训。但是他觉得不配来到耶稣面前,所以托犹太人的长老们来求耶稣医治他的仆人;6段:犹太长老们,这次显明他们是多么缺少福音的精神。他们没有认识到我们领受上帝恩典的唯一理由,就是我们迫切的需要。他们反而带着自以为义的心称赞百夫长,因为他曾优待“我们的百姓”。但是百夫长却说,自己是“不配的”。他的心已受了基督恩典的感动。他看到自己不配,但也不怕去求帮助。他觉得自己的所谓良善是靠不住的,他自身迫切的需要就是求助的理由。他的信心抓住了基督的真身分。他不但相信他是善行神迹的人,并且相信他是人类的良友,人类的救主;9段:对于耶稣,这是福音在外邦人中将要作成之工的预现。]
第二部分(10-18):讲述了拿因寡妇的儿子从复活的经历。重点向我们说明了基督到世上来的使命。
[要点摘要:10段:站在迦百农外二十多哩路的高原上,居高临下,俯瞰宽广的耶斯列平原,风景绝妙。那里有个名叫拿因的村庄,耶稣接着往那里去;12段:这是一幅很能引起同情的景象。死者是个独子,而他的母亲又寡居。……“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主走近她身旁,轻轻地对她说:“不要哭!”耶稣即将使她的忧伤变为喜乐,还忍不住说这句温慈同情的话;13段:在绝望中似乎看到一线希望。这里有一位曾驱除疾病,战胜鬼魔,那么,死亡是否也在他的支配之下呢?14段:“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耶稣说这句话的声音是洪亮而带有权威的,直贯死者的耳鼓;15段:耶稣,现今依然停在每个守灵哀哭的人旁边。对我们的悲伤,他极表同情。他那爱人怜悯人的心,是一颗永不改变的仁慈之心。……对一切信靠他的人,今日他依然是活的救主;17段:上帝的儿子吩咐死人复活时,撒但不能把他们扣留在他的权下;他也不能把一个因信而领受基督大能之道的人扣留在灵性的死亡中。上帝正向一切死在罪中的人说:“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从死里复活”(弗5:14),这话就是永生。……上帝“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西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