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书第9章和第8章是分开的异象,但9章是对8章中2300日预言的补充解释,所以8-9章是一个整体。第7章是一个独立的整体。10章-12章3节也是一个整体。值得注意的是,7章、8-9章、10-11章,这三个部分内容的脉络是平行对照的。也就是说,但以理书预言分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平行对照,正如启示录中有七教会、七印、七号这平行对照的三部分一样。并且,但以理书7章对应启示录七教会、8-9章对应七印、10-11章对应七号。
我们学过七教会,我们又学完了但以理书7章,这之间如何对应呢?兽是魔鬼势力的历史,教会是上帝子民的历史。这两股力量较量、争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基本特征。犹太教会从整体上被巴比伦俘虏,之后,当巴比伦把他的异教传给了波斯、希腊和罗马时,但以理等余民也把上帝的真理传给了一代一代的圣洁世系,他们从旧约时代过渡到新约时代,成了耶稣基督的教会即使徒时代的教会。初代教会和异教罗马所有的争战,正如但以理及其朋友与巴比伦的争战一样。随后,魔鬼不断改变策略,尤其是兴起教皇权,与历代教会争战,而上帝的百姓走过了从初代教会到末时代的历程。结局将是什么呢?但以理书7章清楚讲到了上帝的审判、基督得国和圣民的赏赐,而七教会中上帝的百姓从得胜走向得胜,最后要与主同坐宝座!但以理书第7章就是这样和七教会遥相呼应!善恶之争交织的历史!
但7:13,出现了“一位像人子的”,耶稣出现了;启1:13,也“有一位好像人子”,耶稣出现了!这当然不是巧合!这就是但以理书和启示录内在的关系!“善恶之争交织的历史”,这就是但以理书7章内容、也是启示录7教会内容的恰当的标题!
(十)基督与敌基督(8-9章)
但8:1-8,在上一章学习中我们已经对比地看过了这一部分,和7:5-6对照,内容是非常相似的;这是对玛代波斯和希腊的预言,8:20-22作了解释。
在第7章,第四兽以及小角是主要内容,前三个兽是表明历史流程。在第8章,小角是主要内容,前面的公绵羊、公山羊是作为小角的历史铺垫,告诉我们小角是从哪里、在什么时候、在什么背景产生。
第2章的金、银、铜、铁、半铁半泥,或第7章的狮子、熊、豹、龙(启13:2)、小角,都非常确切地对应了相应时代的特征,社会、文明、军事、政权上的特征,以前讲过,不再赘述。但到第8章为什么表号换成了公绵羊、公山羊呢?这与第8章的主题是相符的。第2章的表号表达了各历史时代社会财富、道德文明的特征;第7章的兽表达了各历史时代军事、政权的特征;而第8章着重的是宗教上的表现和特征。基督与敌基督的争战,真理与谬道的争战,地上的圣所、天上的圣所、圣所的制度以及对这些内容的毁坏或模仿和歪曲,这是第8章的主题。而绵羊、山羊是圣所献祭的动物, 献祭的羊是预表上帝的羔羊耶稣基督。但这里的羊成了波斯、希腊权势的象征,并且小角及其发明的宗教体系,想取代、假冒、混淆基督及其救赎的计划。
7:8,说小角有眼,像人的眼,冒充人子(7:13),但口说夸大的话。第7章对“有眼,像人的眼”,后文没有作解释,而第8章正是要详细说明敌基督是如何假冒而敌挡基督的。在启示录七印中,基督以宝座前的羔羊来代表。基督救赎计划的唯一蓝图,就是圣所制度。基督耶稣是献祭的羊,是天上圣所的大祭司,也是王,配揭开七印。但地上这些权势想作王,他们哪有真正羔羊的品行呢?地上的教皇权自称是基督的代理人、是代替基督在地上统治的王、是拯救者,但哪有一点像基督呢?这就是第8章的主题思想。
但以理书8-9章对应启示录七印的内容,七印中有羔羊基督,这里有公绵羊、公山羊、有小角,与羔羊基督是对立的。等我们学完了8-9章,我们会更多地看到这一部分与启示录七印的对应关系。在宗教改革时期,改革家画了两幅画,一幅是傲慢的教皇,另一幅是谦卑的基督,让许许多多人一看就明白了。这也就是第8章所要揭示的内容。
上帝从起初就设立了献祭的制度来预表救赎的道理。但耶路撒冷的圣殿在犹太人的偶像崇拜中被巴比伦毁了,但以理第1章就看到了这。这圣殿何时能恢复呢?这是但以理当时所关心的。但重建的圣殿将要再次被毁,也要完全废除。基督要开始天上圣所的崇事,地上圣所正是预表天上圣所。当基督在天上圣所、至圣所进行赎罪的工作时,魔鬼攻击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让罗马教充当基督的角色、在地上模仿基督的工作,从而阻挡人对天上真正的救赎工作的关注和理解。围绕着圣所这个中心而展开的基督的工作与敌基督的工作,这就是8-9章的内容。
让我们先看一下但以理书8章的段落,但8:9-14,这是第8章异象的主要内容,小角的作为与基督的工作。8:15-19,让但以理明白这异象,小角的作为是“恼怒”之事,而“2300日”是关乎基督工作末后的定期。8:23-27,在解释了公绵羊、公山羊的基础上,接着详细解释小角的作为,但对2300日的异象一句话就结束了,但以理不明白。到第9章天使才继续说明了2300日预言和但以理所关心的地上圣所的联系与区别。至于2300日预言届满时,基督要进行怎样的工作呢?8、9章都没有详细表达,因为这在7章已经有了,即关于上帝的审判与得国的异象。
但以理书8章,9-27节,内容分两个部分:小角的作为,基督的工作;可以把各部分的异象和解释并列对比,便于阅读理解。9-13节,小角的作为,15-19、23-25节是相关解释;14节,基督的工作,15-19、26节是相关解释。
8:9-13 | 8:15-19,23-25 |
四角之中长出一个小角 向南、向东、向荣美之地渐渐成为强大 将天象和星宿抛落在地、践踏 …常,毁坏圣所 罪过,军旅和常交付它 将真理抛在地上,无不顺利 常,施行毁坏的罪过,践踏圣所与军旅 | 恼怒 四国末时,犯法的人罪恶满盈,必有一王兴起 面貌凶恶,能用双关的诈语 他的权柄必大,却不是因自己的能力 他必行非常的毁灭,顺利而行 又必毁灭有能力的和圣民 他用权术成就手中的诡计,毁灭多人 攻击万君之君,非因人手而灭亡 |
8:14 | 8:15-19,26 |
到二千三百日,圣所就必洁净 | 二千三百日的异象,关乎后来许多的日子 将这异象封住 关乎末后的异象,关乎末后的定期 |
8:8,亚历山大王死去,广大的希腊帝国版图被四个将领各据一方。
8:9,“四角之中,有一角长出一个小角”,更确切的意思是:从四方之一,长出一个小角,向南、向东、向荣美之地扩张,是指罗马从西部兴起、向希腊版图扩张吞并。8:4,8,9“自高自大”、“渐渐成为强大”,都是指国家版图的扩张;与4:33“长长”,4:11,20,22“渐长”,2:48“高抬”,原文是同一个词。
8:10,“它渐渐强大”,这用的是与9节不同的词,是指财富、尊荣、荣誉上蒸蒸日上。预言的对象已经从前期的罗马帝国过渡到了后来的教皇罗马。在第7章,没有把小角和第四兽断开来讲,但小角是主要的;在这里也一样,直接讲在罗马帝国基础上教皇权的出现。和波斯取代巴比伦,希腊吞并波斯不同,教皇权不是结束了罗马帝国而是根植在罗马帝国之上、成为一个新的帝国。从政权的继承、从宗教的延续上讲,异教罗马和教皇罗马都是一脉相承的,第7章、第8章的描述都体现了这一点。(启13:12)
8:10,“它渐渐强大,高及天象”,“天象”也就是天军、天庭(host 、army of heaven);“将些天象和星宿抛落在地,用脚践踏”,指教皇权自比上帝,夸大、亵渎的作为,必想篡改上帝的十诫(7:25),也必要歪曲上帝的福音、救赎的真理。
8:12下,说了“它将真理抛在地上,任意而行,无不顺利。”“无不顺利”一词,就是向前冲,同8:24“事情顺利”、8:25“成就”。那么,它得逞的是将什么真理抛在地上践踏呢?
8:13下,说“将圣所与军旅践踏”,“军旅”同10节“(天)象”,那么10节“星宿”特别是象征圣所的真理。8:13“践踏”,从8:10“践踏”来,有贬低之意。
8:11,说“毁坏(君的)圣所”,这里“毁坏”和8:7 “触倒(在地)”、8:12“抛(在地上)”是同一词。
8:11“圣所”,miqdash,9:17荒凉的圣所,9:26毁灭这城和圣所,11:31亵渎圣地,这四处用词相同。8:13“圣所”,qodesh,8:14圣所就必洁净,这二处是同一词。miqdash和qodesh 有同一词根,都指上帝的圣所,既可指地上圣所、也可指天上圣所。
8:11上,和8:10上,意思相同,“自高自大”同“渐渐强大”是同一词,但更加强调,从“高及天象”到“高及天象之君”。
8:11下,特别说到一点,“除掉常献给君的燔祭”,原文只有两个词“除掉”、“常”。8:12上,说其“罪过”,是“军旅”和“常”“交付”它。8:13上,又说到“常”和施行“毁坏”的“罪过”。
8:12、13,“罪过”一词,有反叛、背叛之意,同9:24止住罪过。8:13“毁坏”,毁坏,使荒芜;使发呆,使昏昏沉沉。9:27“那行毁坏可憎的”,这在但以理书中是一个专门的词组;11:31亵渎圣所,“除掉常”,“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12:11“除掉常”,并“设立那行毁坏可憎之物”。所以这里所集中描述的小角践踏圣所的真理、施行毁坏的罪过,都与“常”有关。这是什么意思呢?对这个“常”怎么理解与动词“除掉”的翻译直接相关。
这个“常”在圣经中反复出现,比如常摆设的饼,常点燃的灯,常遭遇的事,时常的、经常的、不断的。
8:11,“除掉”,原意是to be high actively,to rise or raise,同8:3“高过”,11:14“兴起”,11:12,36“自高”,12:7“举起”。翻译成“除掉”是取take away(拿走)之意,而原意应是take up(拿起),意思正好相反。
11:31、12:11说到“常”时,同时说设立毁坏可憎的;8:12说到“常”时,说军旅和常交付它。所以,不是除掉“常”,而是拿起、设立之意,是“设立”、是“交付”。
总之,是指教皇权披上基督的外衣,假冒基督赎罪的工作,建立了罗马教制度,来取代、混淆、毁坏、贬低基督在圣所的工作;素常的祭司献祭赎罪制度,是预表基督真实的工作,在基督里已经止息了,但教皇充当了新约时代的大祭司,改头换面又建立了过去的犹太祭司制度;神父制度、弥撒制度、告解制度等等,正是过去地上祭司制度的异教版本,这是教皇权背道的最本质的东西。
有“军旅”和“常”一起交付它(8:12),这是施行毁坏的罪过(8:13),这样它设立毁坏可憎的(12:11,11:31),是贬低、践踏了圣所的真理。这就是以上经文所讲的大意。也就是把旧约时代素常的祭司献祭制度拿来,披上新约时代基督真理的外衣,实质上是贯彻异教的风俗、仪式和思想,这样教皇制成了敌基督。
犹太人没有理解地上圣所对基督的预表,把它变成了偶像崇拜之所。而罗马教建立地上的教皇制度、弥撒制度、告解制度、朝圣制度等,这种披上基督教外衣的偶像崇拜,使人完全无法认识基督在天上圣所真实的赎罪、中保工作。这就是地上的敌基督与天上的基督。这就是8章的主题。
对于以上但以理所见异象关于小角的部分,天使在解说时用了“恼怒”(8:19)一词来概括,11:36使用同一词“忿怒”讲同一事,意思是招致上帝对罪的不悦的可怒之事、“狂傲”(何7:16)与“行邪淫”(结23:3),或译为“恼恨”、“愤恨”。启示录怎么说呢?“邪淫、大怒之酒”(启14:8)。
天使的解说不是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对这段预言的意思作出一些说明。
8:23,“这四国末时”,指出历史上的时间,希腊分裂后四国混战僵持一个阶段之后,罗马开始了征服;“犯法的人罪恶满盈”,原文就两个词,“罪过”做成,也就是8:12、13的“罪过”;“必有一王兴起,面貌凶恶,能用双关的诈语”,当教皇权兴起来施行毁坏的罪过时,一方面是强有力的、严厉、严酷、猛烈的面貌,另一方面是用把戏、诡计,进行卖弄文采、咬文嚼字的格言说教,故弄玄虚,制造难答的问题。
“双关的诈语”这一词精辟地描述了罗马教的神学、通谕等;启2:24,有一相应的用词“他们素常所说撒但深奥之理”,设法用基督教的外衣来掩盖其异教的本质,把圣经简明直白的真理和话语变成复杂、深奥、难懂的神学论著。
8:24,他的权柄显得大有能力,却不是因自身的权柄,他行败坏之事,又使勇敢的圣民流离丧生。也就是教皇权权势很强大,是魔鬼权势的杰作,他败坏真理,抵挡基督,杀戮很多坚定持守真理、不妥协的上帝的子民。同23节“面貌凶恶”之意。
8:25上,“他用权术成就手中的诡计”,意思同23节“能用双关的诈语”;“成就”也就是8:12“无不顺利”、8:24“事情顺利”;他的欺骗、欺诈用权术来成就,“权术”有精明、巧计之意。接着说“在人坦然无备的时候”,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表面上兴盛、安逸之时,罗马教掌控了教会;然后“毁灭多人”,败坏了很多人的信仰;“自高自大”,同8:10-11、11:36-37。
8:25下,“又要站起来攻击万君之君”,同8:11“(天象之)君”,归根到底,就是敌基督;“至终却非因人手而灭亡”,教皇权要折断、败亡,受了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