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简要说明【罗15:14-16:27】的主题思想和大纲结构是什么?

答:(1)【罗15:14-16:27】主题思想

这一部分内容讲述了使徒保罗的使徒心声。保罗的心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认识上帝福音的人、一个真正被上帝的福音所改变的人、一个真正为了上帝的福音而献上自己的人,将会因福音而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使徒保罗的一生就是因信称义的完整的经验的写照和说明,所以,使徒的心声正是在表达一个真正因福音而圣化的内心,会发出什么样的属性特征。

【罗15章】开头的内容提到了耶稣基督的担当之爱,那就是牺牲之爱、克己之爱,对教会和个人的牵挂之爱。就是为了别人的需要和益处而舍了自己的那种担当之爱的属性,这是基督耶稣的属性。而【罗15-16章】接下来的内容,正是以此为基础,使徒进一步谈到了自己与圣工、自己与教会、自己与福音之间的关系,字里行间,真正体现了使徒身上已经反照出了耶稣基督的属性特征。这一部分内容,借着保罗的经历,以例证的方式,向我们诠释了担当之爱的意义和具体内容。

这可以说是使徒一生的结论,到了最完美、最成熟的人生地步;也是整个《罗马书》最后的点睛之笔,这是《罗马书》的结论,这是使徒写作《罗马书》所要表达的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目的;这更是使徒所传讲的上帝的福音在因信称义的经验上最终的阶段,这向每一个阅读《罗马书》的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使徒保罗写作《罗马书》的目的不就是要向人说明一个事实吗?面对教会中所出现的问题,大家不要去看人性的不足和软弱,而要去看上帝恩典的福音的大能。因为看人得人性的软弱和不足,就会看到人都有不足,就会越来越软弱,就会越来越灰心;但是看上帝的福音、看上帝的恩典,就会越来越刚强。既然这样,那就时刻选择让上帝的恩典——圣灵来掌控自己的内心吧,这样,上帝的爱就可以浇灌下来,我们就可以以上帝的担当之爱来对待人性的不足了,我们就能够怜悯人了。

保罗在《罗马书》中就向我们表达了这一思想。一切的问题都是人心的问题,而只有上帝的福音才能解决人心里的问题。所以,在这一部分,保罗说到:“所以论到上帝的事,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18 除了基督藉我做的那些事,我什么都不敢提,只提他藉我言语作为,用神迹奇事的能力,并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罗15:17-18)最后也说到:“惟有上帝能照我所传的福音和所讲的耶稣基督,并照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坚固你们的心。”(罗16:25)这就是说,我自己没有什么可夸的,要夸只能夸上帝的恩典和能力;所以,唯有上帝的福音能坚固你们的心。

(2)大纲结构

  15:14-21,讲述了使徒保罗的心声之一:因为人性都是软弱、不足的,所以,虽然我作了外邦人的使徒,但是我保罗没有什么可夸的,凭着自己,我越看越感受到自己的软弱和不足;如果要夸的话,我只能在基督里面夸上帝给我们的能力;要夸的话,只能夸上帝圣灵的恩典借着我所成就的事。

      15:22-33,讲述了使徒保罗的心声之二:对罗马教会的牵挂,对罗马圣工的负担。虽然,因为种种拦阻没有去成,但是心早已在那里了。一个对上帝的教会和圣工有负担的人,才会时刻操心负责的、想方设法去为那里做点什么,并时刻作着准备和计划。

      16:1-16,讲述了使徒保罗的心声之三:上帝的爱表现在哪里呢?就是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的状况和需要。使徒对个人一一的问安,他知道每一个人的故事、经历和见证,也知道每一个人需要,就边问安、边简述见证和需要,这充分的表达了上帝对我们人类无微不至的关怀。

      16:17-27,讲述了使徒保罗的心声之四:使徒最后提到了不要指望依靠人,而要依靠上帝的福音。这既是对《罗马书》的总结,也是最后的劝勉,又回到了《罗马书》的主题上了。就是说,我虽然为使徒,我也虽然对你们有爱,我虽然认识、了解你们,我们这个团队虽然也对你们尽心尽责,但是,我们毕竟都是人,我们都有人性的不足,所以,不要看我们,而要看上帝的福音,唯有上帝的福音可以坚固你们的心。也说到了有离间你们的人,有欺骗你们的人,你们要有属灵的分辨力、要谨慎、有智慧。所以,人都是工具,不是最可靠的,不要对人有太多的期望,真正的盼望是在上帝的福音那里。

2.请简要说明在这一部分使徒提到了哪几件事?这些都表明了使徒怎样的心声?

:这一部分使徒提到了五件事:

(1)15:14-21节,保罗劝诫教会,要彼此以基督的爱,互相担当各自的人性的不足和软弱。就像是使徒自己也是软弱的人性,也不敢夸口,只能在基督里面夸口;只能夸上帝的能力。

(2)15:22-24节,时刻作准备和计划访问罗马。

(3)15:25-33节,为耶路撒冷的穷人凑出捐项,以便为他传讲真理开路。

(4)16:1-16节,举荐同工和向个人问安。

(5)16:17-27节,劝勉人不要仰赖软弱、不足的人,而要依靠上帝的福音。

  通过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写这话,不是叫你们羞愧,乃是警戒你们,好像我所亲爱的儿女一样。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林前4:14-15)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位上帝忠心的老仆人,他身上的美德、属灵的负担和对羊群的担当之爱;也充分表达了他在基督里面真正谦卑虚己的经验;他时刻感受到身为基督仆人的一种福音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3.请结合【罗15:16-18】的内容,思考作为传道人在主的工作上应有的认识和立场是什么?

:罗15:16-18,“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上帝福音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所以论到上帝的事,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除了基督藉我做的那些事,我什么都不敢提,只提他藉我言语作为,用神迹奇事的能力,并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

17节说“论到上帝的事,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这是指在基督耶稣里面可以握住上帝的大能,我们要夸口的话,只能夸在基督耶稣里的大能,这就是上帝福音改变人心的能力。

18节说到使徒保罗看自己就没有什么可夸的,因为人都是上帝的工具,再大的使徒、再伟大的工作,都是上帝的恩典在做,没有上帝的能力就什么都做不了,因为人性都是软弱的,人不能依靠自己成就什么。

所以,作为传道人在主的工作上应有的认识和立场是:

(1)要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人性的软弱。

(2)要学会把自己隐藏在基督身后,要夸口基督福音的大能,要时刻依靠上帝福音的大能而预备讲道、依靠上帝而传讲话语、依靠上帝而计划圣工、依靠上帝与人心接触。

(3)要原原本本地传讲上帝的道,不掺杂自己太多的言语和思想,在圣灵的带领之下,不打折扣的作出口和管道。

4.请简要解释【罗15:20】经文的含义是什么?

答:罗15:20,“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

这节经文的含义是: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传过的地方重复的再做工,我应该向那没有传过基督之名的地方传福音,唯恐重复的作了别人已经做的工作,这样就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早期著作》附篇,“我看到上帝的仆人不可常在同一个工作地点重复作工,却应当在新的地区寻找失丧的生灵。那些已经在真理上坚立了的人不应该再需要传道人为他们作那么多的工作;因为他们应该能自立,并且坚固他们四围的人,而让上帝的传道人出去寻访黑暗,孤寂的地区,将真理传给那些对于现代真理还没有认识的人。”)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保罗给别人竞争。而是说在保罗的心里,他总是感到,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他觉得欠别人福音的债,凡是没传到的地方,他心中都有负担,甚至他说,我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他总是感到传福音的使命感和责任,基督的爱无时不在激励着他,所以,他就立了心志,要把福音尽力地传给外邦。所以,保罗为了福音的缘故受了许多的苦,甚至献上了自己的生命。

5.通过【罗15:25-27】节的经文,我们可以在实际的教会工作中想到什么?

答:罗15:25-27,“但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给圣徒。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这固然是他们乐意的,其实也算是所欠的债;因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就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

在推进福音圣工的时候,福音的经济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实际的教会工作中也要时刻的有奉献来支持上帝的工作。如果福音的经济不充足,既体现了教会信徒的灵性状况,又表明福音的工作无法开展。

保罗一直在为耶路撒冷的穷人凑出捐项,以便为他传讲真理开路。在耶路撒冷有许多人不相信耶稣已从死里复活,确实是至高上帝的儿子。保罗希望接触到这等人,所以他带来这些捐款为此开路。所以,在传福音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那些“不顺从之人”的需要,打开他们的心门,为把福音传给他们开路。

6.请简要说明【罗16章】使徒问安的内容与整个《罗马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答:【罗16章】使徒问安的内容与整个《罗马书》的内容的关系:

在【罗16章】这些问安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保罗对每个人的情况十分清楚,什么时候信主的,什么人家里有聚会点,谁与谁是夫妻,谁与谁是母子,谁为主受过什么苦,这些详细情况,他都知道。这就表明,保罗心中装着每个人,也装着每个人的需要。一句话:保罗是一个对灵魂很有负担的人,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也是真正经历过福音大能的人,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

使徒保罗的内心经历和果子,正是表达了《罗马书》所要表达的核心,使徒保罗企图让人借着《罗马书》认识到人性软弱的现状,也要认识到人必须依靠上帝福音的大能,才能战胜人性的软弱,然后,在肉身之上才能彰显上帝的担当之爱。所以,人虽有软弱,但是人是可以超脱这一切软弱,而变得刚强有力,被上帝的属性所浇灌,彰显上帝之爱的。

使徒在【罗16章】问安的内容中,所表达的心声正是《罗马书》得核心,也是因信称义的结论,更是对因信称义最高的经验的活的诠释。

7.请简要说明【罗16:17-20】经文的主要思想内涵是什么?并思考什么是“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

:罗16:17-20,“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事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你们的顺服已经传于众人,所以我为你们欢喜;但我愿意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

【罗16:17-20】经文的主要思想内涵是:

保罗劝勉教会要有智慧、要有分辨力,不要盲目的去接受哪个道理,也不要盲目的去信赖哪一个人。当然,要信赖,但是不要没有智慧的、不加思索的、盲目的去信赖人。结合上下文可以知道,使徒保罗在劝勉人不要太过于推崇人、依靠人了,因为人都是有限的、人都是不足的,我们需要圣灵的帮助,住在圣灵里面,分辨善恶是非,才是稳固的。所以,要单纯而又不缺乏智慧,这才是好的。

在善上聪明”,这是指在属上帝的事上聪明,对于上帝的事要通达、有智慧、有分辨力;或者说要以上帝的智慧和能力作为我们行事为人的可靠标准。以上帝的眼光和标准,这才是真聪明。在属上帝的事上知道的越多越好。

在恶上愚拙”,这是指不要以世上人的、没有圣化之心的、出于邪恶的欲望的标准来看待事情,在世人的计谋、策略和标准中,我们不该去理会、不要去尝试,知道的越少越好,虽然在别人看来,我们在这方法上好像是愚拙的,那也要这样做。简单的来说,在恶事上知道的越少越好,世界的手段知道的越少越好。

8.请简要说明【罗16:25】中什么是“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这与整个《罗马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答:(1)【罗16:25】中所说的“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就是福音的奥秘。具体来说,就是上帝在创立世界以前就设立了救赎人类的计划,这个计划是要借着耶稣基督来成就上帝对人类的救赎。具体如何做呢?就是要经历在耶稣基督身上所成就的经验。那是什么经验呢?就是耶稣也取了与我们一样的人性,但是耶稣同时也获得了上帝神性的能力,就是圣灵的能力,使神人二性在他里面相结合了。这就是耶稣得胜的奥秘,这就是要成就在我们身上的福音的奥秘,是借着福音来成就的工作。

(提前3:16,“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上帝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

罗1:3-4,“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

(2)“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与整个《罗马书》内容的关系:

整个《罗马书》就是在讲述这个“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究竟是什么,那就是在耶稣身上所成就的事,要进一步成就在我们身上,让我们经历超脱人性的软弱而不犯罪、彰显上帝品格的属性的人。所以,《罗马书》一开篇就介绍了“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最后,到结尾又回到了“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上面,这个就是主题,这个首尾呼应了。简单的来说就是上帝永不改变的福音。

9.请总结说明整个《罗马书》的写作大纲。

答:整个《罗马书》的写作大纲:

第一部分(罗1-4章):主要向我们说明了因信称义最初的经验。在这里向我们说明了关于对上帝福音的认识、对自己人性现状的认识、对律法的认识,然后才能经历认罪的经验,才能因信称义,最后也讲述了因信称义的例证,向我们说明一个因信称义的人应该具备的经验。这就是圣所外院的经验。

罗1:1-17,向我们概述了何为上帝的福音。

  罗1:18-3:20,说明经历因信称义之前应有的经验:要有对人性软弱现状的认识、要有对上帝福音重要性的认识、要有对上帝律法的认识,才会有认罪的经验。

  罗3:21-31,说明因信称义的原理和经验。

  罗4章,说明因信称义,更是坚固律法,这是所有真正相信上帝之人的福音经历,所以遵守上帝的诫命,就是他们外在行为的一种自然流露,正是由于他们心里真正相信,所以在外在的行为上就表现出来。亚伯拉罕受割礼和献上自己的儿子以撒,这些外在的行为,都是基于他内心真实相信上帝应许的结果,所以他被称为“信心之父”,所以我们要效学他的经验。

第二部分(罗5-8章):主要向我们说明了因信称义圣化的经验,也就是重生之后直到走向成熟、成圣的阶段,应该具备的经历是什么,这个也可以理解成是圣所的经验。

  罗5章,讲述了在重生之后,过圣化生活的经验中,仍然要与基督联合、借着耶稣基督来继续圣化的经验。以及对比亚当的经验,讲述了为什么要与基督联合、借着耶稣基督来继续圣化的经验。

  罗6章,承接第5章的内容,继续讲述在圣化的经验中,与基督联合的方法是什么,具体的经验是什么。

  罗7章,进一步聚焦镜头,剖析与基督联合的细微的经验。在与基督联合的经验中,要特别留意到一个不可更改的客观事实:那就是人性的现状,这个问题不可忽略。换句话说,不是随便的人都能与基督联合的,要想与基督联合,必须认识到人性的现状,并且在人性的现状中无力自拔的人,才能转向基督。

  罗8章,讲述了认识到人性的现状,并且在人性的现状中较力失败而绝望的时候,才开始呼求,这个时候通过耶稣基督赐下的圣灵的能力就会帮助来胜过人性的问题。这就是完整的圣化、不犯罪的秘诀。这样的人还要继续在试炼和苦难中成长,最后走向成熟的经验。

第三部分(罗9-16章)说明了因上帝的福音而诞生的上帝的子民(上帝的教会),应该有的属灵的生活是什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表现的精神是什么,什么是我们应该效学的担当之爱。

罗9-11章,讲述了因上帝的福音而诞生的上帝的子民(上帝的教会)。

  罗12-13章,基督徒实际生活守则。(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罗14-15章,基督徒在遇到不同的意见的时候,需要有的态度和精神。(追求和睦,彼此接纳)

  罗15-16章,使徒保罗的心声。

10.请结合《罗马书》的学习,谈一下自己学习《罗马书》的体会和感想。

答:学习《罗马书》的体会和感想:

(1)罗马书不是一篇说教的圣经章节,而是在说明基督徒的实际经验,对这里的许多话,要感同身受!

(2)在第一部分,我们要充分体会和认识到,我真的没有义,我真的是一个罪人,通过无数次的经历已经证明:我们都在罪恶之下,没有义人,一个也没有,凡在血气的,没有一个人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称义,基督的义只能借着信而来,而且这样的信,是本于信,以致于信,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信赖上帝

(3)在第二部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肉体没有良善,所以,我们没必要相信来自于我们肉体的所有思想、观念和反应,我们要将这样的罪身钉死,使罪身灭绝,向这样的罪身看自己是死的,这就是我们在基督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所以,在遇到一些试探的时候,我们肉体本身有反应,这很正常,在此不必灰心、失望和怀疑,但同时,我们要运用信心和意志力,也要恳切祈求主,借着他所赐的生命圣灵的律把我们从这种罪和死的律中拯救、释放出来,我们要有攻克已身的经验,并且要抵抗到流血的地步是更好的。

(4)在第三部分,我们要把这些基督徒的生活守则,运用到我们实际的家庭信仰生活当中,夫妻之间,儿女之间,教友之间要多多去用,虽然有跌倒的时候,但不必灰心,从哪里跌倒,从那里爬起来,特别是罗12:9-21节的话,要成为我们的经历。这样,我们的基督徒经验就会越来越丰满,试验是需要去争战的,意志力是需要通过运用才能不断加强的,尽管我们的意志力十分软弱,但如果不去运用,只能是越来越脆弱了。

最后,期待大家体验福音的大能,从而使上帝的义在你们经历的福音中显明出来,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这话真是可信的,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