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阅读【启17:1-6】的经文,并思考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请简要说明【启17章】的层次结构是什么?
答:【启17章】的层次结构如下:
1-6节:说明大淫妇与七头十角兽的整体特征,也就是末后大巴比伦城的总体特征;
7-14节:讲解大淫妇与七头十角兽的真相与奥秘,也就是末后大巴比伦城的真相与奥秘;
15-18节:讲解大巴比伦城最后遭受刑罚的、沉沦的结局。
(2)第1节中“拿着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向约翰介绍以下的异象,请简要说明这个意味着什么?
答:“拿着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向约翰介绍17章的异象,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内容是与七灾是有关系的。也就是【启17章】是属于七灾的内容。
实际上我们知道,【启17章】是对第六灾的说明与展开论述。也就是具体在论述末后的三合一的大同盟在宗教和政权两个层面上的真相究竟是谁?“众王”又是指谁?
(3)请问第1节中“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是什么意思?这是指谁?
答:“坐”代表的是有权柄掌管的意思;“众水”代表多人(启17:15,你所看见那淫妇坐的众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国、多方。);“淫妇”在圣经里面代表淫乱的教会,也就是充满谬道的、败坏的教会。“大淫妇”代表众淫妇之首(启17:5,在她额上有名写着说:“奥秘哉!大巴比伦,作世上的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这个“大淫妇”是指罗马天主教皇权。
所以,“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是指教皇权掌管着世界上的多人,也就是控制着这个世界的许多人。他得到多人的支持。
(4)第2节中说“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这是什么意思?“她淫乱的酒”代表什么?
答:①“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是指这是一个政教联合的势力,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假宗教勾结世上的政权。既是一种宗教势力,又是一种政治势力。
②“她淫乱的酒”代表从教皇权那里来的、使人沉沦的谬道。将谬道搀杂在赐人生命的真理之中,叫人在谬道中沉醉,叫人灭亡。(耶51:7,巴比伦素来是耶和华手中的金杯,使天下沉醉,万国喝了他的酒就癫狂了。)
(5)请简要解释第3节中的“旷野”是指什么?这对于我们理解整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答:①在《启示录》里“旷野”有着很特别的意义。代表在中世纪的逼迫中,教会逃到旷野深山、过逃亡生活的历史。这就是“旷野时期的教会”或者是“旷野中的教会”。(启12:6,妇人就逃到旷野,在那里有上帝给她预备的地方,使她被养活一千二百六十天。 启12:14,于是有大鹰的两个翅膀赐给妇人,叫她能飞到旷野,到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她在那里被养活一载二载半载。)
②约翰被天使带到旷野去,这是我们理解整章预言的关键点,我们学习本章预言的开始点就在这里,我们理解事件先后的立足点在这里。
要知道约翰并不是站在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看到的这个异象,而是站在中世纪教皇权掌权逼迫基督徒的那个时期看到的异象,所以我们解释17章预言的立足点要找准,这就是一个关键因素。
(6)请简要解释第3节中“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是什么意思?这是指谁?
答:“一个女人”是指大淫妇教皇权;“兽”象征国家或权势。“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教皇权借助国家的政治军事势力的支持,而发挥其威力,对上帝的子民进行逼迫的作为。
当然“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这也是指政教联合的势力,也是末后大巴比伦城的完整形像。
(7)请简要说明第4节所描述的特征,是指哪个势力的特征?
答:第4节所描述的特征是指教皇权的特征。
(大淫妇“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这天主教神父们在作弥撒的时候所穿的衣服是多么相像!紫色是王族或贵族穿戴的颜色,象征富贵。朱红色,从某种角度可以象征她流了很多人的血。
又说她“用金子、宝石、珍珠为妆饰”,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势力是非常富足、奢华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势力以这世上的荣华富贵为妆饰。
她“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在作弥撒的时候,神父们手里拿着什么呢?他们不也是拿着金杯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圣经的描述真是非常逼真。)
(8)请简要解释第5节中在大淫妇额上所写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答:这里向我们说到大淫妇的奥秘。大淫妇就是教皇权,大淫妇“额上有名写着”,这是指她里面的思想、观念、品性特征,都是属于巴比伦的。这是一种奥秘,这是让人很难去理解的,也是很难让人看清楚的。如果不是主的话语向我们显明,我们是很难知道的。
这是在向我们揭露罗马天主教教皇权的实质。天主教是异教与基督教结合的产物,外表是信上帝的,但实质上却是拜太阳神的异教的思想与教义。天主教许多错误的教义都是从异教的巴比伦哲学来的,比如灵魂不灭、地狱永火、炼狱等理论。
但是,异教的这些教义又借着天主教,传给了新教改正教,也就是现今的基督教界。天主教错误神学的渗透,使得基督教逐渐偏离基督信仰的正统神学思想,开始与天主教变得越来越相似。这些教会都成了淫乱的教会,也就是淫妇。也就是大淫妇天主教所生的女儿们。这就是说天主教是大淫妇,其它背道的众教会是大淫妇的女儿小淫妇。
这就是第5节经文的意义。当然,不仅包括背道的基督教与天主教,还包括一切的异教,例如佛教、道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这也就是这节经文中的“可憎之物”的含义。
将来,天主教教皇权会作为全世界宗教的首领,所有的假宗教要宗教大联合,由教皇权来领导。
(9)请简要说明第6节中“喝醉了圣徒的血”是什么意思?
答:“喝醉了圣徒的血”是指教皇权在中世纪,逼迫杀害了许多的基督徒,大概有5000万到1亿。在充满逼迫和流血的中世纪,她流了太多圣徒的血,她就醉在血中。
当然,这也是指末后复辟的教皇权将来要重新施行中世纪的逼迫,要杀害更多的基督徒,因为这将是全世界范围内的。
教皇权“喝醉了圣徒的血”是指他沉醉在逼迫真理与上帝子民的行为中,不知道悔改的意思。
2.请阅读【启17:7-14】的经文,并思考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请简要解释第8节中“先前有、如今没有,将要从无底坑里上来”以及“先前有、如今没有、以后再有”的兽是指谁?这是什么意思?
答:“先前有、如今没有,将要从无底坑里上来”与“先前有、如今没有、以后再有”是同样的意思,都是指教皇权在中世纪曾经存在过一个时期,然后在1798年受了死伤,但是在末后他要重新死伤医好,重展过去逼迫人的作为。
所以,这里说这个势力“先前有”,就是中世纪时期的教皇权;之后因受死伤成了“如今没有”,这是一个潜伏期;过了这个潜伏期之后,他要死伤医好,成为末后复辟的教皇权,这就是“将要从无底坑里上来”或“以后再有”的意思。
所以这里所论述的这个“兽”是指末后复辟的教皇权。
(2)请简要说明第9-10节中的“七头”代表什么?分别是指哪些势力?
答:①“七头”代表“七座山”,当然是指教皇权的座位所在地梵蒂冈——七山之城。当然“山”代表教会(赛2:2-3),这就意味着教皇权掌管着所有的教会。
②“七头”也是指七位王,分别是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异教罗马、中世纪教皇权、无神论势力、美国。
“七头”在兽的身上,这一方面是指第八位兽——末后教皇权,在历史中出现的次序;另一方面也是指末后的教皇权综合了前面“七兽”(七头)的所有的特征。第八位综合了巴比伦的财富、玛代波斯的联盟、希腊的神速、罗马的异教体系和首都以及逼迫的能力、中世纪教皇权的一切特征、无神论势力的虚假信仰及否认上帝的精神、美国的变质。这前七兽的特征都综合在第八位兽教皇权身上。
(3)请具体解释第10节中“五位已经倾倒了”是指什么来说的?说它们已经倾倒了,这个立足点是在哪里?为什么?
答:①“五位已经倾倒了”是指前面的五个兽,也就是五个势力,已经不存在了,都过去了。也就是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异教罗马、中世纪的教皇权,这五位已经倾倒了。
②说它们已经倾倒了,这个立足点是在约翰所处的异象中的“旷野教会时期”,也就是中世纪教皇权掌权的1260年的末了。约翰站在这个立足点,往前看的时候,看到前五位已经倾倒了。
所以,这个立足点是一个关键,这是我们理解本章预言、确定七位王的一个关键点。

(4)请简要说明第10节中“一位还在”,“一位还没有来到”这两个势力分别是指谁?为什么?
答:结合上一题目,我们可以知道,站在约翰所站的“旷野”这个立足点,我们往前看,五位——包括中世纪的教皇权已经倾倒了,这是指中世纪的教皇权逼迫教会的势力已经倾倒了,已经过去了。实际上,这个逼迫时期是提前25年就停止的,因为耶稣说:“若不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太24:22)
(《善恶之争》第17章,圣徒受逼迫的一千二百六十年是在一七九八年结束的。不过约在二十五年以前,逼迫已全部停止了。按着基督的预言,在这逼迫停止之后,日头就要变黑了。在1780年5月19日,这个预言果然应验了。)
①就在约翰所站立的时期中,有一个撒但新的权势兴起来了,那就是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年-1830年)的无神论势力。所以“一位还在”是指无神论势力作为撒但的一个权势兴起来了。
②“一位还没有来到”,这个势力是指后美国时代的到来。在约翰所站立的时期中,后美国时代还没有来到。虽然美国是在1776年-1783年就开始建国了,但是美国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具有纯基督教性质的国家,不能作为一个兽——撒但的权势的性质存在。所以,在约翰所处的立足点上,后美国作为一个兽的时期还没有来到。一直要等到1989年-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才真正来到了。
(5)请简要说明第11节中“第八位”兽是指谁?“他也和那七位同列,并且归于沉沦”是什么意思?
答:①“第八位”兽是指末后复辟的教皇权。
②“他也和那七位同列”,在原文中是is of the seven或belongs to the seven,意思是他是属于那七位,他是七位当中的一位,曾经有过,再次出现时成了第八位。
“并且归于沉沦”,这是指末后复辟的教皇权最后要遭受上帝的刑罚,归于沉沦。
(6)[附加思考题]请简要解释第12节中的“十角”是什么意思?并具体说明一下“十角”是怎么来确定的?分别是哪些区域?
答:①“十角”就是“十王”,是指末后世界被划分为十个区域,就是十王联合国。
②这“十角”,即“十王”是指末后世界的十个区域,这是根据每个区域的宗教文明特征来划分的,同样的宗教文化信仰的国家自然会组成一个区域。
③这十个区域分别是:欧洲天主教文明区、北美改正教文明区、中华儒教文明区、俄罗斯东正教文明区、日本文明区(儒教和佛教的混合)、印度文明区(印度教和佛教)、伊斯兰文明区(伊斯兰教)、非洲文明区(混杂的宗教)、南美文明区(天主教为主)、澳洲文明区(基督教为主)。作为参考。
(7)请简要说明一下第12-13节经文的内容,将会如何成就?
答:12-13节的经文,总的来说,讲到了世界末后格局完全形成。末后复辟的教皇权正式成为第八位,十王正式将自己的权柄、能力给第八位。这都是在美国颁布星期日法案之后,同时要成就的事情。
因为美国颁布星期日法案,就意味着美国的败亡会彻底的来到,美国的恩典时期就会结束,美国就会完成第七位兽的角色,正式退出世界的历史舞台,降服于第八位兽教皇权。

(8)请用一张图表来表达一下整个【启17章】的图解。

(9)请简要说明第14节中“他们与羔羊及他的子民争战”是在什么时候要发生的事?
答:当十王与第八位格局形成的时候,就是美国颁布星期日法案之后,一直到死亡令颁布,直到最后的七大灾。在这一系列的事件发生的过程中,第八位与十王将会联合起来与上帝及他的子民争战。
当然,到第六灾的时候,就会达到顶峰,这就是哈米吉多顿战争。随之上帝的审判就会彻底临到这末后的大巴比伦城,这就是第七灾。
(在哈米吉多顿战争的时候,魔鬼招聚地上的国家和众民要和上帝争战。我们可以看到,到末时代的时候,大多数的人要联合起来,以教皇权为首领,与上帝的百姓争战。)
(10)[附加思考题]请简要说明【但2章】与【启17章】的对应关系?
答:①【启17章】的大巴比伦城的形像,正是【但2章】整个大像的形像;
②【启17章】中的“七头”,分别对应【但2章】大像的每一个部分。既是在说明末后的教皇权出现的次序和时间,也是在说明末后复辟的教皇权是一个复合体的兽,他综合了前面七位王的所有的特征。
③【启17章】中的“十角”,对应【但2章】中的大像的“十个脚趾头”。都是在代表末后世界的格局,十王格局。这就是末后复辟的教皇权掌控的范围,那就是全世界。
④【启17章】同着羔羊的上帝的子民,对应【但2章】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

3.请阅读【启17:15-18】的经文,并思考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请正确翻译第16节经文的意思。
答:“你所看见的那十角与兽必恨这淫妇”,这句话的英文是And the ten horns which thou sawest upon the beast [KJV],应该翻译成“你所看见的那兽上的十角必恨这淫妇”,就是十角必恨这淫妇。这就是哈米吉多顿战争的场面。
(2)请简要说明第15-17节的经文是指什么事件来说的?
答:第15-17节的经文是指哈米吉多顿战争说的。
15节,天使又对我说:你所看见那淫妇坐的众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国、多方。这是在讲支持末后教皇权的势力,几乎包括末后全世界所有的宗教和国家。也就是【启16章】三个污秽的灵和众王。
16节,你所看见的那十角与兽必恨这淫妇,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将她烧尽。当他们聚集在一起想要灭杀上帝百姓的时候,上帝突然从天上进行干涉,来救赎自己的百姓,上帝打开了天上的门,有虹照射下来,围绕着上帝的子民,这就是上帝救赎悦纳他儿女的凭据。于是,那些支持教皇权的会众,突然之间看明了一切事情的真相,他们反过来不再支持教皇权了,要用火将他烧尽。这就是哈米吉多顿战争。
17节,因为上帝使诸王同心合意,遵行他的旨意,把自己的国给那兽,直等到上帝的话都应验了。这里讲到敌基督的势力为什么能够聚集在一起的原因,那是上帝的旨意,也是上帝允许的,是为了把他们推向最后的战场,那也是他们的葬身之地。就是他们在那里会互相残杀,最后以这样的方式招受审判。
18节,你所看见的那女人就是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那大淫妇就是末后复辟的教皇权,他是首领,他掌管着世界上的“众王”,也就是“十王”。这就是那大城,巴比伦大城。
所以,参加哈米吉多顿战争的是众人,实际上就是组成末后大巴比伦城的各领域。
(3)请简要解释一下第18节经文的含义。
答:这节经文是指末后复辟的教皇权掌控着世界的“十王”,也就是世界上的政权。最后组成的形像就是大巴比伦城。
(4)[附加思考题]请简要说明“末后大巴比伦城”的形像是什么?并画图说明。
答:末后大巴比伦城是由第八位兽教皇权为首领,联合三合一的大同盟龙、兽、假先知。既包括宗教的层面,也包括政权的层面。宗教的层面分别是:异教的领域、天主教的领域、背道的改正教的领域,这就包括了所有的假宗教在内;政权的层面分别是:十王联合国、北方王教皇权、美国,这就包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政权。
(延伸:敌基督是谁?三合一的大同盟。《信息选粹》卷三,第55章,敌基督者,就是一切高举自己,反对上帝的旨意和工作的人,到时必感受到主的忿怒。
《给传道人的证言》第4章,星期日正是罗马教这个敌基督的势力所设立的制度。
世上的君王、臣宰和官长们已经在自己身上打上了敌基督的烙印,并被描绘为前去与圣徒争战的龙——就是与那些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人争战。)

4.请阅读【启18章】的经文,并思考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请简要说明【启18章】的主题是什么?对应的是七灾的第几灾?
答:①【启18章】的主题是对末后的大巴比伦城的审判。
②对应的是第七灾。(启16:19,那大城裂为三段,列国的城也都倒塌了;上帝也想起巴比伦大城来,要把那盛自己烈怒的酒杯递给他。)
(2)请简要说明第1节是什么意思?是在什么时候会出现的事件?
答:①第1节,此后,我看见另有一位有大权柄的天使从天降下,地就因他的荣耀发光。“另有一位有大权柄的天使”是象征着晚雨圣灵的能力;“地就因他的荣耀发光”是指晚雨圣灵的能力所带来的果效,那时候福音会在瞬间就传遍全世界。这个“荣耀”既是指真理的荣光,也是指品格的荣光。那些预备好品格的人,拿着纯正的现代真理,在晚雨圣灵的能力中,很快会结束这末后的福音事业。
②这是在星期日法案颁布之后,晚雨圣灵沛降之后的晚雨大呼喊事件。
(这晚雨圣灵大呼喊的事件实际上发生在恩典时期结束之前,但是【启18章】是恩典时期结束之后,上帝对末后的巴比伦大城的审判。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把晚雨的内容记在这里呢?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上帝从晚雨圣灵沛降之后,就开始对巴比伦大城进行审判了,只不过是恩典时期结束的第六灾达到了顶峰,第七灾就是结局。
所以,巴比伦大城与上帝的子民争战的时间是从星期日法案颁布之后就开始的。)
(3)第2节经文提到“巴比伦大城倾倒了”,这与第二位天使的信息有什么关系?
答:①这里的“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对应的是第二位天使的信息;
②这里的“巴比伦大城倾倒了”是在第二位天使信息的基础之上,更加深了一步。或者是说,第二位天使信息发出来的时候,巴比伦还在倾倒的过程当中;但是到了晚雨降下来的时候(18章),是巴比伦大城彻底倾倒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众教会呈现的状态是: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并各样污秽可憎之雀鸟的巢穴。
(《善恶之争》第21章,启示录第十四章第二位天使的信息最早是在一八四四年夏季传开的,而且最适合于当时美国的各教会,因为那里是审判的警告宣传最广而被人广为拒绝的地方,又是各教会退化最为迅速的地方。但这第二位天使的信息在一八四四年还没有达到全面的应验。那时各教会固然因拒绝基督复临的信息,而经历了一次属灵方面的堕落;但那一次的堕落还不是完全的。当他们继续拒绝特别适合于本时代的真理时,他们便越降越低了。虽然如此,我们还不能说“巴比伦倾倒了,……因为列国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倾倒了。”到此为止,她还没有使列国都这样作。效法世界的精神和对于现代考验性之真理的冷淡态度,固然早已存在于基督教世界各国的改正教教会中,并且仍在蔓延发展;因此这些教会都包括在第二位天使可怕的斥责中,可是叛道的工作还没有达到最高峰呢。
《圣经》说明在救主复临之前,撒但要“行各样的异能、神迹和一切虚假的奇事,并且……行各样出于不义的诡诈,”于是那些“不领受爱真理的心,使他们得救”的人,便要得到“一个生发错误的心,叫他们信从虚谎。”(帖后2:9-11)及至各教会发展到这个地步,而教会与世俗的联合在基督教界全面实现之后,巴比伦的倾倒才能算为完全。这种变化乃是逐步发展的,所以启示录十八章四节的全面应验还在将来。
组成巴比伦的各教会虽然因灵性的黑暗而远离了上帝,但基督的真信徒多半还是在这些团体中。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还没有看明那特别适合于现时代的真理。也有不少人很不满意现状,并且正在渴望得到更清楚的亮光。他们妄想在自己所属的教会中看见基督的形象。当这些团体偏离真理越远,并与世俗越为接近时,这两等人之间的区别便要越为明显,而结果必要造成决裂。时候将到,那些以爱上帝为至上的人不能再与那些“爱宴乐不爱上帝,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的人长久联合了。
启示录第十八章预指将来的教会因拒绝启示录十四章六至十二节的三重警告而完全呈现第二位天使所预言的状况,那时,凡留在巴比伦的上帝的子民要听见他的呼召,叫他们与巴比伦断绝关系。这乃是那将要传给世界的最后信息;而且这个信息也必完成它的工作。当那些“不信真理,倒喜爱不义的人”大受欺骗而信从虚谎时,真理的亮光却要照耀一切敞开心门去接受它的人,于是一切仍然在巴比伦中的上帝的儿女必要听从他的呼召:“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启18:4;帖后2:12))
(4)请简要说明1-4节的经文与三位天使信息的关系。
答:1-4节的经文与三位天使信息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是对三位天使信息的反复与加强。
1节,对应的是第一位天使的信息;
2-3节,对应的是第二位天使的信息;
4节,对应的是第三位天使的信息。
(5)请说明第4节经文的含义是什么?这是在什么时候会成就的事件?请说明晚雨大呼喊的内容是什么信息?
答:①第4节经文是在晚雨大呼喊的时候,领受晚雨圣灵的上帝的儿女,向着巴比伦大城呼喊上帝的真儿女,让他们出离巴比伦大城的时候。主呼唤所有心地诚实的人从错误的教导中、从谬道中出来,叫他们理解真理,叫他们走到真理这一边来。因为上帝的刑罚要临到巴比伦大城了。
②这是在晚雨大呼喊的时候会发生的大事。
③晚雨大呼喊的信息仍然是三位天使的信息。
(6)请简要说明第8、10、17、19节中“一天之内”、“一时之间”是什么意思?
答:“一天之内”或“一时之间”这样的表达,是指上帝在瞬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他们施行审判、使其灭亡的一种描述,不是一个确切的时间段。
(《给传道人的证言》第4章,“堕落的天使在地上与恶人结成同盟。敌基督者要冒充基督出现在这个时代,然后世界各国要完全取消上帝的律法。背叛上帝的圣律法将至登峰造极的地步。但这一切背逆的真正领袖乃是伪装成光明天使的撒但。许多人要被迷惑,高举他代替上帝,奉为神明。然而全能者必要干预,向联合起来高举撒但的各背道教会下达宣判:‘所以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就是死亡、悲哀、饥荒。她又要被火烧尽了,因为审判她的主上帝大有能力’(启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