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啊,我们现在不管在什么的处境之中,求您都赐给我们的安息;求您用您的临格来保护我们;求你赐给我们圣灵,使我们的内心得圣洁;求您赐福给散居在各处的弟兄和姊妹,我们祷告求你的赐福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并且求您赐他们智慧,使他们认识你。主啊,我们把一切的担心忧虑都放在您面前,我们把一切的难处都交给你,我们把一切我们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带到您面前,求你悦纳,求您亲自给我们安息;现在求您用圣经的话语来安慰我们。奉耶稣基督的圣名恳切祈求,阿们!
亲爱的弟兄姊妹,大家好!我们昨天一同学习了如何理解逼迫的患难。今天继续围绕这个话题来共同探讨。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逼迫,大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呢?其实在圣经中,有太多这方面的教导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但以理面对生死攸关的考验的例证,希望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但以理书第二章,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对于但以理面对生死关头的考验,我们似乎考虑得很少,今天特别加以说明:但以理第二章的考验其实是一次关乎但以理的信心、爱心、心态以及他整个信仰和灵性经验的严重的考验。但以理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一,镇定无畏的心态
但2:14,15“王的护卫长亚略出来,要杀巴比伦的哲士,但以理就用婉言回答他,向王的护卫长亚略说:‘王的命令为何这样紧急呢?’”这里说“但以理用婉言回答护卫长亚略”,从但以理当时非常从容、谦卑而智慧地“用婉言回答”亚略的语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当时面不改色、心不慌张的心态。在这种惊心动魄的逼迫中,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但以理表现得异常的镇定,他一点不惧怕,也不惊慌。
但以理在面临死亡时所表现的镇定、冷静、不惧怕、不惊慌,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也是极其重要的。一般情况下,人在突然遇到危险、灾祸或逼迫的时候,往往容易犯恐惧、慌张的毛病,这种惧怕、惊慌实质上也是人心灵软弱的表现之一,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最容易说错话、做错事的,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使人晕头转向,或神智不清,这样就更容易坏事情了。但是,人如果能像但以理一样临危不惧,镇定无畏,就能够有良好的心态,就可以从容不迫地应付和得胜任何的危险和逼迫了。
但以理当时所以能这样面对死亡不惧怕、不惊慌。首先是由于他对上帝充满了信靠的心,在完全的信靠中是不会有惧怕和惊慌的。他深信除非上帝的允许,否则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能临到他;反过来说,凡临到他的任何一件事,必是上帝允许的,必含有上帝无穷的慈爱、智慧和美意的,为要使一切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并使上帝的圣名得荣耀。既然是这样,这些突然的逼迫,即便是死到临头了,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他深信如果上帝的美意是要让他离世安睡,那么他的安睡就必对他最为有益的;如果上帝的美意是要保守他继续在世上见证主名,造福人群,那么任何人都不能夺去他的性命。
但以理所以能这样面对死亡不惧怕、不惊慌。也是由于他对上帝充满了敬爱的心,在完全的爱中是没有惧怕和惊慌的。(约一4:18)正因为但以理的心中充满了这样爱上帝的意念,因此当这次逼迫临到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了解情况,怎样寻求明白、遵行上帝的旨意,以挽救当前的危机,荣耀上帝。而自己个人的安危完全被抛在脑后了。
但以理所以能这样面对死亡不惧怕、不惊慌。也是由于他对全体即将被处死刑的巴比伦哲士以及他的同伴们充满了关爱的心,并一心想要解救他们。死亡对他自己来说,不足畏惧,他这时的心情正如保罗所说:“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1:20,21)然而,他一想到这么多的巴比伦哲士至今还没悔改归向上帝,如果他们这时被处死,也就等于永远灭亡了。想到这里,就对他们充满了关爱之心,并一心想要解救他们,而自己的危险处境似乎倒被忘记了。
于是,但以理就去了解这次逼迫事件的起因和经过,他想借着主的帮助,劝说尼王收回成命。于是但以理用“婉言回答”亚略,并询问他说:“王的命令为何这样紧急呢?”(但2:15上)
二, 谦和有礼的态度
此外,从但以理“用婉言回答”亚略的语气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到他当时镇定无畏的心态和冷静不慌张的表现,而且还可以看到他谦卑柔和、恭敬有礼的态度。由此也更加证明他当时心中所充满的信心、爱心和属天的平安,他这两方面的表现,都是出于信心和爱心的结果。
显然,王的护卫长亚略被但以理的这种既勇敢,又谦卑;既刚强,又柔和;既镇定无畏,又谦恭有礼的非凡仪态所感动和折服了。于是在圣灵的感动之下,他对但以理目前的处境深感同情,于是“亚略就将情节告诉但以理。”(但2:15下)。
三,巨大的信心
但是,当但以理知道尼王要杀巴比伦所有哲士的详细情况后,这无疑又给他带来了更严重的考验。因为要达到尼王的要求,在人看来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件事对但以理来说,真是一次巨大的信心的考验。如果但以理当时缺乏信心或怀疑的话,那么他就没有勇气和力量,到尼王面前去挽回这事了,他也就只能像其他哲士一样束手待毙了。
但是,我们看到但以理当时所表现的信心是多么的大啊,他坚信上帝必将尼王所作的梦的内容和讲解启示给他。于是“但以理遂进去求王宽限,就可以将梦的讲解告诉王。”(但2:16)。
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真信心的实例。真实的信心向来是不凭眼见的,它只注目于上帝的启示、应许和旨意(林后5:7);真实的信心向来不把任何情况看作是死的,它能使我们从绝望中看出希望来,从黑暗中看出光明来,从死亡中看出生命来,从不可能中看出可能来。真实的信心就是这样神奇而具有活力。(林后4:7-9)
那么但以理为什么能具有这样大的信心呢?他这么大的信心是从那里来的呢?因为他有着全备的真理亮光、有清晰敏锐的属灵眼光,以便能更深地明白上帝的旨意,所以能生发巨大的信心。所以,真实的信心绝不是出于一种主观的愿望或想象,而是完全理解并明白了上帝的启示、应许和旨意后才有的。
但以理已经深深地认识到上帝带领他和他的三个朋友,从犹大国被掳到巴比伦的王宫中,是有着美好的旨意的。上帝一开始使他们得胜了饮食的考验;接着又在三年受教育的事上大大赐福给他们,使他们在灵性、身体、智慧、聪明和各样知识、才干上都远远胜过众人,因此被留在王面前侍立;他深信上帝的美意是要他们在巴比伦的宫廷中,为上帝的真理作见证,而不是让他们这样白白地无缘无故的死去。假如说上帝的旨意是要他们殉道,用自己的生命来为上帝作见证的话,那么现在也没到殉道的时候,也根本不是殉道的情形。如果他们现在就这样不明不白死去的话,是不能荣耀主的;相反上帝的圣名倒要受到羞辱。人们就会议论说:“他们所信奉的上帝也和其他的假神一样,不能显明一切奥秘的事,也不能搭救他的仆人。”
但以理既然能够这样准确地看明上帝的旨意,因此他就深信上帝必将尼王所作而又忘记的梦启示给他,借此保存他、他的三个朋友和其余巴比伦哲士的性命,并使上帝的名得荣耀。于是但以理就自告奋勇地“进去求王宽限,就可以将梦的讲解告诉王。”由于但以理的态度是这样的诚恳,并满有信心和把握,他的请求立刻获得了王的允许。于是这千钧一发的危机,就暂时得到了缓和。
四,同心合意的恳切地祷告
考验虽然暂时得到了缓和,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最紧张的考验场面虽然暂时过去了,然而心灵的考验和斗争仍继续着,甚至加剧着,直到得着上帝的指示。在这段恳切祷告、寻求、等候上帝指示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更多的刻苦己心、自我省察和认罪悔改的工作,也必然要更多地运用信心,恳切祈求,耐心等待。就像雅各与上帝“较力”那样,“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但以理不但个人在上帝面前迫切祷告,也要求他的三个同伴和他一同恳求上帝。但2:17,18“但以理回到他的居所,将这事告诉他的同伴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要他们祈求天上的上帝施怜悯,将这奥秘的事指明,免得但以理和他的同伴与巴比伦其余的哲士一同灭亡。”
五,祷告蒙允、感恩颂赞
但以理和他三个同伴同心合意的祷告,最终得蒙上帝的悦纳和垂听,应验了主的应许:“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就。”(太18:19)。
于是,但2:19-23“这奥秘的事就在夜间的异象中给但以理显明,但以理便称颂天上的上帝。但以理说:‘上帝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因为智慧和能力都属乎他。他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将智慧赐与智慧人,将知识赐与聪明人。他显明深奥的事,知道暗中所有的,光明也与他同居。我列祖的上帝啊,我感谢你,赞美你,因你将智慧才能赐给我,允准我们所求的,把王的事给我们指明。”
在这里,但以理又给我们留下一个感恩、颂赞的榜样。但以理不但是一个懂得怎样祈求的人,也是一个知道怎样感恩的人;他不但在上帝面前常常恳求,也常常献上赞美。感恩颂赞的心不但能使我们常常知足和喜乐,而且还能激发我们更大信靠、更加敬爱上帝,使我们在凡事上更能不断寻求他、依靠他、遵行他的旨意。
在这里,但以理称上帝是“天上的上帝”、“我列祖的上帝”,这是什么意思呢?表明他对上帝的敬畏之心,显明了他的谦卑和不配,以及为本国之民悔改认罪,仰望上帝怜悯的心情。
弟兄姊妹,如果我们也能像但以理一样,认识到上帝子民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的手中,而是掌握在上帝的手中,那么我们在一切的试炼和逼迫中,就不致于惊慌失措,反倒能更加信赖、感谢、赞美上帝了。
六,满有智慧、勇敢地在王的面前解梦
下面我们再来看但以理在王面前解梦的情况和结果。但以理既从夜间的异象中得知尼王所作的梦和它的讲解,这样,问题也就基本上解决了。但还不等于问题已完全解决,现在他还必须继续不断地警醒,以致能勇敢、智慧地在王的面前解梦,为要使上帝的名得荣耀,众哲士的生命得挽救,也使尼王的心得光照。否则,如果但以理在解梦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和过错,就有可能使尼王得不到光照,或产生偏见,不愿接受从天上来的信息,以致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事实上,但以理在解梦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极其谨慎和充满智慧的。
1,先请亚略引见
首先,在朝见王的方式上,但以理作了慎重的考虑。朝见王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进去求见王,二是通过王的护卫长亚略的引见。按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以第二种方式为好。至于但以理上一次直接进去见王,要求王宽限时日,是由于情况紧急,迫不得已的;况且当时亚略也有所顾虑,不敢引领他去见王。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王已答应宽限时日,但以理也已经从异象中知道了王所作的异梦,估计亚略也会乐于引见。通过亚略的引见,既可对王表示更大的尊敬,也可获得亚略的欢心,对问题的解决也更有帮助。但2:24“于是但以理进去见亚略,就是王所派灭绝巴比伦哲士的,对他说:‘不要灭绝巴比伦的哲士,求你领我到王面前,我要将梦的讲解告诉王。’”
但以理的这种出于爱心和智慧的做法,显然得到了亚略的好感和帮助。但2:25“亚略就急忙将但以理领到王面前,对王说,我在被掳的犹大人中遇见一人,他能将梦的讲解告诉王。”
2,梦的显示
这里说“遇见一人”,我问大家:是亚略遇见但以理,还是但以理先去找的他呢?事实上,是但以理先去找的他。圣经这么描述就表明人的一种通病,就是喜欢邀功图赏,把功劳好处据为己有。与此相反,我们来看看但以理的表现。但以理清楚地表明,靠他本身的知识和智慧,是没有办法给王解梦的,世人决不能凭本身的才智能力,回答王的问题。
但2:26“王问称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说:‘你能将我所作的梦和梦的讲解告诉我吗?’”一般人面对这样的询问,肯定会正面直接回答:“我能!”但是,但以理有意谦卑地隐藏自己,避免直接回答王的问题,他一心要高举、荣耀上帝的名。
但2:27,28“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说:‘王所问的那奥秘事,哲士、用法术的、术士、观兆的都不能告诉王;只有一位在天上的上帝,能显明奥秘的事,他已将日后必有的事指示尼布甲尼撒王。’” 但以理在王面前抓紧机会,一开始就为上帝作了美好的见证。他向王宣告说:“‘只有一位在天上的上帝’,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真神,只有他能预知一切、掌管一切,只有他‘能显明奥秘的事’,并且他又是无限怜爱世人的,甚至像你这样不认识、不事奉、不敬拜上帝,甚至在许多事上敌对上帝的人,上帝仍然‘将日后必有的事指示’你,借以光照、挽救你,至于巴比伦哲士所拜的一切神明都是假神,都不能向王显明那奥秘的事。”
同时,但以理在王面前也抓紧时机,为巴比伦的“哲士、用法术的、术士、观兆的”作了最有力的辩护。因为王起先会“气忿忿的大发烈怒,吩咐灭绝巴比伦所有的哲士”,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对他们产生了误会和猜疑,认为他们是在搞什么阴谋诡计,故意不将梦的内容和讲解告诉他。虽然他们一再为自己辩护说:“世上没有人能将王所问的事说出来”,但王仍不相信。现在但以理所说的第一句话,就为他们作了最好的辩护:“王所问的那奥秘事,哲士、用法术的、术士、观兆的都不能告诉王。”这样就可以消除王对他们的误会和愤怒,为他们求得王的谅解。在这里又一次显明了但以理的爱心,他一心设法救护巴比伦众哲士的性命。
接着,但以理向王指明了他当时的思想活动和背景,以及作梦的原因。他对王说:“你的梦和你在床上脑中的异象是这样:王啊,你在床上想到后来的事,那显明奥秘事的主把将来必有的事指示你。”(但2:28,29)。至于王“在床上想到后来的事”具体想些什么内容,但以理没有说明,或许是没有必要,或许是不便在王面前直白的说出,必竞彼此都已经心领神会了。总之,正当他“在床上想到后来的事”的时候,那显明奥秘事的主就把将来必有的事指示了他。
但以理又继续对王说:“至于那奥秘的事显明给我,并非因我的智慧胜过一切活人,乃为使王知道梦的讲解和心里的思念。”(但2:30)但以理在此又一次特意隐藏自己,显明了他内心的谦卑;同时也再一次地显明了上帝对王的怜爱、光照和帮助。
3,叙述梦的内容和讲解
但以理作了这样的说明之后,就开始叙述尼王所作而又忘记的梦的内容:“王啊,你梦见一个大像,这像甚高,极其光耀,站在你面前,形状甚是可怕。这像的头是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银的,肚腹和腰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你观看,见有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把脚砸碎,于是金、银、铜、铁、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被风吹散,无处可寻。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座大山,充满天下。这就是那梦,我们在王面前要讲解那梦。”(但2:31-36)。
随着但以理充满信心的、语气坚定的叙述,在圣灵的光照下,王的记忆完全恢复了;他已确知但以理所说的,正是他夜里所作的梦;于是他的理智在神奇的启示面前惊奇不已。然后但以理就开始给他讲解梦的内容了。
但以理说:“王啊,你是诸王之王,天上的上帝已将国度、权柄、尊荣,都赐给你。凡世人所住之地的走兽,并天空的飞鸟,他都交付你手,使你掌管这一切。你就是那金头。”(但2:37,38)
这是什么意思呢?事实上是但以理在向尼王介绍上帝是怎样的一位:你虽然是金头所代表的“诸王之王”,拥有“国度、权柄、尊荣”等等,然而这一切都是“天上的上帝赐给你”的,都是他“交付你手,使你掌管这一切”的;而不是靠你自己的聪明、才干、英勇、军队得来的;也不是靠假神的帮助成功的。因为唯有上帝是“万王之王”;“智慧、能力都属乎他,他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他既是慈爱的,也是公义的,他赏善罚恶。
这些介绍无论是对尼王或世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人只有真正认识了这些真理,才不致于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或以自我为中心;才不致于滥用上帝所赐的权柄,去压制万民,而只能造福世人,荣耀上帝,为他而活。
然后接下来的讲解,似乎是尼王不乐意听的。但是,但以理没有任何惧怕、避讳不言;他仍然勇敢真诚地传出了上天的启示:“在你以后,必另兴一国,不及于你。”(但3:29)。这意思就是:在你所代表的金头巴比伦国之后,必另外兴起一个银胸的国,虽然这银胸的国不及你的国,但是它必要兴起,取代你的国。
这个信息照人看来,似乎尼王会拒绝,或表示愤怒,但是在明显的神迹面前,在上帝的感召之下,他骄傲的心一时被降卑了,自私的野心也一时受到了抑制,出乎寻常地对这个信息接受了,并且从中也多少获得一点认识:人确实不能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专为自己打算和生活;否则,人的一切打算和努力都是徒然、虚空的。
接着,但以理又讲解了第三国和第四国的情况,最后又讲到“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这国必存到永远。”(但2:44) 在这里,但以理等于是向尼王传出了天国的福音和恩典的呼召。巴比伦帝国和随后的列国都必败坏,并且是一代不如一代,但是最终“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国……这国必存到永远。”
尼王不是做梦都渴望能获得一个永存的国度吗?那么他就必须信靠这一位独一的“天上的上帝”,而悔改、归向他。从今以后必须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不再建立自己的国度;而应以上帝为中心,为上帝而活,并一心为建立上帝的国度而奋斗;最终成为永恒国度的一员,得到上帝的认证。
七,尼王谦恭下拜、高抬但以理
由于但以理在王面前满有信心、爱心、勇敢、智慧地讲解了梦的内容,传出了从天而来的警告和恩典的呼召,以致于尼王在圣灵的感化之下,心灵大受感动。他的骄傲、野心完全受到了抑制,他在上帝面前完全降卑了。他当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威风八面的巴比伦帝国的王;也似乎忘记了站在自己面前解梦之人的身份和地位,忘记了他只不过是一个希伯来的青年俘虏;也似乎忘记了他们当时所在的环境是一个皇帝的宫廷。但2:46-49“当时,尼布甲尼撒王俯伏在地,向但以理下拜,并且吩咐人给他奉上供物和香品。王对但以理说:‘你既能显明这奥秘的事,你们的上帝诚然是万神之神,万王之主,又是显明奥秘事的。’于是王高抬但以理,赏赐他许多上等礼物,派他管理巴比伦全省,又立他为总理,掌管巴比伦的一切哲士。”
从尼王甘心接受这个福音的信息,勇于当众俯伏在地,向但以理下拜,承认上帝为万神之神,万王之主的事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不要根据人表面的一些情况,就对人能不能得救的问题下结论。
我们应当用爱心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比如尼王,按照一般人的眼光,真是性情残暴,罪大恶极,理应立即除灭,才大快人心;但是实质上却不是这样,他远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这一点是极重要的,说明他的问题主要还是由于缺少真理亮光,加上从小生长在异教的环境中,从青少年时起又跟随父王东征西战,杀人流血,司空见惯,以致形成他凶残的习性。然而他内心中的爽直、乐于受教,说明他还有悔改、拯救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要比那些术士、用法术的、行邪术的、观兆的,表面上似乎道貌岸然、谦恭有礼,而内心却极为骄傲、自私、刚硬的人来说,更容易接受真理光照而得蒙拯救。
当然,尼王这一次虽然在上帝面前完全降服了,他自私的野心也完全受到了抑制,然而他当时所受的感动还是很肤浅的,他还没有达到完全悔改、归向上帝的地步;随着岁月的推移,他从这次事件中所受的光照和感动也逐渐淡薄、消失了;同时他的骄傲、自私的野心又死灰复燃,终于发展到后来,在铸造金像和强迫人跪拜金像的事上,变本加厉地暴发出来了。所以,上帝要引导他走到真正蒙恩悔改的地步,还需漫长的年日,更多的管教,并不断耐心的感化。由此可见,上帝是多么恒久忍耐地对待一个罪人,尼王最后也悔改,弃恶从善,归向真神上帝了。
八,但以理推荐他的三个同伴
讲到这里,可以说但以理在这次逼迫的考验中已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但是这次考验并没有完全结束,因为后来尼王对但以理的高抬和赏赐又是一种新的考验;接着但以理在这次正确处理荣誉的事上,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完美得胜的榜样。
首先,但以理并没有丝毫归荣耀给自己,他已经不断地隐藏自己而完全归荣耀给上帝;他也并不认为上帝将这次梦的内容和讲解启示给他,是因为上帝单单喜悦他,而听了他的祈祷;他知道这里面也包含了他同伴们的恳切祷告,并且正因为上帝悦纳了他们同心合意的祷告,才赐下这一次重大的启示。因此当尼王高抬、赏赐他,并委以重任的时候,他觉得有责任向王推荐他的三个灵性美好、才智全备的同伴,让他们和他一同分担重任。于是“但以理求王,王就派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管理巴比伦省的事务。”(但2:49)。
再者,但以理推荐他的三个同伴,还有着更深远、重大的意义。但以理清楚知道,上帝带领他和三个同伴来到巴比伦王宫是有着伟大、美好的旨意。上帝显然是要借着他们在巴比伦的宫廷中为真理作见证,同时上帝也要借着他们为本国之民以后的回归铺平道路。要完成这么重大的使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但以理要争取他的同伴和他一同担任更大的责任,这样就可在善恶之争中增强属灵的力量,在异邦的朝廷中更好地推进上帝的旨意。
此外,但以理推荐他的三个同伴分担他的重任,“管理巴比伦省的事务”,还可以减轻他自己过重的事务负担。这样就可以使自己有充足的时间专心祷告,研究圣道,寻求更大亮光和力量,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朝廷大臣和上帝先知的双重责任,并使自己在完成世上一般的事务工作外,还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从事传道救灵的圣工。所以,但以理作这样的安排,真是充满了属灵的智慧和眼光。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本次事件从尼王作梦又忘记,到但以理神奇地再现梦的内容和讲解,整个过程都是极其奇妙的,都是上帝神奇的设计、安排和导演的。那么,上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显然有上帝的美意。通过这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使但以理和他的三个同伴的信心和爱心都得到了操练,属灵的经验也得到了加深,并且也能在巴比伦的宫廷和外邦万民面前,高举、见证上帝的荣耀!